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杰;陈善华;王方;陈显丹;宋艳
研究了二溴羟基苯基荧光酮与铝的显色体系.在 Tween-80 及 F- 存在下,铝与二溴羟基苯基荧光酮在碱性介质中形成1:2的玫瑰红色四元配合物,大吸收波长558 nm,摩尔吸光系数1.5×105 L·mol-1·cm-1,铝含量在0~0.24 μg/mL符合比尔定律.方法灵敏,选择性好,用于中成药中微量铝的测定取得满意结果.
作者:汤淳东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检测了24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微量元素含量.结果表明,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锌、铁、钙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铅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铜、镁两组相当,差异不显著(P<0.05).提示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体内存在锌、铁、钙元素缺乏及铅含量升高.
作者:廖彬;吴蔚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应用 MTT 法、AO/EB 荧光染色法和NBT还原法观察硒化壳聚糖对 NB4 肿瘤细胞株生长的影响.结果发现,硒化壳聚糖可有效地抑制NB4细胞生长,并呈量效、时效关系.经100 mg/L 及以上剂量硒化壳聚糖作用后的细胞可明显出现核固缩、碎裂等凋亡形态改变.而经100 mg/L 以下剂量硒化壳聚糖作用后,细胞可出现诱导分化成熟的表现.
作者:邓守恒;孙各琴;朱名安;周有利;毛达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利用缓蚀剂 BTA 及 NBS 等助剂改性的 GPTS/MTMS 复合材料,在青铜表面制成透明防蚀涂层,用XPS分析了涂层组成.结果表明,涂层主要由C、Si、O、N以及 Cu 元素组成,改性前后 C、Si、O、N 元素的价态不变,Cu 元素以 Cu2+ 形式存在,其含量在改性后有明显增加.
作者:吴杰;陈善华;王方;陈显丹;宋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同一块地里的青辣椒、红辣椒中的微量元素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辣椒含有人体所必需的Fe、Cu、Zn、Mn、Ca、Na、Mg 七种微量元素,但青辣椒、红辣椒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各不相同.
作者:李星彩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为提高川芎质量,控制重金属含量,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了川芎和抚芎中的多糖含量,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其中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川芎和抚芎多糖含量分别为(25.35±0.23)和(23.52±0.51)mg/g,重金属铅、汞、镉的含量分别为(1.28±0.12)、(0.21±0.22)、(0.25±0.11) μg/g 和(2.24±0.21)、(0.16±0.22)、(0.35±0.20)μg/g.苯酚-硫酸法简单、快速、准确度高,重现性好,用于测定川芎和抚芎多糖结果可靠.川芎汞含量有一定超标,抚芎镉含量超标,应引起注意.
作者:王晓亚;鲁建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土壤钾素亏缺严重限制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现有钾资源已经不能满足我国农业需要,目前钾资源的开发主要集中在海水和钾矿,而农作物秸杆作为我国的富钾资源,其利用效率和质量都不尽人意,对秸杆的利用大多还停留在田间焚烧、直接还田以及用作牲畜饲料等传统途径,其利用率还不足40%,秸杆的进一步开发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徐靓;安莲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对化学法除磷的常用试剂铝盐、铁盐和石灰在除磷原理、效果和工艺条件方面进行了比较,并就其在处理后对受纳水体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评价.
作者:李京雄;孙水裕;苑星海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宫颈癌是危害妇女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研究表明,微量元素不仅参与机体正常代谢,而且和肿瘤的发生与发展及其预后密切相关,其中低硒与宫颈癌的关系广为人们所关注.近年来低硒与宫颈癌的关系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为揭示宫颈癌的地理流行病学特征、生理生化改变及其致癌机理和防治研究提供了信息.
作者:侯少范;王五一;李海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ICP-AES),对四季柚果肉、果皮、籽中10种微量元素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四季柚果肉、果皮、籽中含有Ca、Mg、Fe、Zn、Mn、Cu等丰富的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且四季柚果皮和籽中的微量元素含量普遍高于果肉中的微量元素含量,这为四季柚药效功能的进一步研究和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作者:杨丽珠;杨小凤;艾常春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通过分析山银花不同花期硒含量,探讨了山银花中硒的积蓄规律与土壤硒之间的关系.选择湖南省隆回县小沙江地区加油站北和岩背村两处土壤硒含量分别为0.968 mg/kg 和0.837 mg/kg的山地,种植灰毡毛忍冬的两个不同品种:白云一号和金蕾一号,在花期内连续采收绿蕾期、白蕾期、白花期和金花期样本,脱水后,用电化学法测定硒含量.结果表明,白云一号和金蕾一号的绿蕾期、白蕾期、白花期和金花期硒平均含量分别为0.111、0.191、0.191、0.295 mg/kg 和0.146、0.260、0.272、0.363 mg/kg,金蕾一号的硒积蓄能力优于白云一号.结论是富硒区山银花中硒的积蓄量与品种、花期密切相关,但与土壤中硒含量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赵良忠;蒋盛岩;刘鹏辉;段林东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利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内蒙古地区沙生植物--沙枣对亚硝酸盐的分解作用.结果表明,沙枣中富含的维生素 C、维生素 E 和脯氨酸等抗氧化剂可以作为还原剂与亚硝酸盐作用,从而降低亚硝酸盐的含量;加入的沙枣量愈多,随时间延长对亚硝酸盐的分解能力亦增强,但不呈线性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沙枣不仅可以作水土保持、防沙造林的先锋树种,还由于它富含抗氧化物,可作为人体降低体内亚硝胺生成的良好补充源.
作者:刘颖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研究了应用微波技术从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 Thunb)中提取黄色素的新工艺,并确定了佳工艺条件:提取剂为无水乙醇,原料用量(g)与提取剂用量(mL)比为1:60,提取时间为50 s,微波功率为560 W,提取次数为3次.佳工艺条件下的色素提取率为83.40%,产品 pH 值为6.与溶剂浸提法相比,微波法提取金银花黄色素的每次提取时间由1 h 减少到50 s,提取率从52.21%增加到83.40%,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的溶剂浸提法.
作者:黄宁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综述了近年来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在食物和中药中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对各种常用的在线和离线样品预浓缩技术、检测器以及液相色谱与质谱等仪器的联用进行了讨论,并对液相色谱在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评价.
作者:余利军;卢彦;李崇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采用硝酸、高氯酸和硫酸湿法分解人发、玉米及辣椒,在盐酸介质中用硫脲-抗坏血酸将 As (Ⅴ)还原为 As(Ⅲ),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此法简便快速,相对标准偏差为2.4%.
作者:展向娟;柯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通过L9(33)正交试验确定了富硒活性乳酸菌发酵剂的适宜发酵条件,即发酵温度39℃,加硒量5 μg/mL,接种量7%.结果表明,研制的发酵剂硒转化率达50.38%,冷藏5 d 后发酵活力达0.48,冷藏7 d后活菌数达7.2×108 cfu/mL,符合发酵剂的各项质量要求,可作为生产富硒活性乳酸菌功能性乳制品的工作发酵剂.
作者:马汉军;宋照军;赵良;王树宁;潘润淑;裴延信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