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联合多爱肤超薄敷料预防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徐萍;沈洪;刘静

关键词:多磺酸粘多糖乳膏, 多爱肤超薄敷料, 完全胃肠外营养, 静脉炎, 静脉留置针
摘要:目的 探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联合超薄敷料对经浅静脉留置针泵入完全胃肠外营养(TPN)所致静脉炎的预防效果.方法 将90例经浅静脉留置针泵入TPN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浅静脉置管成功后对照组用3M透明敷贴固定,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使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及多爱肤超薄敷料预防静脉炎.比较2组静脉炎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结果 2组均无4级静脉炎发生,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为28.89%(13/45),低于对照组的62.22% (2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静脉炎发生严重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联合多爱肤超薄敷料用于经浅静脉留置针泵入TPN可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相关文献
  • 1例早产儿静脉输注康舒宁外渗的护理体会

    输液外渗是指在输液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造成输入的发疱剂及刺激性药液或液体输入了血管周围组织[1].据资料报道,新生儿液体外渗的发生率高达23% ~63%[2].而早产儿皮肤更加稚嫩,角质层薄,比足月儿血管更细、弹性更差,静脉输液外渗率明显高于成年人和足月儿.早产儿液体外渗如不及时处理,会导致皮肤水疱、溃疡、坏死以及对周围皮肤结构如肌腱、神经、肌肉的损伤,甚至造成瘢痕、挛缩、截肢等[3],不仅增加患儿痛苦,甚至可能引发医疗纠纷.

    作者:晏玲;青旭蓉;赖春燕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中医骨科康复治疗老年骨性关节炎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中医骨科康复治疗老年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 145例老年骨性关节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72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73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医骨科康复疗法,包括中药口服、中药熏蒸、药浴和手法推拿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效果,采用日本骨科学会评分标准(JOA)评价关节功能,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关节疼痛程度,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3% (71/73),高于对照组的87.5% (63/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JOA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 (1/73),低于对照组患者的9.7% (7/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骨性关节炎患者在西医常规疗法的基础上采用中医骨科康复疗法,有助于促进患者骨关节功能的恢复.

    作者:王领群;章快芳;陈舜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1例巨大听神经瘤切除术后合并多种严重并发症的护理体会

    听神经瘤是颅后窝常见的良性肿瘤,多发于第Ⅷ脑神经的前庭支,占颅内肿瘤的8%,它位于颅后窝、桥脑小脑角,靠近脑干,解剖关系复杂且重要[1].该病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在30 ~50岁中年人中发病率较高.患者早起可出现头晕、耳鸣等症状,后期主要侵犯三叉神经,造成面瘫、小脑功能障碍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和正常生活[1-2].

    作者:陈飞;田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孤独肾结石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孤独肾结石的护理要点.方法 收集28例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的孤独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措施.结果 本组经由手术和护理干预后,27例患者成功碎石,碎石成功率96.4%,平均住院时间(16.9±2.7)d,28例患者均未发生感染、出血等并发症.结论 孤独肾结石患者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围手术期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措,对减少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发生风险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熊迪;文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消毒供应中心医疗器械的清洗效果和质量监测方法

    作为医疗强国和大国,美国近些年已采取较多措施来降低医院院内感染发生率[1-2].据统计,美国全年的院内感染费用预计花费医院280~450亿美元[3].除了大额费用,院内感染的频繁发生也会持续透支患者及公民对医院的信任及信心[4].院内感染主要来源为手术器械及设备,包括呼吸机、尿导管等,如果消毒不彻底,可能导致呼吸型肺炎、尿路感染等.因此复用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及灭菌的监测结果对预防院内感染极其重要.清洗复用医疗器械的目的是去除器具上附着的有机污物,包括血液、骨骼、黏液分泌物、尿液和粪便.

    作者:穆俊;李宇生;周平乐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慢性鼻窦炎行鼻内镜手术患者241例,随机分对照组和(n=113)和研究组(n=128)例.围手术期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护理.观察2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率.结果 研究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25%(8/128),低于对照组的16.81%(19/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6.09%(123/128),高于对照组的71.68%(81/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用于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患者,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满意度.

