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我院处方调剂模式的分析与改进

堵丹云

关键词:门诊药房, 处方调剂模式, 操作流程
摘要:随着医院的发展壮大,就诊人数越来越多,现有的门诊药房处方调剂模式与医院的发展规模开始不相适应.现通过分析我院门诊药房处方调剂模式并对之进行改善,同时对新的操作流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减少差错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宫内节育器异位诊治60例分析

    目的 探讨宫内节育器发生异位的原因以及相关的处理方法 方法对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治疗的出现宫内节育器异位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简要的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对患者进行B超结合腹部X线透环检查发现,在出现异位的60例患者当中,有18例患者出现IUD完全嵌顿,28例发生IUD完全嵌顿,剩余的14例患者发生IUD异位子宫体外,其中13例异位于宫颈管当中,1例患者异位于腹腔中.异位在腹腔镜下将环取出,其他59例患者均经过引道取环,3例完全嵌顿的患者没有成功取出,后使用宫腔镜以及药物协助下取出.讨论宫内节育器异位在临床上发生的几率较高,患者大部分没有明显的症状表现,因此对于宫内节育器异位的处理,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太荣 刊期: 2016年第50期

  • 尿常规检验质量控制对策探讨

    目的:通过对影响临床尿常规检验因素的探讨,结合实际情况为提高临床的治疗质量提供建议.方法:从某医院随机选取2014年—2015年100例住院病人的晨尿标本,分别利用干化学分析仪和传统手工法进行检测.结果:两种检测方法检测结果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常规检验质量控制要从患者的标本采集、运送及保管等方面着手,加强检验人员培训,建立标准化的流程,降低误差.

    作者:陈佳佳 刊期: 2016年第50期

  • 尿液检验在临床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究尿液检验在临床中的具体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120例于我院进行尿液常规检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GEB-600型尿液分析仪对患者的新鲜尿液(10-20)ml进行检查.结果:在68例糖尿病史患者中,有23例患者各项指标正常,另外45例糖尿病史患者中仍有含糖量和酮体量偏高的情况.在13例患有慢性肾炎史的患者中,有6例患者尿液中的红细胞和尿蛋白呈阳性,其余7例患者指标基本正常.剩下的62例无病史的患者中,有18例进尿检确诊为糖尿病患者,8例患者为尿路感染,4例患者为尿液酸中毒.其余32例患者尿检结果正常.结论:尿液检查是一种具有较高参考价值的常规检查方式,通过检查能够对各类肾脏和泌尿系统的疾病及时做出诊断,能判断人体体内中毒状态,能为相关疾病提供相应的治疗依据,是临床上具有一定价值的检查方法.

    作者:张家享 刊期: 2016年第50期

  • 糖尿病护理团队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糖尿病护理团队在糖尿病患者护理风险管理工作当中的作用.方法:随机从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我院开展糖尿病护理团队风险管理工作后的患者病例当中选出170例,作为研究组;从2007年1月至2009年5月我院未开展糖尿病护理团队风险管理工作后的患者病例当中选出170例,作为对比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过程中引发的安全事故率和满意度.结果: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护理安全事故发生率为0.59%(1/170),明显低于对比组3.53%(6/170).同时研究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为99.41%(169/170),明显高于对比组91.76%(156/170).两组数据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糖尿病护理团队理念可以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提升风险管理工作效果,降低安全事故发生几率,提升患者的满意程度.

    作者:王竹 刊期: 2016年第50期

  • 浅谈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探讨

    实验室生物安全是指在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中,采取措施避免病原微生物对工作人员和相关人员造成伤害,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对公众造成伤害,保证科研工作的科学性,并保护被实验对象免受污染[ 1].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目的是为了确保人员安全、样本安全和社会安全.

    作者:冯焱 刊期: 2016年第50期

  • 制药质量体系的建设分析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制药厂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完善制药质量体系的建设,有利于对药厂进行更加严谨地管理,提高药品的管理质量.文章对制药质量体系的建设目标进行分析,确定了质量体系的建设方式.

    作者:韩帅;张秋艳 刊期: 2016年第50期

  • 品管圈在妇科病房管理中应用的研究

    目的 通过品管圈管理,提高妇科病房管理质量.方法 运用品管圈成立QCC小组,并组织大家积极参与,通过要因,真因分析制定对策,提高病房的管理质量.结果 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提高了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而且工作中更注重人性化管理,提高了护士积极性,更好的与病人沟通,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结论 品管圈的看站提高了妇科病房的管理质量.

