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米力农在急诊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梁国红;吴勇伟

关键词:难治性心力衰竭, 急诊, 米力农, B型钠尿钛
摘要:目的 观察米力农在急诊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60例难治性心衰无心律失常患者予以米力农10 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40 ml)中,以0.4~0.6 μg/(kg·min)速度微量泵静脉泵入,1次/d,3 d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血压、心率及心功能指标B型钠尿钛(BNP).结果 米力农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临床总有效率为91.7%,明显改善心功能,缓解临床症状.在治疗过程中有4例出现室性心律失常,减慢速度或停药后消失.结论 米力农静脉泵入治疗能有效改善难治性心衰患者的心功能,无严重不良反应.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中胆碱酯酶与患者的病情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血清胆碱酯酶降低程度与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是否具有线性关系.方法 选取2007年10月至2010年12月入住急诊ICU有机磷中毒患者206例,以胆碱酯酶下降30%及出现呼吸衰竭、循环衰竭、急性肝脏受损或经颅多普勒超声出现重度异常为标准,入选48例.以胆碱酯酶降低程度分成甲、乙、丙三组,比较各组间出现呼吸、循环衰竭,脑血流障碍以及急性肝脏受损的患者数与胆碱酯酶下降水平是否存在线性关系.结果 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胆碱酯酶小于30%后,合并出现呼吸循环衰竭,脑血流重度异常及肝脏受损的患者数与胆碱酯酶下降程度并不是一个线性关系.结论 对于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胆碱酯酶不是越低越容易出现呼吸循环衰竭、脑血流重度异常以及急性肝损伤,它只能作为一个判断急性有机磷中毒严重程度的标准,并不能作为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病情判定的唯一指标.

    作者:兰玲;李文;张国良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空心螺钉结合非吸收性聚酯缝线微创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21例

    目的 探讨空心螺钉结合非吸收性聚酯缝线(TI.CRON线)微创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优缺点、手术适应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6月期间106例髌骨骨折患者,其中21例髌骨中段横行骨折患者采用AO空心螺钉+TI.CRON线微创手术内固定治疗.结果 经6个月至3年随访21例患者骨折均一期愈合,其中:优16例,良4例,差1例.结论 空心螺钉结合TI.CRON线微创内固定手术治疗髌骨横行骨折疗效确切,内固定强度可靠,组织创伤小,但2枚空心螺钉吃骨量较大,不适合于粉碎严重的髌骨骨折,其佳适应证为髌骨中段横行骨折.

    作者:傅磊;贾俊峰;梁伟之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健康教育在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作用,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护理功能,使血糖更好达标,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方法 随机抽取224例长期在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病人,109例患者接受过至少6次糖尿病教育,115例未接受过糖尿病教育,随访两组患者血糖、血脂控制情况及糖尿病治疗费用.结果 通过健康教育,受教育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较未教育组均有下降,糖尿病患者教育组饮食控制、运动锻炼、遵医服药、血糖监测、高、低血糖处理及总自我效能得分均较未教育组高(P<0.01);足部护理得分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的健康教育可增强2型糖尿病患者对治疗护理工作的配合能力,增强患者防病、自我监测能力及自我保健意识,对治疗有一定的效果.

    作者:虞芳;刘学荣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旁中线截骨术治疗宽鼻畸形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旁中线截骨术治疗宽鼻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43例宽鼻畸形患者,在眶下神经局部麻醉下行旁中线截骨术,比较手术前后患者鼻背宽度和鼻背侧面与颊部角度,以及手术不良反应和患者术后满意度.结果 手术后鼻背宽度较术前明显缩窄(P<0.05),鼻背侧面与颊部角度较术前明显变高(P<0.05).43例患者术后均I期愈合,未出现感染、出血等严重不良反应.对手术效果满意者占81.4%表示,对手术效果表示一般者占9.3%,对手术效果不满意者占9.3%.结论 旁中线截骨术是改变患者宽鼻畸形的有效方法之一,术后恢复快,对改善患者外观有很大作用.

    作者:方培鑫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口腔念珠菌病动物模型的建立分析

    目的 建立口腔念珠菌病动物模型,为防治口腔念珠菌病提供参考.方法 将昆明小鼠120只随机平分成3组,各40只,对照组I组小鼠以浓度5.5×1012念珠菌菌悬液0.5 ml灌口腔并在标准饲养条件下喂养;对照组II口腔内注射浓度40 mg/ml的环磷酰胺溶液0.02 ml/g并用0.3%冰醋酸溶液0.5 ml灌口腔后在标准饲养条件下喂养;模型组口腔内注射浓度40 mg/ml的环磷酰胺溶液0.02 ml/g,并用0.3 ml/g醋酸溶液0.5 ml灌口腔,观察3组相关反应.结果 模型组与对照组I真菌镜检阳性率比较差异显著(P<0.01),模型组与对照组I组织病理HE染色阳性率比较差异显著(P<0.01);模型组与对照组II真菌镜检阳性率比较差异显著(P<0.01),模型组与对照组II组织病理HE染色阳性率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 口腔溃疡和免疫力低下为口腔念珠菌感染的易感因素,上述研究结果临床上口腔念珠菌感染的患者的诊治提供了实验室依据,为该类疾病进一步深入研究及药物筛选提供了参考.

