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观察

陈双双;王媛;刘晓蓉;陈正红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 中医临床路径, 护理质量, 高血压
摘要:目的 观察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00例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孕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实施护理.比较2组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达标率、依从性及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达标率、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高症相关知识、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高症中医临床护理路径能够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方案,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及知识知晓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相关文献
  • 雷火灸治疗风寒袭络型面瘫的疗效及舒适护理措施

    目的 探讨雷火灸治疗风寒袭络型面瘫的疗效,总结舒适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11月收治的风寒袭络型面瘫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中药治疗及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雷火灸治疗并配合舒适护理.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19/20),高于对照组的65.00%(1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火灸治疗风寒袭络型面瘫临床疗效显著,配合舒适护理效果更佳.

    作者:冯艳;程娟;盛玉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HIV感染者/AIDS患者病耻感研究进展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患者(PLWHA)由于疾病的特殊性,承受着社会公众的偏见、歧视与不公平对待,多数伴有病耻感.本文对国内外病耻感的概念、研究现状、测量工具及针对PLWHA病耻感的干预措施进行综述,为AIDS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孔方;王慧群;徐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可调节式弹力固定带在预防小儿心电图检查电极脱落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可调节式弹力固定带对预防小儿心电图检查过程中电极脱落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4月进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的7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查操作.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设计可调节式弹力固定带,并对胸部导联进行固定.结果 对照组发生电极脱落12(34.29%)例,观察组出现4(11.4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胸廓皮肤未出现皮肤压伤现象.结论 可调节式弹力固定带固定效果强、使用方便,能够减少由于电极脱落导致的重复检查,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作者:陈丽;邓慧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急诊专科护士的培训体会

    目的 总结急诊急救专科护士的培训方法及体会.方法 178名急诊科、院前急救、重症医学科护士参加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培训班,进行1个月的基本理论培训及2周临床实践培训,培训结束后进行理论考试和操作考核.结果 178名护士均如期完成理论培训及临床实践,考试成绩均合格.结论 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培训有利于急诊护士急救技能的提高,为急诊专科护士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李双;赖碧娟;黄爱娣;陈新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电话回访对农村地区糖尿病患者的延续性护理及医疗状况调查研究

    目的 通过定期电话回访的方式对南充市周边农村地区糖尿病患者进行延续性服务,了解患者医疗状况,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方法 通过电话回访的方式,对523例农村地区糖尿病患者进行回访,回访3个月.观察回访前后患者血糖的变化、并发症的发生率及自我护理能力.结果 在进行电话回访后,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P2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较电话回访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行电话回访后,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酮症酸中毒、足部病变和眼部病变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下降,电话回访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59% (24/523)低于电话回访前的15.30% (80/5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3.480,P<0.05).在进行电话回访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监测、血糖异常处理、遵医用药、合理饮食和适当锻炼评分均较回访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3个月定期的电话回访方式对农村地区糖尿病患者进行延续性服务,了解患者的医疗状况,有利于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

    作者:杨秋;赵莉;崔素芬;李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视频宣教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锻炼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视频宣教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TKA)患者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5月首次接受TKA的膝骨性关节炎(KOA)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模式指导患者功能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引入视频宣教模式,分别于术后14 d、1个月、3个月比较2组患者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及功能锻炼依从性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1、3个月功能锻炼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14 d、1个月、3个月H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视频宣教在KOA患者TKA术后功能锻炼中具有积极作用,能够提高患者锻炼依从性,有效改善膝关节功能.

    作者:张千坤;姚芳;张丽娟;吕怀娟;俞红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中医外治法促进妇科腹腔镜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Meta分析

    目的 系统评价中医外治法在妇科腹腔镜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WANFANG Data)等中文数据库以及PubMed、Cochrane协作网、JBI循证护理中心图书馆等外文数据库.搜集中医外治法促进妇科腹腔镜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效果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s)和临床对照试验(CCTs)文献;经筛选文献、偏倚风险评估、数据提取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终纳入13篇RCT,共1 34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医外治法在缩短肠鸣音恢复时间[MD=-8.90,95% CI(-13.90,-3.91),P<0.01]、肛门首次排气时间[MD=-10.05,95% CI(-12.37,-7.74),P<0.01]、首次排便时间[MD=-14.14,95% CI(-20.75,-7.54),P<0.01]方面与常规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医外治法可缩短妇科腹腔镜手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和首次排便时间;由于文献质量和数量限制,但仍需要大样本、高质量的相关研究进行验证.

    作者:刘颍;王海燕;凤婷婷;陈沪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经皮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腔内置入的护理

    本文总结12例老年恶性胆道梗阻患者经皮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腔内置入术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完善术前检查及用药;做好胆道引流管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胆道感染、胆心反射、及胆道出血等并发症观察、预防和处理;出院时做好饮食指导及病情自我监测.

