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硫酸镁湿敷加保鲜膜包裹在造影剂外渗护理中的应用

谢红美

关键词:硫酸镁, 湿敷, 保鲜膜, 造影剂, 外渗
摘要:目的 探讨硫酸镁湿敷加保鲜膜包裹在造影剂外渗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2013年9月-2015年8月进行CT增强检查发生造影剂外渗的2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常规给予50%硫酸镁纱布湿敷于肢体肿胀处.2015年9月-2017年8月的22例患者设为观察组,采用50%硫酸镁湿敷于肢体肿胀处,并外加保鲜膜包裹.观察2组硫酸镁湿敷次数及患者对护理操作的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造影剂外渗治愈时硫酸镁湿敷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操作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50%硫酸镁湿敷外加保鲜膜包裹治疗造影剂外渗效果良好.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相关文献
  • 回馈教学对胃癌手术患者胃肠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回馈教学健康教育方法对胃癌手术患者胃肠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行胃癌手术治疗且胃肠功能锻炼依从性低的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馈教学健康教育方法进行胃肠功能锻炼指导,制订功能锻炼教育内容和回馈教学提问单.观察干预前后胃肠功能锻炼依从性和腹胀发生率.结果 实施干预后,22例(73.3%)患者胃肠功能锻炼依从性高.干预后腹胀发生率为26.7% (8/30),低于干预前的67.7%(2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回馈教学健康教育方法有利于提高患者胃肠功能锻炼依从性,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作者:陈曦;沈洪;徐萍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显微镜下睾丸切开取精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总结行同周期显微镜下睾丸切开取精术的护理措施.方法 337例无精子症患者行同步显微镜下睾丸切开取精术,并予以围术期护理,包括术前宣教、心理干预、术中配合、术后护理及随访等.结果 160例患者成功取出精子,177例患者未取出精子,成功取出的精子均进行了常规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技术助孕治疗,未取出精子者则根据患者及家属的选择开展进一步治疗.结论 同周期显微镜下睾丸切开取精术围手术期护理,对减轻其焦虑恐惧心理,确保手术实施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宋娟;周梁;王磊;孙峥;任鹏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骨科患者受压部位皮肤损伤的护理

    目的 总结骨科住院患者受压部位皮肤受损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调查骨科收治149例受压部位皮肤异常受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要点,包括伤口护理、减压处理、规范体位摆放、专科护理和心理护理措施.结果 149例患者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受压部位皮肤损伤痊愈114例,部分愈合27例,未愈合8例.结论 骨科患者发生受压部位皮肤损伤较普遍,需采取个体化护理和健康宣教,以有效减少受压部位皮肤的二次受损,促进愈合.

    作者:代丽;刘晓新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混合痔术后中医操作及护理概述

    混合痔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主要通过手术治疗.混合痔术后易并发疼痛、出血、便秘等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创面愈合和生活质量.本研究重点概述了混合痔术后中医操作和临床护理内容,中医护理主要涉及中药的熏洗、熏蒸以及换药,同时还讲述了艾灸和辨证饮食疗法的功效.临床护理主要包括运动干预和出院指导,通过合理的肛门保健运动和详细的出院指导,有利于促进患者肛门功能的及早恢复,同时避免复发.

    作者:王姗姗;沈彩霞;黄志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麻醉复苏期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在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患者麻醉复苏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7年2月-4月50例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2017年5月-7月50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基于ERAS理念的围手术期护理,并加强患者麻醉复苏期管理.比较2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麻醉复苏室(PACU)停留时间、定向力复苏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出现低体温、躁动、呕吐、苏醒延迟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ERAS理念应用于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患者麻醉复苏期的护理管中,能有效降低麻醉复苏期并发症、缩短苏醒时间.