    作者:黄韧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试论依据主症进行辨证的基本方法

    主要症状简称主症,是患者表现的有代表性的、主要的症状和体征,是疾病本质的外在表现,其它症状往往随主症的产生而产生,随主症的转变而转变.临床辨证中,由于症状组合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常常导致传统辨证模型(如脏腑辨证、六经辨证、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等)与临床实际症状差异性较大,应用传统辨证模型常常面临无证可辨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以主症为核心,通过对主症病机分析或主症证型分析来进行辨证的方法,称之为主症辨证方法.

    作者:张建军;张天奉;程志国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锡林郭勒盟血站成品库血液5项指标抽检结果分析

    目的 通过对成品库血的抽检分析,确保血液质量,保证受血者安全.方法 对锡林郭勒盟血站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1 524袋成品库血抽检ALT、HBsAg、抗-HCV、抗HIV、梅毒5项指标.结果 HBsAg、抗-HCV、抗HIV、梅毒的抽检100%为阴性仅2袋血ALT异常.结论 加强采供血全过程各个环节血液质量控制,是保证血液质量重要控制手段和方法.

    作者:兴安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超声诊断

    目的 总结分析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内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声像图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准确性.方法 对16例经手术和病理诊断证实的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内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出其声像图特征,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结果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内子宫内膜异位症声像图表现为腹壁皮下脂肪层或肌肉层内实性不均质、不规则、低回声、无明显包膜包块.有剖宫产史及明显的周期性下腹疼痛.结论 根据声像图特征,再密切结合典型临床表现,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可以得到正确诊断.

    作者:赵群;付良轩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癫痫综合征的再认识以及癫痫综合征中的进行性肌阵挛癫痫

    癫痫是一种多病因、多临床表现的慢性脑部疾病,是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病、多发病.文章介绍癫痫综合征的历史演变以及目前对进行性肌阵挛癫痫的新研究状况.

    作者:李秀华;陈葵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临床疗效的分析研究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进一步总结手术相关经验.方法 收集2001年1月至2011年1月136例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分析总结.结果 136例患者中,治愈92例,好转39例,无效5例,有效率达96.32%.术后随访6~12个月.结论 经鼻内镜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等进行手术治疗为恰当的手术方式,治愈率高,损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值得推广.

    作者:赵咏梅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40岁以下大肠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观察

    目的 探讨40岁以下大肠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07年6月年龄在40岁以下的50例青年大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1∶1比例选择同期中老年(40岁以上)大肠癌患者50例作为对照研究对象.结果 40岁以下组与40岁以上组性别构成比及癌肿部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40岁以下组家族史比率高、临床表现以大便性质排便习惯改变为主、病程长、Dukes分期C-D期比率高、转移早、手术切除率及术后生存期均低 (P<0.05).结论 40岁以下大肠癌患者有着自身临床及病理特点,应强调直肠指诊的重要性,必要时结合结肠镜检查,确诊后应行根治手术.

    作者:唐建东;吴云书;张卫东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大鼠中的表达

    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模型大鼠肺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随时间的变化,评价其与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 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28 d(B组)和42 d(C组)模型组.以吸烟联合脂多糖建立大鼠PIF-COPD模型.模型组每日吸烟,B组于第1天,第15天气管内注入0.2 ml含200 μg的脂多糖,C组于第1天,第15天,第28天气管内注入0.2 ml含200 μg的脂多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组织中MMP-9水平.结果 MMP-9在正常肺组织中有少量表达,为0.1 208±0.0 021 ;PIF-COPD肺组织中B组和C组分别为0.1 970±0.0 017和0.2 414±0.0 017,与A组相比(P﹤0.05)水平明显增高且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PIF-COPD肺组织中MMP-9水平与发病机制有关,检测肺组织中MMP-9水平可以辅助推测PIF-COPD的严重程度.

