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巧珍;屈永生;黄峥;王倩;金歌;邬海燕;郝献芳;高倩
目的 探讨思维导图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7年9月-12月选取扬州大学护理学院2015级71例全日制护理本科生作为试验组,回顾性选取2014级57例全日制护理本科生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与自由复习方法,试验组采用结合思维导图的讲授与复习方法.对比2组《儿科护理学》期末理论及实践成绩,观察试验组问卷的调查结果.结果 试验组期末考核成绩为(79.08±7.94)分,高于对照组的(72.80±7.56)分(t=4.542,P<0.01).试验组学生认为运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终复习应考(94.37%)、帮助巩固知识点(92.96%)、增进逻辑思维能力(92.96%)、使案例分析更具条理(84.51%)、能提高自主学习能力(81.70%).结论 将思维导图运用到《儿科护理学》教学过程中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有助于完善教学体系,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作者:倪春梅;陈玉瑛;钱敏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在《内科护理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学院护理专业同一年级的2个班级(A班、B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A班34名学生,B班51名学生.第1阶段在A班利用“雨课堂”进行混合式教学,B班采用传统教学;经过2周的洗脱期,第2阶段在B班采用“雨课堂”进行混合式教学,A班采用传统教学.2次授课结束后均进行阶段测试与教学评价.结果 第1次阶段测试结果显示,A班理论成绩高于B班(P<0.01);2组交叉后,第2次阶段测试结果显示,B班理论成绩高于A班(P<0.01).90.00%以上学生认为“雨课堂”授课能够提高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临床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促进知识理解.96.47%的学生支持“雨课堂”教学,95.00%以上的学生认为“雨课堂”有效地促进了师生互动,充分活跃课堂氛围,并在课后提供了知识拓展.85.00%以上的学生对教师评价非常满意.结论 “雨课堂”授课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成绩.
作者:徐慧文;胡艺;邱爽;孟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针灸联合康复护理促进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54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7例.对照组实施康复护理,研究组采用针灸联合康复护理.观察2组临床疗效,记录2组干预前后膀胱残余尿量和膀胱容量.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组膀胱残余尿量减少,膀胱容量升高,且研究组膀胱残余尿量低于对照组,膀胱容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针灸联合康复护理可以有效促进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恢复,减少膀胱残余尿量.
作者:胡兆君;张婧;柴园;钟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中医摩法配合肠道训练在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10例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进行腹部中医摩法、盆底肌训练、直肠刺激肠道康复训练.观察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及疼痛数字评分(NRS)总分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临床症状改善效果评价显示,10例患者中显效7例,有效2例,无效1例,均无肠道并发症.干预后本组患者ICF和NR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医摩法配合肠道训练能有效改善患者不完全性肠梗阻症状,帮助患者建立规律排便,减轻患者肠梗阻腹痛,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纪婕;叶义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躁动(EA)的危险因素,总结相关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全麻手术的1 5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EA发生情况以及因各种不良刺激所致EA的发生情况,并对麻醉相关因素与EA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中,有274(18.27%)例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EA.EA常见不良刺激为疼痛(43.06%)、气管导管刺激(25.18%)和尿管刺激(17.88%),且以轻中度居多.静吸复合全麻后EA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全凭静脉麻醉(P<0.05),术后未镇痛及使用催醒药的患者EA发生率明显高于术后镇痛及未使用催醒药者(P<0.05);不同手术类型后EA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耳鼻喉手术和胸外科手术后EA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手术.结论 熟悉EA患者的发病原因并予以针对性护理措施,不仅能缓解患者的痛苦,还有助于提高麻醉恢复室的护理质量.
作者:熊玉慧;祝春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本文对国内外口腔护理人员的培养现状进行综述,阐述我国口腔护理人员的主要发展方向,旨在为我国口腔护理人员的培养和发展提供借鉴.
作者:韩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调查导致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提出预防对策.方法 回顾性收集139例妇产科腹部切口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切口感染分为感染组(n=8)和非感染组(n=131).对切口感染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8例切口感染,感染率为5.76%,共检出10株病原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 =5.156,95% CI (2.925,8.241)]、体质量指数>23 kg/m2[OR=6.731,95% CI (2.487,10.021)]、手术时间>120 min[OR=5.014,95%CI (2.625,8.323)]、合并基础疾病[OR=5.550,95%CI (2.448,8.204)]、未预防性使用抗菌药[OR =4.955,95%CI (2.697,7.691)]是妇产科经腹手术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应合理评估患者自身疾病状态,严格执行手术流程和无菌操作原则,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积极预防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
作者:晁翠薇;刘燕;刘秀丽;高苏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定期电话回访的方式对南充市周边农村地区糖尿病患者进行延续性服务,了解患者医疗状况,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方法 通过电话回访的方式,对523例农村地区糖尿病患者进行回访,回访3个月.观察回访前后患者血糖的变化、并发症的发生率及自我护理能力.结果 在进行电话回访后,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P2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较电话回访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行电话回访后,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酮症酸中毒、足部病变和眼部病变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下降,电话回访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59% (24/523)低于电话回访前的15.30% (80/5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3.480,P<0.05).在进行电话回访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监测、血糖异常处理、遵医用药、合理饮食和适当锻炼评分均较回访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3个月定期的电话回访方式对农村地区糖尿病患者进行延续性服务,了解患者的医疗状况,有利于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
作者:杨秋;赵莉;崔素芬;李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对比单节段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ACDF)术后负压引流与常压引流的效果,总结护理措施.方法 26例行ACDF手术的患者分组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3例.2组患者术后基础处理相同.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负压引流,研究组行常压引流.观察拔出引流管前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2组引流量、换药次数、护理总次数等.结果 2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颈部血肿、气管压迫、神经或脊髓损害的并发症表现.术后引流量研究组(12.20±7.20) mL,小于对照组的(21.10±8.6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至拔管时换药次数研究组(2.20±0.40)次,对照组(2.50±0.50)次,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次数对照组多于研究组(P<0.05).结论 单节段ACDF术后常压引流可减少术后引流量,减少护理工作量,是一种可供临床思考和进一步研究的护理方法.
