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谦;李洪;王力斌;李君久;欧阳杰;陈顺文
慢性重度肝炎和重型肝炎均有肝细胞严重受损,肝功能严重异常,特别是重型肝炎的肝细胞在短期内迅速坏死;肝功能衰竭、病情凶险,预后极差,长期以来,其治疗始终是困扰传染病及肝病界的难题之一[1].作者应用甘利欣、阿拓莫兰、促肝细胞生长素联合治疗重型肝炎及慢性重度肝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宗超;马万成;张三社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并非独立疾病,而是许多疾病在发展中的一个过程,发病急剧,病势险,死亡率极高.随着近几年对DIC有了进一步认识后,早期诊断前DIC(Pre -DIC)及正确治疗,可以显著地降低其死亡率.现将我院自1997年以来所治疗的产科急性DIC总结如下.
作者:吴为玲;金筱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胃恶性肿瘤行全胃切除后不同消化重建术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67例胃恶性肿瘤行全胃切除术后采用3种不同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对其术后半年饮食状况、消化道症状和营养指标等进行观察.结果三种术式患者6个月后并发症:SS型与P型空肠间置吻合术两组间比较总并发症发生率P值<0.05(χ2检验),而SS型和P型空肠间置吻合与Roux-en-Y或Lahey+Broun吻合术(R/或L)组三组间比较结果,R/或L总并发症发生率P<0.01(χ2检验).三组术后6个月的体重、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和血清白蛋白指标,其数据经统计学处理(t检验),三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全胃切除术采用SS型和P型间置空肠代胃,恢复食物经过十二指肠通道,可降低全胃切除术后的并发症和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覃谦;李洪;王力斌;李君久;欧阳杰;陈顺文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寻找术中注射生物染料检测乳腺癌哨兵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方法,并研究哨兵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预测腋窝淋巴结状况的准确性.方法对71例乳腺癌患者进行了术中注射亚甲蓝染色法检测SLN,与腋窝淋巴结切除术(axi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后的淋巴结转移状况进行对比分析.全部病例经病理证实.结果 71例患者中成功检测出SLN 70例,成功率为97%.共检出SLN 188个,每例SLN 1~4个,平均每例检出SLN 2.7个.本研究分别出现1例假阴性结果,假阴性率为2%(1/42).70例患者中有28例SLN阳性,阳性率为40%;共检测出SLN76个,其中57个为转移癌,转移率为75%(57/76).SLNB预测ALN的灵敏度为96%,特异性为100%,准确性为97%.结论术中注射亚甲蓝染色检测乳腺癌SLN经济实用,可以较准确地预测腋窝淋巴结的转移状况.
作者:傅建民;陈建林;王同鲁;麦沛成;刘新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甲状腺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临床上少见,约占甲状腺原发性恶性肿瘤的5.0%[1],多发于中年人,女性多见.本文总结1980~1999年收治的11例,结合文献就其诊断及治疗分析如下.
作者:安泽武;王茹;宋少柏 刊期: 2004年第05期
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常见的并发症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低),其中以早发甲低的发生率高.作者根据131I治疗甲亢的疗效,对影响早发甲低的因素进行分析.
作者:张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外阴癌是不常见的老年性疾病,其发生率大约每年10万人中1~2例,并且大部分发生于60岁以上的老年妇女,在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占第4位.本文收集38例1988~1998年间在我院诊治的外阴癌病例,经病理确诊,按FIGO1988年TNM分期,行5年以上随访,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静;陈亦乐;黄龙兴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的较常见病毒性皮肤病.老年带状疱疹疱疹容易留下后遗神经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本文将我院2000-01~2002-12共收治的中老年住院带状疱疹105例分析如下.
作者:朱希聪;林兰英;叶冬桂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老年上尿路结石梗阻致急性肾衰的急诊处理方法.方法应用输尿管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老年上尿路结石致急性肾衰30例.结果 30例均急诊行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其中2例2侧因入镜失败,行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术后肾功能改善,血清肌酐下降.结论输尿管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是急诊治疗老年人上尿路结石梗阻性急性肾衰较为理想的方法,具有高效、安全、微创、容易操作的特点.
作者:李宋荣;史向民;胡叶成;钟为民;苏雁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我院2000-01~2002-12共收治眼外伤316例,其中挫伤性前房积血72例,占眼外伤病例总数的22.8%,现分析如下.
