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电话回访对农村地区糖尿病患者的延续性护理及医疗状况调查研究

杨秋;赵莉;崔素芬;李莉

关键词:电话回访, 糖尿病, 延续性护理, 低血糖, 农村地区, 自我护理
摘要:目的 通过定期电话回访的方式对南充市周边农村地区糖尿病患者进行延续性服务,了解患者医疗状况,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方法 通过电话回访的方式,对523例农村地区糖尿病患者进行回访,回访3个月.观察回访前后患者血糖的变化、并发症的发生率及自我护理能力.结果 在进行电话回访后,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P2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较电话回访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行电话回访后,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酮症酸中毒、足部病变和眼部病变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下降,电话回访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59% (24/523)低于电话回访前的15.30% (80/5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3.480,P<0.05).在进行电话回访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监测、血糖异常处理、遵医用药、合理饮食和适当锻炼评分均较回访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3个月定期的电话回访方式对农村地区糖尿病患者进行延续性服务,了解患者的医疗状况,有利于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相关文献
  • 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在门诊造口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在门诊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0例门诊造口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接诊、护理,观察组采用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观察2组6个月后造口皮肤DET评分、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患者满意度、造口及造口周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DET评分低于对照组,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患者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2.50% (5/40),低于对照组的37.50% (1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在门诊造口患者应用过程中,能确保沟通的有效性,有效提高造口患者自我护理水平,减少造口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薇;王美香;徐倩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可调节式弹力固定带在预防小儿心电图检查电极脱落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可调节式弹力固定带对预防小儿心电图检查过程中电极脱落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4月进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的7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查操作.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设计可调节式弹力固定带,并对胸部导联进行固定.结果 对照组发生电极脱落12(34.29%)例,观察组出现4(11.4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胸廓皮肤未出现皮肤压伤现象.结论 可调节式弹力固定带固定效果强、使用方便,能够减少由于电极脱落导致的重复检查,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作者:陈丽;邓慧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行为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观察行为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服药依从性及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 内分泌科住院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行为护理.干预2周后比较2组服药依从性、空腹及早餐后2h血糖值.结果 干预2周后,观察组患者Morisky服药依从性问卷(MMAS-8)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6.81 ±1.05 vs.5.21±1.23,P<0.01),观察组患者依从性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空腹及早餐后2h血糖控制水平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行为护理能够有效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的服药依从性,改善血糖控制效果.

    作者:冯琳;张炎炎;卞湖静;李珊珊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降低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的品管圈实践

    目的 探讨应用品管圈降低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TRI)后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的效果.方法 成立护理品管圈小组,活动主题确立为“TRI术后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2017年5月-6月为品管圈活动改善前,行TRI的冠心病患者124例,统计124例患者发生睡眠障碍的原因,提出针对性对策并组织实施,制订专科护理质量指标,维持质量改进效果.观察2017年8月-9月品管圈活动改善后164例TRI患者睡眠状况.结果 改善前睡眠障碍发生率66.13% (82/124),品管圈改善重点为术侧肢体肿胀和术侧肢体疼痛,止血阀减压频次不足、不知晓活动方法、消肿止痛措施可操作性差、无监管体系为真因.改善后睡眠障碍发生率为30.49% (50/164),品管圈活动目标达成率为101.63%.改善后患者术侧肢体肿胀、疼痛发生率均较改善前减少(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冠心病患者TRI术后睡眠障碍发生率方面效果显著,同时提高了护士循证护理和创新的能力.

