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爱萍;王新明;吴伯卿;范国正;孟令文
目的研究食管鳞癌中TGF-β1、CDK4的表达.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ABC法)研究TGF-β1和CDK4蛋白表达,显微镜下计数阳性细胞指数(LI),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TGF-β1的表达:正常食管黏膜阳性率达20%(2/10),食管鳞癌组织62%(31/50)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LI分别为(5.588±6.186)及(29.469±27.481),后者高于前者(P=0.01),正常食管黏膜弱阳性2例.2.CDK4表达:正常食管黏膜组织阳性率为10%(1/10),食管鳞癌组织为50%(25/50),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LI分别为(3.158±4.400)、(24.011±26.965),(P=0.05)1例正常食管黏膜阳性者为弱阳性(LI<25%).结论食管鳞癌中存在TGF-β1的高表达,与正常粘膜差别显著,TGF-β1的检测有辅助诊断作用;CDK4在食管鳞癌中高表达,促进了细胞生长和肿瘤发展(G1→S过渡),反映了肿瘤的生物学特性,是食管癌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事件.
作者:刘俊华;施公胜;黄剑飞;史加海;黄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 in adults,LADA)是从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筛选出来的1型糖尿病.该类患者与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IDDM)的发病机制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其β细胞所受的免疫损害呈缓慢性,临床表现接近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常与其他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联系在一起,其中常见的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utoimmune thyroid disease,AITD),而LADA作为1型糖尿病的亚型,是否也易合并甲状腺自身免疫的紊乱,本文就此予以综述.
作者:金萍;周智广 刊期: 2004年第01期
1998年Longo等[1]报道通过直肠下段黏膜及黏膜下层组织环行切除治疗重度痔的新方法,即吻合器痔上直肠黏膜环切术(the 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取得满意疗效并在国外迅速得到推广[2~5].在我国,一些医院也相继开展[6~8].我院自2002-03~2002-12开始应用这一技术治疗Ⅲ期、Ⅳ期内痔31例,并与同期采用的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Ⅲ期、Ⅳ期内痔32例进行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学峰;莫经刚;庄旭升;胡志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尿道下裂是常见的小儿先天性泌尿系畸形,发病率约为1/300[1].尿道下裂的手术方式有许多,而且不断地创新改进,对重度尿道下裂的治疗国内外也有各种不同的术式报道.自1998-07以来,我科应用Duplay+Duckett改良术治疗23例重度尿道下裂,取得了较为满意效果.
作者:肖远松;何恢绪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为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原发性肝癌(PHC)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00例PHC患者,依据病史、肝功能和乙肝五项标志的检测了解HBV感染史和感染模式,以及肝功能异常情况;分析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和手术所见,以探讨HBV相关性PHC的病理特征.结果 200例PHC患者中有181例乙肝五项标志阳性,其总HBV感染率为90.5%.以HBsAg、抗-HBe和抗HBc的阳性率(50.83%)为高,而HBsAg、HBeAg和抗-HBc的阳性率仅为4.97%.在PHC发生前,无HBV感染史和无症状HBV携带者分别占61.33%和6.63%.8.29%的患者曾患肝炎治愈后无复发,有慢性乙肝和肝硬化病史及临床表现者仅分别占22.10%和1.66%.约半数肝功能正常,异常者大都为轻度低蛋白血症,SB和ALT、AST轻~中度升高.肝组织病理特征如下:肝细胞癌(HCC)占91.95%,结节型、巨块型和小肝癌分别占55.25%、30.94%和13.81%.多分布于肝右叶.静脉癌栓发生率为12.71%.86.32%患者伴有肝硬化,多为活动期.结论⑴HBV与PHC关系密切,感染模式以HBsAg、抗-HBe和抗-HBc阳性为主.⑵HBV感染后肝脏病变隐匿进展.⑶多伴有活动性肝硬化.⑷PHC有诸多病理特征.
