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峰;陈晓娟;陈腊年;李慧琴;徐向静
目的 探讨无源压脉止血贴在ICU危重患者静脉采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一2018年1月入住ICU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无源压脉止血贴组(止血贴组)、干棉签组和输液胶贴组,各30例.分别于静脉采血后使用无源压脉止血贴、无菌干棉签、输液胶贴压迫止血,比较3组穿刺点出血和皮下淤血的发生率.结果 3组穿刺点出血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77,P=0.039),止血贴组穿刺点出血发生率低于干棉签组及输液胶贴组(x2=4.812、5.963,P=0.028、0.015).3组皮下淤血总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917,P=0.019),止血贴组皮下淤血总发生率低于干棉签组及输液胶贴组(x2=6.405、7.680,P=0.011、0.006).结论 采用无源压脉止血贴进行静脉采血后压迫止血,能有效防止穿刺部位出血、瘀血,有效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
作者:徐元元;史广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反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失败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IVF-ET治疗、移植超过3次或超过4个优质胚胎均未孕的不孕患者60例(60个复苏周期),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由专人负责冷冻胚胎复苏移植周期过程中的心理护理.对2组患者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组临床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生化妊娠率及早期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反复IVF-ET失败患者,增加全程心理护理干预,对增加临床妊娠率有积极意义.
作者:侯向青;孙玉双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调查导致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提出预防对策.方法 回顾性收集139例妇产科腹部切口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切口感染分为感染组(n=8)和非感染组(n=131).对切口感染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8例切口感染,感染率为5.76%,共检出10株病原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 =5.156,95% CI (2.925,8.241)]、体质量指数>23 kg/m2[OR=6.731,95% CI (2.487,10.021)]、手术时间>120 min[OR=5.014,95%CI (2.625,8.323)]、合并基础疾病[OR=5.550,95%CI (2.448,8.204)]、未预防性使用抗菌药[OR =4.955,95%CI (2.697,7.691)]是妇产科经腹手术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应合理评估患者自身疾病状态,严格执行手术流程和无菌操作原则,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积极预防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
作者:晁翠薇;刘燕;刘秀丽;高苏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颈内中心静脉导管固定器在深静脉置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26例深静脉置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口罩固定带固定导管,观察组采用颈内中心静脉导管固定器固定导管.观察2组佩戴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认为固定器佩戴舒适,不影响睡眠,配合治疗便捷,护理操作简便,导管稳定性良好,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深静脉置管护理中,颈内中心静脉导管固定器操作简便,患者舒适度高.
作者:李貌;杨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程序化管理在护生应急能力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6年7月-12月在医院实习的202名护生设为对照组,2017年1月-7月实习的200名护生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则采用传统带教培训,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应急知识与应急预案的演练培训,观察2组培训后的应急能力情况.结果 心肺复苏术,创伤包扎、止血与固定术,转运护送伤病员术,烧伤急救术等10项应急能力评价结果显示,观察组护士生掌握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通过对护生应急能力培训实行程序化管理,可有效提高其快速反应能力及应急能力,从而提高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水平.
作者:李小峰;陈晓娟;陈腊年;李慧琴;徐向静 刊期: 2018年第09期
As a dreaded consequence of diabetes mellitus (DM),diabetic nephropathy (DN) accounts for about 40% of end-stage renal disease (ESRD).It is a universal cause of ESRD,and can be considered a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In recent years,TCM has shown its unique advantages in the treatment of DN.As one of the chronic diseases caused by living styles,DN has the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nursing.Nevertheless,TCM nursing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can provide the personalized guidance for the patients with DN according to different syndrome patterns and symptoms.Therefore,this article mainly explored the key points of common syndromes,TCM nursing methods and health guidance of DN in order to further develop the advantages of TCM,improve its efficacy and standardized its nursing behavior.