    作者:蔡巧珍;屈永生;黄峥;王倩;金歌;邬海燕;郝献芳;高倩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无源压脉止血贴在危重患者静脉采血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无源压脉止血贴在ICU危重患者静脉采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一2018年1月入住ICU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无源压脉止血贴组(止血贴组)、干棉签组和输液胶贴组,各30例.分别于静脉采血后使用无源压脉止血贴、无菌干棉签、输液胶贴压迫止血,比较3组穿刺点出血和皮下淤血的发生率.结果 3组穿刺点出血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77,P=0.039),止血贴组穿刺点出血发生率低于干棉签组及输液胶贴组(x2=4.812、5.963,P=0.028、0.015).3组皮下淤血总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917,P=0.019),止血贴组皮下淤血总发生率低于干棉签组及输液胶贴组(x2=6.405、7.680,P=0.011、0.006).结论 采用无源压脉止血贴进行静脉采血后压迫止血,能有效防止穿刺部位出血、瘀血,有效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

    作者:徐元元;史广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日记式心理教育对孤独症患儿家长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 观察日记式心理教育对孤独症患儿康复治疗期间家长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90例孤独症患儿的家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在孤独症患儿康复治疗期间,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理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日记式心理教育.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价患儿家长心理健康程度,采用焦虑(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儿家长焦虑、抑郁程度,评价2组患儿家长配合康复治疗的依从性.结果 实施干预后1个月,观察组SCL-90评分各因子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AS评分(40.52 ±9.08)分,低于对照组的(55.46±11.97)分,观察组SDS评分(42.07±10.14),低于对照组的(56.98±12.9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康复治疗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儿童孤独症康复治疗期间,以家长记录日记为主的心理教育可有效提高孤独症患儿家长心理素质,减轻患儿父母焦虑、抑郁情绪.

    作者:娄欣霞;尚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视频宣教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锻炼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视频宣教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TKA)患者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5月首次接受TKA的膝骨性关节炎(KOA)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模式指导患者功能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引入视频宣教模式,分别于术后14 d、1个月、3个月比较2组患者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及功能锻炼依从性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1、3个月功能锻炼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14 d、1个月、3个月H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视频宣教在KOA患者TKA术后功能锻炼中具有积极作用,能够提高患者锻炼依从性,有效改善膝关节功能.

    作者:张千坤;姚芳;张丽娟;吕怀娟;俞红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中医外治法促进妇科腹腔镜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Meta分析

    目的 系统评价中医外治法在妇科腹腔镜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WANFANG Data)等中文数据库以及PubMed、Cochrane协作网、JBI循证护理中心图书馆等外文数据库.搜集中医外治法促进妇科腹腔镜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效果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s)和临床对照试验(CCTs)文献;经筛选文献、偏倚风险评估、数据提取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终纳入13篇RCT,共1 34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医外治法在缩短肠鸣音恢复时间[MD=-8.90,95% CI(-13.90,-3.91),P<0.01]、肛门首次排气时间[MD=-10.05,95% CI(-12.37,-7.74),P<0.01]、首次排便时间[MD=-14.14,95% CI(-20.75,-7.54),P<0.01]方面与常规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医外治法可缩短妇科腹腔镜手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和首次排便时间;由于文献质量和数量限制,但仍需要大样本、高质量的相关研究进行验证.

    作者:刘颍;王海燕;凤婷婷;陈沪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循序渐进抬高床头法在全身麻醉甲状腺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循序渐进抬高床头法在全身麻醉甲状腺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0例全身麻醉甲状腺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改良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去枕平卧的传统护理法,改良组采用循序渐进抬高床头法.结果 2组术后心率、呼吸、血压异常情况以及恶心呕吐、伤口出血、头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伤口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舒适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身麻醉甲状腺术后患者采取循序渐进抬高床头法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同时,可有效缓解伤口疼痛,提高患者舒适度.

    作者:虞敏;罗卫平;邓健英;谢永强;卢云霞;何春欣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国内外口腔护理人员培养现状及发展方向

    本文对国内外口腔护理人员的培养现状进行综述,阐述我国口腔护理人员的主要发展方向,旨在为我国口腔护理人员的培养和发展提供借鉴.

