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思敏;连田田
大家都知道一个国家的强大是从经济实力谈起,一个公司的壮大发展是从每个员工的努力与奋斗,一个知名的医生都是从一名实习生开始,所以大家,应该明白实习对一个临床医生的重要性,医学临床实习是学生在学校学的医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纽带,是逐步培养医学实习生综合临床思维、职业道德品质的关键环节,.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变化,有扎实的医学基本功,和过硬的体格检查方法会使你在从医这条路上事半功倍、而高尚的医德医风会使你在医学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作者:江奇;李雪缘;陈楚玉林;杜景东;田凤娟;黄丹;赵静 刊期: 2016年第50期
目的:观察临床检材细菌检验结果,探讨其质量控制措施.方法:将743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71例行常规细菌标本检验,实验组372例于常规检验基础上实施质量控制.结果:实验组细菌检验符合率为98.66%,对照组细菌检验符合率为80.86%,实验组细菌检验符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细菌检验过程中实施质量控制措施,可大大提高细菌检验符合率,提高临床检验效果.
作者:陈喆 刊期: 2016年第50期
近年来由于我国交通业、建筑业和采矿业的快速发展,交通事故、工地事故和塌方引起的TBI发生率也在上升,尽管在颅脑损伤的诊治及相关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许多进展,但其死亡率和致残率依然高居身体各部位损伤之首,这与对TBI的本质特征认识不足有关,尤其是对脑组织损伤的病理变化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不足有关.
作者:苏哲 刊期: 2016年第50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内科护理学见习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该校护理学本科2011级1-6班共268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两组学生的理论课教学均按周历表由同一的教师进行讲授,见习课教学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34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见习带教,对照组(134人)采用传统的见习带教,两组见习病种均相同.见习结束后发放调查问卷,课程结束后进行课程考核,对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在内科护理学见习中引入临床护理路径的教学,护生的理论考试成绩、评判性思维、学习兴趣、主动学习能力、护理服务意识及临床处置能力方面均高于传统见习教学模式.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提高了内科见习教学质量,值得在其他课程见习教学及实习中使用推广.
作者:雷利霞;吴晓莲;周繁华;黄静;罗春燕 刊期: 2016年第50期
目的 总结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近两年收治的88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对所有患者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全方位的精心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88例患者经过全方位的护理均恢复良好.结论 对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结合其主要的临床表现,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予以有针对性的护理,从而加快疾病的恢复,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杜卫 刊期: 2016年第50期
目的:分析农村妇女孕产期保健服务现状与影响因素.方法:研究在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进行的200例已婚育龄女性,分析其孕产期保健因素情况.结果:产前检查率为88%、早孕检查率为45%、产后访视率为80%.影响孕产期保健进行的因素集中在孕产妇自身职业、年龄、文化程度以及是否参与到专业管理系统中,此外还与流动性大和生育二胎的保密性有关.结论:农村妇女孕产期保健服务与产妇个人因素和整个配套服务有密切关系,因此要积极针对问题做适当的调节.
作者:于淑萍 刊期: 2016年第50期
肠内容物因某种原因不能顺利通过肠道,从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称为肠梗阻,是外科常见急腹症、多发病.
作者:史丽娟 刊期: 2016年第50期
目的 研究门诊注射室输液护理安全的重要性.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2年8月至2015年5月间收治的150例门诊注射室输液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数字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5例患者.对照组为常规安全管理,观察组给予输液护理安全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与医疗纠纷发生情况.结果 ①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33%,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6.67%,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医疗纠纷发生率为0,对照组医疗纠纷发生率为8.00%,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门诊输液护理安全管理的实施有利于减少医疗纠纷发生率,提升患者满意度,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叶超南 刊期: 2016年第50期
目的:乳腺癌在中国已成为女性的头号杀手的恶性肿瘤,因癌变高,易复发,危害程度大,易发生淋巴结的远处转移.且一般乳腺癌的预后比较差,所以每年都有成千上外的女性因此丧命.所以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可以治愈,早期预防对疾病的恢复与复发也有价值.所以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不言而喻.
