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34例临床病理分析

田齐凯;刘慧明;刘汉忠

关键词:腺泡状软组织肉瘤, 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摘要:腺泡状软组织肉瘤(alveolar soft part sarcoma ASPS)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软组织肿瘤,占软组织肿瘤的0.5%~1.0%[1].本文收集孝感市一医院和湖北省肿瘤医院34例ASPS,从其临床、病理形态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经椎弓根固定结合伤椎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目的 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结合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32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采用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结合椎弓根固定进行治疗,术后观察伤椎高度恢复、Cobb角、骨折愈合情况及并发症.结果 32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2~36个月.全部伤椎均骨性愈合,椎体高度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Cobb角改善,1例发生内固定断裂.结论 经椎弓根固定结合伤椎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疗效满意.

    作者:程云为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细胞骨架在ADMA所致的内皮细胞损伤中的作用

    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即内源性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能通过多种途径增加内皮细胞的通透性,破坏其屏障功能,而细胞骨架在其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干扰细胞骨架的分子重排可能成为抑制ADMA所致内皮细胞损伤的重要途径.

    作者:封怡多;张东亮;刘文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国产血凝试剂在日本Sysmex血凝仪上的比对研究

    目的 比对国产试剂与进口试剂在日本Sysmex全自动血凝仪上血凝4项测定有无差异.方法 用两种国产试剂与一种进口试剂在Sysmex血凝仪上同时检测用60份(合计240份)临床标本的凝血4项指标,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检测结果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所得结果重复性好.在全部高值、低值及均值偏差中,大偏差为-11.58%,均在±15%范围内,符合美国CLIA88能力对比分析检验的质量要求.结论 国产试剂在Sysmex血凝仪上,与原装试剂相比,相关性良好,可以替代原装试剂使用.

    作者:张寅生;张淑玲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肝实质切开取石术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究肝实质切开取石术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行肝实质切开取石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结石残留率8.9%(4/45),术后发生胆汁漏4例,膈下感染5例,结石复发9例,复发率为20.0%.结论 胆道镜联合肝实质切开取石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结石取净率高,操作简单,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适用于年老、心肺等重要器官功能不全患者、危重患者急诊手术或不具备肝叶、段切除手术条件的情况.

    作者:张彤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盐酸伊托必利与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联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便秘型)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盐酸伊托必利与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联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便秘型)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90例肠易激综合征(便秘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每次口服盐酸伊托必利50 mg+枯草杆菌二联活菌1.0 g,对照组口服枯草杆菌二联活菌1.0 g,两组均3次/d,餐前30 min服用;两组均治疗28 d,观察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伊托必利与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联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的效果优于单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

    作者:钟文;谢章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强化军队医院财经法纪意识,落实财务管理责任

    医院财务管理作为医院经济工作的核心,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能力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医院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为了提高军队医院财务管理方面的效率,进而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强化医院财经法纪意识,落实财务管理责任势在必行.

    作者:王洪利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心室肥大96例心电图、超声心动图、X线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临床不同疾病、疾病的不同阶段所致心室肥大采用超声心动图、心电图、X线检查在心室肥大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96例超声心动图确诊为心室肥大患者心电图、X线检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心电图与X线检查心室肥大与彩色超声心动图的符合率均有明显差异(χ2=57.08,18.65,P<0.01).结论 超声心动图、心电图、X线片检查在心室肥大的诊断上存在不同价值,其中以超声心动图为首选,三者结合、相互印证能更全面地诊断评价心脏的结构功能及电生理情况,指导临床治疗和观察疗效.

    作者:吕建琼;李京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不同时期多裂肌形态变化

    目的 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不同时期多裂肌形态变化.方法 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2例,行MRI检查,观察不同时期多裂肌MRI形态变化以及患者早期健患侧多裂肌大横径.结果 发病初期伴有腰痛者患侧多裂肌横径较健侧大,与单纯下肢疼痛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而在中晚期均有不同程度的多裂肌萎缩,其与患病时间呈正相关.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早期多裂肌可能存在痉挛,而随时间推移,在中晚期则逐渐出现萎缩.

