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围手术期规范化护理措施探讨

朱青;张竞文;赵维丽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 微血管减压术, 规范化护理, 颅窝
摘要:本文回顾了86例三叉神经痛行微血管减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针对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及加强营养,术后及时发现后颅窝出血、颅神经损伤、脑脊液漏等并发症并采取针对性措施.本组病例术后疼痛完全缓解83(96.51%)例,部分缓解2(2.32%)例,1(1.16%)例无缓解.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围手术期实施规范化护理措施,对确保手术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相关文献
  • 智能温控系统在断指再植和组织移植术后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观察智能温控系统在再植/移植组织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0例行断指再植/移植组织术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以传统鹅颈灯为术后温控工具,试验组以自行开发研制的智能温控系统为术后温控工具.比较2组再植指体血运情况、舒适度以及睡眠质量.结果 试验组再植体血运良好率和舒适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以智能温控系统对断指再植/移植组织术后患者进行温控管理,具备较高的有效性、安全性与舒适性.

    作者:王红玉;戴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电话回访对农村地区糖尿病患者的延续性护理及医疗状况调查研究

    目的 通过定期电话回访的方式对南充市周边农村地区糖尿病患者进行延续性服务,了解患者医疗状况,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方法 通过电话回访的方式,对523例农村地区糖尿病患者进行回访,回访3个月.观察回访前后患者血糖的变化、并发症的发生率及自我护理能力.结果 在进行电话回访后,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P2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较电话回访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行电话回访后,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酮症酸中毒、足部病变和眼部病变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下降,电话回访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59% (24/523)低于电话回访前的15.30% (80/5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3.480,P<0.05).在进行电话回访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监测、血糖异常处理、遵医用药、合理饮食和适当锻炼评分均较回访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3个月定期的电话回访方式对农村地区糖尿病患者进行延续性服务,了解患者的医疗状况,有利于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

    作者:杨秋;赵莉;崔素芬;李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经皮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腔内置入的护理

    本文总结12例老年恶性胆道梗阻患者经皮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腔内置入术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完善术前检查及用药;做好胆道引流管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胆道感染、胆心反射、及胆道出血等并发症观察、预防和处理;出院时做好饮食指导及病情自我监测.

    作者:李晓琴;戈蕾;龚蕴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小儿高热惊厥急诊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

    通过查阅文献和总结临床经验,本文整理出一种小儿惊厥急诊健康教育模式.院内以口头语言教育、视频教育、专人演示为主,主要侧重急救护理、对症护理及心理护理;院外则运用微信群、公众号平台进行文字、图片及视频教育,健康教育的内容分为急救护理、疾病相关知识、病情观察、心理护理和注意事项5个方面.

    作者:肖云珍;罗玉星;苏燕青;蒋丽媛;倪玲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玻璃罐拔罐法对比真空抽气罐拔罐法治疗痹证的效果观察

    目的 对比璃罐拔罐法与真空抽气罐拔罐法治疗痹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中医科2016年8月-12月对中医辨证为痹证的40例患者进行拔罐疗法.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真空抽气罐拔罐,研究组采用玻璃罐拔罐.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璃罐拔罐法与真空抽气罐拔罐法的使用各有优缺点,不论使用何种方法,均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执行,才能保障治疗安全.

    作者:胡亚萍;王景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心脏支架植入术后导尿管拔除致尿道大出血1例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本研究回顾了1例老年男性心脏支架植入术后导尿管拔除致尿道大出血的临床资料.该例患者有前列腺增生病史,且支架植入术后第2天采用双抗治疗.本研究分析了导尿管型号、拔除导尿管时间及方式对尿道损伤的影响,并总结相关预防和护理对策.

    作者:郑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00例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孕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实施护理.比较2组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达标率、依从性及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达标率、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高症相关知识、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高症中医临床护理路径能够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方案,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及知识知晓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陈双双;王媛;刘晓蓉;陈正红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降低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的品管圈实践

    目的 探讨应用品管圈降低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TRI)后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的效果.方法 成立护理品管圈小组,活动主题确立为“TRI术后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2017年5月-6月为品管圈活动改善前,行TRI的冠心病患者124例,统计124例患者发生睡眠障碍的原因,提出针对性对策并组织实施,制订专科护理质量指标,维持质量改进效果.观察2017年8月-9月品管圈活动改善后164例TRI患者睡眠状况.结果 改善前睡眠障碍发生率66.13% (82/124),品管圈改善重点为术侧肢体肿胀和术侧肢体疼痛,止血阀减压频次不足、不知晓活动方法、消肿止痛措施可操作性差、无监管体系为真因.改善后睡眠障碍发生率为30.49% (50/164),品管圈活动目标达成率为101.63%.改善后患者术侧肢体肿胀、疼痛发生率均较改善前减少(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冠心病患者TRI术后睡眠障碍发生率方面效果显著,同时提高了护士循证护理和创新的能力.

