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护理在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

马春霞;范卉;周和玲;吕敏敏;董雷

关键词:中医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老年, 稳定期, CAT量表, 非计划再入院次数, 延续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延续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6月在老年科接受系统治疗后出院的COPD稳定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脱落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团队主导的中医延续护理.分别于患者出院时、出院1、3、6个月评价COPD评估测试量表(CAT),记录患者半年内非计划再入院次数,调查延续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在出院3、6个月后的CAT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后半年内非计划再入院次数为(0.56±0.23)次,低于对照组的(2.85±0.81)次(P<0.05);观察组延续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延续性中医护理能提高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患者非计划再住院次数,提高患者满意度,体现了中医护理的价值.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院护士分层培训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目的 通过建立完善的中医护士分层培训体系,为中医院护士分层、分层培训、考核提供依据.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12月通过建立护士分层培训组织结构、分层培训标准、分层培训目的、分层培训内容及分层培训考核标准,完善中医护士分层培训体系.结果 在系统分层培训体系指导下,护士在中医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特色中医护理技术、中医护理科研、中医辨证思维、护理管理、教学等方面的能力均明显提高,中医护理不良事件降低.结论 系统的中医护士分层培训体系有利于指导临床分层培训,强化中医护理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谢薇;杨万凤;冷羽;李珊珊;邓蓓;池萍;李祥芸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神经外科护士对颅部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目的 了解神经外科护士对颅部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及护理体验,为制定有效的下肢DVT护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8名神经肿瘤外科护士进行一对一的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的现象学分析法进行整理与分析.结果 经归纳分为4个主题,分别为患者对疾病知识认识程度不深、护士预见性护理评估很重要、术后下肢DVT预防及护理措施实施有难度、缺乏具有敏感性和特异性的下肢DVT风险评估工具.结论 应加强患者健康教育,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实施预见性护理,形成具有敏感性的下肢DVT风险评估工具.

    作者:侯梦晓;庞晨晨;梁红霞;越丽霞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基于ALLEN试验的示指感知定位法在桡动脉采血中的应用

    目的 探索基于ALLEN试验的示指感知定位法在桡动脉采血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6年6月—8月268例经桡动脉采血的受试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示指感知定位进行桡动脉穿刺采血;2016年9月—11月240例经桡动脉采血的受试者为观察组,采血前,用ALLEN试验方法对受试者桡动脉进行侧支循环评估,ALLEN试验结果阳性,方可经此桡动脉通过示指感知法进行穿刺采血.结果 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84.17%(202/2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17%(195/268)(χ2=9.645,P=0.002);临床操作护士对基于ALLEN试验的示指感知定位法在桡动脉穿刺采血中的应用认可度较高.结论 基于ALLEN试验的示指感知定位法应用于桡动脉采血能有效提高护士一次穿刺成功率,且获得临床护士较高认可.

    作者:向邱;李小攀;徐素琴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痛风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

    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在痛风高危人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痛风高危人群3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干预组接受相关健康教育,对照组未接受健康教育,观察干预前及干预12个月后2组体质量指数(BMI)、尿酸、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的变化.结果 干预12个月后,2组胆固醇水平及干预组尿酸水平明显降低,对照组尿酸水平明显升高(P<0.05);干预组尿酸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定期进行健康教育有助于痛风高危人群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和生活习惯,提高其对痛风的认知水平,进而利于尿酸水平的降低.

    作者:黄萍;杜晓萌;钱先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补中益气丸联合会阴经皮电刺激对产后盆底功能康复的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补中益气丸联合会阴经皮电刺激对产后盆底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 选取阴道动态压力<80 cmH2 O、盆底肌电位值<30 uV、盆底Ⅰ和Ⅱ类肌纤维肌力<3级的初产妇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盆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补中益气丸联合会阴经皮电刺激.评估2组治疗前后的盆底肌功能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阴道动态压力、盆底肌电位值显著高于对照组,盆底Ⅰ、Ⅱ类肌纤维肌力优于对照组,阴道壁膨出、尿失禁、子宫脱垂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盆底治疗基础上,应用补中益气丸联合会阴经皮电刺激有利于增强盆底肌肌力,提高盆底康复治疗效果.

