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5例下颌骨骨折内固定术围术期护理体会

王凤娥

关键词:下颌骨骨折, 围术期, 护理
摘要:护理下颌骨在颌面部骨骼中体积相对较大,位置较为突出,生活中比较容易受到创伤.由于下颌骨本身解剖结构的特点等原因,造成下颌骨在受到外伤后容易发生骨折.近年来交通事故的不断上升,也是造成下颌骨骨折多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重症胰腺炎36例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诊断、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实施的诊断及治疗过程.结果:36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中,手术治疗12例,非手术治疗24例,治愈28例,并发假性胰腺囊肿1例,肠瘘1例,消化道出血1例,死亡5例,病死率为13.89%.结论:彩超、CT检查有助于SAP的早期诊断,针对患者具体情况采取综合治疗,严格掌握手术指征,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和方式是治疗SAP成功的关键.

    作者:刘兴利 刊期: 2016年第50期

  • 我院处方调剂模式的分析与改进

    随着医院的发展壮大,就诊人数越来越多,现有的门诊药房处方调剂模式与医院的发展规模开始不相适应.现通过分析我院门诊药房处方调剂模式并对之进行改善,同时对新的操作流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减少差错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堵丹云 刊期: 2016年第50期

  • 中药熏洗治疗痔疮的效果与可行性探究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治疗痔疮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可行性.方法:随机将96例痔疮患者按分为两组,每组48例.观察组采用中药熏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1个疗程后的治愈率、总有效率以及1年后的复发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75.0%);治疗1年后,观察组复发率(6.25%)明显低于对照组(14.58%).两组治愈率、总有效率以及1年后的复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药熏洗法治疗痔疮,不仅操作简单,成本较低,而且使用简单、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黄登元 刊期: 2016年第50期

  • 论临床医疗中医学影像的重要性

    为了提高临床医生对医学影像学的认识和了解,以便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病情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检查项目,笔者分别对X线成像、计算机体层成像(CT)、磁共振成像(MRI)等成像的基本原理、成像的特点、临床应用特点等进行分析探讨.由于上述各种影像设备在不同的临床应用中都有一定的优势或局限性,临床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病情需要选择不同的医学影像学检查方法,使其在不同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中发挥有效的作用.

    作者:汪正聪 刊期: 2016年第50期

  • 分析神经内科护理当中的安全隐患与对策研究

    神经内科的患者普遍呈现多样化的病情,他们普遍存在起病急且病情比较危重、凶险的主要特征,对于神经内科病患的护理工作要求也是较高的,一旦护理工作不认真谨慎,医疗意外事故较易发生,并导致护患纠纷.笔者在本文当中,根据自身实践工作经验,分析了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并探讨了解决的对策,旨在促进神经内科护理工作水平及服务质量全面提升.

    作者:郑梦苏 刊期: 2016年第50期

  • 浅谈临床实习对医学本科生的重要性

    大家都知道一个国家的强大是从经济实力谈起,一个公司的壮大发展是从每个员工的努力与奋斗,一个知名的医生都是从一名实习生开始,所以大家,应该明白实习对一个临床医生的重要性,医学临床实习是学生在学校学的医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纽带,是逐步培养医学实习生综合临床思维、职业道德品质的关键环节,.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变化,有扎实的医学基本功,和过硬的体格检查方法会使你在从医这条路上事半功倍、而高尚的医德医风会使你在医学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作者:江奇;李雪缘;陈楚玉林;杜景东;田凤娟;黄丹;赵静 刊期: 2016年第50期

  • 骨质疏松症的病理分析与治疗方法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该病可发生于不同性别和任何年龄,但多见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男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在妇女绝经后5年~10年内;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一般指老人70岁后发生的骨质疏松;而特发性骨质疏松主要发生在青少年,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是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或叫脆性骨折),这是由于骨强度下降,在受到轻微创伤或日常活动中即可发生的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大大增加了老年人的病残率和死亡率.骨质疏松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系指不伴引起本病的其他疾患;继发性骨质疏松则是由于各种全身性或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引起的骨组织量减少.此外,按发生部位亦可分为局限性或泛发性骨质疏松.

    作者:王正山 刊期: 2016年第50期

  • 产前抗焦虑干预对正常分娩效果的影响探讨

    目的 探讨在正常分娩中实施产前抗焦虑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8月到2014年8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的93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妇是否愿意参加本院提供的产前抗焦虑知识培训情况,将产妇分为对照组41例(不愿意参加),研究组52例(愿意参加),对比两组产妇的焦虑和疼痛情况.结果 ①研究组产妇在干预后、产后24h的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②研究组产妇的疼痛强度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分娩中实施产前抗焦虑干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杨永荣 刊期: 2016年第50期

  • 当前加强疾控中心传染病管理的策略分析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疾控中心是政府进行疾病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管理及服务的公益性单位,其主要是为了对疾病等进行控制,构建良好的健康环境,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安全.采用多种方法加强疾控中心传染病的管理已经成为疾控中心工作的重点.本文从疾控中心自身的工作职责入手,分析当前我国传染病控制的现状,提出加强疾控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管理的方法,供参考.

    作者:陈旭萍 刊期: 2016年第50期

  • 门诊注射室输液护理安全的临床价值探讨

    目的 研究门诊注射室输液护理安全的重要性.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2年8月至2015年5月间收治的150例门诊注射室输液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数字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5例患者.对照组为常规安全管理,观察组给予输液护理安全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与医疗纠纷发生情况.结果 ①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33%,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6.67%,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医疗纠纷发生率为0,对照组医疗纠纷发生率为8.00%,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门诊输液护理安全管理的实施有利于减少医疗纠纷发生率,提升患者满意度,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叶超南 刊期: 2016年第50期

  • 基于中西医结合疗法的新看法

    本文以医学的产生和发展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分别论述了中医和西医的产生以及各自的发展前景,认为两种医学目前各自的发展方向均存在世界观和方法论方面的缺陷,并结合目前中西医结合的状况,提出中西医结合的真正目标是产生新的统一的医学理论体系和诊疗技术,产生统一的新医学,进一步指出中西医结合的的途径及新医学的特征.

