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法治疗157例第一颈神经根异常的临床观察

艾西丁·艾比布拉;帕提古丽·阿西木;阿布里米提·阿布地瓦衣提

关键词:第一颈神经根异常, 颈椎源性疾病, 手法治疗, 牵引, 旋转, 提托
摘要:目的:探讨手法复位为主治疗第一颈神经根异常引起的相关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理筋、提旋复位、支撑等手法治疗第一颈神经根异常引起的颈椎病及相关疾病157例.结果:本组157例病例疗效显著,总有效率为93.3%.结论:手法复位为主治疗第一颈神经根异常引起的疾病是众多非手术治疗方法中的常见的一种,只要使术者针对不同的病症,掌握技术要领,可以避免负效应,且疗效显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测量不确定度原理及在理化检验中的应用探

    随着科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我国实验室资质认定工作也越来越趋向于专业化和标准化,《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很好的贯彻落实于日常工作中,测量不确定度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测量不确定度理论适合在所有与测量相关的领域中应用,但是同时需要结合各个专业与领域的特点进行具体评定.本文分析探讨测量不确定度原理以及其在理化检验过程中的应用.

    作者:余鹏 刊期: 2016年第50期

  • 关于中国当代法医鉴定体制研究

    法医学是一门为法律问题提供医学服务的科学.随着当前自然科学与医学水平的不断提升与发展,法医学的相关理论在不断得到充实的同时,其研究方法也变得更加精确,有关检测技术也处于更新换代的趋势中.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法医鉴定的发展却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制度体制等因素的影响.随着现阶段我国司法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法医学提示改革的呼声也日益高涨.本文主要分析当前了我国法医鉴定体制存在的缺陷,探究促进法医鉴定体制改革的相关策略.

    作者:杨玉奎;高志明;唐学历 刊期: 2016年第50期

  • 临床营养学的相关问题分析

    本文就临床营养学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作者:严思敏;连田田 刊期: 2016年第50期

  • 神经内科护理存在的风险与防范策略

    目的:神经内科护理存在的风险与防范策略,提升神经内科护理工作水平及工作质量.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神经内科收治的患者其中的140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7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方法,观察组运用风险防控实施护理,分析了两组患者护理的效果,并探讨了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因素及防范策略.结果:对照组患者有12例,占对照组总病患数的17.1%,观察组2例发生了风险安全事故,占观察组总病患数的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神经内科护理工作当加强风险防范护理,可有效降低风险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护理质量显著提升.

    作者:胡晓 刊期: 2016年第50期

  • 阿托伐他汀预防颅内支架再狭窄及闭塞的期中分析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是中国人群常见缺血性卒中的原因.颅内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在有条件的医院可以安全执行.然而相比较于颈内动脉支架良好的耐久性,研究显示项内支架术后发生再狭窄比例约为25%,其中33%的再狭窄是症状性.颅内支架置入术的目的是疏通狭窄的血管并维持血管开放,则如何减少颅内支架的再狭窄也是一个维持颅内支架长期疗效的重要课题.与血管弹性回缩是血管成形术造成血管再狭窄主要原因不同,支架再狭窄是由于新生内膜过度增生引起的.有研究提示高剂量阿托伐他汀可以抑制炎症反应从而较少冠脉支架再狭窄.那么是否阿托伐他汀同样可以较少项内支架再狭窄尚未经临床试验证实.

    作者:许业宦 刊期: 2016年第50期

  • 循证护理干预对全身麻醉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干预对全身麻醉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笔者在自己所在医院选取164例全麻手术病患,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2例.对对照组病患实施常规护理方案,对观察组病患实施循证护理方案,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分析比较两组病患发生躁动的几率.结果:观察组病患的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结论:对全麻恢复期的病患采取循证护理能大大降低躁动的发生率,有效的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吕利平 刊期: 2016年第50期

