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敏;曲萍;郭风;袁媛;王净;王超;王慧
目的 分析冠心病患者血浆中脑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 选择12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冠心病组,并同期选取健康体检的6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血浆BNP、CRP检测指标进行研究,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冠心病患者与对照组比较BNP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1),CRP 水平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CRP、BNP两项在冠心病组中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BNP和CRP对于冠心病的诊断较为敏感,可作为疗效观察的一个指标.
作者:张晓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包皮环切吻合器治疗包茎、包皮过长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312例包茎、包皮过长患者随机分成包皮环切吻合器治疗组 (甲组,156例)与常规包皮环切组(乙组,156例)两组,比较两组的疗效、优缺点.结果 甲组与乙组相比手术操作简单,时间短,术中术后无出血,术后感染率低,创缘整齐,外形美观.结论 使用包皮环切吻合器行包皮环切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患者痛苦小,易推广等特点.
作者:杨伟;江岳方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各并发症间的相互关系及影响因素,以期为2型糖尿病病人并发症的早期诊治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330例临床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病人信息及其血标本.对这330例病人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及各项临床、生化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出各并发症之间及并发症与其常规指标有无相关性.结果 330例2型糖尿病各并发症与性别、体重指数及血糖无关,年龄与个并发症密切相关,并且在所统计的5种并发症中,患病率都随年龄的增高而增加,且各年龄组的患病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60岁以上组的各并发症中,高血压为高(47.5%),其次是周围血管病变(43.33%),第三是周围神经病变(40.83%).脂代谢异常是周围血管病变风险因子.高血压与糖尿病肾病、周围神经病变、周围血管病变及眼病相关联.患周围血管病变的人群中高发周围神经病变(50.94%).结论 高龄是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因子.2型糖尿病高血压患者更易进一步导致其它糖尿病并发症,而患周围血管病变的人群中更易伴发周围神经病变.
作者:杨维娜;李冬民;曹三成;何岚;吕社民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不同时期多裂肌形态变化.方法 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2例,行MRI检查,观察不同时期多裂肌MRI形态变化以及患者早期健患侧多裂肌大横径.结果 发病初期伴有腰痛者患侧多裂肌横径较健侧大,与单纯下肢疼痛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而在中晚期均有不同程度的多裂肌萎缩,其与患病时间呈正相关.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早期多裂肌可能存在痉挛,而随时间推移,在中晚期则逐渐出现萎缩.
作者:杜志峰;池红景;李爱华;李海然;王胜林;王书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从人外周血中大量培养树突状细胞(DC)的方法,并在表型、形态、结构等方面进行鉴定.方法 采用5步法从人外周血中大量培养DC:①Ficoll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② RPMI-1 640培养基离心洗涤去除血小板;③利用DC前体细胞的短暂粘附性去除悬浮细胞及粘附性较强的细胞;④用重组人白介素4(rhIL-4)、重组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自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分离DC;⑤用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诱导产生成熟的DC.用荧光显微镜检测DC表面分子的表达,在扫描电镜下观察DC的形态.结果 获得了具有典型特征的DC前体细胞,在GM-CSF和rhIL-4协同诱导9 d后,荧光显微镜下可见DC表面CD83、CD40、HLA-DR的表达.扫描电镜观察可见:DC细胞形态不规则,从胞体辐射状伸出数个粗细不等的突起,有的长度可达胞体的2~3倍,长突起存在分叉及汇合现象.在长突起的基部存在大量短小的圆形或椭圆形突起.结论 人外周血来源DC的5步培养法可获得较高数量的典型DC,且该法稳定、简便、经济,为DC的临床免疫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张秀敏;曲萍;郭风;袁媛;王净;王超;王慧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即内源性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能通过多种途径增加内皮细胞的通透性,破坏其屏障功能,而细胞骨架在其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干扰细胞骨架的分子重排可能成为抑制ADMA所致内皮细胞损伤的重要途径.
作者:封怡多;张东亮;刘文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结合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32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采用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结合椎弓根固定进行治疗,术后观察伤椎高度恢复、Cobb角、骨折愈合情况及并发症.结果 32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2~36个月.全部伤椎均骨性愈合,椎体高度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Cobb角改善,1例发生内固定断裂.结论 经椎弓根固定结合伤椎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疗效满意.
作者:程云为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细胞计数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中的差异,探讨其在冠心病诊断和预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80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34例,稳定型心绞痛(SA)组20例;检测各组手术前血清hs-CRP浓度及全血白细胞计数及5分类并进行比较.结果各组之间hs-CRP水平差异显著(P<0.001);在白细胞计数中AMI组与UA组患者单核细胞比率(MNC%)均明显高于SA组(P<0.001),AMI组与UA组患者间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浓度及全血中单核细胞比率是两个有价值的冠脉损伤的检测指标,可以作为冠脉事件预测的重要因子.
作者:王稳;苟志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天津地区人群血清胃蛋白酶原(PG)含量水平,探讨其在不同年龄段和性别间的变化规律,以及血清PG对胃部疾病和胃癌早期筛查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对1 484名人员进行血清胃蛋白酶原亚群(PGⅠ、PGⅡ)含量测定,对检测血清PGⅠ、PGⅡ、PGⅠ/PGⅡ比值(PGR)(PGⅠ/PGⅡ)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统计1 484人血清PGⅠ含量为145.4±42.6 μg/L、PGⅡ含量为10.3±8.2 μg/L和PGR结果为21.1±14.4;40岁以下人群血清PGⅠ和PGⅡ含量低于40岁以上人群和整体人群的血清PG水平;另外,男性与女性血清PGⅠ含量无显著差异,而血清PGⅡ含量差异显著;40岁以上人群血清PG异常率高于40岁以下人群,男性血清PG异常率高于女性.结论 目前天津地区年轻人居民的血清PG含量较整体水平偏低;随着年龄的增长PG异常率也明显升高;而且男性PG阳性率明显高于女性.
