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瑶;范卉;吕敏敏
目的 观察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血糖控制的效果.方法 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76例分为对照组(n=38)和观察组(n=38).对照组给予常规模式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强化血糖控制干预.比较2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空腹血糖水平,平均住院时间、术口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首日和出院时空腹血糖水平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住院时间以及切口愈合用时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强化血糖控制,对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促进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钱炜炜;陆晔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尿路造口患者社会功能康复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应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24例造口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知识储备不够(造口知识、营养与体质量管理)、家庭成员支持、社会接纳度、有效的求助方式、心理因素、经济因素是尿路造口患者社会功能康复的潜在影响因素(P <0.05或P<0.01).结论 针对影响造口患者的因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更好地适应疾病现状,促使社会功能的康复.
作者:缪卫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在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脊髓损伤患者63例,在常规临床治疗的基础上,根据病程、损伤阶段及程度采用综合康复训练及护理措施,其中35例患者伤后早期病情稳定后进行系统康复训练,设为观察组;另外28例患者于术后病情恢复期开展系统康复训练设为对照组.分别于入院时、出院时和出院后3个月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和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评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功能独立性,记录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出院前和出院后3个月时2组BI指数和FIM评分均较人院时提高(P<0.01),且观察组BI指数和FIM评分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脊髓损伤患者开展早期康复训练可加速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作者:吴秋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2017年云南省某助产士培训基地产科专科护士培训班学员教学需求,改进助产士培训基地产科专科护士教学质量.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对来自云南省45所医院共51名学员进行调查,了解学员对课程设置及考核方式的态度.结果 学员对理论课程认识及需要前三位为助产专科、产后护理、护理基础,理论与临床时间比例1:1,情景模拟教学方式认可度高,科研论文书写考核方式的认知度较低.结论 在课程设置时兼顾医学、护理基础理论知识,同时加大护理科研、社会人文、护理教学方面课程的设置,坚持理论与实践平均分配相结合的方式,加强情景模拟教学,增强护理论文书写重要性及意识培养.
作者:王燕;陈瑶;王涛;邓云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联合清创技术在下肢静脉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8例下肢静脉溃疡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34例患者使用自溶清创方法,观察组34例患者采用联合清创技术,即在自溶清创基础上结合使用保守性锐器清创的方法.对比2组患者溃疡愈合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溃疡各期演进时间缩短(P<0.05).观察组伤口治愈有效性为97.06%,高于对照组的76.47% (P <0.05).结论 联合清创技术能缩短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同时应配合给予规范、科学的护理干预体系,促进伤口愈合.
作者:张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胰岛素不同注射方式治疗糖尿病的效果,并分析相关护理风险.方法 100例接受胰岛素注射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分为A组(n=50)和B组(n=50).B组采用多次皮下注射方法,A组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方法.对比2组血糖控制相关指标和护理风险事件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空腹、餐后血糖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A组胰岛素注射剂量和血糖达标时间少于B组(P<0.05);A组护理风险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 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能够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指标水平,还能减少用药剂量和护理风险.
作者:潘勤;白洪琴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热心接、耐心讲、细心观、诚心帮、温心送、爱心访”(以下简称“六心”)护理品牌在肿瘤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肿瘤科2016年1月—12月实施“六心”护理,将“六心”护理贯穿于肿瘤患者治疗的全过程,评价患者健康教育考核情况,并与2015年1月—12月患者健康教育考核情况比较,回顾性分析“六心”护理对患者健康教育考核评价的影响.结果 实施“六心”护理后,患者健康教育的考核分数较实施前明显提高(P<0.01).结论 “六心”护理能够提高肿瘤患者健康教育的质量.
作者:陈晓娟;李小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与实践效果.方法 采用医护合作模式,积极开展中医辨证施护,主动运用耳穴埋籽、穴位按摩、艾灸等中医护理适宜技术解决老年患者常见的健康问题.结果 运用中医护理技术可有效缓解和治疗老年患者的失眠、眩晕、便秘等慢性病症,随着科室中医护理技术实施次数的增加,患者的治愈率得到提升,科室护士的辨证施护能力也得到提高(P<0.01).结论 将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应用于老年患者护理工作中效果明显,有利于中医特色护理服务的推广.
作者:周和玲;范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疼痛教育对结肠癌术后患者疼痛控制的影响.方法 70例行择期手术的结肠癌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疼痛教育.比较2组患者对结肠癌术后疼痛相关知识掌握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术后2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结果 研究组疼痛控制知识掌握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2-4天的VAS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疼痛教育能有效提高结肠癌患者疼痛控制知识掌握程度,降低术后疼痛感.
作者:林霞;臧立娜;陶芳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By learning from the management experience in gerontological nursing,community-based and long-term care in Taiwan area.,this article proposed that nursing care should be based on patients'demand-orientation,and cultural inheritance of humanity and kindness,development of palliative care,and enhancement in community cooperation so as to improve management level and service quality in gerontological nursing and community-based care,and diversity in geriatric nursing culture.
