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人颜面部皮肤癌的外科治疗

张刚;罗少军;汤少明;梁杰;左强;苗卫华

关键词:皮肤肿瘤, 外科治疗, 皮瓣, 植皮术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颜面部皮肤癌的手术修复方法.方法分析216例老年人颜面部皮肤癌,对手术修复方式进行探讨.结果老年人特有的生理、病理特点及颜面部的解剖特点决定了手术修复的复杂性.切除缝合是安全,效果好的手术方法;对于切除后不能直接缝合的创面,皮瓣转移是能满足颜面部形态功能需要的修复方法;游离植皮适用于肿瘤未累及深部组织,而患者一般情况欠佳者.结论老年人颜面部皮肤癌修复顺序的选择依次为切除缝合、皮瓣转移、游离植皮.对皮瓣选择而言,应首选局部皮瓣,当局部无适合的组织时,可根据不同的颜面分区选用合适的轴型皮瓣或肌皮瓣.
中国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颌面部固定钛板取出原因分析(附11例报告)

    对于颌面部各种骨折和骨的移动广泛采用坚强内固定技术,对于提高颌关系和骨块的稳定性、骨折的三维解剖复位具有巨大的优越性[1].在临床中,钛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一般可永久存于体内,理化性质稳定,减少颌间牵引,但仍然有一些患者因各种原因需要在手术后取出,本文试图分析钛板取出的原因,及其适应证.

    作者:吴湘卿;陈秀华;吴汉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卵巢上皮性肿瘤端粒酶活性原位检测与bcl-2和p53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性肿瘤端粒酶活性与bcl-2和p53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卵巢肿瘤发生的关系.方法对88例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采用端粒酶活性原位检测法(ISLT法)检测端粒酶活性,S-P法免疫组化技术检测bcl-2和p53蛋白.结果 1.卵巢囊腺癌,交界性囊腺瘤,囊腺瘤及癌旁组织端粒酶检出率分别为92.3%,42.8%,0,0.囊腺癌组端粒酶阳性率与交界性囊腺瘤,囊腺瘤,囊腺癌癌旁组织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端粒酶活性强度与囊腺癌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2.卵巢囊腺癌,交界性囊腺瘤,囊腺瘤,囊腺癌癌旁组织中bcl-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38%,52.38%,26.66%,0.卵巢囊腺癌、交界性囊腺瘤与囊腺瘤、囊腺癌癌旁组织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端粒酶活性程度随bcl-2蛋白表达增强而升高(γ=0.91,P<0.01).3.卵巢囊腺癌,交界性囊腺瘤,囊腺瘤,囊腺癌癌旁组织中p5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69%,14.28%,0,0.卵巢囊腺癌与交界性囊腺瘤、囊腺瘤、囊腺癌癌旁组织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囊腺癌端粒酶活性程度与p53蛋白表达强度无明显相关性(γ=0.12,P>0.05).结论 bcl-2蛋白的过度表达可能与端粒酶激活有关,bcl-2可能通过激活端粒酶使卵巢上皮细胞恶性转化导致卵巢囊腺癌发生,而p53基因突变似对端粒酶的激活无直接影响.

    作者:赵华;曹修淮;冯德云;姚岐;何小乔;李璇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挫伤性前房积血72例临床分析

    我院2000-01~2002-12共收治眼外伤316例,其中挫伤性前房积血72例,占眼外伤病例总数的22.8%,现分析如下.

    作者:李穗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老年重症肺炎诱发低血糖3例

    病例1. 男 76岁,因间断咳喘20余年,加重伴发热1d于2001-07-28以肺部感染、呼吸功能不全、心力衰竭收入院.合并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长期应用胰岛素、降压、强心、利尿治疗,未有过低血糖发生.体查:体温正常,慢性病容,眼睑浮肿,球结膜轻度水肿,口唇紫绀,颈静脉充盈,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桶状胸,双肺可闻干湿性罗音,肝肋下可及2cm,无压痛,双下肢凹陷性水肿.血常规WBC 11.8×109/L,N 0.765,空腹血糖11.5mmol/L,餐后2h血糖17.15~17.3mmol/L.胸片示双肺纹理紊乱、增粗、可见点片影,报告双肺炎.入院后予吸氧、环丙沙星抗感染、祛痰平喘、强心、利尿、降压治疗,静脉液体5%葡萄糖液中胰岛素1∶4静点.饮食4~5两/d.次日晚11时突然出现大汗,当时测血糖2.2mmol/L,即予口服葡萄糖后血糖升至10.0mmol/L,出汗渐止,加强抗感染及对症治疗,病情进行性加重,1d后抢救无效死亡.