  • 好的祛病健身方法 ——肢体共振运动

    一、肢体共振运动的由来.1、起于病危.我步入中年时,因长期患感冒、头痛、颈椎痛、肩周痛、胸闷、腰痛、痔疮、膝关节痛等疾病,又因父母在医疗手术中死亡过度悲伤、债务烦扰、紧张疲劳、饮食不当等持续损害身心,致体内消化系统功能衰退,胃酸返流不断侵蚀食道,产生食道癌性病变,引起胸部穿刺性巨痛、胃肠胀痛、进食艰难、彻夜难眠、极度恐惧,让我体重由80公斤剧减至50公斤,全身迅速衰竭,生命垂危,暗留遗书.2、求生探索.我查阅相关医学,四处求医问药,服药数万元无效,医嘱食道手术.我见同病的人手术后不断死亡,对医疗失去信心,因而放弃.朋友说开心治百病,我阅读哲学、人生思考、人物事迹等书籍,告诫自己怕死死得更快,克服消极心理,树立快乐战胜疾病的信心,却挡不住走向死亡的步伐.常言道,生命在于运动.我又把希望寄托在运动上,经常按摩、步行、跑步、跳动、体操、打乒乓球等,病情未根本好转.3、偶尔一得.同事热心借给我《佛说疗痔病经》一书.该书指出,每天重复甩手(上肢)2000 遍以上,数月可消除高血压、肝癌、肺癌、食道癌等各种疾病.我鼓足干劲,拼命坚持一段时间后,感到行之有效.为使效果更好,我将重复甩手与重复蹲腿(下肢)同时进行,获得四肢带动全身振动的运动.我为该运动取名肢体共振运动.

    作者:张良 刊期: 2016年第50期

  • 膝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损伤重建术的护理

    目的 膝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PCL)损伤重建术是治疗PCL损伤的一项有效方法,本文旨在探讨膝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PCL)重建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大限度地减少术后并发症及功能障碍.方法:2013年,我科用关节镜下重建膝关节后交叉韧带42例(男32例,女10例,年龄23~42岁,平均35岁),手术前后制定系统的护理计划,指导患者进行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并对每种训练方法达到的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42例患者术后均一期愈合,关节不稳定症状消失,所有病例患膝关节活动度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通过很好地对患者进行的有效护理,有助于PCL重建术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作者:林建芬 刊期: 2016年第50期

  • 92例畸形中央尖的两种治疗方法疗效对比

    [目的]观察两种治疗方法对牙齿的好处.方法:对门诊上92例患有急性中央尖的牙齿随机分为2组,多次调磨的45例,直接盖髓的47例.结果:多次调磨的成功率65%,盖髓术的成功率达85%.结论:对临床上出现畸形中央尖的牙齿建议采取盖髓术处理.

    作者:袁建华 刊期: 2016年第50期

  • 骨质疏松症的病理分析与治疗方法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该病可发生于不同性别和任何年龄,但多见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男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在妇女绝经后5年~10年内;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一般指老人70岁后发生的骨质疏松;而特发性骨质疏松主要发生在青少年,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是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或叫脆性骨折),这是由于骨强度下降,在受到轻微创伤或日常活动中即可发生的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大大增加了老年人的病残率和死亡率.骨质疏松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系指不伴引起本病的其他疾患;继发性骨质疏松则是由于各种全身性或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引起的骨组织量减少.此外,按发生部位亦可分为局限性或泛发性骨质疏松.

    作者:王正山 刊期: 2016年第50期

  • 茶枯研究进展

    探究茶枯的有益价值,推进茶枯的药用研究开发,使之变废为宝,增加农民的收入,减少环境污染.

    作者:田凤娟;杜景东;陈楚玉林;黄丹;江奇;赵静 刊期: 2016年第50期

  • 宫内节育器异位诊治60例分析

    目的 探讨宫内节育器发生异位的原因以及相关的处理方法 方法对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治疗的出现宫内节育器异位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简要的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对患者进行B超结合腹部X线透环检查发现,在出现异位的60例患者当中,有18例患者出现IUD完全嵌顿,28例发生IUD完全嵌顿,剩余的14例患者发生IUD异位子宫体外,其中13例异位于宫颈管当中,1例患者异位于腹腔中.异位在腹腔镜下将环取出,其他59例患者均经过引道取环,3例完全嵌顿的患者没有成功取出,后使用宫腔镜以及药物协助下取出.讨论宫内节育器异位在临床上发生的几率较高,患者大部分没有明显的症状表现,因此对于宫内节育器异位的处理,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太荣 刊期: 2016年第50期

