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文文;庞雯尹;刘丽萍
目的 探讨不同输液速度对静脉输注盐酸左氧氟沙星所致静脉炎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40例采用低速输液的静脉输注盐酸左氧氟沙星患者作为对照组,40例同期采用高速输液的静脉输注盐酸左氧氟沙星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2组静脉炎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结果 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静脉炎严重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速输液可有效降低静脉输注盐酸左氧氟沙星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改善其发生状况.
作者:陈玲;沈益玲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在痛风高危人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痛风高危人群3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干预组接受相关健康教育,对照组未接受健康教育,观察干预前及干预12个月后2组体质量指数(BMI)、尿酸、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的变化.结果 干预12个月后,2组胆固醇水平及干预组尿酸水平明显降低,对照组尿酸水平明显升高(P<0.05);干预组尿酸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定期进行健康教育有助于痛风高危人群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和生活习惯,提高其对痛风的认知水平,进而利于尿酸水平的降低.
作者:黄萍;杜晓萌;钱先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调查云南省精神科专科护士的培训需求.方法 结合云南省精神科专科护士培训现状,编制调查问卷,以参加云南省《精神疾病护理与精神科急危事件的应对技能及专科护士培训学习班》的36位学员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结果 在理论培训需求方面,与精神病患者接触及沟通技巧培训,精神科疾病病情观察方法,精神科危机预防、识别与处理的评分较高;在临床技能培训需求方面,参与护理部和科室组织的业务学习,精神科抢救仪器的应用,精神科新技术、新业务的评分较高.在培训形式需求方面,学员更倾向于理论与实践同时开展,授课多元化以及为期3个月的培训周期.结论 通过了解云南省精神专科培训需求,制定针对性、合理性和特色性的培训模式,以提高培训质量.
作者:王永琼;余华;杨倩蓉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索基于ALLEN试验的示指感知定位法在桡动脉采血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6年6月—8月268例经桡动脉采血的受试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示指感知定位进行桡动脉穿刺采血;2016年9月—11月240例经桡动脉采血的受试者为观察组,采血前,用ALLEN试验方法对受试者桡动脉进行侧支循环评估,ALLEN试验结果阳性,方可经此桡动脉通过示指感知法进行穿刺采血.结果 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84.17%(202/2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17%(195/268)(χ2=9.645,P=0.002);临床操作护士对基于ALLEN试验的示指感知定位法在桡动脉穿刺采血中的应用认可度较高.结论 基于ALLEN试验的示指感知定位法应用于桡动脉采血能有效提高护士一次穿刺成功率,且获得临床护士较高认可.
作者:向邱;李小攀;徐素琴 刊期: 2018年第11期
脑脊液外引流术是神经外科常用手术之一,但其在发挥救治的同时,也存在一定风险.而对脑脊液外引流术患者实施相关护理很重要.为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本文就近年来脑脊液外引流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情况进行综述.
作者:张馨;胡小懿;龚磊磊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神经外科护士对颅部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及护理体验,为制定有效的下肢DVT护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8名神经肿瘤外科护士进行一对一的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的现象学分析法进行整理与分析.结果 经归纳分为4个主题,分别为患者对疾病知识认识程度不深、护士预见性护理评估很重要、术后下肢DVT预防及护理措施实施有难度、缺乏具有敏感性和特异性的下肢DVT风险评估工具.结论 应加强患者健康教育,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实施预见性护理,形成具有敏感性的下肢DVT风险评估工具.
作者:侯梦晓;庞晨晨;梁红霞;越丽霞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思维导图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锻炼指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53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思维导图指导关节功能锻炼.观察2组出院时、出院后8周的晨僵时间、疼痛评分、疼痛关节数、红细胞沉降率(ESR)、疾病活动度及健康状况.结果 出院时,除健康评估问卷(HAQ)评分外,观察组关节晨僵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疼痛关节数、ESR、DAS28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8周,观察组关节晨僵时间、VAS评分、疼痛关节数、ESR、DAS28、HAQ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思维导图理论指导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行关节功能锻炼,能确保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关节功能锻炼的效果,缩短患者关节疼痛时间、晨僵时间,促进关节功能康复.
作者:杨敏;杜海燕;杜明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量化评估分级基础上的时间护理推送法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并高血压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量化评估分级基础上的时间护理推送法实施前(2018年1月—4月)和实施后(2018年5月—8月)住院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老年病例各40例分别设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接受量化评估分级基础上的时间护理推送法干预,观察2组干预前后血压值、干预后护理依从性和诺丁汉健康调查问卷(NHP)(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干预后护理依从性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量化评估分级基础上的时间护理推送法对冠心病并高血压老年患者施加干预,可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血压控制效果及生活质量水平.
作者:吴圆圆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从2017级护理专业的10个班中选取4个班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采用传统教学的2个班为对照组(n=90),采用翻转课堂教学的2个班为观察组(n=90),通过理论操作考试、问卷调查及网上评教系统评价2组教学效果.结果 观察组学生理论、实验操作及翻转课堂教学相关章节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对教师授课效果的评价高于对照组(92.22%vs.76.67%,χ2=8.290,P<0.05);学生对翻转课堂教学效果的总体满意度高达92.22%.结论 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作者:王慧勇;杨萌;查道德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在肛肠病术后尿潴留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58例肛肠病术后预判为尿潴留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后6h内,通过情志调节、中药穴位贴敷、中药灌肠、诱导排尿等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进行尿潴留治疗.结果 治愈或显效50例,有效6例,2例无效患者行导尿术.结论 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肛肠病术后尿潴留,值得借鉴.