作者:李穗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性肿瘤端粒酶活性与bcl-2和p53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卵巢肿瘤发生的关系.方法对88例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采用端粒酶活性原位检测法(ISLT法)检测端粒酶活性,S-P法免疫组化技术检测bcl-2和p53蛋白.结果 1.卵巢囊腺癌,交界性囊腺瘤,囊腺瘤及癌旁组织端粒酶检出率分别为92.3%,42.8%,0,0.囊腺癌组端粒酶阳性率与交界性囊腺瘤,囊腺瘤,囊腺癌癌旁组织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端粒酶活性强度与囊腺癌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2.卵巢囊腺癌,交界性囊腺瘤,囊腺瘤,囊腺癌癌旁组织中bcl-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38%,52.38%,26.66%,0.卵巢囊腺癌、交界性囊腺瘤与囊腺瘤、囊腺癌癌旁组织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端粒酶活性程度随bcl-2蛋白表达增强而升高(γ=0.91,P<0.01).3.卵巢囊腺癌,交界性囊腺瘤,囊腺瘤,囊腺癌癌旁组织中p5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69%,14.28%,0,0.卵巢囊腺癌与交界性囊腺瘤、囊腺瘤、囊腺癌癌旁组织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囊腺癌端粒酶活性程度与p53蛋白表达强度无明显相关性(γ=0.12,P>0.05).结论 bcl-2蛋白的过度表达可能与端粒酶激活有关,bcl-2可能通过激活端粒酶使卵巢上皮细胞恶性转化导致卵巢囊腺癌发生,而p53基因突变似对端粒酶的激活无直接影响.
作者:赵华;曹修淮;冯德云;姚岐;何小乔;李璇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我院自1994~2003年间对我院常规切除胆囊有困难又必须切除胆囊的病例实行了部分切除术,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朝恒 刊期: 2004年第05期
门脉高压是慢性肝病的主要并发症,与患者的生存率密切相关.目前认为血管紧张素Ⅱ(AⅡ)参与门脉高压的形成.国外研究证实,AⅡ受体拮抗剂有降低门脉压力的作用,但国内报道不多.本文对厄贝沙坦治疗的肝硬化患者进行疗效观察,以了解其对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黄萍;刘丽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肛肠手术后再出血,是常见并发症,但大部分是在7d以内创面渗血,发生在7d以后出血者,认为是感染或线头脱落所引起.我院近几年施行肛肠手术2900例,发生手术后7d以上再出血46例,现就有关再出血处理体会分析如下.
作者:崔安明;王仁慧;袁学锋;崔继荣;潘春霞;刘勇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胶质瘤在颅内肿瘤中发病率第一.现将胶质瘤fMRI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陈军;周义成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经颅入路切除前颅底--眶、副鼻窦沟通瘤的可行性及并发症.方法对2000-07~2001-04,采用单纯经颅入路切除广泛累及前颅底眶内和副鼻窦肿瘤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颅底--眶内肿瘤4例,颅底--副鼻窦、眶内肿瘤5例.结果所有病例均做到病变全切,术后发生脑脊液漏1例,上睑轻度下垂2例,随访20~29个月,1例术后1年死于复发,8例无瘤生存.结论单纯经颅入路能切除累及前颅底、眶内、副鼻窦的广泛肿瘤;眶顶骨膜的剥离可致提上睑困难而影响美容,因此尽量不用扩展的入路;带蒂颅骨膜瓣修复颅底骨缺损为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谢尚闹;孟旭莉;李涛;俞洋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法乐氏四联症(TOF)是一种常见的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病人有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右心室肥大.由于肺动脉狭窄,血流自右向左分流,肺血减少,病人长期处于低氧状态,血红蛋白异常增高,出现紫绀.作者总结了50例15Kg以下法乐氏四联症的体外循环资料,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绍英;刘少琼;吴曼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食道异物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急诊之一,可发生于任何年龄,老年食道异物的产生与其生理因素有着密切关系,若处理不当,可造成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为总结临床经验,现就我院1982~2001年收治的52例老年食道异物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张爱民;卢振民;连荣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我院自1986年开展显微手术,并运用此技术在断指(肢)再植、组织瓣移植、周围神经血管损伤修复、动静脉内瘘成形、拇指再造、睾丸离断再植等650例进行临床处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嵘;朱克文;谢文生;黄立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LMP1,cyclinD1和Bcl-2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并分析其表达间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LMP1,cyclinD1和Bcl-2在60例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⑴LMP1,cyclinD1和Bcl-2在鼻咽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39/60)、60%(36/60)和65%(39/60);⑵LMP1,cyclinD1和Bcl-2阳性和阴性病例的平均生存期、五年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⑶鼻咽癌组织中CyclinD1和Bcl-2的表达一致率为68.33%(41/60),存在显著相关性(r=0.399,P<0.01),LMP1与Bcl-2,LMP1与CyclinD1间无显著相关.⑷LMP1、CyclinD1阳性表达在鼻咽癌不同临床时期(Ⅱ、Ⅲ、Ⅳ)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 LMP1可能独立地预测鼻咽癌预后而cyclinD1、Bcl-2表达情况可综合预测鼻咽癌预后.
作者:朱红;曾亮;谢志海;胡国斌;申良方 刊期: 200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