学术投稿

美盐敷料用于伤口肉芽组织水肿创面换药的效果观察

李孟喜;柏素萍;崔友晶;孔娟

关键词:慢性伤口, 肉芽水肿, 美盐敷料
摘要:目的 探讨美盐敷料在伤口肉芽水肿创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慢性伤口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常规伤口清创,实验组采用美盐敷料,对照组采用银离子油纱敷料.观察2组换药时疼痛程度和敷料二次创伤情况,记录2组换药次数和费用,比较2组愈合效果.结果 实验组换药时疼痛评分和二次创伤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换药频次和换药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痊愈率56.67%(17/30),高于对照组的16.67%(5/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美盐敷料能够有效减轻患者换药时的疼痛,减少敷料的二次创伤,促进伤口愈合.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相关文献
  • 开胸术后患者疼痛自我评估与护理评估的差异比较

    目的 比较开胸手术后患者对于术后疼痛的自我评估与护理人员的评估之间的差异.方法 选取开胸手术患者189例,在术后停用止痛泵6h后根据数字评定量表法对疼痛进行评估.分别进行患者自我评估与护理评估.结果 患者对术后疼痛程度的自我评估与护理人员评估结果间存在差异(P<0.05).患者自我评估疼痛评分为(6.73±1.52)分,高于护理评估的(4.55 ±1.2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54例(81.48%)的患者疼痛被护理人员低估.结论 开胸术后患者自我疼痛评估可能被忽视,需加强患者和医护人员的疼痛评估教育.

    作者:刘娜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3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的危险因素,探讨相关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DVT患者临床资料和潜在危险因素.结果除l例转外院行手术治疗外,31例均采取药物保守治疗.DVT危险因素评分量表(Autar评分表)评分≤10分者10例,11 ~14分者11例,≥15分者11例.DVT危险因素包括高龄、合并高危疾病、卧床、肥胖、外伤、外科干预等;32例患者常见合并疾病包括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房颤、感染、脑梗死等,其中合并≥3种疾病的25例(78.1%).结论 重视DVT危险因素评分、提高护理人员DVT认知水平是提升护理内涵质量的关键,开展延续护理对降低长期卧床的患者DVT发生风险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王玉华;顾卫东;汪冬梅;丁秀芹;史雯雯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伤口小组在构建压疮监控体系中的应用与实践

    目的 探讨伤口小组在构建压疮监控体系中的实践效果.方法 通过构建压疮监控体系和成立伤口小组,制定压疮及难免压疮申报与监控流程,组织知识培训,制定配套奖惩制度,并评价压疮管理效果.结果 构建压疮监控体系后,2014年度压疮风险评估率60.0%(8 419/14 032),难免压疮申报率100%(35/35),院内压疮发生率5.7%(2/35),压疮治疗有效率82.6% (19/23);2015年压疮风险评估率100.0% (15 507/15 507),难免压疮申报率109.0%(145/133),院内压疮发生率2.3%(3/133),压疮治疗有效率95.5% (42/44),均较2014年有所提高.结论 规范医院压疮监控体系管理,成立伤口小组,对提高压疮防护质量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李建芬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QQ群平台在产科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QQ群平台在产科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2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QQ群管理模式.记录2组母乳喂养情况,观察2组干预3个月后产科相关知识认知评分和护理满意评分.结果 观察组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科相关知识认知评分、护理满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QQ群平台的应用可有效提升产科护理服务质量,提高产妇对产科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

    作者:李丽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综合康复护理在鼻咽癌放疗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放疗患者的张口困难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鼻咽癌放疗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放疗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治疗6个月后2组门齿间距、张口困难评分、生活舒适指数(SSD)、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评价2组治疗依从率和护理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门齿间距小于对照组,张口困难评分、SSD及SDS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依从率和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护理干预,能显著减轻张口困难程度,改善心理状态,提高治疗从性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颜丽;华春萍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穴位按摩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痰热壅肺型咳嗽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穴位按摩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痰热壅肺型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 痰热壅肺型咳嗽患儿15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各50例.西医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采取不同的中医辅助疗法,A组实施穴位按摩,B组实施穴位贴敷,C组实施穴位按摩联合穴位贴敷组.对比3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治疗效果、住院时间及治疗后日间、夜间咳嗽症状计分及总积分.结果 C组有效率90.0% (45/50),高于A组的66.0% (33/50)和B组的68% (3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C组日间、夜间咳嗽症状计分及咳嗽症状总积分低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住院时间较A组和B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穴位按摩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痰热壅肺型咳嗽疗效确切,能促进患儿康复.

    作者:莫秀珠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消毒供应中心医疗器械的清洗效果和质量监测方法

    作为医疗强国和大国,美国近些年已采取较多措施来降低医院院内感染发生率[1-2].据统计,美国全年的院内感染费用预计花费医院280~450亿美元[3].除了大额费用,院内感染的频繁发生也会持续透支患者及公民对医院的信任及信心[4].院内感染主要来源为手术器械及设备,包括呼吸机、尿导管等,如果消毒不彻底,可能导致呼吸型肺炎、尿路感染等.因此复用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及灭菌的监测结果对预防院内感染极其重要.清洗复用医疗器械的目的是去除器具上附着的有机污物,包括血液、骨骼、黏液分泌物、尿液和粪便.