作者:曾滨;杨雷;金鑫;胡秀蕊;高海龙;赵正道;丁霖颖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比对国产试剂与进口试剂在日本Sysmex全自动血凝仪上血凝4项测定有无差异.方法 用两种国产试剂与一种进口试剂在Sysmex血凝仪上同时检测用60份(合计240份)临床标本的凝血4项指标,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检测结果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所得结果重复性好.在全部高值、低值及均值偏差中,大偏差为-11.58%,均在±15%范围内,符合美国CLIA88能力对比分析检验的质量要求.结论 国产试剂在Sysmex血凝仪上,与原装试剂相比,相关性良好,可以替代原装试剂使用.
作者:张寅生;张淑玲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细胞周期素E(CyclinE)在下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5例下咽癌组织和20例正常下咽黏膜组织中CyclinE的表达情况.结果 (1)CyclinE在下咽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2.9%,明显高于正常下咽黏膜(0)(P<0.05).(2)CyclinE蛋白在下咽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病理分级、肿瘤大小、吸烟量、年龄和性别无相关性(P>0.05).结论 CyclinE蛋白的高表达可能促进下咽癌的发生,可以作为下咽癌早期诊断和靶向治疗的重要标志物.
作者:方亚群;王春丽;李连贺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2003年7月至2007年7月收治的28例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病例.28例患者中,2例Ⅰ型骨折,行松质骨螺钉或骨栓固定;12例II型、2例III型采用采取膝外侧切口,钢板螺钉固定;3例Ⅳ型采用膝内侧切口,钢板螺钉固定;7例Ⅴ型、2例Ⅵ型采用双侧切口,双钢板固定.结果 28例经6~24个月随访,均已骨性愈合,按HSS评分标准,优13例,良10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82.1%.结论 不同类型的胫骨平台骨折采用合理的手术固定方法,结合正确有效的功能锻炼,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
作者:刘海燕;刘长贵;张博;苏清君;边朝晖 刊期: 2012年第08期
传染病学是内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经典传染病的病例数急剧减少,新发传染病不断出现,使得传染病学临床见习面临着巨大挑战[1].在临床见习带教中应当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总结经验,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在多年的带教实践中,我们针对传染病学的特点,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张宏伟;汪雯;郭彩萍;梁连春;吴昊;张彤 刊期: 2012年第08期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alveolar soft part sarcoma ASPS)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软组织肿瘤,占软组织肿瘤的0.5%~1.0%[1].本文收集孝感市一医院和湖北省肿瘤医院34例ASPS,从其临床、病理形态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田齐凯;刘慧明;刘汉忠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3月80例卵巢囊肿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青霉素、甲硝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桂枝茯苓汤加味治疗,2个月后观察两组的疗效和治疗前后卵巢功能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50%,P<0.05.治疗前两组促卵泡激素(FSH)、雌二醇(E2)浓度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观察组FSH明显比对照组的低(P<0.05),而E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能有效提高卵巢囊肿的治疗效果,改善卵巢功能.
作者:顾建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霉菌性上颌窦炎的CT表现及其机制,指导对该病的CT影像学诊断.方法 对22例霉菌性上颌窦炎的CT征象作临床回顾性分析.结果 霉菌性上颌窦炎的CT表现主要为单侧,偶见双侧上颌窦或伴多个鼻窦腔内软组织密度影,窦腔密度增高,不均匀,软组织内可见斑点状、沙粒样、条索状和结节状高密度钙化影,窦壁多呈反应性增生,部分病例伴有鼻窦骨质受压、吸收破坏.结论 病变呈软组织密度伴钙化影是霉菌性上颌窦炎的CT主要表现,是诊断该病较为可靠的依据.
作者:陈国祥 刊期: 2012年第08期
1 降钙素原概述``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发现于1989年,是一种由116个氨基酸组成的糖蛋白,分子量为12 793D,由降钙素、下钙素以及含57个氨基酸的N-末端碎片组成[1,2].PCT由位于11号染色体上的Calc-I基因编码,通过选择性剪接生成Calc-I mRNA,转录后在甲状腺滤泡旁细胞粗面内质网翻译成降钙素原前体,其半衰期为25~30 h,在体内稳定性很好.PCT在正常人体内不释放入血中,不会降解为有活性的降钙素.
作者:张逸;陈景连;叶宇钊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血液集中化检测后青海省各地区送检血液质量现状,以探讨血液集中化的优点,提出今后工作的重点.方法 分析了青海省玉树州等6州地送检的3 076份血液样本检验资料.结果 青海省各地区间血液质量存在差异,不合格项目在地区间存在差异.结论 血液集中化检测不但能够优化检测资源,还可以用于发现问题,指导今后的工作方向.
作者:康海文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究肝实质切开取石术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行肝实质切开取石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结石残留率8.9%(4/45),术后发生胆汁漏4例,膈下感染5例,结石复发9例,复发率为20.0%.结论 胆道镜联合肝实质切开取石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结石取净率高,操作简单,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适用于年老、心肺等重要器官功能不全患者、危重患者急诊手术或不具备肝叶、段切除手术条件的情况.
作者:张彤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盐酸伊托必利与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联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便秘型)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90例肠易激综合征(便秘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每次口服盐酸伊托必利50 mg+枯草杆菌二联活菌1.0 g,对照组口服枯草杆菌二联活菌1.0 g,两组均3次/d,餐前30 min服用;两组均治疗28 d,观察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伊托必利与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联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的效果优于单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
作者:钟文;谢章辉 刊期: 201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