    作者:李晓琴;戈蕾;龚蕴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我国老年人尿失禁护理研究现状与热点领域的文献分析

    目的 了解我国老年人尿失禁护理的研究现状与热点.方法 以“老年”+“尿失禁”+“护理”为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3个数据库的相关文献,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分析文献基本信息.结果 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431篇,早一篇于1988年发表,文献的期刊分布广泛,研究热点包括“生活质量”、“心理护理”、“盆底肌锻炼”等.结论 我国老年人尿失禁护理的发展已步入成熟阶段,但是尚缺乏老年患者尿失禁风险评估、延续性护理、专业机构设置等方面的研究,应该作为今后的重点研究内容.

    作者:汤爱玲;张月;许方蕾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以问题为基础学习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中医护理教学查房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法(PBL)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中医护理教学查房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采用配比对照研究设计将本科护理实习生120名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主讲教学查房模式,观察组采用PBL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法进行护理教学查房.观察2组护生理论和操作成绩,比较2组护生临床综合能力,记录观察护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结果 观察组理论及操作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临床综合能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PBL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激发临床实习兴趣、增强团队协作能力、提高查阅资料能力、提高临床思维能力方面满意度较高,而在增加学习负担方面表现较差.结论 PBL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中医护理教学查房,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中医院护理学生在中医理论知识及临床辨证施护和健康教育的能力.

    作者:秦娟文;黄晶晶;宁余英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颈内中心静脉导管固定器在深静脉置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颈内中心静脉导管固定器在深静脉置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26例深静脉置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口罩固定带固定导管,观察组采用颈内中心静脉导管固定器固定导管.观察2组佩戴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认为固定器佩戴舒适,不影响睡眠,配合治疗便捷,护理操作简便,导管稳定性良好,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深静脉置管护理中,颈内中心静脉导管固定器操作简便,患者舒适度高.

    作者:李貌;杨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日记式心理教育对孤独症患儿家长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 观察日记式心理教育对孤独症患儿康复治疗期间家长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90例孤独症患儿的家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在孤独症患儿康复治疗期间,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理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日记式心理教育.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价患儿家长心理健康程度,采用焦虑(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儿家长焦虑、抑郁程度,评价2组患儿家长配合康复治疗的依从性.结果 实施干预后1个月,观察组SCL-90评分各因子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AS评分(40.52 ±9.08)分,低于对照组的(55.46±11.97)分,观察组SDS评分(42.07±10.14),低于对照组的(56.98±12.9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康复治疗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儿童孤独症康复治疗期间,以家长记录日记为主的心理教育可有效提高孤独症患儿家长心理素质,减轻患儿父母焦虑、抑郁情绪.

    作者:娄欣霞;尚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漏斗形清创车在急诊手外伤清创中的应用

    本研究报告了一种漏斗形清创车在急诊手外伤清创中的应用效果.选取急诊手外伤患者144例,予以漏斗形清创车+无菌台上2次清创,术前、术中、术后给予相关护理.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除1例左手环指伤口严重污染伴血管损伤者行植皮手术外,其余未见明显感染症状.在急诊手外伤清创中使用漏斗形清创车能有效减少护士和护工工作量,减少职业暴露,对降低感染风险、促进患者手功能恢复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刘静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耳穴压豆治疗围绝经期失眠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耳穴压豆配合辨证施护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围绝经期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中医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耳穴压豆配合辨证施护.观察2组干预前后睡眠质量,记录2组临床疗效.结果 干预后2组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4.00%(47/50),高于对照组的78.00%(3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穴压豆配合辨证施护能有效改善围绝经期失眠患者睡眠质量.

    作者:董巧云;李婷;于艳琼;沈思敏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 总结急性缺血性脑卒早期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要点.方法 绿色通道模式下,对4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时间窗内予以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溶栓前护理人员实施紧密配合,加强溶栓中及溶栓后患者病情观察和护理.结果 38例取得较好的溶栓效果,2例出现较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应系统全面评估患者病情,严密监测溶栓中、溶栓后病情变化、生命体征、有无出血倾向等,确保溶栓治疗成功.