    作者:李兰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足踝部手术中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 探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在足踝部手术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 足踝部手术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联合神经刺激仪行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则在常规神经刺激仪下坐骨神经阻滞麻醉,2组均予以围术期的针对性护理.对比2组麻醉前及麻醉后5 min、15 min、30 min血压情况,对比2组运动、感觉神经阻滞平均起效及维持时间.结果 麻醉后5 min、15 min、30 min观察组血压波动不明显,对照组血压呈递减式下降,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快于对照组(P<0.05),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P<0.01).结论 足踝部手术的患者通过超声引导联合神经刺激仪行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可有效提高麻醉效率,降低麻醉患者的不良影响,同时配合全面的围手术期护理,对预防相关并发症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李萍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耳穴埋籽法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伴失眠症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耳穴埋籽法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伴失眠患者的效果.方法 65例肝阳上亢型高血压伴失眠患者分为观察组(n=32)和对照组(n=33).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耳穴埋籽.观察干预前后2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血压值和睡眠改善情况.结果 依据中医症候评价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2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积分较干预前下降,且观察组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收缩压及舒张压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耳穴埋籽有助于改善肝阳上亢型高血压伴失眠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李晓露;钟欣怡;张凤琴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5例肝硬化伴精神障碍患者反复昏迷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肝硬化合并精神障碍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会加重肝细胞的损害.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5例肝硬化伴精神障碍患者临床资料,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反复出现昏迷后自主清醒.分析导致患者反复昏迷后自主清醒的原因,可能和抗精神病药物蓄积、陪护家属自行增加抗精神病药物剂量、患者长期患有便秘等因素有关.选用对肝功能损害小的抗精神病药物,严格把关患者用药和饮食,监测患者意识改变,加强健康宣传教育,及时解除便秘是避免患者反复出现昏迷的关键.

    作者:陈贞华;黄丽;高冬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自愿咨询检测新发现HIV/AIDS病例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分析自愿咨询检测(VCT)新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患者(HIV/AIDS)心理健康状况,提出针对性护理对策.方法 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2013年1月-2016年12月在保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VCT且诊断为HIV/AIDS的病例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 共调查HIV/AIDS 288例,HIV占63.19%,AIDS占36.81%,93.06%为异性传播.新发现HIV/AIDS病例SCL-90评分总分(194.83±56.76)和总均分(2.21±0.62)高于全国常模(t=5.771、5.726,P<0.05);HIV感染者的躯体化和恐怖因子得分低于AIDS患者[(1.96 ±0.52)vs (2.37±0.73)、(1.86 ±0.67)vs (2.31 ±0.51),t =6.630、5.603,P<0.01];HIV感染者的抑郁和焦虑因子得分高于AIDS患者[(2.54 ±0.63) vs(2.08 ±0.46)、(2.41 ±0.50) vs(1.90±0.47),t=5.516、6.320,P<0.01].结论 VCT新发现的HIV/AIDS病例普遍存在比较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的心理问题各异,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干预.

    作者:赵彩佐;徐洪吕;胡安艳;徐正翠;董贤雅;李正旭;丁英;刘丽;郭建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1例危重症患者行骨髓腔内输液的护理

    骨髓腔内输液(IO)是一种在特殊情况下建立的紧急输液方法,是利用长骨骨髓腔中丰富的血管网将药物和液体经骨髓腔输入血液循环,当无法建立静脉通路时,IO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所在.本研究报道1例心力衰竭,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存在导管相关性感染,且外周静脉穿刺成功困难的患者,通过建立I0通道,及时给予抢救药物,并成功挽救了生命.护理要点为严格掌握建立IO通道的时机,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合理掌握输液速度,做好骨髓炎、局部漏液等并发症预防护理.

    作者:闫俊;张卨;于桂香;杨捷;王烁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PDCA循环在消毒供应中心口腔器械集中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口腔器械过程中运用PDCA管理的效果.方法 2015年1月-12月口腔器械由门诊口腔科护士处理,选取1 920件进行清洗质量、灭菌质量的检测,设为对照组.2016年1月-12月期间口腔器械在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选取1 920件进行清洗质量、灭菌质量的检测,设为观察组.观察2组器械的清洗质量合格率和包装灭菌质量合格率.结果 实施口腔器械在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后,观察组口腔器械清洗质量合格率和包装灭菌质量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运用PDCA循环实现了口腔器械从科室自行处理到消毒供应中心集中规范处理工作模式的转变,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口腔器械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提高口腔器械的清洗质量和包装灭菌质量.

    作者:吴红梅;张兰凤;曹美凤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改良埋线法在会阴裂伤缝合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改良埋线法在会阴裂伤缝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0例自然分娩时会阴裂伤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00例产妇采用改良埋线法缝合会阴裂伤,对照组100例产妇采用连续皮内缝合法.比较2组产妇产后24h疼痛情况及切口痊愈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产后24h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会阴伤口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运用改良埋线法缝合会阴伤口安全有效,可减轻产妇产后疼痛.