    作者:毕丽鑫;张雅茹;田鹏娜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分离鉴定中的体会

    目的 从上级单位质控考核样本中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方法 按<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对质控样本进行增菌、分离和鉴定.结果 菌落特征:盲样样本在血平皿上呈白色并具有溶血环菌落,在十六烷三甲基溴化铵琼脂平皿上呈灰白色边缘不整齐菌落.形态染色结果:盲样样本中白色有溶血环、微凸起、边缘整齐的菌落和ATCC6538及ATCC12228为革兰阳性(G+)葡萄状球菌,盲样样本中白色有溶血环,扁平、边缘不整齐菌落和ATCC90278为革兰阴性(G-)无芽胞杆菌.将G+葡萄状球菌做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化鉴定,结果盲样样本和ATCC6538均为阳性,而ATCC12228只有H2O2酶试验和葡萄糖发酵试验为阳性;将G-无芽胞杆菌做铜绿假单胞菌的生化鉴定,结果盲样样本和ATCC90278的绿脓菌素在培养24 h为阴性,培养48 h为阳性,不能液化成品明胶和12%的明胶,能液化11%的明胶,能还原硝酸盐,42℃生长试验阳性.结论 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血平板上有时为白色菌落,色素只是判别金黄色葡萄球菌多个因素中的一个因素,检验人员不能仅根据色素做出判定,否则容易做出错误的结论;铜绿假单胞菌绿脓菌素试验24 h可能为阴性,必要时可以延长培养时间;在铜绿假单胞菌明胶液化试验中,要根据实际情况把握好明胶的浓度和菌种的接种量,否则会造成假阴性,对铜绿假单胞菌的判定造成困惑.

    作者:陈丽;徐红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剖宫产术中剔除子宫肌瘤安全性探讨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中剔除子宫肌瘤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提高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的诊治效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剖宫术中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165例患者(观察组)的临床资料,并以同期单纯剖宫产术的165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新生儿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可避免二次手术对患者的伤害,手术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茵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阿胶联合胃复春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阿胶联合胃复春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6年2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7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消化性溃疡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予胃复春片口服,4片/次,3次/d,治疗组同时加用口服阿胶治疗,10 g,每晚1次.疗程均为12周.结果 治疗12周后,治疗组症状及胃黏膜病理学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阿胶联合胃复春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消化性溃疡疗效更佳,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柏芳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三种交叉配血法的应用比较

    目的 了解微柱凝胶法、凝聚胺法和盐水法3种交叉配血法的应用特点.方法 采用微柱凝胶法、凝聚胺法和盐水法3种方法交叉配血并进行比较.结果 500例血标本中,11例微柱凝胶法不合,9例凝聚胺法不合,而盐水法全部可合.微柱凝胶法的灵敏度高高,盐水法灵敏度低.结论 建议用盐水法、凝聚胺法和微柱凝胶法3种方法同时进行交叉配血.

    作者:刘艺军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重症医学科实习带教的实践与思考

    重症医学科主要负责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和延续性生命支持,对于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治疗和器官功能支持,并且防治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它通过医学理论与先进的监测和支持技术为危重病人提供有效生命支持,从而改善危重病人的生存预后.重症医学的临床实习带教有其特殊性,我国目前还没有系统、正规的重症医学培训教材和课程供实习医师学习,特别是临床实习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摸索.

    作者:庄海舟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外科ICU患者气囊漏气试验预测拔管后严重上气道梗阻的临床意义

    目的 观察气囊漏气试验预测拔管后发生严重上气道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治764例病人中有171例气管插管患者入组,根据气囊漏气试验的情况分为阴性组和阳性组,拔除气管插管后观察两组喘鸣发生与气管插管情况.结果 171例患者中气囊漏气试验阴性组144例,阳性组27例,拔除气管插管后,阴性组有12例患者需再次插管,再插管率2.8%;而阳性组有8例需再次气管插管,再插管率29.6%,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χ2=16.58,P<0.01).结论 气囊漏气试验是一项简单方便筛查拔管后可能上气道梗阻的方法,如为阴性其因严重上气道梗阻再插管可能性很小;如为阳性则要注意可能发生拔管后上气道梗阻.

    作者:隋峰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超声造影在胆囊息肉样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胆囊息肉样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照病理诊断结果,分析32例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超声造影特征与常规超声图像.结果 32例胆囊息肉样病变病理结果为胆囊癌7例,胆囊息肉20例,腺瘤4例,胆泥1例.超声造影提示胆囊癌8例,胆囊息肉23例,胆泥1例.常规超声提示胆囊癌9例,胆囊息肉21例,胆泥2例.与病理结果对照,超声造影的诊断准确率(90.6%)高于常规超声的诊断准确率(65.6%)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超声造影有助于胆囊息肉样病变的鉴别诊断.

    作者:雷荣强;贵玉;赵晶;钱林学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前列腺组织中5型磷酸二酯酶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初探

    目的 探讨5型磷酸二酯酶(PDE5)在正常前列腺、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正常前列腺组织及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的PDE5表达,并探讨PDE5表达与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的前列腺体积、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值、残余尿、年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问卷表(IPSS)、大尿流率(Qmax)之间的关系.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正常前列腺组织PDE5表达极弱.BPH中PDE5高表达,但间质中表达强于上皮细胞.BPH组织中PDE5的表达与前列腺体积、IPSS、残余尿、PSA呈正相关,但与年龄、Qmax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PDE5在BPH组织中有较强表达,可能对BPH的病理生理过程产生重要作用.

    作者:江岳方;杨伟;陈晓华 刊期: 2011年第20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