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丽;袁勤;陆红英;叶玉华
骨髓腔内输液(IO)是一种在特殊情况下建立的紧急输液方法,是利用长骨骨髓腔中丰富的血管网将药物和液体经骨髓腔输入血液循环,当无法建立静脉通路时,IO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所在.本研究报道1例心力衰竭,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存在导管相关性感染,且外周静脉穿刺成功困难的患者,通过建立I0通道,及时给予抢救药物,并成功挽救了生命.护理要点为严格掌握建立IO通道的时机,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合理掌握输液速度,做好骨髓炎、局部漏液等并发症预防护理.
作者:闫俊;张卨;于桂香;杨捷;王烁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基于邻里中心的社区介护培训指导的推广及运用.方法 选取居家空巢卧床老人的照护者80名,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名.2组照护者均实施日常生活照护,观察组照护者接受社区介护基础护理操作培训指导并考核,干预时间为6月.评价2组介护基础护理操作技能使用的满意度,以及照护者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和生活护理操作落实和合格情况.结果 观察组家属及居家空巢卧床老人对介护技能使用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照护者培训后疾病知识掌握、生活护理操作落实和合格情况优于对照组照顾者(P<0.05).结论 基于邻里中心开展社区介护培训指导,能促进照护者生活护理操作的有效落实.
作者:许梅珍;李菲;张苹;葛英军;赵慧兰;朱婷玉;盛庆云;张慧珍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加速康复外科(ERAS)胃癌患者出院体验,为完善ERAS围术期和延续性护理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应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5例ERAS胃癌患者进行面对面及电话访谈,并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得出3个主题:①明确的康复目标和计划;②期望出院,但存在角色冲突和依赖心理;③院外应对无力,渴望得到支持;④积极应对,保持乐观心态.结论 充分评估患者出院准备,确保有效的医护患沟通,提供个体化指导;同时建立专业化的延续性护理体系等,以改善患者早期出院体验.
作者:王梅;夏灿灿;江志伟;黄迎春;彭南海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手术室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00名手术室护理实习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观察组采取行动导向教学法.比较2组教学满意度和理论操作考核成绩,观察2组护理实习生核心能力以及自我效能感.结果 观察组护理实习生对教学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理论和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护士核心能力及自我效能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行动导向教学法有利于提高手术室临床护理带教教学效果.
作者:周珺;邱莹莹;姜云霞;王爱敏 刊期: 2017年第12期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self-experience of burying seeds at auricular points in depressive patients with sleep disorder,so as to seek possible approache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are.Methods Eleven patients involved in a three-week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were purposefully interviewed by the experienced,qualified counselor.The process of thematic analysis was applied in this study,the self-experience was discussed and recorded,transcribed,and analyzed accordingly.Results Four themes related to self-experience were extracted,these included the deficiency in relevant support,passive acceptance,distrust,expectation and further advice.Conclusion There was an urgent demand of humane care and emotional support,which might improve compliance of the treatment to some extent in terms of health education.Additionally,medical practitioners should provide the patient with comprehensive support,professional health education,as well as standardize training program for TCM operator and control the operation's quality.
作者:XIAO Aixiang;YU Lin;YE Junrong;LI Sijue;WEI Hongmei;WANG Chen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改良埋线法在会阴裂伤缝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0例自然分娩时会阴裂伤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00例产妇采用改良埋线法缝合会阴裂伤,对照组100例产妇采用连续皮内缝合法.比较2组产妇产后24h疼痛情况及切口痊愈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产后24h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会阴伤口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运用改良埋线法缝合会阴伤口安全有效,可减轻产妇产后疼痛.
作者:周水金;易翠兰;郭剑影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提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手术期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 2017年1月-4月接受经桡动脉穿刺行PCI治疗的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40例设为对照组,治疗期间接受常规护理方案.2017年5月-8月经桡动脉穿刺行PCI治疗的NSTE-ACS患者40例设为观察组,治疗期间接受基于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方案.评价2组护理质量,包括基础护理、分级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 观察组在基础护理质量、分级护理质量及健康教育质量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经桡动脉穿刺行PCI治疗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提高围手术期护理质量,规范护理操作,提升健康教育水平.
作者:丁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包皮环切术后应用黄连油纱包扎切口的效果.方法 64例行包皮环切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术后采用普通油纱包扎切口,观察组患者术后采用黄连油纱条包扎切口.比较2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和切口水肿程度评分及切口感染情况.结果 术后观察组第2、4d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第2、4、6d切口水肿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切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黄连油纱包扎切口能缓解传统包皮环切术后切口疼痛,降低切口水肿程度和切口感染发生率.
作者:尹霞;葛晓东;施勇;朱勇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配偶在等待产妇自然分娩期间的心理体验和需求.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通过面对面、半结构式访谈,收集8例自然分娩产妇的配偶的资料,采用现象学研究法,分析产妇自然分娩期间配偶的需求.结果 共总结出5个主题:急需了解产妇和胎儿的情况;分娩期间用药情况;配偶期望陪伴产程;配偶期待获取自然分娩后产妇康复和哺育知识;配偶等待产妇自然分娩期间希望获得有效的信息的方式.结论 医护人员需关注配偶在等待产妇分娩时的心理感受,对其提供专业的知识指导,提高其对产妇自然分娩的信心.
作者:何国英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行131I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分化型甲状腺癌根治术后患者83例,口服131I治疗期间强化护理措施,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 经131I治疗,所有患者均好转出院.治疗期间,7例发生颈部轻度水肿,2例呼吸不适,1例尿道炎,予以对症治疗后好转.结论 治疗前做好相应检查和健康教育的准备,治疗后进行用药指导和生活指导,做好辐射防护,及时处理不良反应,有助于确保患者、周围人群及环境的安全.