  •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近两年收治的88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对所有患者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全方位的精心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88例患者经过全方位的护理均恢复良好.结论 对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结合其主要的临床表现,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予以有针对性的护理,从而加快疾病的恢复,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杜卫 刊期: 2016年第50期

  • 基于中西医结合疗法的新看法

    本文以医学的产生和发展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分别论述了中医和西医的产生以及各自的发展前景,认为两种医学目前各自的发展方向均存在世界观和方法论方面的缺陷,并结合目前中西医结合的状况,提出中西医结合的真正目标是产生新的统一的医学理论体系和诊疗技术,产生统一的新医学,进一步指出中西医结合的的途径及新医学的特征.

    作者:把桥花 刊期: 2016年第50期

  • 我院处方调剂模式的分析与改进

    随着医院的发展壮大,就诊人数越来越多,现有的门诊药房处方调剂模式与医院的发展规模开始不相适应.现通过分析我院门诊药房处方调剂模式并对之进行改善,同时对新的操作流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减少差错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堵丹云 刊期: 2016年第50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的观察和护理.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7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对其进行围手术期观察与护理.结果 本组患者共计78例,其中有77例手术成功,1例中转开腹.通过细致的观察与科学精心的护理,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内出血、胆疹和感染等不良反应.患者住院时间为3至16天,平均住院时间(5.5±2.9)天.经过3-6个月术后随访,患者均恢复良好,未出现并发症.结论 通过加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观察与护理,能够有效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吴翠红;黄雁 刊期: 2016年第50期

  • 自制便携式利器盒的应用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人们自我保健防护意识的增强,临床医疗操作技术要求更为精准和规范,对于感染控制质量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在临床护理操作中,如何防止护理人员被针刺伤以免增加患者交叉感染风险这一问题成为当前的焦点,医用利器盒的改进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

    作者:魏娜 刊期: 2016年第50期

  • 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

    目的:探究手术室护士受到的职业危害并总结防护措施.方法:择取2009年3月到2015年3月这六年间于本二甲医院在岗的15名手术室护士.使用调查问卷对2009年3月到2012年3月这三年手术室护士受到职业危害的详细情况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制定防护方案.在实行方案的三年后再次进行问卷调查,对比2012年4月到2015年4月这三年手术室护士发生职业危害的详细情况.结果:危害类型主要包括:锐器损伤、放射损伤、肌肉损伤以及消毒剂接触损伤.通过调查问卷结果可知,2009年3月到2012年3月这三年职业危害的发生次数为37次,平均2.47次/人.而2012年4月到2015年4月这三年共发生职业危害14次,平均0.93次/人.执行防护措施的前后,手术室护士发生职业危害的人均次数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职业危害的前后人均发生次数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X2=33.37,P=0.00<0.05).结论:手术室护士在工作过程中不断接触着各种高危的职业危害因素,医院应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管理,以此来提高护士在护理方面的综合质量.

    作者:廖开菊 刊期: 2016年第50期

  • 探讨神经内科护理中规范化健康教育的运用

    老年人群作为神经内科疾病的高几率发病人群受到社会的关注.为了探究规范化健康教育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我院采用比较案例分析法来进行实验探究.将我院2015年3月1日至2015年7月31日接收的120例神经内科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规范化健康教育护理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将两组患病人群的各方面恢复水平情况作为衡量比较的标准.通过实验我们发现观察组的平均分和满意度远远高于对照组,具有较大差异的数据表明在神经内科护理中规范化健康教育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作者:吴丹 刊期: 2016年第50期

  • 浅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护理及康复锻炼的方法及重要性,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临床护理及康复锻炼提供合理可靠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天河区中医医院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6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67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手术成功,术后均恢复均良好,髋关节活动接近正常,无髋痛、腿痛等,患者均感满意.结论:精心的护理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成功与否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科学有序的术后护理及康复锻炼在术后康复过程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护理人员在术后正确指导病人进行功能锻炼极为关键.

    作者:林晓丹;冯秋月 刊期: 2016年第50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