    作者:周颖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3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的危险因素,探讨相关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DVT患者临床资料和潜在危险因素.结果除l例转外院行手术治疗外,31例均采取药物保守治疗.DVT危险因素评分量表(Autar评分表)评分≤10分者10例,11 ~14分者11例,≥15分者11例.DVT危险因素包括高龄、合并高危疾病、卧床、肥胖、外伤、外科干预等;32例患者常见合并疾病包括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房颤、感染、脑梗死等,其中合并≥3种疾病的25例(78.1%).结论 重视DVT危险因素评分、提高护理人员DVT认知水平是提升护理内涵质量的关键,开展延续护理对降低长期卧床的患者DVT发生风险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王玉华;顾卫东;汪冬梅;丁秀芹;史雯雯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美盐敷料用于伤口肉芽组织水肿创面换药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美盐敷料在伤口肉芽水肿创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慢性伤口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常规伤口清创,实验组采用美盐敷料,对照组采用银离子油纱敷料.观察2组换药时疼痛程度和敷料二次创伤情况,记录2组换药次数和费用,比较2组愈合效果.结果 实验组换药时疼痛评分和二次创伤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换药频次和换药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痊愈率56.67%(17/30),高于对照组的16.67%(5/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美盐敷料能够有效减轻患者换药时的疼痛,减少敷料的二次创伤,促进伤口愈合.

    作者:李孟喜;柏素萍;崔友晶;孔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芽孢生成和萌发相关机制

    芽孢(endospore)又称内生孢子,是细菌休眠体.常见的产芽孢细菌主要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梭状芽孢杆菌属(Clostridium)、芽孢乳酸菌属(Sporolactobacillus)等.产芽孢细菌在营养条件缺乏时,在细胞内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的芽孢休眠体.芽孢含水量极低,抗逆性强,能经受高温、紫外线、电离辐射以及多种化学物质灭杀等,在灭菌监测中,可利用芽孢的高抗逆性制备生物指示剂.生物指示剂可用于监测灭菌过程对微生物的杀灭力度,是消毒中心常用监测指示剂.本文具体阐述了芽孢的结构、萌发和生成机制.

    作者:徐智勇;闫岩;王卫;周平乐;高小坤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新生儿定位支持包对早产儿体质量增长的作用

    目的 探讨新生儿定位支持包对早产儿体质量增长的应用效果.方法 儿科早产儿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定位支持包护理.观察2组早产儿出生时、出生1周后及2周后的体质量.结果 观察组早产儿出生后1周和2周时的体质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定位支持包有利于促进早产儿的体质量增长.

    作者:韩明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穴位按摩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痰热壅肺型咳嗽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穴位按摩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痰热壅肺型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 痰热壅肺型咳嗽患儿15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各50例.西医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采取不同的中医辅助疗法,A组实施穴位按摩,B组实施穴位贴敷,C组实施穴位按摩联合穴位贴敷组.对比3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治疗效果、住院时间及治疗后日间、夜间咳嗽症状计分及总积分.结果 C组有效率90.0% (45/50),高于A组的66.0% (33/50)和B组的68% (3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C组日间、夜间咳嗽症状计分及咳嗽症状总积分低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住院时间较A组和B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穴位按摩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痰热壅肺型咳嗽疗效确切,能促进患儿康复.

    作者:莫秀珠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预见性护理在预防外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预防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效果.方法 58例外科手术患者根据入院编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预见性护理.观察2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干预前后静脉通畅评分和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变化.结果 研究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下肢静脉通畅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研究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均较干预前加快,且研究组血流速度较对照组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预见性护理能有效预防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促进下肢静脉通畅.