    作者:胡玉萍;桂萍;孙美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无源压脉止血贴在危重患者静脉采血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无源压脉止血贴在ICU危重患者静脉采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一2018年1月入住ICU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无源压脉止血贴组(止血贴组)、干棉签组和输液胶贴组,各30例.分别于静脉采血后使用无源压脉止血贴、无菌干棉签、输液胶贴压迫止血,比较3组穿刺点出血和皮下淤血的发生率.结果 3组穿刺点出血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77,P=0.039),止血贴组穿刺点出血发生率低于干棉签组及输液胶贴组(x2=4.812、5.963,P=0.028、0.015).3组皮下淤血总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917,P=0.019),止血贴组皮下淤血总发生率低于干棉签组及输液胶贴组(x2=6.405、7.680,P=0.011、0.006).结论 采用无源压脉止血贴进行静脉采血后压迫止血,能有效防止穿刺部位出血、瘀血,有效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

    作者:徐元元;史广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瑞士奶酪模型”在重症监护室安全用药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瑞士奶酪模型”在重症监护室安全用药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应用“瑞士奶酪模型”对科室2016年1月-12月发生的12例次药物差错进行回顾性分析,从组织影响、不安全的监督、不安全行为先兆及不安全操作行为四个方面进行根因分析并制定改进措施,于2017年1月-12月将“瑞士奶酪模型”用于监护室安全用药管理,落实整改措施.比较运用“瑞士奶酪模型”管理前后用药差错发生率、科室护士对监护室药物知识知晓率、患者满意度.结果 运用“瑞士奶酪模型”进行重症监护室安全用药管理后,监护室用药差错发生率由实施前的4.68%下降到0.80%,护士对监护室药物知识知晓率由78.18%提高到92.72%,患者满意度由之前的80.56%上升到97.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瑞士奶酪模型”应用于重症监护室的安全用药管理,可降低科室用药差错的发生率,提高护理人员监护室用药知识水平及患者满意度,提高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质量.

    作者:杨素;范颖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在《内科护理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学院护理专业同一年级的2个班级(A班、B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A班34名学生,B班51名学生.第1阶段在A班利用“雨课堂”进行混合式教学,B班采用传统教学;经过2周的洗脱期,第2阶段在B班采用“雨课堂”进行混合式教学,A班采用传统教学.2次授课结束后均进行阶段测试与教学评价.结果 第1次阶段测试结果显示,A班理论成绩高于B班(P<0.01);2组交叉后,第2次阶段测试结果显示,B班理论成绩高于A班(P<0.01).90.00%以上学生认为“雨课堂”授课能够提高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临床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促进知识理解.96.47%的学生支持“雨课堂”教学,95.00%以上的学生认为“雨课堂”有效地促进了师生互动,充分活跃课堂氛围,并在课后提供了知识拓展.85.00%以上的学生对教师评价非常满意.结论 “雨课堂”授课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成绩.

    作者:徐慧文;胡艺;邱爽;孟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不同年限精神科护士核心能力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

    目的 了解苏州某三乙精神专科医院不同年限护士核心能力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人力资源配置和护士分层培训提供依据.方法 2017年6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苏州某三乙精神专科医院193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分为年轻护士(工作1~3年)和成熟护士(工作≥4年)2组.采用中国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CIRN)对两组护士的核心能力现状进行调查.结果 193名护士中,年轻护士56名,成熟护士137名.193名护士整体CIRN总均分为(2.50±0.78)分,处于中等水平.年轻护士总均分为(2.02±0.69)分,其中教育咨询(1.63±0.75)分,批判性思维/科研(1.81±0.71)分,临床护理(1.93 ±0.78)分,领导能力(1.93±0.85)分,均处于低能力水平.成熟护士总均分为(2.70±0.73)分,其中专业发展(2.49±0.78)分,批判性思维/科研(2.50±0.86)分,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成熟护士CIRN各维度得分及总均分均高于年轻护士(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护士核心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职称和文化程度(P<0.05).结论 精神科护士的核心能力总体水平处于中等水平.护理管理者要加强低学历、低职称年轻护士的培训,尤其是教育咨询、批判性思维/科研、临床护理、领导能力方面.同时也要关注3年以上护士在专业发展、批判性思维/科研方面的培训,以完善护士分层次培训的效果,提高护理队伍的核心能力,保障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作者:朱萍;赵惠英;季彩芳;王秀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应用迷你临床演练评量提升急诊科低年资护士临床综合能力

    目的 探讨迷你临床演练评量(Mini-CEX)在提升急诊低年资护士临床综合能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急诊科30名低年资护士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15)与干预组(n=15).对照组运用传统授课方法进行理论培训,然后进行临床综合能力考核;干预组先进行Mini-CEX相关知识培训,然后相互组队模拟演练,再进行床边考核.对比2组临床综合能力考核结果.结果 干预组在护患沟通、操作技能、人文关怀、护理观察、卫教咨询、组织效能、整体胜任方面的能力相较对照组均有提升(P<0.01).结论 将迷你临床演练评量表运用于低年资护士培训中,有助于提高低年资护士的临床综合能力.

    作者:朱淑琴;周倩;董萍萍;许玲;刘芳芳;陈王静 刊期: 2018年第09期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

主管:上海交通大学

主办:上海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