    作者:穆俊;李宇生;周平乐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联合多爱肤超薄敷料预防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联合超薄敷料对经浅静脉留置针泵入完全胃肠外营养(TPN)所致静脉炎的预防效果.方法 将90例经浅静脉留置针泵入TPN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浅静脉置管成功后对照组用3M透明敷贴固定,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使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及多爱肤超薄敷料预防静脉炎.比较2组静脉炎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结果 2组均无4级静脉炎发生,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为28.89%(13/45),低于对照组的62.22% (2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静脉炎发生严重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联合多爱肤超薄敷料用于经浅静脉留置针泵入TPN可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作者:徐萍;沈洪;刘静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不同口腔护理频次及溶液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口腔舒适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口腔护理频次及溶液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禁食期间口腔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72例上消化道出血禁食期间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5例患者使用0.9%生理盐水口腔护理,2次/d;观察组37例患者使用1.5%过氧化氢薄荷口腔护理渡口腔护理,2次/d,并增加2次含漱.对比2组患者口属于裂、口臭、口腔细菌培养结果和口腔溃疡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口唇干裂比例和口臭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口腔细菌培养结果及口腔溃疡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消化道出血禁食期间患者使用1.5%过氧化氢薄荷口腔护理液,能有效缓解口干,减轻口臭,提高口腔舒适度.

    作者:陈晓晶;余文琴;袁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PDCA循环法在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PDCA循环法在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7月开始实行PDCA循环,分别抽取PDCA循环实施前(2015年1月-6月)和PDCA循环实施后(2015年7月-12月)消毒供应室工作流程中400例器械样本进行测试,对比工作人员消毒液使用、手术器械包装、手术器械消毒和消毒用品合格情况.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医院相关科室对供应室消毒供应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实施PDCA循环之后,消毒供应室的各项工作的合格率较PDCA循环实施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施PDCA循环后相关科室对供应室消毒供应工作的满意度为92.73%,高于实施前的6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PDCA循环管理能优化消毒供应室工作流程,改善消毒工作质量.

    作者:莫惠香;陈寒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部分无管化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行部分无管化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80例择期行部分无管化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实验组实施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干预.对比2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满意度评分.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及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尿液外渗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干预能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康复.

    作者:林琳;甘阳春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预防误吸集束化方案在人工气道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预防误吸集束化方案在人工气道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386例ICU人工气道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93例.2组均给予肠内营养,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预防误吸集束化方案.比较2组呼吸道分泌物pH值,观察2组吸入性肺炎及误吸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呼吸道分泌物pH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误吸和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3.11%和4.14%,低于对照组的11.40%和12.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集束化方案有效预防人工气道患者肠内营养治疗期间的误吸,从而降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预防误吸集束化方案在人工气道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

    作者:赵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1例巨大听神经瘤切除术后合并多种严重并发症的护理体会

    听神经瘤是颅后窝常见的良性肿瘤,多发于第Ⅷ脑神经的前庭支,占颅内肿瘤的8%,它位于颅后窝、桥脑小脑角,靠近脑干,解剖关系复杂且重要[1].该病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在30 ~50岁中年人中发病率较高.患者早起可出现头晕、耳鸣等症状,后期主要侵犯三叉神经,造成面瘫、小脑功能障碍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和正常生活[1-2].

    作者:陈飞;田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输液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26例输液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门诊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对比2组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评价中各项目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护理差错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门诊输液护理工作当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有助于提升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向灵玲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早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40例行TKA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康复.观察术后1周、2周及1个月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记录2组住院时间及持续被动功能(CPM)训练时间.结果 实验组术后1周、2周及1个月H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实验组住院时间和CPM训练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有助于提升TKA术后康复质量,降低住院时间.

    作者:黄金怀;陈宜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改良牵拉气囊压迫法对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术后出血的影响

    目的 探讨改良橡皮筋牵拉气囊压迫法对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TUPKRP)术后出血的影响.方法 92例行TUPKRP治疗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24 h橡皮筋牵拉气囊压迫法止血,观察组采用改良橡皮筋牵拉气囊压迫法.观察2组术后1、3 d血尿转清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1、3d尿液转清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UPKRP术后采用改良橡皮筋牵拉气囊压迫法止血有效,可减少出血,缩短气囊压迫时间.

    作者:于德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优化健康教育在胃癌术后疼痛控制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优化健康教育在胃癌术后疼痛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胃癌术后伴发疼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采用优化健康教育方法.观察2组疼痛评分知识掌握情况及患者满意度,及术后疼痛数字评分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疼痛控制知识掌握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3、4、5天,实验组的疼痛数字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率为90.0%(36/40),高于对照组的72.5% (2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化健康教育能够满足胃癌患者对疼痛知识的需求,降低术后疼痛评分,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臧立娜;张建东;何润芳;刘丽兰;陶芳梅;占小兵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新生儿定位支持包对早产儿体质量增长的作用

    目的 探讨新生儿定位支持包对早产儿体质量增长的应用效果.方法 儿科早产儿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定位支持包护理.观察2组早产儿出生时、出生1周后及2周后的体质量.结果 观察组早产儿出生后1周和2周时的体质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定位支持包有利于促进早产儿的体质量增长.

    作者:韩明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胰腺肿瘤围手术期快速康复护理实施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干预在胰腺肿瘤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40例胰腺肿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围手术期间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快速康复护理干预.采用自制问卷调查2组术前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和护理满意度,记录2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肛门通气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时间、术后输血和住院天数.结果 观察组术前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首次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和通气时间早于对照组,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结果 实施快速康复护理干预能有效缩短胰腺肿瘤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提高患者疾病认知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朱守林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健康教育路径在恶性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恶性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6例恶性骨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将临床路径应用于健康教育中.比较2组治疗依从性、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疾病相关知识掌握和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路径用于恶性骨肿瘤综合治疗中,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疾病知识认知程度.

    作者:吴爱萍;张子凤 刊期: 2016年第11期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

主管:上海交通大学

主办:上海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