    作者:杜志峰;池红景;李爱华;李海然;王胜林;王书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2型糖尿病各并发症及影响因素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各并发症间的相互关系及影响因素,以期为2型糖尿病病人并发症的早期诊治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330例临床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病人信息及其血标本.对这330例病人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及各项临床、生化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出各并发症之间及并发症与其常规指标有无相关性.结果 330例2型糖尿病各并发症与性别、体重指数及血糖无关,年龄与个并发症密切相关,并且在所统计的5种并发症中,患病率都随年龄的增高而增加,且各年龄组的患病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60岁以上组的各并发症中,高血压为高(47.5%),其次是周围血管病变(43.33%),第三是周围神经病变(40.83%).脂代谢异常是周围血管病变风险因子.高血压与糖尿病肾病、周围神经病变、周围血管病变及眼病相关联.患周围血管病变的人群中高发周围神经病变(50.94%).结论 高龄是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因子.2型糖尿病高血压患者更易进一步导致其它糖尿病并发症,而患周围血管病变的人群中更易伴发周围神经病变.

    作者:杨维娜;李冬民;曹三成;何岚;吕社民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降钙素原在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研究进展

    1 降钙素原概述``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发现于1989年,是一种由116个氨基酸组成的糖蛋白,分子量为12 793D,由降钙素、下钙素以及含57个氨基酸的N-末端碎片组成[1,2].PCT由位于11号染色体上的Calc-I基因编码,通过选择性剪接生成Calc-I mRNA,转录后在甲状腺滤泡旁细胞粗面内质网翻译成降钙素原前体,其半衰期为25~30 h,在体内稳定性很好.PCT在正常人体内不释放入血中,不会降解为有活性的降钙素.

    作者:张逸;陈景连;叶宇钊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UF-500i尿沉渣分析仪尿路感染筛检作用评价

    目的 评价UF-500i尿沉渣分析仪筛检尿路感染的价值.方法 收集500份清洁中段尿液标本采用UF-500i尿沉渣分析仪和尿定量培养方法检测细菌及真菌,以尿定量培养方法为金标准计算UF-500i的灵敏度、特异性、阳/阴性预测值和假阳性/假阴性率和准确率.结果 尿培养阳性率为57.4%,常见的分离菌为大肠埃希菌.UF-500i尿沉渣分析仪灵敏度、特异度、假阳性/假阴性率、阳/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分别为85.02%、82.63%、17.3%、14.98%、86.83%、80.37%、84.0%;男性和女性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93.91%/79.07%,90.22%/76.86%,92.27%/78.15%;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和真菌的敏感度分别为88.8%、82.2%和75.0%.结论 UF-500i 尿沉渣分析仪在尿路感染早期筛检中具有重要作用,性别和感染微生物的种类影响筛检效果.

    作者:张延京;王刚;王建成;许淑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悬吊式与传统腹腔镜子宫肌瘤挖除术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 对比悬吊式与传统腹腔镜在子宫肌瘤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探讨子宫肌瘤切除的佳术式.方法 2006年12月~2012年1月,选择6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由同一手术组医师分别采用悬吊式(悬吊组)及传统腹腔镜(传统组)完成挖除子宫肌瘤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情况,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 悬吊组与传统组比较,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P<0.05).悬吊组均成功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传统组有2例中转开腹.两组住院天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3~12个月,平均10.5个月,悬吊组无复发,传统组有3例复发,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悬吊式较传统腹腔镜在子宫肌瘤挖除术中有独特的优势,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无并发症及复发,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范秀华;王康;邢艳超;田彩;陈素琴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3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应用腹腔镜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优越性及安全性.方法 应用腹腔镜对3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的病人进行穿孔修补术,并分别于术后3~6个月进行胃镜随访,观察溃疡修复、康复过程.并将疗效和传统开腹治疗病例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30例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均很成功,没有发现中转开腹和复发及死亡病例.手术时间35~90 min,平均50 min.腹腔镜治疗组在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疼痛、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优于传统开腹治疗组(P<0.05).结论 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安全有效,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一定程度上优于传统开腹修补手术,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权峰涛;杨维桢;彭晓强;吕高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霉菌性上颌窦炎的CT表现分析

    目的 分析霉菌性上颌窦炎的CT表现及其机制,指导对该病的CT影像学诊断.方法 对22例霉菌性上颌窦炎的CT征象作临床回顾性分析.结果 霉菌性上颌窦炎的CT表现主要为单侧,偶见双侧上颌窦或伴多个鼻窦腔内软组织密度影,窦腔密度增高,不均匀,软组织内可见斑点状、沙粒样、条索状和结节状高密度钙化影,窦壁多呈反应性增生,部分病例伴有鼻窦骨质受压、吸收破坏.结论 病变呈软组织密度伴钙化影是霉菌性上颌窦炎的CT主要表现,是诊断该病较为可靠的依据.