作者:彭苑妮;吴永生;胡杏平;林杏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法(PBL)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中医护理教学查房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采用配比对照研究设计将本科护理实习生120名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主讲教学查房模式,观察组采用PBL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法进行护理教学查房.观察2组护生理论和操作成绩,比较2组护生临床综合能力,记录观察护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结果 观察组理论及操作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临床综合能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PBL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激发临床实习兴趣、增强团队协作能力、提高查阅资料能力、提高临床思维能力方面满意度较高,而在增加学习负担方面表现较差.结论 PBL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中医护理教学查房,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中医院护理学生在中医理论知识及临床辨证施护和健康教育的能力.
作者:秦娟文;黄晶晶;宁余英 刊期: 2018年第09期
本研究回顾了1例老年男性心脏支架植入术后导尿管拔除致尿道大出血的临床资料.该例患者有前列腺增生病史,且支架植入术后第2天采用双抗治疗.本研究分析了导尿管型号、拔除导尿管时间及方式对尿道损伤的影响,并总结相关预防和护理对策.
作者:郑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本文回顾了近年来糖尿病足溃疡中医外治法相关研究,旨在为临床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提供思路及参考.
作者:杨万凤;谢薇;田恬;李珊珊;甘露;陶春南;任秀亚 刊期: 2018年第09期
本文初步探讨了语言功能障碍患者的佳护理时机,并对多种方法相结合的联合康复护理方案作一综述,旨在为脑卒中患者语言功能康复提供参考方案.
作者:张园园 刊期: 2018年第09期
本文回顾了86例三叉神经痛行微血管减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针对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及加强营养,术后及时发现后颅窝出血、颅神经损伤、脑脊液漏等并发症并采取针对性措施.本组病例术后疼痛完全缓解83(96.51%)例,部分缓解2(2.32%)例,1(1.16%)例无缓解.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围手术期实施规范化护理措施,对确保手术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朱青;张竞文;赵维丽 刊期: 2018年第09期
本文归纳了结直肠癌腹腔镜术后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包括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和中医特色护理,旨在为结直肠癌术后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提供参考.
作者:李倩;宁余音;宴曼;商琳琳;陈琪;曾颖鑫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无源压脉止血贴在ICU危重患者静脉采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一2018年1月入住ICU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无源压脉止血贴组(止血贴组)、干棉签组和输液胶贴组,各30例.分别于静脉采血后使用无源压脉止血贴、无菌干棉签、输液胶贴压迫止血,比较3组穿刺点出血和皮下淤血的发生率.结果 3组穿刺点出血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77,P=0.039),止血贴组穿刺点出血发生率低于干棉签组及输液胶贴组(x2=4.812、5.963,P=0.028、0.015).3组皮下淤血总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917,P=0.019),止血贴组皮下淤血总发生率低于干棉签组及输液胶贴组(x2=6.405、7.680,P=0.011、0.006).结论 采用无源压脉止血贴进行静脉采血后压迫止血,能有效防止穿刺部位出血、瘀血,有效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
作者:徐元元;史广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障碍设置法在急诊科护士急救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6年10月-2017年10月采用障碍设置法对急诊科26名急诊护士进行培训,观察培训前后护士理论知识、急救操作技能及综合能力考核情况.结果 培训后护士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及综合能力评分均较培训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障碍设置法用于急诊科护士的急救技能培训能有效提高护士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综合能力.
作者:刘小燕;石金蕾;钟彬 刊期: 2018年第09期
本研究报告了一种漏斗形清创车在急诊手外伤清创中的应用效果.选取急诊手外伤患者144例,予以漏斗形清创车+无菌台上2次清创,术前、术中、术后给予相关护理.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除1例左手环指伤口严重污染伴血管损伤者行植皮手术外,其余未见明显感染症状.在急诊手外伤清创中使用漏斗形清创车能有效减少护士和护工工作量,减少职业暴露,对降低感染风险、促进患者手功能恢复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刘静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视频宣教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TKA)患者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5月首次接受TKA的膝骨性关节炎(KOA)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模式指导患者功能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引入视频宣教模式,分别于术后14 d、1个月、3个月比较2组患者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及功能锻炼依从性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1、3个月功能锻炼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14 d、1个月、3个月H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视频宣教在KOA患者TKA术后功能锻炼中具有积极作用,能够提高患者锻炼依从性,有效改善膝关节功能.
作者:张千坤;姚芳;张丽娟;吕怀娟;俞红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艾灸联合红外线照射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艾灸和红外线照射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灸联合红外线照射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可显著提高疗效.
作者:李青;陈明 刊期: 201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