    作者:蔡巧珍;屈永生;黄峥;王倩;金歌;邬海燕;郝献芳;高倩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障碍设置法在急诊护士急救技能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障碍设置法在急诊科护士急救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6年10月-2017年10月采用障碍设置法对急诊科26名急诊护士进行培训,观察培训前后护士理论知识、急救操作技能及综合能力考核情况.结果 培训后护士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及综合能力评分均较培训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障碍设置法用于急诊科护士的急救技能培训能有效提高护士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综合能力.

    作者:刘小燕;石金蕾;钟彬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无源压脉止血贴在危重患者静脉采血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无源压脉止血贴在ICU危重患者静脉采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一2018年1月入住ICU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无源压脉止血贴组(止血贴组)、干棉签组和输液胶贴组,各30例.分别于静脉采血后使用无源压脉止血贴、无菌干棉签、输液胶贴压迫止血,比较3组穿刺点出血和皮下淤血的发生率.结果 3组穿刺点出血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77,P=0.039),止血贴组穿刺点出血发生率低于干棉签组及输液胶贴组(x2=4.812、5.963,P=0.028、0.015).3组皮下淤血总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917,P=0.019),止血贴组皮下淤血总发生率低于干棉签组及输液胶贴组(x2=6.405、7.680,P=0.011、0.006).结论 采用无源压脉止血贴进行静脉采血后压迫止血,能有效防止穿刺部位出血、瘀血,有效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

    作者:徐元元;史广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日记式心理教育对孤独症患儿家长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 观察日记式心理教育对孤独症患儿康复治疗期间家长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90例孤独症患儿的家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在孤独症患儿康复治疗期间,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理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日记式心理教育.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价患儿家长心理健康程度,采用焦虑(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儿家长焦虑、抑郁程度,评价2组患儿家长配合康复治疗的依从性.结果 实施干预后1个月,观察组SCL-90评分各因子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AS评分(40.52 ±9.08)分,低于对照组的(55.46±11.97)分,观察组SDS评分(42.07±10.14),低于对照组的(56.98±12.9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康复治疗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儿童孤独症康复治疗期间,以家长记录日记为主的心理教育可有效提高孤独症患儿家长心理素质,减轻患儿父母焦虑、抑郁情绪.

    作者:娄欣霞;尚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视频宣教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锻炼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视频宣教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TKA)患者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5月首次接受TKA的膝骨性关节炎(KOA)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模式指导患者功能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引入视频宣教模式,分别于术后14 d、1个月、3个月比较2组患者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及功能锻炼依从性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1、3个月功能锻炼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14 d、1个月、3个月H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视频宣教在KOA患者TKA术后功能锻炼中具有积极作用,能够提高患者锻炼依从性,有效改善膝关节功能.

    作者:张千坤;姚芳;张丽娟;吕怀娟;俞红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脑卒中语言功能障碍康复护理研究进展

    本文初步探讨了语言功能障碍患者的佳护理时机,并对多种方法相结合的联合康复护理方案作一综述,旨在为脑卒中患者语言功能康复提供参考方案.

    作者:张园园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谵妄预防护理方案在老年食管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针对老年食管癌手术患者实施谵妄预防护理方案的效果.方法 108例拟行食管癌根治术的老年食管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接受食管癌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谵妄预防护理方案,包括改良呼吸功能训练、术后早期活动方法指导、制定术前访视用漫画图文手册、确定预防性镇痛方案.评估2组患者手术前晚焦虑情绪和术后72 h疼痛评分,观察术后72 h谵妄阳性发生情况.结果 依据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焦虑情绪,观察组手术前晚有中重度焦虑情绪32(59.26%)例,低于对照组的44(79.6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Prince-Henry评分法评估疼痛,术后72 h观察组评分3~5分的有3(5.56%)例,少于对照组的10(18.5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意识模糊评估量表(CAM),察组患者谵妄阳性13(24.07%)例,少于对照组的24(44.4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引发术后谵妄的疼痛、焦虑、低氧血症等可控危险因素,制定并实施谵妄预防护理方案,可以降低老年食管癌术后谵妄的发生风险.