    作者:梁晓妍;廖群英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接触面受力点持续加温预防术中压疮的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接触面受力点持续加温对术中压疮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行全麻插管肾脏手术患者217例,随机分为试验组109例和对照组10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压疮防护措施,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持续对腰桥部位受压皮肤进行高于体温的保温措施.评价2组患者的术中压疮的效果.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有5(4.59%)例和85(78.70%)例发生接触面皮肤压红,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腰桥部位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明显降低,皮肤压红面积明显变小(P<0.05).结论 局部接触面受力点持续加温能够有效减少压红的发生及压红发生面积,减轻接触面疼痛,从而对术中压疮有一定预防作用.

    作者:高兴华;张志慧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新生儿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的风险评估及干预措施

    目的 评估新生儿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MARSI)的发生风险,总结相关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2017年1月—6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住院的新生儿582例为对照组,7月—12月住院的新生儿654例为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照组未实施MARSI干预措施,研究组进行MARSI危险因素分析及皮肤评估,并予以针对性干预措施,对比2组MARSI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MARSI总发生率为8.87%(58/654),对照组MARSI总发生率为12.89%(75/582),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加强对新生儿MARSI的重视及防范意识,在科学、细致地评估风险后及时给予干预措施,减少MARSI的发生.

    作者:刘剑英;王晓琴;王萍;陈燕芬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康惠尔泡沫敷料预防高危患者压疮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康惠尔泡沫敷料在高危患者压疮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2月住院的115例高危压疮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7例与观察组5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皮肤护理,给予透明敷贴、气垫床等减压装置保护;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容易受压的部位预防性粘贴康惠尔泡沫敷料.观察2组压疮发生情况及皮肤舒适情况.结果 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为3.45%(2/58)低于对照组的17.54%(10/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12,P<0.05).观察组皮肤压红、皮肤压痛、皮肤灼热感的不舒适感觉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康惠尔泡沫敷料在高危患者压疮预防中应用效果良好,有效降低患者住院期间压疮发生率,提高皮肤舒适性.

    作者:吴燕萍;刘新立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有氧运动对癌因性疲乏干预效果的研究进展

    癌因性疲乏(CRF)是癌症患者常见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运动被证实是一种对CRF有效的干预措施.本研究旨在总结关于有氧运动干预癌症患者CRF的相关研究,总结其干预的机制、方法、频率、时间和效果,为科学开展有氧运动干预CRF提供依据和方向.

    作者:石文文;庞雯尹;刘丽萍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二胎政策下精神科护士生育意愿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了解目前二胎政策下精神科护士生育现状及二胎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方法 2017年11月份对苏州地区苏州市广济医院、昆山市精神卫生中心、张家港市精神卫生中心3所精神病专科医院护士500名进行生育二胎意愿问卷调查.结果 有效问卷490(98.00%)份.精神科护士二胎生育意愿总得分为(10.23±2.67)分,5个条目均值由高到低依次为同辈影响、生二胎后可平衡工作和生活、身体因素、家庭期望、自身意愿.职称、婚姻状况、目前生育状态、夜班频率是影响精神科护士二胎生育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 精神科护士二胎生育意愿处于中等水平,在国家权威政策、医院护理队伍现状等因素的影响下,医院护理管理者应根据护士二胎生育意愿的重点影响因素,科学、合理使用护理人才.

    作者:刘芹;魏栾平;俞秀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1例干燥综合征合并多器官衰竭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总结1例干燥综合征合并多器官衰竭患者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给予良好的术前、术后、干燥综合征的针对性护理、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预防护理、详细的功能锻炼及出院指导,患者经治疗和护理,于术后14 d拆线出院.良好的护理和健康锻炼指导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高琼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肛肠病术后尿潴留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在肛肠病术后尿潴留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58例肛肠病术后预判为尿潴留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后6h内,通过情志调节、中药穴位贴敷、中药灌肠、诱导排尿等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进行尿潴留治疗.结果 治愈或显效50例,有效6例,2例无效患者行导尿术.结论 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肛肠病术后尿潴留,值得借鉴.

    作者:汤怡雯;文科;梁国强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基于同伴支持的始动性功能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

    目的 评价基于同伴支持的始动性功能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71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23例、训练组24例和同伴支持训练组24例.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训练组实施始动性功能训练,同伴支持训练组实施基于同伴支持的始动性功能训练.评价干预前后3组社会功能状况.结果 干预后,训练组和同伴支持训练组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各项评分明显升高,但同伴支持训练组升高幅度显著大于训练组(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SSPI各项评分未见明显变化(P>0.05).结论 同伴支持下的始动性功能训练可有效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状况,效果优于单纯始动性功能训练.