    作者:韩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KPS评分与营养水平对肿瘤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影响

    目的 探讨KPS评分与营养水平对肿瘤患者发生院内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的影响,为临床筛选重点预防对象、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入住肿瘤内科的恶性肿瘤晚期患者261例,评估患者的一般资料及KPS评分、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Braden评分,给予相应的预防措施,每天观察院内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情况.结果 院内获得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13.03%(34/261).不同KPS评分、年龄、皮肤类型、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含量、Braden评分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KPS评分≤30分、低血清白蛋白、低血红蛋白、Braden评分≤16分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更高.结论 肿瘤患者KPS评分、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与压疮发生密切相关,压疮的高发生率提示晚期肿瘤患者需要早期干预、强化结构化的压力性损伤预防措施.

    作者:杨菊英;姚建琴;王祖晶;郝素娟;郭菁;邹志宏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中医摩法配合肠道功能康复训练在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中医摩法配合肠道训练在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10例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进行腹部中医摩法、盆底肌训练、直肠刺激肠道康复训练.观察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及疼痛数字评分(NRS)总分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临床症状改善效果评价显示,10例患者中显效7例,有效2例,无效1例,均无肠道并发症.干预后本组患者ICF和NR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医摩法配合肠道训练能有效改善患者不完全性肠梗阻症状,帮助患者建立规律排便,减轻患者肠梗阻腹痛,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纪婕;叶义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浦东新区综合性医院护士人文管理感知情况调查

    目的 调查浦东新区综合性医院护士人文管理感知现况.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上海市浦东新区七所综合性医院1 244例临床一线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不同特征护理人员人文管理感知情况.结果 护士对医院人文管理感知的平均得分为(3.88 ±0.55)分.不同医院级别、年龄、婚姻状况、生育状况、工作年限、职称、科室、用工性质护理人员的人文管理感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海市浦东新区内综合性医院护士对医院人文管理感知程度处于中上水平.医院管理者应在管理体制、实施措施、制定制度中体现人文精神,以支撑医院文化建设.

    作者:江萍;曹英华;韩兰萍;张依佳;吴菁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产假时间与产后抑郁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分析产假时间与产妇产后抑郁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651名产妇的一般资料,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对产妇抑郁情况进行评估.观察不同产假时间的产妇产后抑郁发生情况,分析产后抑郁的影响因素.结果 651名产妇中,产后抑郁总发生率为25.81%(168/651).未休满产假(<98 d)的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明显高于休满产假(≥98 d)的产妇(P<0.01).家庭收入和产假是否带薪是产假<98 d产妇产后发生抑郁的主要因素(P<0.01);婚姻状况、家庭收入和产假是否带薪是产假≥98 d产妇产后发生抑郁的主要因素(P<0.01).结论 产假较短、无带薪产假、家庭收入较低以及婚姻状况较差可能会增加产后抑郁的风险.

    作者:章婕;王敏慧;王海燕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不同年限精神科护士核心能力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

    目的 了解苏州某三乙精神专科医院不同年限护士核心能力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人力资源配置和护士分层培训提供依据.方法 2017年6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苏州某三乙精神专科医院193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分为年轻护士(工作1~3年)和成熟护士(工作≥4年)2组.采用中国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CIRN)对两组护士的核心能力现状进行调查.结果 193名护士中,年轻护士56名,成熟护士137名.193名护士整体CIRN总均分为(2.50±0.78)分,处于中等水平.年轻护士总均分为(2.02±0.69)分,其中教育咨询(1.63±0.75)分,批判性思维/科研(1.81±0.71)分,临床护理(1.93 ±0.78)分,领导能力(1.93±0.85)分,均处于低能力水平.成熟护士总均分为(2.70±0.73)分,其中专业发展(2.49±0.78)分,批判性思维/科研(2.50±0.86)分,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成熟护士CIRN各维度得分及总均分均高于年轻护士(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护士核心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职称和文化程度(P<0.05).结论 精神科护士的核心能力总体水平处于中等水平.护理管理者要加强低学历、低职称年轻护士的培训,尤其是教育咨询、批判性思维/科研、临床护理、领导能力方面.同时也要关注3年以上护士在专业发展、批判性思维/科研方面的培训,以完善护士分层次培训的效果,提高护理队伍的核心能力,保障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作者:朱萍;赵惠英;季彩芳;王秀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单节段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后引流及护理