    作者:王敏;张佩玲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早期发育支持对早产儿胃肠功能及智能发育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发育支持护理干预对早产儿胃肠功能及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 早产儿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发育支持.观察2组早产儿胃肠功能及智力发育情况.结果 观察组胎便初排时间及胎便转黄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平均日排便次数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喂养不耐受率为13.0% (6/46)低于对照组的32.6% (15/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生后第7天及出生后第21天的摄乳量均多于对照组,全肠道喂养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适应性、粗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社交各方面发育商(DQ)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发育支持护理能够改善早产儿胃肠功能,促进智能发育,对早产儿生长发育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许燕;蔡盈;范媛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QQ群平台在产科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QQ群平台在产科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2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QQ群管理模式.记录2组母乳喂养情况,观察2组干预3个月后产科相关知识认知评分和护理满意评分.结果 观察组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科相关知识认知评分、护理满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QQ群平台的应用可有效提升产科护理服务质量,提高产妇对产科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

    作者:李丽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PDCA循环在硬式内镜清洗质量管理中的运用

    目的 探讨PDCA循环在硬式内镜清洗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PDCA循环用于硬式内镜清洗质量管理中,分析实施后(2014年1-12月)1646件硬式内镜器材的清洗质量,并与实施前(2013年1-12月)1325件硬式内镜器材的清洗合格率对比.结果 PDCA实施后硬式内镜清洗合格率97.3%(1602/1646),高于实施前的89.9%(1191/13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DCA管理通过对硬式内镜清洗各环节进行管控,规范了内镜清洗流程,提高了内镜的清洗质量.

    作者:束锦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健康教育路径在恶性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恶性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6例恶性骨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将临床路径应用于健康教育中.比较2组治疗依从性、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疾病相关知识掌握和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路径用于恶性骨肿瘤综合治疗中,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疾病知识认知程度.

    作者:吴爱萍;张子凤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模拟跳绳对长期住院精神障碍伴发便秘患者排便的影响

    目的 探讨模拟跳绳对长期住院精神障碍伴发便秘患者排便的影响.方法 选取精神障碍伴发便秘症状患者23例,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给予模拟跳绳方法指导及活动后心功能评估,对通过心功能测定者增加递增式模拟跳绳训练.记录并对比干预前和干预后排便时间间隔和每次排便时间.结果 干预后患者排便间隔时间和每次排便时间叫干预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融入模拟跳绳的便秘干预方案可缓解精神障碍伴发便秘症状患者的便秘症状.

    作者:徐必芹;肖燕;马三美;陈爱民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自制软袋装置在上消化道出血呕血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自制软袋装置在上消化道出血呕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00例上消化道出血伴呕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2组均予以常规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容器收集呕血,实验组采用自制软袋装置收集呕血.结果 实验组体位准备和容器到位时间短于对照组,呕血量准确记录的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自制软袋装置使用方便,利于准确记录呕血量.

    作者:唐成菊;任官兰;谢琼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品管圈活动在规范急诊抢救室护理记录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规范急诊抢救室护理记录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总结2014年6月-2015年6月抢救室护理记录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于2015年7月-2016年7月开展品管圈活动,分别抽取活动前后100份护理记录,对比实施前后急诊抢救室护理记录缺漏项发生情况.结果 急诊抢救室护理记录缺漏项率由实施品管圈活动前的14.4%降至活动后的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圈成员责任心、自信心、积极性、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凝聚力、沟通协调、幸福感和品管手法方面得到提升.结论 品管圈活动可提高抢救室的护理记录书写质量,为抢救室的规范化奠定基础.

    作者:刘敏;陈安琪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个案管理对膀胱灌注化疗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个案管理对膀胱灌注化疗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行膀胱癌手术治疗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患者术后均常规膀胱内灌注化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个案管理.观察患者化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自制量表调查干预前和干预后6个月时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结果 治疗组23例、对照组22例纳入终研究.治疗组膀胱刺激症状、血尿和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我护理能力评分均较干预前提高,且干预后治疗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案管理的实施能降低膀胱灌注化疗患者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

    作者:袁晓红;曾燕;杨进;丁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

主管:上海交通大学

主办:上海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