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程疼痛管理在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癌痛中的应用研究

王丹;张玉梅;刘倩

关键词:全程疼痛管理, 芬太尼, 透皮贴剂, 癌痛, 晚期肿瘤, 人文关怀, 健康宣教
摘要:目的 观察芬太尼透皮贴使用过程中执行全程疼痛管理措施对患者癌痛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接受芬太尼透皮贴治疗的晚期癌痛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取入院予癌痛评估、健康宣教、发放疼痛患者教育手册、出院后电话随访等常规护理的方法,观察组采取全程疼痛管理,从入院评估到出院后1个月,按制订的计划实施操作指导、健康教育等一系列全程护理干预.观察2组干预前及干预后24 h疼痛数字分级法(NRS)评分,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 干预后24 h,2组NR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头晕、便秘、尿潴留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接受芬太尼透皮贴治疗的癌痛患者应用全程疼痛管理,能提高镇痛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护理在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延续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6月在老年科接受系统治疗后出院的COPD稳定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脱落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团队主导的中医延续护理.分别于患者出院时、出院1、3、6个月评价COPD评估测试量表(CAT),记录患者半年内非计划再入院次数,调查延续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在出院3、6个月后的CAT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后半年内非计划再入院次数为(0.56±0.23)次,低于对照组的(2.85±0.81)次(P<0.05);观察组延续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延续性中医护理能提高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患者非计划再住院次数,提高患者满意度,体现了中医护理的价值.

    作者:马春霞;范卉;周和玲;吕敏敏;董雷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八段锦干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1例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是指继发于妊娠和分娩之后出现的压力性尿失禁症状,一般对轻度患者以进行盆底肌康复为主.八段锦是中医传统养生导引术之一,本文回顾了1例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对八段锦干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及其病机进行辨证分析,为产后压力性尿失禁预防和护理提供参考.

    作者:钟木英;陈雁;李羚;刘倩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二胎政策下精神科护士生育意愿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了解目前二胎政策下精神科护士生育现状及二胎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方法 2017年11月份对苏州地区苏州市广济医院、昆山市精神卫生中心、张家港市精神卫生中心3所精神病专科医院护士500名进行生育二胎意愿问卷调查.结果 有效问卷490(98.00%)份.精神科护士二胎生育意愿总得分为(10.23±2.67)分,5个条目均值由高到低依次为同辈影响、生二胎后可平衡工作和生活、身体因素、家庭期望、自身意愿.职称、婚姻状况、目前生育状态、夜班频率是影响精神科护士二胎生育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 精神科护士二胎生育意愿处于中等水平,在国家权威政策、医院护理队伍现状等因素的影响下,医院护理管理者应根据护士二胎生育意愿的重点影响因素,科学、合理使用护理人才.

    作者:刘芹;魏栾平;俞秀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痛风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

    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在痛风高危人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痛风高危人群3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干预组接受相关健康教育,对照组未接受健康教育,观察干预前及干预12个月后2组体质量指数(BMI)、尿酸、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的变化.结果 干预12个月后,2组胆固醇水平及干预组尿酸水平明显降低,对照组尿酸水平明显升高(P<0.05);干预组尿酸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定期进行健康教育有助于痛风高危人群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和生活习惯,提高其对痛风的认知水平,进而利于尿酸水平的降低.

    作者:黄萍;杜晓萌;钱先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ICU护士对机械通气清醒患者沟通方法和辅具使用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ICU护士对机械通气(MV)清醒患者的沟通方法和辅具使用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75名ICU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士单方面询问结合患者身体语言及沟通辅具为MV患者主要沟通方式(91.43%),但86.29%的护士只采用1~2种沟通辅具,多为低科技辅具,57.71%的护士掌握小部分沟通知识与技巧,护士对沟通效果满意率仅为42.29%.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学历、沟通知识与技巧掌握程度、班次内沟通总时长、主要沟通方式与使用辅具个数有关(P<0.05).护士认为阻碍与MV患者有效沟通的主要因素是工作强度大、缺少沟通时间(50.29%)和缺乏高效沟通辅具及经费短缺(14.86%).结论 亟需加强ICU护士与机械通气患者沟通技巧专项培训,设置分层级、分阶段、分初高级的沟通技巧课程,设置专职护士落实主动沟通及充足的沟通时间,保障有效沟通.同时,应注重自主研发、引进及临床应用高科技沟通辅具,并推动语言沟通方式和综合沟通方式发展.