作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瑞士奶酪模型”在重症监护室安全用药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应用“瑞士奶酪模型”对科室2016年1月-12月发生的12例次药物差错进行回顾性分析,从组织影响、不安全的监督、不安全行为先兆及不安全操作行为四个方面进行根因分析并制定改进措施,于2017年1月-12月将“瑞士奶酪模型”用于监护室安全用药管理,落实整改措施.比较运用“瑞士奶酪模型”管理前后用药差错发生率、科室护士对监护室药物知识知晓率、患者满意度.结果 运用“瑞士奶酪模型”进行重症监护室安全用药管理后,监护室用药差错发生率由实施前的4.68%下降到0.80%,护士对监护室药物知识知晓率由78.18%提高到92.72%,患者满意度由之前的80.56%上升到97.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瑞士奶酪模型”应用于重症监护室的安全用药管理,可降低科室用药差错的发生率,提高护理人员监护室用药知识水平及患者满意度,提高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质量.
作者:杨素;范颖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应用品管圈降低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TRI)后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的效果.方法 成立护理品管圈小组,活动主题确立为“TRI术后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2017年5月-6月为品管圈活动改善前,行TRI的冠心病患者124例,统计124例患者发生睡眠障碍的原因,提出针对性对策并组织实施,制订专科护理质量指标,维持质量改进效果.观察2017年8月-9月品管圈活动改善后164例TRI患者睡眠状况.结果 改善前睡眠障碍发生率66.13% (82/124),品管圈改善重点为术侧肢体肿胀和术侧肢体疼痛,止血阀减压频次不足、不知晓活动方法、消肿止痛措施可操作性差、无监管体系为真因.改善后睡眠障碍发生率为30.49% (50/164),品管圈活动目标达成率为101.63%.改善后患者术侧肢体肿胀、疼痛发生率均较改善前减少(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冠心病患者TRI术后睡眠障碍发生率方面效果显著,同时提高了护士循证护理和创新的能力.
作者:蔡巧珍;屈永生;黄峥;王倩;金歌;邬海燕;郝献芳;高倩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总结急诊急救专科护士的培训方法及体会.方法 178名急诊科、院前急救、重症医学科护士参加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培训班,进行1个月的基本理论培训及2周临床实践培训,培训结束后进行理论考试和操作考核.结果 178名护士均如期完成理论培训及临床实践,考试成绩均合格.结论 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培训有利于急诊护士急救技能的提高,为急诊专科护士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李双;赖碧娟;黄爱娣;陈新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智能温控系统在再植/移植组织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0例行断指再植/移植组织术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以传统鹅颈灯为术后温控工具,试验组以自行开发研制的智能温控系统为术后温控工具.比较2组再植指体血运情况、舒适度以及睡眠质量.结果 试验组再植体血运良好率和舒适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以智能温控系统对断指再植/移植组织术后患者进行温控管理,具备较高的有效性、安全性与舒适性.
作者:王红玉;戴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定期电话回访的方式对南充市周边农村地区糖尿病患者进行延续性服务,了解患者医疗状况,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方法 通过电话回访的方式,对523例农村地区糖尿病患者进行回访,回访3个月.观察回访前后患者血糖的变化、并发症的发生率及自我护理能力.结果 在进行电话回访后,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P2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较电话回访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行电话回访后,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酮症酸中毒、足部病变和眼部病变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下降,电话回访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59% (24/523)低于电话回访前的15.30% (80/5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3.480,P<0.05).在进行电话回访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监测、血糖异常处理、遵医用药、合理饮食和适当锻炼评分均较回访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3个月定期的电话回访方式对农村地区糖尿病患者进行延续性服务,了解患者的医疗状况,有利于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
作者:杨秋;赵莉;崔素芬;李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本文回顾了近年来糖尿病足溃疡中医外治法相关研究,旨在为临床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提供思路及参考.
作者:杨万凤;谢薇;田恬;李珊珊;甘露;陶春南;任秀亚 刊期: 2018年第09期
通过查阅文献和总结临床经验,本文整理出一种小儿惊厥急诊健康教育模式.院内以口头语言教育、视频教育、专人演示为主,主要侧重急救护理、对症护理及心理护理;院外则运用微信群、公众号平台进行文字、图片及视频教育,健康教育的内容分为急救护理、疾病相关知识、病情观察、心理护理和注意事项5个方面.