    作者:张锁华;朱明蓉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重症医学科警报疲劳的研究进展

    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可以通过设备仪器的警报信号及时发现危重患者的病情变化,从而减少监护的压力,提高监护效果.但是过于频繁的监护仪器警报会给医护人员造成警报疲劳.本研究对ICU设备仪器报警疲劳的原因及应对措施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提高ICU安全管理质量提供参考.

    作者:吴珍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口含冰用于改善无创正压通气患者口腔干燥的研究

    目的 探讨口含冰预防及改善需持续使用无创正压通气(NPPV)患者口腔干燥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9月住院需持续行NPPV的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36)和对照组(n=36).对照组在行NPPV治疗期间给予常规的口腔护理,观察组除常规口腔护理外按要求口含冰块(0.9%生理盐水制成体积大小为1.6 cm×1.6 cm×1.6 cm的立方体),直至脱机.结果 随时间延长,2组均有部分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口腔干燥,至第10天,对照组有17(47.22%)例患者有2级及以上的口腔干燥,而观察组仅有7(19.44%)例患者有2级及以上的口腔干燥,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50,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率及护理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口含冰能降低行NPPV治疗患者口腔干燥的发生率,减轻口腔干燥严重程度.

    作者:王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微课程联合情景模拟培训法在儿科护士输血技能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微课程联合情景模拟培训法在儿科护士输血技能培训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儿科护理人员40人,根据护士入科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人员培训模式,观察组采取微课程联合情景模拟培训法进行培训.比较2组护士对输血技能培训后的掌握程度.结果 观察组护士输血技能培训后的考核总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课程联合情景模拟培训法可提升护理操作技术培训效果,有利于护士掌握专科操作特点,有利于提升护士的学习积极性.

    作者:余婷玉;李艳;岳玉婷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全程疼痛管理在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癌痛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观察芬太尼透皮贴使用过程中执行全程疼痛管理措施对患者癌痛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接受芬太尼透皮贴治疗的晚期癌痛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取入院予癌痛评估、健康宣教、发放疼痛患者教育手册、出院后电话随访等常规护理的方法,观察组采取全程疼痛管理,从入院评估到出院后1个月,按制订的计划实施操作指导、健康教育等一系列全程护理干预.观察2组干预前及干预后24 h疼痛数字分级法(NRS)评分,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 干预后24 h,2组NR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头晕、便秘、尿潴留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接受芬太尼透皮贴治疗的癌痛患者应用全程疼痛管理,能提高镇痛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王丹;张玉梅;刘倩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温柔分娩助产技巧的临床应用进展

    近年来,人性化的温柔分娩受到了产妇及家属的广泛推崇,本研究综述了温柔分娩方法及助产技巧的应用及优势,旨在为提高产科护理质量提供参考.

    作者:王凯华;杨苗苗;罗春苗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ICU护士对机械通气清醒患者沟通方法和辅具使用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ICU护士对机械通气(MV)清醒患者的沟通方法和辅具使用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75名ICU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士单方面询问结合患者身体语言及沟通辅具为MV患者主要沟通方式(91.43%),但86.29%的护士只采用1~2种沟通辅具,多为低科技辅具,57.71%的护士掌握小部分沟通知识与技巧,护士对沟通效果满意率仅为42.29%.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学历、沟通知识与技巧掌握程度、班次内沟通总时长、主要沟通方式与使用辅具个数有关(P<0.05).护士认为阻碍与MV患者有效沟通的主要因素是工作强度大、缺少沟通时间(50.29%)和缺乏高效沟通辅具及经费短缺(14.86%).结论 亟需加强ICU护士与机械通气患者沟通技巧专项培训,设置分层级、分阶段、分初高级的沟通技巧课程,设置专职护士落实主动沟通及充足的沟通时间,保障有效沟通.同时,应注重自主研发、引进及临床应用高科技沟通辅具,并推动语言沟通方式和综合沟通方式发展.

    作者:冯亚婷;吴莉莉;黄雯婧;彭南海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中医护理在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延续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6月在老年科接受系统治疗后出院的COPD稳定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脱落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团队主导的中医延续护理.分别于患者出院时、出院1、3、6个月评价COPD评估测试量表(CAT),记录患者半年内非计划再入院次数,调查延续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在出院3、6个月后的CAT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后半年内非计划再入院次数为(0.56±0.23)次,低于对照组的(2.85±0.81)次(P<0.05);观察组延续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延续性中医护理能提高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患者非计划再住院次数,提高患者满意度,体现了中医护理的价值.

    作者:马春霞;范卉;周和玲;吕敏敏;董雷 刊期: 2018年第11期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

主管:上海交通大学

主办:上海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