    作者:周晓梅;宗莉;陈晓燕;肖婷;缪愿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以问题为基础学习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中医护理教学查房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法(PBL)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中医护理教学查房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采用配比对照研究设计将本科护理实习生120名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主讲教学查房模式,观察组采用PBL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法进行护理教学查房.观察2组护生理论和操作成绩,比较2组护生临床综合能力,记录观察护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结果 观察组理论及操作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临床综合能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PBL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激发临床实习兴趣、增强团队协作能力、提高查阅资料能力、提高临床思维能力方面满意度较高,而在增加学习负担方面表现较差.结论 PBL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中医护理教学查房,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中医院护理学生在中医理论知识及临床辨证施护和健康教育的能力.

    作者:秦娟文;黄晶晶;宁余英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可调节式弹力固定带在预防小儿心电图检查电极脱落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可调节式弹力固定带对预防小儿心电图检查过程中电极脱落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4月进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的7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查操作.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设计可调节式弹力固定带,并对胸部导联进行固定.结果 对照组发生电极脱落12(34.29%)例,观察组出现4(11.4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胸廓皮肤未出现皮肤压伤现象.结论 可调节式弹力固定带固定效果强、使用方便,能够减少由于电极脱落导致的重复检查,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作者:陈丽;邓慧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国内外口腔护理人员培养现状及发展方向

    本文对国内外口腔护理人员的培养现状进行综述,阐述我国口腔护理人员的主要发展方向,旨在为我国口腔护理人员的培养和发展提供借鉴.

    作者:韩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 总结急性缺血性脑卒早期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要点.方法 绿色通道模式下,对4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时间窗内予以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溶栓前护理人员实施紧密配合,加强溶栓中及溶栓后患者病情观察和护理.结果 38例取得较好的溶栓效果,2例出现较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应系统全面评估患者病情,严密监测溶栓中、溶栓后病情变化、生命体征、有无出血倾向等,确保溶栓治疗成功.

    作者:胡玉萍;桂萍;孙美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儿童牙科畏惧症影响因素调查及护理干预

    目的 调查儿童牙科畏惧症(DF)影响因素,并进行护理干预,减少儿童DF发生.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3月初次在儿童口腔科就诊的300例4~12周岁儿童,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50例.对患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对照组问诊后当日进行口腔治疗,干预组问诊后进行护理干预,再采取预约制治疗,2组分别在初次治疗完成后由主治医师进行DF评估.结果 300例家长调查中显示,儿童牙科畏惧因素以疼痛(68.00%)、牙科手机相关声音、震动、喷水(62.33%)为主.对照组DF发生118(78.67%)例,干预组DF发生95(63.33%)例,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564,P<0.01).护理干预对学龄DF改善明显(x2=13.982,P<0.01),对女性患儿改善效果明显(x2=6.803,P<0.01),无论有或无牙科不良经历,干预组儿童DF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儿童DF发生率高,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DF的发生.

    作者:徐海燕;张年保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KPS评分与营养水平对肿瘤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影响

    目的 探讨KPS评分与营养水平对肿瘤患者发生院内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的影响,为临床筛选重点预防对象、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入住肿瘤内科的恶性肿瘤晚期患者261例,评估患者的一般资料及KPS评分、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Braden评分,给予相应的预防措施,每天观察院内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情况.结果 院内获得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13.03%(34/261).不同KPS评分、年龄、皮肤类型、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含量、Braden评分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KPS评分≤30分、低血清白蛋白、低血红蛋白、Braden评分≤16分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更高.结论 肿瘤患者KPS评分、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与压疮发生密切相关,压疮的高发生率提示晚期肿瘤患者需要早期干预、强化结构化的压力性损伤预防措施.

    作者:杨菊英;姚建琴;王祖晶;郝素娟;郭菁;邹志宏 刊期: 2018年第09期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

主管:上海交通大学

主办:上海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