作者:赵先颖;江晓平;陈立武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大肠杆菌脂多糖(LPS)诱导大鼠Kupffer细胞NF-κB激活及其意义.方法将Kupffer细胞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为对照组,B组将LPS加入Kupffer细胞培养基共同培养,C组将PDTC和LPS加Kupffer细胞培养基共同培养.用EMSA法检测NF-κB活性,用Western blot法检测I-κB蛋白含量,用RT-PCR法检测TNF-αmRNA、IL-6mRNA表达.结果培养液中加入LPS 后Kupffer细胞NF-κB活性增加,I-κB水平下降,TNF-αmRNA、IL-6mRNA表达增加;含有LPS的培养液中加入PDTC后Kupffer细胞NF-κB活性减少,I-κB水平上升,TNF-αmRNA、IL-6mRNA表达减少.结论 LPS可诱导NF-κB激活,并促进KCs源性细胞损害递质的表达从而促进细胞损伤.
作者:王磊;于丽萍;窦科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在移植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24例Wistar大鼠心脏移植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n=6)和实验组(n=18).对照组移植心脏缺血60min无再灌注.实验组移植心脏缺血60min后分别再灌注3h、6h、24h.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生化法检测心肌ICAM-1的表达及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结果实验组移植心脏再灌注后心肌ICAM-1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再灌注6h实验组心肌MP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ICAM-1在移植心脏的再灌注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张明奎;胡建国;杨进福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恶性腹水是腹腔内各种恶性肿瘤转移和播散所致,大多数是腹腔癌肿的晚期表现.1999-06~2000-06我们采用吗特灵(苦参总碱)腹腔内灌注用药,治疗各种病因所致恶性腹水,效果满意.现分析如下.
作者:袁江;夏维;于丽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心室室壁瘤是急性透壁性心肌梗死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我院自1990-01~2002-08为2790例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左心室造影检查,共发现室壁瘤146例,报告如下.
作者:刘兆英;郑海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糖尿病足的定义是发生于糖尿病患者与局部神经异常和下肢远端外周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
作者:许樟荣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重型颅脑损伤后水和电解质平衡紊乱是常见并发症,继发钠代谢紊乱尤为常见,影响临床疗效和预后.笔者对我科1994~2003年收治的8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血清钠监测,就其临床特点、相关因素、预后进行探讨如下.
作者:尹康;蔡德群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毛孢子菌病是由酵母样真菌-毛孢子菌(trichosporon spp)所致的侵入性真菌感染性疾病.毛孢子菌共分为卵形毛孢子菌(T. Ovoides)、皮瘤毛孢子菌(T. Inkin)、阿萨希毛孢子菌(T. Asahii)、星形毛孢子菌(T. Asteroids)、皮肤毛孢子菌(T. Cutaneum)及粘质毛孢子菌(T. Mucoides)6种.
作者:郝震锋;敖俊红;杨蓉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沙门菌骨髓炎的影像学特点、临床表现及治疗,为早期发现并预防该病提供理论依据及治疗建议.方法总结我科收治的1例沙门菌骨髓炎的影像及临床资料和治疗经验、对比影像学中的表现与术中所见及病理改变,结合文献对其诊治进行总结.结果该病多发生于创伤后有伤口外露时,血源性沙门菌骨髓炎多发生在合并有地中海贫血的病人,影像学上显示为多部位、多发性骨髓炎,及时手术、病灶清除冲洗引流、合理的抗生素使用是治疗的关键.结论血源性沙门菌骨髓炎临床上极为罕见,多发生于因地中海贫血致多发骨梗塞基础上,早期诊断,早期预防,合理治疗至关重要.