    作者:陈国祥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枕上小脑幕入路治疗松果体肿瘤的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枕上小脑幕入路切除治疗松果体区域肿瘤的手术效果及注意事项.方法 对2000年6月至2010年6月入院治疗的88例松果体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法、治疗效果以及术后随访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88例患者中,全切除84例,次全切除2例,部分切除2例.术后死亡2例,轻度偏瘫2例,有14例出现早期或迟发性脑积水,有4例出现视野缺失.结论 枕上小脑幕入路手术视野开阔,暴露范围广阔,特别适合于松果体区域肿瘤的切除,手术后应重点控制脑积水发生,以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浦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青年细支气管肺泡癌CT表现与临床病理比较分析

    目的 探讨青年细支气管肺泡癌(BAC)的CT表现与临床病理检查的差异,提高BAC诊断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BAC患者临床资料,根据CT表现分为孤立结节组(17例)、多发结节组(11例)和肺叶实变组(10例),研究比较各型肺泡癌的影像特点与临床病理.结果 孤立结节组CT表现特异型征象:分叶征、支气管充气征、胸膜凹陷征等;多发结节组CT表现为两肺弥漫多发结节状,碎路石征象,常伴有胸膜牵拉等征象;肺叶实变组CT表现为肺密度低、蜂窝肺征、血管造影征及枯树枝征等.结论 熟悉BAC各型的CT表现与临床病理,利于提高本病的诊断符合率.

    作者:石林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健康人血浆D-二聚体正常参考值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性别、年龄与D-二聚体水平关系及不同年龄组人群D-二聚体正常参考范围.方法 收集2009年9月至2011年4月筛查健康人1 330例.按年龄分为4组:① 2~19岁;② 20~39岁;③40~59岁;④>60岁.采用日本Sysmex CA1500全自动血凝仪测定血浆D-二聚体水平.结果 ①同年龄组男性和女性D-二聚体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②2~19岁与20~39岁、40~59岁年龄组比较D-二聚体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40~59岁与>60岁年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男性D-二聚体总体水平与女性总体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④2~59岁D-二聚体正常参考区间<222.71 μg/L;>60岁D-二聚体正常参考区间<271.26 μg/L.结论 血浆D-二聚体浓度水平与性别无关,而与年龄有关,随年龄增高D-二聚体水平呈上升趋势.不同人群、不同仪器使用配套试剂应建立自己的正常值参考范围.

    作者:彭吉芳;乐丽霞;扈新爱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人外周血来源树突状细胞的诱导及培养方法的研究

    目的 探讨从人外周血中大量培养树突状细胞(DC)的方法,并在表型、形态、结构等方面进行鉴定.方法 采用5步法从人外周血中大量培养DC:①Ficoll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② RPMI-1 640培养基离心洗涤去除血小板;③利用DC前体细胞的短暂粘附性去除悬浮细胞及粘附性较强的细胞;④用重组人白介素4(rhIL-4)、重组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自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分离DC;⑤用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诱导产生成熟的DC.用荧光显微镜检测DC表面分子的表达,在扫描电镜下观察DC的形态.结果 获得了具有典型特征的DC前体细胞,在GM-CSF和rhIL-4协同诱导9 d后,荧光显微镜下可见DC表面CD83、CD40、HLA-DR的表达.扫描电镜观察可见:DC细胞形态不规则,从胞体辐射状伸出数个粗细不等的突起,有的长度可达胞体的2~3倍,长突起存在分叉及汇合现象.在长突起的基部存在大量短小的圆形或椭圆形突起.结论 人外周血来源DC的5步培养法可获得较高数量的典型DC,且该法稳定、简便、经济,为DC的临床免疫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张秀敏;曲萍;郭风;袁媛;王净;王超;王慧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包皮环切吻合器治疗包皮过长、包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包皮环切吻合器治疗包茎、包皮过长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312例包茎、包皮过长患者随机分成包皮环切吻合器治疗组 (甲组,156例)与常规包皮环切组(乙组,156例)两组,比较两组的疗效、优缺点.结果 甲组与乙组相比手术操作简单,时间短,术中术后无出血,术后感染率低,创缘整齐,外形美观.结论 使用包皮环切吻合器行包皮环切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患者痛苦小,易推广等特点.

    作者:杨伟;江岳方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34例临床病理分析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alveolar soft part sarcoma ASPS)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软组织肿瘤,占软组织肿瘤的0.5%~1.0%[1].本文收集孝感市一医院和湖北省肿瘤医院34例ASPS,从其临床、病理形态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田齐凯;刘慧明;刘汉忠 刊期: 2012年第08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