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惠娟
顽固性心力衰竭(又称难治性心衰)指心功能Ⅲ-Ⅳ级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经适当的常规治疗(洋地黄、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及消除合并症和诱因后,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临床状态未能得到改善甚至恶化者.部分心衰患者虽经内科优化治疗,但休息时仍有症状,有心源性恶病质,且需长期、反复住院,即为难治性心衰或顽固性心力衰竭.目前顽固性心功能衰竭的治疗已成为临床医学的一大难题,尤其是老年人随着年龄,各脏器功能减退,对药物易产生耐药与毒性反应,因而老年人心衰的治疗,选择合理有效的方案,一直为临床所关注.
作者:袁锐三;马萍;李晓玲;李玉丽 刊期: 2016年第50期
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法医在法律、医学以及其他各个领域都得到了一定的重视,我国法医学出现时间相对较早,早在秦朝就产生了相对系统的法学检验等一系列规定,和西欧出现的较为系统的法医学相比较早出了将近1000年的历史.本文主要从中西医发展脉络进行分析和探讨,从而促进世界法医学的不断发展.
作者:杨玉奎;高志明;唐学历 刊期: 2016年第50期
目的:通过对影响临床尿常规检验因素的探讨,结合实际情况为提高临床的治疗质量提供建议.方法:从某医院随机选取2014年—2015年100例住院病人的晨尿标本,分别利用干化学分析仪和传统手工法进行检测.结果:两种检测方法检测结果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常规检验质量控制要从患者的标本采集、运送及保管等方面着手,加强检验人员培训,建立标准化的流程,降低误差.
作者:陈佳佳 刊期: 2016年第50期
患者在区域麻醉中常有焦虑等应激症状产生,对手术的进行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需要选取辅助镇静药物来对患者实施镇静处理.依托咪酯与咪唑安定是常用的辅助镇静药物,本文通过对二者的实验结果分析来对比二者在临床中的安全性.实验结果表明咪唑安定在使用后会产生明显的MAP、HR、SpO2等指标的下降,而依托咪酯则在药物注入前后没有统计学差异,因此依托咪酯具有更好的临床安全性.
作者:肖勇 刊期: 2016年第50期
本文主要根据医疗器械管理以及维护的重要性来对医疗器械管理与维护的加强措施进行了简要的探究,要想使得医疗器械能够发挥出其真正的作用,就必须要对医疗器械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维护,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医疗器械可以合理的应用到临床治疗中.希望通过本文的探究能够为相关的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作者:李博远 刊期: 2016年第50期
目的:探讨社区全科医学保健和健康指导对老年常见慢病的干预作用.方法将235例慢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药物进行预防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进行全科医学保健和健康指导,比较临床疗效.结果:综合干预1年后,两组患者SBP、DBP、FBG、2hPG、TG、TC、HDL-C和LDL-C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观察组改善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科医学保健和康复指导在社区对高血压、高血糖及高血脂等慢性疾病有良好的干预作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对老年慢性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宁 刊期: 2016年第50期
肠内容物因某种原因不能顺利通过肠道,从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称为肠梗阻,是外科常见急腹症、多发病.
作者:史丽娟 刊期: 2016年第50期
目的 对于儿科护理中存在的纠纷进行原因分析,进而对于护理进行干预措施分析;方法 通过对照组和观察组相结合的方式,选取医院2014年下半年的儿科护理案例100例来进行分析,通过分层的方式,50人为对照组,50人为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性的护理方式,而观察组则采取全面性的护理干预;结果 通过两个组的儿科护理治疗效果的对比分析,观察组通过全面性的护理干预方式,其纠纷的发生率明显降低,而其满意度则是不断的提高,都优于对照组;结论 通过100例儿科护理的干预措施,通过全面向的护理,对于纠纷发生率降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儿科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需要进行不断的推广.
作者:刘晓 刊期: 2016年第50期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该病可发生于不同性别和任何年龄,但多见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男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在妇女绝经后5年~10年内;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一般指老人70岁后发生的骨质疏松;而特发性骨质疏松主要发生在青少年,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是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或叫脆性骨折),这是由于骨强度下降,在受到轻微创伤或日常活动中即可发生的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大大增加了老年人的病残率和死亡率.骨质疏松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系指不伴引起本病的其他疾患;继发性骨质疏松则是由于各种全身性或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引起的骨组织量减少.此外,按发生部位亦可分为局限性或泛发性骨质疏松.
作者:王正山 刊期: 2016年第50期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为主治疗第一颈神经根异常引起的相关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理筋、提旋复位、支撑等手法治疗第一颈神经根异常引起的颈椎病及相关疾病157例.结果:本组157例病例疗效显著,总有效率为93.3%.结论:手法复位为主治疗第一颈神经根异常引起的疾病是众多非手术治疗方法中的常见的一种,只要使术者针对不同的病症,掌握技术要领,可以避免负效应,且疗效显著.
