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千坤;姚芳;张丽娟;吕怀娟;俞红
目的 探讨无源压脉止血贴在ICU危重患者静脉采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一2018年1月入住ICU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无源压脉止血贴组(止血贴组)、干棉签组和输液胶贴组,各30例.分别于静脉采血后使用无源压脉止血贴、无菌干棉签、输液胶贴压迫止血,比较3组穿刺点出血和皮下淤血的发生率.结果 3组穿刺点出血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77,P=0.039),止血贴组穿刺点出血发生率低于干棉签组及输液胶贴组(x2=4.812、5.963,P=0.028、0.015).3组皮下淤血总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917,P=0.019),止血贴组皮下淤血总发生率低于干棉签组及输液胶贴组(x2=6.405、7.680,P=0.011、0.006).结论 采用无源压脉止血贴进行静脉采血后压迫止血,能有效防止穿刺部位出血、瘀血,有效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
作者:徐元元;史广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应用品管圈降低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TRI)后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的效果.方法 成立护理品管圈小组,活动主题确立为“TRI术后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2017年5月-6月为品管圈活动改善前,行TRI的冠心病患者124例,统计124例患者发生睡眠障碍的原因,提出针对性对策并组织实施,制订专科护理质量指标,维持质量改进效果.观察2017年8月-9月品管圈活动改善后164例TRI患者睡眠状况.结果 改善前睡眠障碍发生率66.13% (82/124),品管圈改善重点为术侧肢体肿胀和术侧肢体疼痛,止血阀减压频次不足、不知晓活动方法、消肿止痛措施可操作性差、无监管体系为真因.改善后睡眠障碍发生率为30.49% (50/164),品管圈活动目标达成率为101.63%.改善后患者术侧肢体肿胀、疼痛发生率均较改善前减少(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冠心病患者TRI术后睡眠障碍发生率方面效果显著,同时提高了护士循证护理和创新的能力.
作者:蔡巧珍;屈永生;黄峥;王倩;金歌;邬海燕;郝献芳;高倩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总结急性缺血性脑卒早期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要点.方法 绿色通道模式下,对4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时间窗内予以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溶栓前护理人员实施紧密配合,加强溶栓中及溶栓后患者病情观察和护理.结果 38例取得较好的溶栓效果,2例出现较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应系统全面评估患者病情,严密监测溶栓中、溶栓后病情变化、生命体征、有无出血倾向等,确保溶栓治疗成功.
作者:胡玉萍;桂萍;孙美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本文回顾了86例三叉神经痛行微血管减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针对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及加强营养,术后及时发现后颅窝出血、颅神经损伤、脑脊液漏等并发症并采取针对性措施.本组病例术后疼痛完全缓解83(96.51%)例,部分缓解2(2.32%)例,1(1.16%)例无缓解.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围手术期实施规范化护理措施,对确保手术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朱青;张竞文;赵维丽 刊期: 2018年第09期
本文总结了1例严重毛霉菌感染患者行支气管球囊扩张术治疗右主支气管狭窄的护理要点.针对患者用药、心理及手术方面的护理问题实施个体化的护理措施,以促进患者术后康复进程.
作者:赵帆;李丽娟;孙爱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定期电话回访的方式对南充市周边农村地区糖尿病患者进行延续性服务,了解患者医疗状况,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方法 通过电话回访的方式,对523例农村地区糖尿病患者进行回访,回访3个月.观察回访前后患者血糖的变化、并发症的发生率及自我护理能力.结果 在进行电话回访后,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P2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较电话回访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行电话回访后,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酮症酸中毒、足部病变和眼部病变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下降,电话回访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59% (24/523)低于电话回访前的15.30% (80/5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3.480,P<0.05).在进行电话回访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监测、血糖异常处理、遵医用药、合理饮食和适当锻炼评分均较回访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3个月定期的电话回访方式对农村地区糖尿病患者进行延续性服务,了解患者的医疗状况,有利于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
作者:杨秋;赵莉;崔素芬;李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雷火灸治疗风寒袭络型面瘫的疗效,总结舒适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11月收治的风寒袭络型面瘫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中药治疗及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雷火灸治疗并配合舒适护理.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19/20),高于对照组的65.00%(1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火灸治疗风寒袭络型面瘫临床疗效显著,配合舒适护理效果更佳.