作者:汤怡雯;文科;梁国强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评估新生儿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MARSI)的发生风险,总结相关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2017年1月—6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住院的新生儿582例为对照组,7月—12月住院的新生儿654例为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照组未实施MARSI干预措施,研究组进行MARSI危险因素分析及皮肤评估,并予以针对性干预措施,对比2组MARSI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MARSI总发生率为8.87%(58/654),对照组MARSI总发生率为12.89%(75/582),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加强对新生儿MARSI的重视及防范意识,在科学、细致地评估风险后及时给予干预措施,减少MARSI的发生.
作者:刘剑英;王晓琴;王萍;陈燕芬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评价PDCA循环引导的全程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实施效果.方法 62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治疗期间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PDCA循环引导的全程糖尿病健康教育.对比2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结果 出院后半年,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引导全程健康教育模式能进一步改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
作者:倪磊萍;张蕾;姜红燕;李煜珍;蒋勤慧;顾敏媛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ICU护士对机械通气(MV)清醒患者的沟通方法和辅具使用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75名ICU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士单方面询问结合患者身体语言及沟通辅具为MV患者主要沟通方式(91.43%),但86.29%的护士只采用1~2种沟通辅具,多为低科技辅具,57.71%的护士掌握小部分沟通知识与技巧,护士对沟通效果满意率仅为42.29%.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学历、沟通知识与技巧掌握程度、班次内沟通总时长、主要沟通方式与使用辅具个数有关(P<0.05).护士认为阻碍与MV患者有效沟通的主要因素是工作强度大、缺少沟通时间(50.29%)和缺乏高效沟通辅具及经费短缺(14.86%).结论 亟需加强ICU护士与机械通气患者沟通技巧专项培训,设置分层级、分阶段、分初高级的沟通技巧课程,设置专职护士落实主动沟通及充足的沟通时间,保障有效沟通.同时,应注重自主研发、引进及临床应用高科技沟通辅具,并推动语言沟通方式和综合沟通方式发展.
作者:冯亚婷;吴莉莉;黄雯婧;彭南海 刊期: 2018年第11期
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可以通过设备仪器的警报信号及时发现危重患者的病情变化,从而减少监护的压力,提高监护效果.但是过于频繁的监护仪器警报会给医护人员造成警报疲劳.本研究对ICU设备仪器报警疲劳的原因及应对措施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提高ICU安全管理质量提供参考.
作者:吴珍 刊期: 2018年第11期
近年来,人性化的温柔分娩受到了产妇及家属的广泛推崇,本研究综述了温柔分娩方法及助产技巧的应用及优势,旨在为提高产科护理质量提供参考.
作者:王凯华;杨苗苗;罗春苗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穴位贴敷结合穴位按摩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应用效果,并总结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8年3月门诊就诊的慢性咽炎患者1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80例.对照组采用穴位按摩治疗,治疗组采用穴位贴敷结合穴位按摩治疗.2组均给予护理干预.干预3个疗程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咽炎症状自评量表得分.结果 治疗、随访过程中2组各脱落5例,各75例纳入研究.规范治疗3个疗程后,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5.33%(64/75)及69.33%(52/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规范治疗3个疗程后,治疗组咽炎症状自评量表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咽炎患者治疗过程中给予穴位贴敷结合穴位按摩,同时配合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健康教育等综合护理措施,能进一步促进症状改善.
作者:石明杰;王梁敏;胡海荣;季坤;叶云;张艳霞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毛笔在结肠经肛管拖出术后外置肠管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5例行结肠经肛管拖出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后均采用毛笔清洗外置肠管.结果 65例患者均成功保肛,未出现肠管坏死、回缩、脱出、出血、肛周间隙感染、肛周皮肤湿疹或粪水性皮炎.结论 结肠经肛管拖出术后,使用毛笔清洗外置肠管是较理想的一种护理方法,操作简单方便,清洗效果满意,可有效避免肛周湿疹的发生,且外置肠管不易出现破溃及出血.
作者:邵露;杭秋菊;张建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气流阻塞为特征,伴有不完全可逆气流受限的肺部疾病,临床以控制病情、缓解症状和延缓病程为主.本文初步介绍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延续护理的主要内容及实施方式,重点阐述了延续护理在COPD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陈丽琴 刊期: 2018年第11期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是指继发于妊娠和分娩之后出现的压力性尿失禁症状,一般对轻度患者以进行盆底肌康复为主.八段锦是中医传统养生导引术之一,本文回顾了1例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对八段锦干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及其病机进行辨证分析,为产后压力性尿失禁预防和护理提供参考.
作者:钟木英;陈雁;李羚;刘倩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SBAR模式在我国护理领域中应用文献发表现状和发展趋势.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检索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VIP)、万方医学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和大医医学搜索数据库,对SBAR模式在我国护理领域中应用的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终纳入文献219篇,分别发表在33种期刊上;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采用SBAR模式进行护理交接班;共有作者706人,文献合作度为3.2;基金论文仅4篇,占比低.结论 SBAR模式在我国护理领域中应用的文献数量总体呈增长趋势,但研究层次和规模仍需进一步加强.
作者:谢先琼;魏小龙;杨莹 刊期: 201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