作者:肖云珍;罗玉星;苏燕青;蒋丽媛;倪玲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在《内科护理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学院护理专业同一年级的2个班级(A班、B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A班34名学生,B班51名学生.第1阶段在A班利用“雨课堂”进行混合式教学,B班采用传统教学;经过2周的洗脱期,第2阶段在B班采用“雨课堂”进行混合式教学,A班采用传统教学.2次授课结束后均进行阶段测试与教学评价.结果 第1次阶段测试结果显示,A班理论成绩高于B班(P<0.01);2组交叉后,第2次阶段测试结果显示,B班理论成绩高于A班(P<0.01).90.00%以上学生认为“雨课堂”授课能够提高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临床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促进知识理解.96.47%的学生支持“雨课堂”教学,95.00%以上的学生认为“雨课堂”有效地促进了师生互动,充分活跃课堂氛围,并在课后提供了知识拓展.85.00%以上的学生对教师评价非常满意.结论 “雨课堂”授课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成绩.
作者:徐慧文;胡艺;邱爽;孟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调查儿童牙科畏惧症(DF)影响因素,并进行护理干预,减少儿童DF发生.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3月初次在儿童口腔科就诊的300例4~12周岁儿童,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50例.对患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对照组问诊后当日进行口腔治疗,干预组问诊后进行护理干预,再采取预约制治疗,2组分别在初次治疗完成后由主治医师进行DF评估.结果 300例家长调查中显示,儿童牙科畏惧因素以疼痛(68.00%)、牙科手机相关声音、震动、喷水(62.33%)为主.对照组DF发生118(78.67%)例,干预组DF发生95(63.33%)例,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564,P<0.01).护理干预对学龄DF改善明显(x2=13.982,P<0.01),对女性患儿改善效果明显(x2=6.803,P<0.01),无论有或无牙科不良经历,干预组儿童DF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儿童DF发生率高,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DF的发生.
作者:徐海燕;张年保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艾灸联合红外线照射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艾灸和红外线照射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灸联合红外线照射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可显著提高疗效.
作者:李青;陈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视频宣教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TKA)患者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5月首次接受TKA的膝骨性关节炎(KOA)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模式指导患者功能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引入视频宣教模式,分别于术后14 d、1个月、3个月比较2组患者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及功能锻炼依从性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1、3个月功能锻炼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14 d、1个月、3个月H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视频宣教在KOA患者TKA术后功能锻炼中具有积极作用,能够提高患者锻炼依从性,有效改善膝关节功能.
作者:张千坤;姚芳;张丽娟;吕怀娟;俞红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实习生共情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临床护理实习生的一般资料,了解共情能力现状;单因素分析一般资料,并将差异显著的资料纳入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 临床护理实习生共情能力平均分为(87.60±16.40)分,得分率为62.57%.不同年龄、学历、家庭经济和是否担任学生干部的护理实习生共情能力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学历、家庭经济和是否担任学生干部是影响临床护理实习生共情能力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 临床护理实习生共情能力处于较低水平,年龄、学历、家庭经济和是否担任学生干部是影响临床护理实习生共情能力的主要因素.
作者:陆翠微;陈爱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本研究报告了一种漏斗形清创车在急诊手外伤清创中的应用效果.选取急诊手外伤患者144例,予以漏斗形清创车+无菌台上2次清创,术前、术中、术后给予相关护理.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除1例左手环指伤口严重污染伴血管损伤者行植皮手术外,其余未见明显感染症状.在急诊手外伤清创中使用漏斗形清创车能有效减少护士和护工工作量,减少职业暴露,对降低感染风险、促进患者手功能恢复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刘静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对比璃罐拔罐法与真空抽气罐拔罐法治疗痹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中医科2016年8月-12月对中医辨证为痹证的40例患者进行拔罐疗法.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真空抽气罐拔罐,研究组采用玻璃罐拔罐.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璃罐拔罐法与真空抽气罐拔罐法的使用各有优缺点,不论使用何种方法,均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执行,才能保障治疗安全.
作者:胡亚萍;王景平 刊期: 201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