    作者:周水金;易翠兰;郭剑影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实习护生《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认知状况调查

    目的 调查实习护生对《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认知现状,为医院护理管理与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西安某医院120名实习护生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对《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认知程度、掌握情况和学习需求等情况的调查.结果 认知程度调查结果发现,60.00% (72/120)实习护生了解自己的法律身份,75.00%(90/120)的实习护生认为自己有独立护理患者的权利.掌握情况调查结果发现,43.33%(52/120)的实习护生不知道医疗事故的分级,40.00%(48/120)的实习护生不知道文书补写时间.学习需求调查结果显示,50.00%(60/120)实习护生是通过课外媒体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仅有39.17%(47/120)的实习护生是通过学校课堂了解,29.17%(35/120)的实习护生通过医院宣教了解,90.83% (109/120)实习护生希望通过学校、医院途径学习.结论 医院护理实习学生普遍对《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缺乏系统和深入的认识,建议采取学校和实习医院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实习护生对《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学习.

    作者:杨瑞;孟瑞;刘静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基于微信平台的同伴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同伴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191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95)和试验组(n=96).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健康教育,试验组在常规教育基础上实施微信群同伴教育项目.通过糖尿病自我管理及障碍问卷(PDQ)、糖尿病管理自我效能量表(DMSES)和糖尿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DSQL)评价干预前、后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和生存质量.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PDQ评分项目中饮食的知识与技能、膳食决策、饮食问题、饮食障碍、血糖监测障碍运动障碍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试验组DMSES评分较对照组升高显著(P<0.05);试验组DSQL评分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 微信群的同伴教育是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与生活质量的有效干预措施.

    作者:雷铖;陈晨;雷丽;黄棋;鞠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医学人文关怀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

    良好的医患关系是医院营造人文关怀氛围的终目的.本文从医方、患方和社会环境三个方面人手,初步分析了医学人文关怀缺失原因,提出促进医学人文关怀的一系列措施,为医务工作者推动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供参考性意见.

    作者:廖宏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品管圈带教模式在妇产科新护士综合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品管圈带教模式在妇产科新入职护士综合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4年12月-2016年10月新入科培训护士32名,根据入科时间分为对照组(n=17)和观察组(n=15).对照组新入科护士的临床带教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实施基于品管圈的带教模式,带教时间均为6个月.比较2组年轻护士操作技能、观察病情变化能力、应急配合能力、护理程序应用能力考核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士在操作技能、观察病情变化、应急配合、护理程序应用的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护士(P<0.01).结论 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临床带教中,能有效提升妇产科新入职护士综合能力.

    作者:吴文静;朱玲子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标准化沟通模式提高骨科护士医护沟通能力的应用实践

    目的 探讨标准化沟通模式在提升骨科护士医护沟通能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施行标准化沟通模式来开展医护之间的交流,比较实施前后18名护理人员的医护沟通能力评分.结果 实施标准化沟通模式干预后,本组护理人员的医护沟通能力评分高于干预前(P<0.01).结论 标准化沟通模式有助于提高骨科护士的医护沟通能力,对骨科临床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积极作用.

    作者:梁莉华;占小兵;巫思燕;杨丽琴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护理操作小组在护理操作技能培训与考核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护理操作小组在全院护士护理操作技能培训与考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医院于2014年7月成立护理操作小组,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开展规范化操作训练及临床考核方法.统计2014年7月-2017年10月全院护理人员护理技术操作考核情况.结果 2014年7-12月考核合格率97.07%,2015年1月-12月考核合格率为98.98%,2016年1月-12月考核合格率99.46%,2017年1-10月考核合格率为99.87%.结论 以操作小组成员培训为主的科室培训考核结合护理部抽考的培训方式,有利于提高医院护理人员的整体护理技术操作水平,规范各项护理技术,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

    作者:邱俊玲;陈爱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辅助疑难自体动静脉内瘘穿刺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血液透析疑难自体动静脉内瘘(AVF)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32例疑难AVF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6例.对照组按传统方式进行盲穿,观察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辅助内瘘穿刺.比较2组一次性穿刺成功情况.结果 观察组16例疑难AVF均一次性穿刺成功,无血肿等并发症发生;对照组一次性穿刺不成功5例,2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辅助疑难AVF穿刺,能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还能尽早发现并发症.

    作者:温穗溱;叶婉荷;孙凌;谢丹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体外试验中医药膳血清样品制备的实践经验体会

    含药血清是探讨药膳作用机制体外试验的主要干预手段.本文从实践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从TLR4/NF-KB信号通路探讨芪药鸡金粥调控5-FU所致胃肠黏膜损伤肠道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的机制”(编号81403446)的体外试验,积累“芪药鸡金粥”含药血清样品制备保存的经验,现从动物准备、给药方案、采血时机、血清灭活储存等方面进行报道,旨在为将来在中医护理领域中从事相关研究的科研工作者提供参考与借鉴.

    作者:廖巧静;杨柳;谭景予 刊期: 2017年第12期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

主管:上海交通大学

主办:上海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