    作者:把桥花 刊期: 2016年第50期

  • 浅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护理及康复锻炼的方法及重要性,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临床护理及康复锻炼提供合理可靠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天河区中医医院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6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67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手术成功,术后均恢复均良好,髋关节活动接近正常,无髋痛、腿痛等,患者均感满意.结论:精心的护理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成功与否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科学有序的术后护理及康复锻炼在术后康复过程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护理人员在术后正确指导病人进行功能锻炼极为关键.

    作者:林晓丹;冯秋月 刊期: 2016年第50期

  • 活血祛风通络汤联合针灸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血管神经性头痛通过针灸联合活血祛风通络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本人在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接诊的80例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尼莫地平口服药治疗,观察组运用针灸联合活血祛风通络汤治疗,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上的差异.结果: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2.5%,对照组为72.5%,p<0.05;在症状缓释次数、时长、程度情况上,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管神经性头痛通过针灸联合活血祛风通络汤治疗可以有效的的提升治疗有效率,及早的缓释头痛症状.

    作者:闫佩峰;薛红 刊期: 2016年第50期

  • 浅谈医疗器械管理及维护

    本文主要根据医疗器械管理以及维护的重要性来对医疗器械管理与维护的加强措施进行了简要的探究,要想使得医疗器械能够发挥出其真正的作用,就必须要对医疗器械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维护,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医疗器械可以合理的应用到临床治疗中.希望通过本文的探究能够为相关的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作者:李博远 刊期: 2016年第50期

  • 红细胞单采术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效果观察与护理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是指外周血液中红细胞数超过正常值, HB、HCT亦相应增高的一种原因不明慢性进行性骨髓造血活性普遍亢进的疾病,属于骨髓组织异常增生的肿瘤性疾病.临床表现以皮肤红紫和血管及神经系统为特征[1].目前在治疗上无特效,其治疗原则是红细胞总量、总血容量接近或回复正常,缓解病情,减少并发症;以往传统的方法主要是行静脉放血及应用放、化疗,使血容量降至正常.但其不良反应大,放血后有引起红细胞及血小板反跳性升高的可能[2],单放、化疗易使红细胞分解,引起溶解综合征.我科2011年3月至2013年12月对36例PV患者使用血细胞分离机进行红细胞单采术治疗,现将结果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马璐 刊期: 2016年第50期

  • 社区全科医学保健和健康指导对老年常见慢病的干预作用

    目的:探讨社区全科医学保健和健康指导对老年常见慢病的干预作用.方法将235例慢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药物进行预防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进行全科医学保健和健康指导,比较临床疗效.结果:综合干预1年后,两组患者SBP、DBP、FBG、2hPG、TG、TC、HDL-C和LDL-C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观察组改善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科医学保健和康复指导在社区对高血压、高血糖及高血脂等慢性疾病有良好的干预作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对老年慢性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宁 刊期: 2016年第50期

  • 25例下颌骨骨折内固定术围术期护理体会

    护理下颌骨在颌面部骨骼中体积相对较大,位置较为突出,生活中比较容易受到创伤.由于下颌骨本身解剖结构的特点等原因,造成下颌骨在受到外伤后容易发生骨折.近年来交通事故的不断上升,也是造成下颌骨骨折多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作者:王凤娥 刊期: 2016年第50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外科手术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观察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手术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的临床应用.方法:在2013年2月到2014年2月选择择期手术合并COPD稳定期患者6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Ⅰ组32例)和全凭静脉麻醉(Ⅱ组30例),Ⅰ组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维持麻醉,Ⅱ组予以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维持麻醉,观察两组麻醉前、气管插管,切皮后即刻、拔管后即刻BIS、HR、MAP等生命体征变化,并记录术前1d和术后3d内苏醒指标、临床症状和体征、X线胸片及肺功能指标变化.结果:两组麻醉效果相同,Ⅰ组循环指标较Ⅱ组稳定(P<0.05),苏醒质量较Ⅱ组好(P<0.05),且患者术后肺功能恢复更好.结论:COPD患者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循环稳定,麻醉效果满意,其术后肺功能恢复更好.

    作者:昝志刚 刊期: 2016年第50期

  • 门诊药房工作转型的分析

    目的:探讨门诊药房工作的转型,门诊药房工作转型在医院药学工作中,是传统调剂型向药学服务型的转变,也是其发展及深化的必经之路.门诊药房工作的转型需要靠医院药学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以实践探索发展之路,提升医院药学服务的整体水平.本文主要阐述在于传统门诊药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了门诊药房工作转型的必要性,并从药学服务人员、药房环境设施、药房管理制度的建设加以改善.

    作者:徐晓娃 刊期: 2016年第50期

  • 癌症的预防与治理的研究

    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卫生习惯的改变,癌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来自卫生部、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复旦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等部门的医学专家疾呼:目前,我国年均癌症发病人数约180万~200万,死亡人数约140万~150万;如不加以防控,今后20年中,我国癌症死亡人数将翻一番.专家透露,自1970年以来,我国癌症死亡人数一直呈持续增长趋势.目前,我国每天死亡5人,即有1人死于癌症;在0岁~64岁国民中,每死亡4人,即有1人死于癌症;癌症位居国人各类死因首位,尤以西部和农村地区增长明显.

    作者:江奇;李雪缘;田凤娟;杜景东;黄丹;陈楚玉林 刊期: 2016年第50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