作者:汤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采用便秘高危因素评估并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骨折卧床患者便秘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3月收治的140例下肢骨折卧床患者设为对照组,2017年4月-8月收治的160例下肢骨折卧床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便秘高危因素评估并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2组便秘发生率、便秘提前干预落实率、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便秘发生率16.25%,低于对照组的36.43% (P <0.05);观察组便秘提前干预落实率和护理满意度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便秘高危因素评估并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下肢骨折卧床患者便秘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邵丹凤;陈莉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医护一体化模式在老年肱骨大结节Mutch Ⅰ型骨折保守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8例肱骨大结节Mutch Ⅰ型骨折保守治疗的患者运用医护一体化模式.记录患者入院和末次随访的满意度,以及肩关节功能评分(CMS)和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 入院时满意度89.29% (25/28),末次随访时满意度85.71%(24/28).末次随访时CMS评分高于入院时[(42.50 ±1.05) vs (87.62 ±0.40),P<0.05],VAS评分低于入院时(P<0.05).结论 医护全方位深度合作能更好地促进Mutch Ⅰ型骨折患者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宝露;刘刚;孙子科技木;欧敏;熊正容;朱春燕;扶世杰;鞠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回馈教学健康教育方法对胃癌手术患者胃肠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行胃癌手术治疗且胃肠功能锻炼依从性低的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馈教学健康教育方法进行胃肠功能锻炼指导,制订功能锻炼教育内容和回馈教学提问单.观察干预前后胃肠功能锻炼依从性和腹胀发生率.结果 实施干预后,22例(73.3%)患者胃肠功能锻炼依从性高.干预后腹胀发生率为26.7% (8/30),低于干预前的67.7%(2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回馈教学健康教育方法有利于提高患者胃肠功能锻炼依从性,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作者:陈曦;沈洪;徐萍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护理操作小组在全院护士护理操作技能培训与考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医院于2014年7月成立护理操作小组,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开展规范化操作训练及临床考核方法.统计2014年7月-2017年10月全院护理人员护理技术操作考核情况.结果 2014年7-12月考核合格率97.07%,2015年1月-12月考核合格率为98.98%,2016年1月-12月考核合格率99.46%,2017年1-10月考核合格率为99.87%.结论 以操作小组成员培训为主的科室培训考核结合护理部抽考的培训方式,有利于提高医院护理人员的整体护理技术操作水平,规范各项护理技术,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
作者:邱俊玲;陈爱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骨科住院患者受压部位皮肤受损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调查骨科收治149例受压部位皮肤异常受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要点,包括伤口护理、减压处理、规范体位摆放、专科护理和心理护理措施.结果 149例患者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受压部位皮肤损伤痊愈114例,部分愈合27例,未愈合8例.结论 骨科患者发生受压部位皮肤损伤较普遍,需采取个体化护理和健康宣教,以有效减少受压部位皮肤的二次受损,促进愈合.
作者:代丽;刘晓新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口腔器械过程中运用PDCA管理的效果.方法 2015年1月-12月口腔器械由门诊口腔科护士处理,选取1 920件进行清洗质量、灭菌质量的检测,设为对照组.2016年1月-12月期间口腔器械在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选取1 920件进行清洗质量、灭菌质量的检测,设为观察组.观察2组器械的清洗质量合格率和包装灭菌质量合格率.结果 实施口腔器械在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后,观察组口腔器械清洗质量合格率和包装灭菌质量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运用PDCA循环实现了口腔器械从科室自行处理到消毒供应中心集中规范处理工作模式的转变,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口腔器械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提高口腔器械的清洗质量和包装灭菌质量.
作者:吴红梅;张兰凤;曹美凤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序贯性建立人工气道救治重症脑损伤患者中同质化气道护理的措施.方法 重症脑损伤患者35例采用序贯性建立人工气道,全过程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护理人员定时评估吸痰指征,做好气道内吸引、气道湿化和气囊管理.结果 35例重症脑损伤患者在序贯性气管切开过程中病情平稳,手术顺利实施.结论 在序贯性建立人工气道救治重症脑损伤中实施同质化气道护理举措,能改善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护理质量,同时规范ICU护士危重症护理行为,对降低重症脑损伤患者并发症风险、提高救治成功率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徐燕;吴春燕;郑鹏;张文青 刊期: 2017年第12期
良好的医患关系是医院营造人文关怀氛围的终目的.本文从医方、患方和社会环境三个方面人手,初步分析了医学人文关怀缺失原因,提出促进医学人文关怀的一系列措施,为医务工作者推动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供参考性意见.
作者:廖宏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有氧联合平衡运动对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者认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84例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有氧联合平衡运动.比较2组干预前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改良Barthel指数(MBI)、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及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评分.结果 干预后,2组MoCA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MBI评分、MMSE评分、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各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有氧联合平衡运动能有效改善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硫酸镁湿敷加保鲜膜包裹在造影剂外渗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2013年9月-2015年8月进行CT增强检查发生造影剂外渗的2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常规给予50%硫酸镁纱布湿敷于肢体肿胀处.2015年9月-2017年8月的22例患者设为观察组,采用50%硫酸镁湿敷于肢体肿胀处,并外加保鲜膜包裹.观察2组硫酸镁湿敷次数及患者对护理操作的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造影剂外渗治愈时硫酸镁湿敷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操作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50%硫酸镁湿敷外加保鲜膜包裹治疗造影剂外渗效果良好.
作者:谢红美 刊期: 201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