作者:冯艳;程娟;盛玉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耳穴压豆配合辨证施护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围绝经期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中医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耳穴压豆配合辨证施护.观察2组干预前后睡眠质量,记录2组临床疗效.结果 干预后2组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4.00%(47/50),高于对照组的78.00%(3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穴压豆配合辨证施护能有效改善围绝经期失眠患者睡眠质量.
作者:董巧云;李婷;于艳琼;沈思敏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总结膀胱外翻患儿Ⅰ期修复手术的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5例膀胱外翻患儿的病例资料,总结临床护理经验.结果 5例患儿均予以Ⅰ期膀胱外翻手术治疗,并在围手术期予以针对性护理,术后有1例患儿在出院后出现骶尾部压疮,经过清创处理恢复良好,余4例患儿均未出现导管感染、压疮、伤口开裂、切口感染等严重并发症.随访2 ~12个月后,其中4例患儿获得功能性控尿,1例患儿出现尿失禁.结论 围手术期针对性护理对膀胱外翻患儿的病情恢复有积极意义,同时应加强护理宣教,尽早发现和处理相关并发症,改善患儿生活质量,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王奕;贾幸;黄轶晨;王紫娟;谢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系统评价中医外治法在妇科腹腔镜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WANFANG Data)等中文数据库以及PubMed、Cochrane协作网、JBI循证护理中心图书馆等外文数据库.搜集中医外治法促进妇科腹腔镜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效果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s)和临床对照试验(CCTs)文献;经筛选文献、偏倚风险评估、数据提取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终纳入13篇RCT,共1 34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医外治法在缩短肠鸣音恢复时间[MD=-8.90,95% CI(-13.90,-3.91),P<0.01]、肛门首次排气时间[MD=-10.05,95% CI(-12.37,-7.74),P<0.01]、首次排便时间[MD=-14.14,95% CI(-20.75,-7.54),P<0.01]方面与常规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医外治法可缩短妇科腹腔镜手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和首次排便时间;由于文献质量和数量限制,但仍需要大样本、高质量的相关研究进行验证.
作者:刘颍;王海燕;凤婷婷;陈沪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程序化管理在护生应急能力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6年7月-12月在医院实习的202名护生设为对照组,2017年1月-7月实习的200名护生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则采用传统带教培训,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应急知识与应急预案的演练培训,观察2组培训后的应急能力情况.结果 心肺复苏术,创伤包扎、止血与固定术,转运护送伤病员术,烧伤急救术等10项应急能力评价结果显示,观察组护士生掌握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通过对护生应急能力培训实行程序化管理,可有效提高其快速反应能力及应急能力,从而提高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水平.
作者:李小峰;陈晓娟;陈腊年;李慧琴;徐向静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视频宣教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TKA)患者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5月首次接受TKA的膝骨性关节炎(KOA)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模式指导患者功能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引入视频宣教模式,分别于术后14 d、1个月、3个月比较2组患者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及功能锻炼依从性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1、3个月功能锻炼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14 d、1个月、3个月H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视频宣教在KOA患者TKA术后功能锻炼中具有积极作用,能够提高患者锻炼依从性,有效改善膝关节功能.
作者:张千坤;姚芳;张丽娟;吕怀娟;俞红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颈内中心静脉导管固定器在深静脉置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26例深静脉置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口罩固定带固定导管,观察组采用颈内中心静脉导管固定器固定导管.观察2组佩戴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认为固定器佩戴舒适,不影响睡眠,配合治疗便捷,护理操作简便,导管稳定性良好,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深静脉置管护理中,颈内中心静脉导管固定器操作简便,患者舒适度高.