作者:黄丹;陈楚玉林;田凤娟;江奇;杜景东 刊期: 2016年第50期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是指外周血液中红细胞数超过正常值, HB、HCT亦相应增高的一种原因不明慢性进行性骨髓造血活性普遍亢进的疾病,属于骨髓组织异常增生的肿瘤性疾病.临床表现以皮肤红紫和血管及神经系统为特征[1].目前在治疗上无特效,其治疗原则是红细胞总量、总血容量接近或回复正常,缓解病情,减少并发症;以往传统的方法主要是行静脉放血及应用放、化疗,使血容量降至正常.但其不良反应大,放血后有引起红细胞及血小板反跳性升高的可能[2],单放、化疗易使红细胞分解,引起溶解综合征.我科2011年3月至2013年12月对36例PV患者使用血细胞分离机进行红细胞单采术治疗,现将结果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马璐 刊期: 2016年第50期
目的 探讨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结合PDCA(Plan-do-cheek-action)教学模式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教学效果,为进一步提高高职高专《外科护理学》理论与实践教学提供教学方法依据.方法 随机将300名13级护理专科班学生分为参照组(150人)和试验组(150人),参照组接受常规的教学方法,试验组采取PBL教学模式结合PDCA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结果 课程结束后,结业理论考核与操作考核成绩比较,试验组成绩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BL结合PDCA的教学方法在高职高专《外科护理学》教学中总体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方法,有助于提升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的总体学习能力.
作者:梁强;黄晔 刊期: 2016年第50期
随着糖尿病的发病率的增加,患糖尿的人数越来越多,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所以,糖尿病的有关问题已经成为热点话题.各国科研人员争先研究糖尿病的有关问题.大家都以大鼠或小鼠进行作为实验动物,对链脲佐菌素与四氧嘧啶进行建模,希望能够研究更好的治疗方法与预防措施.积极地治疗糖尿病病人,改善糖尿病病人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陈楚玉林;田凤娟;江奇;黄丹;杜景东 刊期: 2016年第50期
盆腔炎性疾病(PID)指女性上生殖道的一组感染性疾病,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盆腔炎性疾病多发生在性活跃期、有月经的女性,近年来发病率呈增高趋势,且易反复发作,久治不愈,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和生育.PID 临床治疗多采用抗生素治疗方案,虽可见效,但疗程长,易引发抗药性,而且长期使用可导致菌群紊乱,引发二重感染.笔者在2012年3月—2014年10月运用康妇炎胶囊联合抗生素、物理疗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80例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显示比单用抗生素治疗方案疗程短,治愈率高,疗效较为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马伟民 刊期: 2016年第50期
护理下颌骨在颌面部骨骼中体积相对较大,位置较为突出,生活中比较容易受到创伤.由于下颌骨本身解剖结构的特点等原因,造成下颌骨在受到外伤后容易发生骨折.近年来交通事故的不断上升,也是造成下颌骨骨折多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作者:王凤娥 刊期: 2016年第50期
目的 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的观察和护理.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7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对其进行围手术期观察与护理.结果 本组患者共计78例,其中有77例手术成功,1例中转开腹.通过细致的观察与科学精心的护理,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内出血、胆疹和感染等不良反应.患者住院时间为3至16天,平均住院时间(5.5±2.9)天.经过3-6个月术后随访,患者均恢复良好,未出现并发症.结论 通过加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观察与护理,能够有效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吴翠红;黄雁 刊期: 2016年第50期
目的:对全门诊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作用效果.方法:使用不同的方法在病人治疗、就诊等的过程之中要学会因人而异使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教育,同时要考虑所要教育的内容.结果:经过健康教育之后,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率和对血糖的控制率有很大的提高.结论:全门诊展开糖尿病的相关健康教育,能大幅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或者避免一些并发症的发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孔娉琰 刊期: 2016年第50期
本文主要根据医疗器械管理以及维护的重要性来对医疗器械管理与维护的加强措施进行了简要的探究,要想使得医疗器械能够发挥出其真正的作用,就必须要对医疗器械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维护,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医疗器械可以合理的应用到临床治疗中.希望通过本文的探究能够为相关的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作者:李博远 刊期: 2016年第50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肠道手术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笔者根据自己所在医院选取2013年6月~2014年5月的130例肠道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予以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地促进肠道手术患者胃肠道功能的恢复,进而缩短住院治疗时间,是更为合适的护理方式.
作者:张惠娟 刊期: 2016年第50期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自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腹泻患儿46例,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两组各23例,对参照组患儿行西医治疗方法,对实验组患儿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并对比两组患儿腹泻症状的消失时间以及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治疗,实验组患儿的腹泻症状消失时间显著少于参照组,对比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参照组,对比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于治疗小儿腹泻疾病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够有效缓解患儿的腹泻症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张明伟 刊期: 2016年第50期
目的:探讨心理失衡护理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109例分为2组,对照组54例选择常规护理,研究组55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心理失衡护理.结果:研究组护理后SAS评分[(8.43±1.51)分]、SDS评分[(9.42±1.6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SAS评分(20.36±2.5642)分,SDS评分(22.37±3.20)分],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失衡护理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可有效降低SAS与SDS评分,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
作者:许媛君 刊期: 2016年第5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