作者:FAN Hui;XIA Dazhen;MEI Kewen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总结凶险型前置胎盘剖宫产手术中开展介入治疗的效果和护理风险管理措施.方法 20例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剖宫产术前先行双侧髂内动脉球囊置入阻断,必要时给予子宫动脉栓塞手术,再给予剖宫产.同时围手术期间开展护理风险管理.结果 20例患者双侧髂内动脉球囊置入阻断成功,7例患者球囊摘除后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患者术后恢复良好.1例早产儿出现轻度新生儿窒息,其余新生儿Apgar评分正常.结论 凶险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前髂内动脉球囊置入阻断和选择性行子宫动脉栓塞手术的止血效果好,同时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对降低并发症、确保母婴安全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季菊红;朱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心脏外科术后受利尿剂使用、钾摄入不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易引发低钾血症,若不及时提高血钾,可能会危及患者生命.心脏外科手术的复杂性,术后液体输入量的严格控制以及各种补钾途径存在的弊端,使补钾成为术后监护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就心脏外科术后低钾血症的治疗及护理措施作一综述,旨在为此类患者治疗及护理提供参考.
作者:何康丽;张艺雄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痛风性急性关节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造成尿酸钠盐在关节及周围组织以结晶形式沉积引起的急性炎症反应.传统医学认为是因湿热与痰瘀胶结痹阻于经络关节之处而发病,以此作为急性期临床护理辨证分型、对症施护的重要指导,把中医辨证论治与护理、膳食、外治等治疗手段相结合,对于改善预后有积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回顾1例痛风性急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辨证施护相关措施,旨在提高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林妍;冯子豪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专科护理在减少CT增强扫描时对比剂渗漏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一2016年12月发生对比剂渗漏的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措施和处理结果.结果 16例患者经对症处理24 h后均未发生不良并发症.结论 专科护理在对比剂渗漏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严格按照对比剂注射指南执行静脉注射可有效减少对比剂渗漏的发生率.
作者:王芬;杨来华;刘建岭;陶腊娣 刊期: 2017年第10期
无保护会阴分娩术是一种发展较为完善的新型助产方式,较之于传统助产,该术不仅能够更加有效保护产妇会阴组织,降低分娩时会阴裂伤发生率以及疼痛的程度,而且还可以有效减少会阴侧切率与产后并发症的发生.此外亦可缩短产妇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一定程度上提高产妇分娩后的生活质量.本文即对无保护会阴分娩术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该助产方式在国内的推广普及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徐小艳;潘玮华;丁晓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乳腺癌是危害女性生命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治疗是乳腺癌根本的治疗方法.术后患者常面临手臂疼痛、水肿、功能障碍等问题,严重影响生存质量.本文通过回顾乳腺癌术后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的现状,总结了影响乳腺癌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包括有年龄、经济状况、文化程度、社会支持、健康信念等,为提高乳腺癌患者康复依从性的有效建议提供理论支撑,协助患者拥有健康的信念、积极的生活态度,争取家庭和社会的支持.
作者:陈少如;张红梅;梁丹丹;孙玉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线阵型超声内镜引导下腹腔神经丛阻滞术治疗胰腺癌痛的镇痛效果,总结相关护理经验.方法 2015年5月—2017年3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和江苏省人民医院共12例胰腺癌晚期疼痛患者行超声内镜引导下腹腔神经丛阻滞术,对患者术后疼痛缓解疗效进行评估,并对其术后护理进行研究.疼痛程度采用NRS量表进行测评,并对药物使用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记录并统计.结果 术后第2天、1周、2周、4周、8周疼痛NRS评分均较手术前明显降低(P<0.01).手术治疗1周后所有患者均无需继续使用止痛药物.1例患者术后腹痛加剧,3d后缓解.3例患者出现了腹泻,在食用少渣食物,并服用蒙脱石散后症状缓解.结论 超声内镜引导下腹腔神经丛阻滞术治疗胰腺癌痛效果显著,术中护理配合对确保手术取得成功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许德巧;王翔;姜中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中药菊花枕联合手操对肝阳上亢型原发性高血压伴失眠患者的干预研究.方法 选取68例肝阳上亢型原发性高血压伴失眠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菊花枕联合八邪手操干预4个疗程.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后28 d,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总分及7个因子评分对2组疗效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干预后,2组患者PSQI总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PSQI量表中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潜伏期、使用睡眠药物、日间功能紊乱4因子差值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中药菊花枕联合八邪手操能够有效改善肝阳上亢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纠正睡眠障碍,缓解症状.
作者:戴卉;刘健;李晓露;张凤琴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非硕士类护士对护理科研存在的畏难心理原因并总结对策.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对14例非硕士类护士进行半结构访谈,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非硕士类护士面对护理科研工作时存在畏难心理,主要原因分为4个方面:对未知领域恐惧,科研积极性不高;科研知识储备薄弱,怀疑自身能力;应对挫折能力较低,持续性不强;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缺乏钻研精神.结论 护理管理者可通过改善非硕士类护士对护理科研的认知,激发其潜在积极力量,制定系统性的、有针对性的科研培训方案,加强科研团队的沟通交流和构建完善的科研管理系统来促进护士克服畏难心理,提高科研质量.
作者:周飞京;董悦芝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应用ATP生物荧光法对两种外科洗手方法的消毒效果进行评价,以提高外科手卫生效率.方法 191名待洗手手术人员随机分为研究组106名和对照组85名.研究组采用揉搓法进行洗手,对照组采用传统刷手法进行洗手,2组均采用ATP生物荧光法实施监测,比较揉搓法和刷洗法洗手后的手卫生合格率.结果 研究组手卫生合格率84.9% (90/106),高于对照组的84.7% (72/85),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揉搓法和刷洗法均是有效的外科术前洗手方式,且揉搓法简便、省时,可操作性强,易于掌握运用.
作者:左亚沙;李轶男;杨爽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