    作者:白云;武建英;吴利群;陶振兴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免疫增强剂对围术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细胞免疫是机体抗肿瘤免疫的主要方式.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水平在术前术后均明显降低.生物反应调制剂(BRM)在围术期的应用已成为肿瘤治疗的研究热点,并逐渐成为一种全新的治疗模式[1].本文通过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围术期应用胸腺肽治疗后细胞免疫变化的动态观察,阐明围术期配合BRM联合应用的意义,为临床上应用免疫增强剂联合手术化疗治疗肺癌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魏立;薛灏雨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LMP1,cyclinD1和Bcl-2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LMP1,cyclinD1和Bcl-2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并分析其表达间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LMP1,cyclinD1和Bcl-2在60例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⑴LMP1,cyclinD1和Bcl-2在鼻咽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39/60)、60%(36/60)和65%(39/60);⑵LMP1,cyclinD1和Bcl-2阳性和阴性病例的平均生存期、五年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⑶鼻咽癌组织中CyclinD1和Bcl-2的表达一致率为68.33%(41/60),存在显著相关性(r=0.399,P<0.01),LMP1与Bcl-2,LMP1与CyclinD1间无显著相关.⑷LMP1、CyclinD1阳性表达在鼻咽癌不同临床时期(Ⅱ、Ⅲ、Ⅳ)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 LMP1可能独立地预测鼻咽癌预后而cyclinD1、Bcl-2表达情况可综合预测鼻咽癌预后.

    作者:朱红;曾亮;谢志海;胡国斌;申良方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显微手术650例体会

    我院自1986年开展显微手术,并运用此技术在断指(肢)再植、组织瓣移植、周围神经血管损伤修复、动静脉内瘘成形、拇指再造、睾丸离断再植等650例进行临床处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嵘;朱克文;谢文生;黄立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肝亚细胞成份中氧自由基的变化

    目的亚细胞水平上探索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氧自由基的变化规律.方法测定肝脏局部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肝细胞线粒体及胞浆成份中的SOD总活力与MDA含量,并同步观察组织学改变.结果肝脏局部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肝细胞线粒体及胞浆成分中的SOD总活力与MDA含量逐步升高,光镜及电镜下的组织学改变逐渐加重.结论大鼠缺血再灌注的早期损伤是在再灌注一开始就发生,而且首先损伤线粒体,但被自身防御系统的作用而有所延迟.

    作者:元文勇;姜文泉;姜惟龙;申瑢硕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42例贲门癌切除贲门再造术的临床研究

    1999-11~2001-10,我院胸外科行贲门癌手术215例,其中42例采用贲门再造术,并与同期胃食管套入式吻合术的42例进行对比研究,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振龙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轻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几何和左室舒张功能变化

    目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多数发生左室重塑,本研究探讨无重塑者左房、左室几何形状和左室舒张功能有无变化.方法顺序门诊或住院的男性患者,排除患有心瓣膜疾病、急性或陈旧性心肌梗死、扩张性心肌病及其他影响心脏结构疾病者及年龄小于35岁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室间隔(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和舒张末期横径(LVEDD)、左房前后径、长径、横径和面积、左室舒张早期二尖瓣峰值血流速度(EPV)和舒张晚期二尖瓣峰值血流速度(APV),计算后两者的比值(EPV/APV)、左室质量指数(LVMI)和相对室壁厚离(RWT).LVMI≥131g/m2或/和RWT≥0.44者不能进入本研究.余下的原发性高血压者进入无左室重塑原发性高血压组(简称无重塑组),无原发性高血压者进入正常对照组(简称对照组).组间比较行t检验.结果对照组共146例男性入选,156例男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入选无重塑组.无重塑组无论是IVST、LVPWT、LVEDD、LVMI及左房前后径、长径、横径和面积均大于对照组(P<0.01),无重塑组EPV/APV比值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两组EPV无明显差异,APV差异明显(P<0.01.结论与正常对照组者比较,无左室重塑的原发性高血压男性患者左房扩大、左室舒张功能受损.