    目的 对比单节段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ACDF)术后负压引流与常压引流的效果,总结护理措施.方法 26例行ACDF手术的患者分组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3例.2组患者术后基础处理相同.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负压引流,研究组行常压引流.观察拔出引流管前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2组引流量、换药次数、护理总次数等.结果 2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颈部血肿、气管压迫、神经或脊髓损害的并发症表现.术后引流量研究组(12.20±7.20) mL,小于对照组的(21.10±8.6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至拔管时换药次数研究组(2.20±0.40)次,对照组(2.50±0.50)次,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次数对照组多于研究组(P<0.05).结论 单节段ACDF术后常压引流可减少术后引流量,减少护理工作量,是一种可供临床思考和进一步研究的护理方法.

    作者:彭苑妮;吴永生;胡杏平;林杏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经皮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腔内置入的护理

    本文总结12例老年恶性胆道梗阻患者经皮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腔内置入术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完善术前检查及用药;做好胆道引流管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胆道感染、胆心反射、及胆道出血等并发症观察、预防和处理;出院时做好饮食指导及病情自我监测.

    作者:李晓琴;戈蕾;龚蕴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分析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躁动(EA)的危险因素,总结相关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全麻手术的1 5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EA发生情况以及因各种不良刺激所致EA的发生情况,并对麻醉相关因素与EA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中,有274(18.27%)例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EA.EA常见不良刺激为疼痛(43.06%)、气管导管刺激(25.18%)和尿管刺激(17.88%),且以轻中度居多.静吸复合全麻后EA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全凭静脉麻醉(P<0.05),术后未镇痛及使用催醒药的患者EA发生率明显高于术后镇痛及未使用催醒药者(P<0.05);不同手术类型后EA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耳鼻喉手术和胸外科手术后EA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手术.结论 熟悉EA患者的发病原因并予以针对性护理措施,不仅能缓解患者的痛苦,还有助于提高麻醉恢复室的护理质量.

    作者:熊玉慧;祝春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PICC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次行PICC置管的1 800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7例发生上肢静脉血栓设为血栓组;选取同期置入但未发生上肢静脉血栓患者68例为对照组,分析上肢静脉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1 800例患者中发生上肢静脉血栓17例,发生率为0.94%.2组在置管次数、有无放疗/化疗史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诊断、置管静脉、穿刺次数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实施PICC置管时,操作者应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对于有置管史、放疗/化疗史者应予以重视,以防止静脉血栓的发生.

    作者:叶琳;田莉莉;胡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瑞士奶酪模型”在重症监护室安全用药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瑞士奶酪模型”在重症监护室安全用药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应用“瑞士奶酪模型”对科室2016年1月-12月发生的12例次药物差错进行回顾性分析,从组织影响、不安全的监督、不安全行为先兆及不安全操作行为四个方面进行根因分析并制定改进措施,于2017年1月-12月将“瑞士奶酪模型”用于监护室安全用药管理,落实整改措施.比较运用“瑞士奶酪模型”管理前后用药差错发生率、科室护士对监护室药物知识知晓率、患者满意度.结果 运用“瑞士奶酪模型”进行重症监护室安全用药管理后,监护室用药差错发生率由实施前的4.68%下降到0.80%,护士对监护室药物知识知晓率由78.18%提高到92.72%,患者满意度由之前的80.56%上升到97.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瑞士奶酪模型”应用于重症监护室的安全用药管理,可降低科室用药差错的发生率,提高护理人员监护室用药知识水平及患者满意度,提高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质量.

    作者:杨素;范颖 刊期: 2018年第09期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

主管:上海交通大学

主办:上海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