    作者:冯亚婷;吴莉莉;黄雯婧;彭南海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规范化护理预防前列腺电切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规范化护理预防前列腺电切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 86例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86例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规范护理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观察2组患者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术后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对照组6(13.95%)例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予以规范护理,可有效预防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作者:莫婷;刘若飞;陈永文;梁业梅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经典方剂外敷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分娩后会阴水肿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经典方剂(当归贝母苦参丸合赤小豆当归散)外敷联合红外线照射对经阴道分娩后会阴水肿及疼痛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5月经阴道分娩行会阴侧切伴有会阴水肿的产妇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分娩后采用经典方剂(当归贝母苦参丸合赤小豆当归散)外敷.观察组分娩后用经典方剂外敷联合红外线照射.在治疗24、48 h后评估会阴肿胀程度,及治疗前及治疗24、48 h后评估疼痛程度.结果 观察组治疗24、48 h后会阴切口肿胀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8 h后2组产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典方剂当归贝母苦参丸合赤小豆当归散外敷联合红外线照射能进一步缓解分娩后会阴水肿及会阴疼痛.

    作者:吴文静;葛帅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中医院护士分层培训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目的 通过建立完善的中医护士分层培训体系,为中医院护士分层、分层培训、考核提供依据.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12月通过建立护士分层培训组织结构、分层培训标准、分层培训目的、分层培训内容及分层培训考核标准,完善中医护士分层培训体系.结果 在系统分层培训体系指导下,护士在中医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特色中医护理技术、中医护理科研、中医辨证思维、护理管理、教学等方面的能力均明显提高,中医护理不良事件降低.结论 系统的中医护士分层培训体系有利于指导临床分层培训,强化中医护理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谢薇;杨万凤;冷羽;李珊珊;邓蓓;池萍;李祥芸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1例重症肺炎合并脊肌萎缩症患儿的舒适护理

    重症肺炎治疗不当常合并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危及患儿生命安全.脊肌萎缩症(SMA)则表现为肌无力和肌萎缩,重症肺炎合并SMA加重了患儿的治疗和护理难度.本例患儿采用改良式吸氧方式及固定方法,间歇雾化吸入及捻发式吸痰,陪伴式照护模式,提高患儿舒适度,调动患儿及家属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丁玲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早期少量饮水对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术后咽喉部疼痛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少量饮水对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全麻)患者术后咽喉部疼痛感的影响.方法 80例经口腔气管插管全麻行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常规口腔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术后患者清醒状态下早期即给予饮水.观察2组术后清醒1h、2h、6h、12h和24h咽喉部疼痛发生率及分级程度、咽喉黏膜红肿发生率及分级程度.比较2组患者舒适程度.结果 观察组术后清醒1 h、2 h、6 h、12 h和24 h咽喉疼痛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术后2组患者咽喉部红肿均逐渐缓解,观察组咽喉部红肿改善优于对照组,术后清醒24 h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清醒1h、2h、6h、12h和24h极不舒适率均低于对照组,其中术后清醒2h和24h比较,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术后清醒状态下早期饮水可减轻咽喉疼痛感及咽喉黏膜红肿度,提高术后的舒适度.

    作者:倪益益;陆巍;王亚萍;朱竺枝;季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思维导图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锻炼指导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思维导图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锻炼指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53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思维导图指导关节功能锻炼.观察2组出院时、出院后8周的晨僵时间、疼痛评分、疼痛关节数、红细胞沉降率(ESR)、疾病活动度及健康状况.结果 出院时,除健康评估问卷(HAQ)评分外,观察组关节晨僵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疼痛关节数、ESR、DAS28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8周,观察组关节晨僵时间、VAS评分、疼痛关节数、ESR、DAS28、HAQ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思维导图理论指导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行关节功能锻炼,能确保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关节功能锻炼的效果,缩短患者关节疼痛时间、晨僵时间,促进关节功能康复.

    作者:杨敏;杜海燕;杜明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毛笔在结肠经肛管拖出术后外置肠管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毛笔在结肠经肛管拖出术后外置肠管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5例行结肠经肛管拖出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后均采用毛笔清洗外置肠管.结果 65例患者均成功保肛,未出现肠管坏死、回缩、脱出、出血、肛周间隙感染、肛周皮肤湿疹或粪水性皮炎.结论 结肠经肛管拖出术后,使用毛笔清洗外置肠管是较理想的一种护理方法,操作简单方便,清洗效果满意,可有效避免肛周湿疹的发生,且外置肠管不易出现破溃及出血.