    作者:徐泽昌;孟繁华;张桂珍;刘星;李鲁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0.5%脂质体鬼臼毒素壳聚糖膜剂制备配方的优选

    目的探讨0.5%脂质体鬼臼毒素壳聚糖膜剂制备的佳配方.方法选择制备壳聚糖膜剂所需的壳聚糖、醋酸、明胶作为三个因素,每个因素三水平,0.5%脂质体鬼臼毒素作为空白因素,通过正交实验设计,制备不同配方的药膜,以粘附性、溶解性作为评价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确定佳的膜剂配方;根据得出的配方制膜并对其粘附性及溶解性进行测定.结果通过对各配方膜剂的综合评价进行统计分析得出2%壳聚糖、1%的醋酸、2%的明胶、0.5%的脂质体鬼臼毒素的配方为佳配方.结论根据正交实验的结果制备的药膜,在粘附性、溶解性方面均符合要求,且在成膜性、膜外观方面均较理想.

    作者:朱晓亮;曾抗;李国锋;张三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阴股沟皮瓣阴道成形术4例分析

    胚胎时期Muller管发育障碍所致的先天性阴道缺如,即Mager-Ro Kitansk综合证是阴道缺如常见原因,阴道成形方法多达10余种,每种方式各有利弊.自1999年以来,我们应用阴股沟皮瓣为4例患者实施阴道再造,获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和作珍;亓晶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105例中老年带状疱疹临床分析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的较常见病毒性皮肤病.老年带状疱疹疱疹容易留下后遗神经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本文将我院2000-01~2002-12共收治的中老年住院带状疱疹105例分析如下.

    作者:朱希聪;林兰英;叶冬桂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减少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出血的体会

    前列腺增生症系男性老年病,其治疗方法日渐增多,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仍为主要方法之一.而此手术大缺点是止血困难,如何减少术中术后出血是临床探讨的重要课题.1995年以来,我院摒导尿管球囊压迫腺窝的方法,不断探索,改进手术方法,经82例临床实践,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正福;赵文国;付聪;王力群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胫前软组织缺损10例报告

    小腿是常见的创伤部位,尤其中下部胫前软组织薄,血供相对差,严重的软组织创伤易导致皮肤软组织缺损、骨与肌腱、内固定钢板外露,修复较为困难.我科应用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转移修复胫前软组织缺损共10例,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龚晓浪;李维新;尹世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后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原则(附42例报告)

    腰椎管狭窄症是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常规手术创伤大、出血多、术后卧床时间长.2000-03~2002-06我院应用美国枢法模-丹历公司生产的后路椎间盘镜手术系统,开展了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由于该手术创伤小、对脊椎结构稳定性的破坏小,手术后病人恢复快,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左伟;张希彦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青年乳腺癌121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青年乳腺癌临床特点,分析常见延误诊治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21例青年组(年龄≤35岁)和40例对照组(年龄≥40岁)乳腺癌患者,所有病例均经外科治疗.结果青年组和对照组腋窝淋巴结阳性率和浸润性肿瘤阳性率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青年乳腺癌患者按病程分为1月以内、1~3月、3~6月、6~12月和12月以上5组,临床分期和腋窝淋巴结转移率在不同病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强调青年乳腺癌侵袭性强的同时要强调早期诊治减少延搁.早期诊断主要依赖于医患双方的警惕.

    作者:易文君;唐中华;喻梅英;李允山;吴唯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医用生物胶在肝断面中的作用

    我院自1996~2003年在肝组织部分切除之肝断面无胆汁渗漏及出血后采用生物胶喷雾、大网膜填塞治疗,并发症少,恢复快,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小丰;夏洪志;许玉春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胆囊部分切除术临床应用与体会(附67例报告)

    我院自1994~2003年间对我院常规切除胆囊有困难又必须切除胆囊的病例实行了部分切除术,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朝恒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高血压脑出血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规范化治疗的原则和方法.方法应用小切口显微手术对49例基底节区(27例)、皮层下(17例)、小脑(5例)出血患者行血肿清除.结果术后存活46例,死亡3例.获随访42例,按GOS,良好19例,中残但生活能自理12例,重残,意识清醒但生活不能自理5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3例,即本组优良比例31/49,死亡比例6/49.结论正确运用微创手术理念,依据病情特点进行规范化治疗,可明显提高疗效.

    作者:左右;陈建良;吴耀晨;陈洪;吕文;郭伟;董广宇;胡继良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中国医师杂志

中国医师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湖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