作者:朱守荣;梁雨田;董纪元;缪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伴明显高血糖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降糖效果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7例空腹血糖>13.1mmol/L的初诊T2DM患者进行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分析比较其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S)、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胰岛素(FINS)及餐后2h血糖(PBS2)、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及胰岛素敏感性指标Homa IR的变化.结果治疗2周后,23例患者的空腹及餐后2h血糖分别于治疗后(5.6±2.3)d、(8.5±3.5)d达到良好控制;FBS及PBS2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HbA1c、Homa IR较治疗前下降(P<0.05)、Homaβ较治疗前增高(P<0.05).结论对伴明显高血糖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具有快速控制血糖,从而明显改善β细胞功能的作用.
作者:李华珠;王敏;刘湘华;周桂莲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多发性神经病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表现为四肢远端对称性感觉障碍、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给病人的生活和心理产生很大的负担.我院近8年在治疗糖尿病的同时,联合应用灯盏花素及尼莫地平治疗糖尿病性多发性神经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彭景拾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近年来,国内外均有报道肾病综合征(NS)患者合并血栓,合并率近20%[1].NS患者常合并有血液高凝状态,血液流变学的异常是其中一个主要原因.目前对于NS血液高凝状态尚无特殊治疗.本文采用人血白蛋白冲击治疗原发性NS患儿29例,并检测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申田;郭旭霞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评价上胸段硬膜外阻滞配合适当镇静用于肺癌集束射频热凝固治疗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肺癌集束射频热凝固治疗术病人60例,T6-7或T5-6硬膜外间隙穿刺,局麻药用0.8%~1.0%利多卡因,术中必要时用氟芬合剂及异丙酚镇静,常规鼻导管给氧2~3L/min,监测记录心电图(ECG)、心率(HR)、血压(BP)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以及麻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中HR、BP明显低于术前(P<0.05),但在正常范围内,SpO2则显著升高(P<0.05);麻醉效果满意,无麻醉并发症发生.结论上胸段持续硬膜外阻滞配合适当镇静用于肺癌集束射频热凝固治疗术安全有效,但需严密监护.
作者:丁叁强;王少彬;陈俊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为了解糖皮质激素对哮喘患者Th1/Th2类细胞因子水平失衡的影响,探讨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哮喘的机制.方法取外周血,用ELISA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后和对照组血浆IL-4(白介素-4)、IL-12(白介素-12)、IgE的水平,并对统计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哮喘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血浆IL-4、IgE和PEF(峰值呼气流速)变异率均下降(P<0.05 );IL-12的浓度升高(P<0.05).哮喘组治疗前血浆IL-4、IgE和PEF变异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IL-12的浓度低于对照组(P<0.01).经布地奈得(BUD)治疗后,IL-4和IgE浓度仍高于对照组(P<0.01,P<0.05);IL-12低于对照组(P<0.05);PFE变异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经相关分析:IL-4同IgE和 PEF变异率呈正相关(r=0.64,r=0.52;P<0.05,P<0.05);IL-12同IgE和PEF变异率呈负相关(r=-0.61,r=-0.49;P<0.05,P<0.05 );IL-4 同IL-12呈负相关(r=-0.86,P<0.01).结论糖皮质激素治疗哮喘的机制可能是抑制TH2类细胞因子的过度分泌,调节TH亚群功能失衡.
作者:张晓宇;钟立厚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肝胆管结石在外科治疗中比较棘手,我院1990-05~2001-07共手术治疗肝胆管结石1 043例,其中84例(占8.1%)行肝胆管盆式整形内引流术治疗,经过4月~11年随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田成武;朱华文;曲明;姜田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肝癌的恶性程度极高,仅20%的患者于确诊时能手术切除,且术后仍有30%~70%的复发率[1].据Takayasu等[2]报道,在672例肝癌的治疗中,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占54.5%,PEI(经皮穿刺酒精注射)占24.2% ,外科手术占20.6%,其他的治疗占0.7%.TACE是目前肝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本文就近年来有关TACE的影像学疗效评价和抗血管生成治疗两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戚跃勇;邹利光;戴书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