    作者:邵露;杭秋菊;张建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1例干燥综合征合并多器官衰竭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总结1例干燥综合征合并多器官衰竭患者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给予良好的术前、术后、干燥综合征的针对性护理、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预防护理、详细的功能锻炼及出院指导,患者经治疗和护理,于术后14 d拆线出院.良好的护理和健康锻炼指导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高琼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基于微信的个体化饮食与运动干预对超重糖尿病前期人群的影响

    目的 探讨基于微信的个体化饮食和运动干预对超重糖尿病前期人群的影响.方法 选择20例超重糖尿病前期患者通过登录微信接受6个月的个体化饮食与运动干预.干预前及干预3、6个月,采用简化食物频率问卷、糖尿病风险评估工具、运动量化标准化工具及糖尿病管理评定量表对其进行评估.结果 干预后,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腰围、收缩压、空腹血糖(FBG)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 h血糖均明显优于干预前(P<0.05);干预前、干预后的糖尿病风险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饮食行为与运动行为均明显优于干预前(P<0.01);干预后,研究个体对糖尿病知识的理解、对糖尿病的积极态度明显增强,对糖尿病的消极态度明显减弱(P<0.01).结论 基于微信的个体化饮食和运动干预适用于超重糖尿病前期人群,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姚孝娟;陆群;陈明珠;樊春华;曹蓉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八步早康操在肺癌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八步早康操在肺癌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行肺癌根治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试验组在常规康复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八步早康操.观察2组入院当天、术后第3、7天6 min步行距离和呼气峰流速,观察术后第1天至出院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肺部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320,P<0.05).2组入院当天呼气峰流速和6 min步行距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患者呼气峰流速和6 min步行距离均降低,但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2组均较术后3 d有所提高,但试验组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八步早康操用于肺癌手术患者的康复,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了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屈惠琴;陆云;陈珊;孙园园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肛肠病术后尿潴留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在肛肠病术后尿潴留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58例肛肠病术后预判为尿潴留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后6h内,通过情志调节、中药穴位贴敷、中药灌肠、诱导排尿等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进行尿潴留治疗.结果 治愈或显效50例,有效6例,2例无效患者行导尿术.结论 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肛肠病术后尿潴留,值得借鉴.

    作者:汤怡雯;文科;梁国强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针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反流性食管炎患者76例分为对照组38例和干预组38例.2组患者均给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增加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干预8周后复查内镜,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组总有效率为92.11%(35/38),高于对照组的76.32%(2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能进一步改善反流性食管临床症状.

    作者:许冰;马琴;姜嫚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糖尿病体验门诊联合居家护理平台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一日门诊体验健康教育后联合使用网络技术的居家护理平台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血糖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月在本院诊断为GDM并自愿参加一日体验门诊的60例孕妇,GDM体验门诊每周1次,每次预约4~6人,按照第1期为对照组,第2期为观察组的顺序,以此类推,各收集3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对照组确诊后参加一日门诊体验,给予常规教育方法.观察组GDM孕妇参加一日门诊体验后给予糖尿病居家护理平台服务.2组孕妇于住院分娩前检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观察巨大儿及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孕妇分娩前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巨大儿出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体验教育联合糖尿病居家护理平台能提高GDM孕妇治疗的依从性,有效控制血糖,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颖;霍孝蓉;钱红芳;丁玉琴;莫永珍;巫海娣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接触面受力点持续加温预防术中压疮的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接触面受力点持续加温对术中压疮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行全麻插管肾脏手术患者217例,随机分为试验组109例和对照组10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压疮防护措施,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持续对腰桥部位受压皮肤进行高于体温的保温措施.评价2组患者的术中压疮的效果.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有5(4.59%)例和85(78.70%)例发生接触面皮肤压红,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腰桥部位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明显降低,皮肤压红面积明显变小(P<0.05).结论 局部接触面受力点持续加温能够有效减少压红的发生及压红发生面积,减轻接触面疼痛,从而对术中压疮有一定预防作用.

    作者:高兴华;张志慧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喉罩联合骶管阻滞麻醉在小儿尿道成形术麻醉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喉罩联合骶管阻滞麻醉在小儿尿道成形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上海市儿童医院2017年4月—10月行尿道成形手术患儿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观察组采用喉罩联合骶管阻滞麻醉,对照组常规采用气管插管联合骶管阻滞麻醉方式.记录2组患儿手术时间、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尿道成形术中应用喉罩联合骶管阻滞麻醉,可缩短患儿呼吸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陈坤坤;王震 刊期: 2018年第11期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

主管:上海交通大学

主办:上海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