作者:李貌;杨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实习生共情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临床护理实习生的一般资料,了解共情能力现状;单因素分析一般资料,并将差异显著的资料纳入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 临床护理实习生共情能力平均分为(87.60±16.40)分,得分率为62.57%.不同年龄、学历、家庭经济和是否担任学生干部的护理实习生共情能力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学历、家庭经济和是否担任学生干部是影响临床护理实习生共情能力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 临床护理实习生共情能力处于较低水平,年龄、学历、家庭经济和是否担任学生干部是影响临床护理实习生共情能力的主要因素.
作者:陆翠微;陈爱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调查儿童牙科畏惧症(DF)影响因素,并进行护理干预,减少儿童DF发生.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3月初次在儿童口腔科就诊的300例4~12周岁儿童,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50例.对患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对照组问诊后当日进行口腔治疗,干预组问诊后进行护理干预,再采取预约制治疗,2组分别在初次治疗完成后由主治医师进行DF评估.结果 300例家长调查中显示,儿童牙科畏惧因素以疼痛(68.00%)、牙科手机相关声音、震动、喷水(62.33%)为主.对照组DF发生118(78.67%)例,干预组DF发生95(63.33%)例,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564,P<0.01).护理干预对学龄DF改善明显(x2=13.982,P<0.01),对女性患儿改善效果明显(x2=6.803,P<0.01),无论有或无牙科不良经历,干预组儿童DF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儿童DF发生率高,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DF的发生.
作者:徐海燕;张年保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针灸联合康复护理促进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54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7例.对照组实施康复护理,研究组采用针灸联合康复护理.观察2组临床疗效,记录2组干预前后膀胱残余尿量和膀胱容量.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组膀胱残余尿量减少,膀胱容量升高,且研究组膀胱残余尿量低于对照组,膀胱容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针灸联合康复护理可以有效促进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恢复,减少膀胱残余尿量.
作者:胡兆君;张婧;柴园;钟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调查浦东新区综合性医院护士人文管理感知现况.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上海市浦东新区七所综合性医院1 244例临床一线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不同特征护理人员人文管理感知情况.结果 护士对医院人文管理感知的平均得分为(3.88 ±0.55)分.不同医院级别、年龄、婚姻状况、生育状况、工作年限、职称、科室、用工性质护理人员的人文管理感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海市浦东新区内综合性医院护士对医院人文管理感知程度处于中上水平.医院管理者应在管理体制、实施措施、制定制度中体现人文精神,以支撑医院文化建设.
作者:江萍;曹英华;韩兰萍;张依佳;吴菁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KPS评分与营养水平对肿瘤患者发生院内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的影响,为临床筛选重点预防对象、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入住肿瘤内科的恶性肿瘤晚期患者261例,评估患者的一般资料及KPS评分、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Braden评分,给予相应的预防措施,每天观察院内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情况.结果 院内获得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13.03%(34/261).不同KPS评分、年龄、皮肤类型、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含量、Braden评分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KPS评分≤30分、低血清白蛋白、低血红蛋白、Braden评分≤16分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更高.结论 肿瘤患者KPS评分、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与压疮发生密切相关,压疮的高发生率提示晚期肿瘤患者需要早期干预、强化结构化的压力性损伤预防措施.
作者:杨菊英;姚建琴;王祖晶;郝素娟;郭菁;邹志宏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我国老年人尿失禁护理的研究现状与热点.方法 以“老年”+“尿失禁”+“护理”为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3个数据库的相关文献,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分析文献基本信息.结果 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431篇,早一篇于1988年发表,文献的期刊分布广泛,研究热点包括“生活质量”、“心理护理”、“盆底肌锻炼”等.结论 我国老年人尿失禁护理的发展已步入成熟阶段,但是尚缺乏老年患者尿失禁风险评估、延续性护理、专业机构设置等方面的研究,应该作为今后的重点研究内容.
作者:汤爱玲;张月;许方蕾 刊期: 2018年第09期
本文回顾了近年来糖尿病足溃疡中医外治法相关研究,旨在为临床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提供思路及参考.
作者:杨万凤;谢薇;田恬;李珊珊;甘露;陶春南;任秀亚 刊期: 201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