作者:艾西丁·艾比布拉;帕提古丽·阿西木;阿布里米提·阿布地瓦衣提 刊期: 2016年第50期
目的: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快速检测尿中金属元素的方法.方法:用1%硝酸把尿液稀释20倍[1],直接用ICP-MS测定,观察测定中工作曲线的相关系数、检出限、精密度和回收率.结果: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钒、铬、钴、砷、镉、铅、汞、铊有很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0.9999;加标尿样在配制当天进行6次重复测定,作为批内精密度,结果在1.69%~8.97%,3天内进行6次测定,作为批间精密度,结果在1.69%~8.97%、低检出浓度0.06-0.16μg/L,加标回收率在86.2%-105%.结论:本方法简化样品前处理过程,快速灵敏,精密度及准确度均符合要求,结果满意.
作者:贺俏敏 刊期: 2016年第50期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静脉化疗安全用药的护理管理的作用.方法 选取30例肿瘤患者,行外周静脉置管,加强安全用药护理,并进行分析.结果 30例静脉化疗的肿瘤患者中,出现并发症9例,占30%,其中静脉炎3例,占10%.结论 加强外周肿瘤患者静脉化疗安全用药的护理管理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马晓 刊期: 2016年第50期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扩张并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到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支气管扩张并咯血患者38例,命名为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手段治疗;并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同类患者3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7.1%,两组患者接受治疗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扩张,可获得十分显著的临床疗效,大幅改善患者的咯血症状,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与深入研究的现实意义.
作者:李余胜 刊期: 2016年第50期
目的:探究尿液检验在临床中的具体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120例于我院进行尿液常规检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GEB-600型尿液分析仪对患者的新鲜尿液(10-20)ml进行检查.结果:在68例糖尿病史患者中,有23例患者各项指标正常,另外45例糖尿病史患者中仍有含糖量和酮体量偏高的情况.在13例患有慢性肾炎史的患者中,有6例患者尿液中的红细胞和尿蛋白呈阳性,其余7例患者指标基本正常.剩下的62例无病史的患者中,有18例进尿检确诊为糖尿病患者,8例患者为尿路感染,4例患者为尿液酸中毒.其余32例患者尿检结果正常.结论:尿液检查是一种具有较高参考价值的常规检查方式,通过检查能够对各类肾脏和泌尿系统的疾病及时做出诊断,能判断人体体内中毒状态,能为相关疾病提供相应的治疗依据,是临床上具有一定价值的检查方法.
作者:张家享 刊期: 2016年第50期
目的 探讨在正常分娩中实施产前抗焦虑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8月到2014年8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的93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妇是否愿意参加本院提供的产前抗焦虑知识培训情况,将产妇分为对照组41例(不愿意参加),研究组52例(愿意参加),对比两组产妇的焦虑和疼痛情况.结果 ①研究组产妇在干预后、产后24h的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②研究组产妇的疼痛强度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分娩中实施产前抗焦虑干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杨永荣 刊期: 2016年第50期
在中小学进行健康知识以及针对当下性侵中小学生的社会现象进行性安全讲座,使学生形成自我保护意识,同时引起学校和家长的重视达到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目的.
作者:陈楚玉林;田凤娟;杜景东;江奇;黄丹;戴文辉 刊期: 2016年第50期
伴随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我国医疗卫生领域的环境以及基础设施水平也有了显著提升.对于医疗服务的质量,广大患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在本文中根据神经内科护理工作现状,探讨了以人为本理念在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旨在以患者为中心,促进和谐护患关系的形成,使患者的身心得到双重的有效护理.
作者:陈兰 刊期: 2016年第50期
目的:分析农村妇女孕产期保健服务现状与影响因素.方法:研究在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进行的200例已婚育龄女性,分析其孕产期保健因素情况.结果:产前检查率为88%、早孕检查率为45%、产后访视率为80%.影响孕产期保健进行的因素集中在孕产妇自身职业、年龄、文化程度以及是否参与到专业管理系统中,此外还与流动性大和生育二胎的保密性有关.结论:农村妇女孕产期保健服务与产妇个人因素和整个配套服务有密切关系,因此要积极针对问题做适当的调节.
作者:于淑萍 刊期: 2016年第50期
计划生育药具事业是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完成人口计划,做出避孕节育措施的物质基础和有力保障.本论文就我国计划生育药具管理当前存在的若干不足,并探讨了加强其管理的一些思路.
作者:雷红艳 刊期: 2016年第50期
目的:探究手术室护士受到的职业危害并总结防护措施.方法:择取2009年3月到2015年3月这六年间于本二甲医院在岗的15名手术室护士.使用调查问卷对2009年3月到2012年3月这三年手术室护士受到职业危害的详细情况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制定防护方案.在实行方案的三年后再次进行问卷调查,对比2012年4月到2015年4月这三年手术室护士发生职业危害的详细情况.结果:危害类型主要包括:锐器损伤、放射损伤、肌肉损伤以及消毒剂接触损伤.通过调查问卷结果可知,2009年3月到2012年3月这三年职业危害的发生次数为37次,平均2.47次/人.而2012年4月到2015年4月这三年共发生职业危害14次,平均0.93次/人.执行防护措施的前后,手术室护士发生职业危害的人均次数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职业危害的前后人均发生次数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X2=33.37,P=0.00<0.05).结论:手术室护士在工作过程中不断接触着各种高危的职业危害因素,医院应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管理,以此来提高护士在护理方面的综合质量.
作者:廖开菊 刊期: 2016年第5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