    作者:周丽娜 刊期: 2016年第50期

  • 我院处方调剂模式的分析与改进

    随着医院的发展壮大,就诊人数越来越多,现有的门诊药房处方调剂模式与医院的发展规模开始不相适应.现通过分析我院门诊药房处方调剂模式并对之进行改善,同时对新的操作流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减少差错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堵丹云 刊期: 2016年第50期

  • 基于中外法医学历史比较以及研究

    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法医在法律、医学以及其他各个领域都得到了一定的重视,我国法医学出现时间相对较早,早在秦朝就产生了相对系统的法学检验等一系列规定,和西欧出现的较为系统的法医学相比较早出了将近1000年的历史.本文主要从中西医发展脉络进行分析和探讨,从而促进世界法医学的不断发展.

    作者:杨玉奎;高志明;唐学历 刊期: 2016年第50期

  • 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进展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骼系统中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以腰4-5、腰5-骶1发病率高,约占95%.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电脑,手机,游戏工具的迅猛发展与普及,虽说是给人民带来的更大的便捷,但也加重颈椎,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病率.所以寻找更好地方法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方法也是迫在眉睫.

    作者:陈楚玉林;黄丹;田凤娟;江奇;杜景东 刊期: 2016年第50期

  • 癌症的预防与治理的研究

    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卫生习惯的改变,癌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来自卫生部、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复旦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等部门的医学专家疾呼:目前,我国年均癌症发病人数约180万~200万,死亡人数约140万~150万;如不加以防控,今后20年中,我国癌症死亡人数将翻一番.专家透露,自1970年以来,我国癌症死亡人数一直呈持续增长趋势.目前,我国每天死亡5人,即有1人死于癌症;在0岁~64岁国民中,每死亡4人,即有1人死于癌症;癌症位居国人各类死因首位,尤以西部和农村地区增长明显.

    作者:江奇;李雪缘;田凤娟;杜景东;黄丹;陈楚玉林 刊期: 2016年第50期

  • 关于腰硬联合麻醉剖腹产后产妇低血压的防治

    目的 研究腰硬联合麻醉剖腹产后产妇低血压的预防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2年8月至2015年4月间收治的58例剖腹产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产妇的麻醉情况,将其分为两组,其中腰硬联合麻醉30例,作为观察组,硬膜外麻醉2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术后的低血压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有2例低血压产妇,发生率为6.67%,对照组有2例低血压产妇,发生率为10.71%,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能够降低剖腹产术后低血压的发生率,可以取得较好的并发症控制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月珍 刊期: 2016年第50期

  • 循证护理干预对全身麻醉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干预对全身麻醉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笔者在自己所在医院选取164例全麻手术病患,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2例.对对照组病患实施常规护理方案,对观察组病患实施循证护理方案,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分析比较两组病患发生躁动的几率.结果:观察组病患的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结论:对全麻恢复期的病患采取循证护理能大大降低躁动的发生率,有效的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吕利平 刊期: 2016年第50期

  • 测量不确定度原理及在理化检验中的应用探

    随着科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我国实验室资质认定工作也越来越趋向于专业化和标准化,《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很好的贯彻落实于日常工作中,测量不确定度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测量不确定度理论适合在所有与测量相关的领域中应用,但是同时需要结合各个专业与领域的特点进行具体评定.本文分析探讨测量不确定度原理以及其在理化检验过程中的应用.

    作者:余鹏 刊期: 2016年第50期

  • 护理干预对肠道手术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肠道手术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笔者根据自己所在医院选取2013年6月~2014年5月的130例肠道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予以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地促进肠道手术患者胃肠道功能的恢复,进而缩短住院治疗时间,是更为合适的护理方式.

    作者:张惠娟 刊期: 2016年第50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的观察和护理.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7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对其进行围手术期观察与护理.结果 本组患者共计78例,其中有77例手术成功,1例中转开腹.通过细致的观察与科学精心的护理,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内出血、胆疹和感染等不良反应.患者住院时间为3至16天,平均住院时间(5.5±2.9)天.经过3-6个月术后随访,患者均恢复良好,未出现并发症.结论 通过加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观察与护理,能够有效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吴翠红;黄雁 刊期: 2016年第5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自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腹泻患儿46例,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两组各23例,对参照组患儿行西医治疗方法,对实验组患儿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并对比两组患儿腹泻症状的消失时间以及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治疗,实验组患儿的腹泻症状消失时间显著少于参照组,对比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参照组,对比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于治疗小儿腹泻疾病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够有效缓解患儿的腹泻症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张明伟 刊期: 2016年第50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外科手术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观察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手术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的临床应用.方法:在2013年2月到2014年2月选择择期手术合并COPD稳定期患者6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Ⅰ组32例)和全凭静脉麻醉(Ⅱ组30例),Ⅰ组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维持麻醉,Ⅱ组予以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维持麻醉,观察两组麻醉前、气管插管,切皮后即刻、拔管后即刻BIS、HR、MAP等生命体征变化,并记录术前1d和术后3d内苏醒指标、临床症状和体征、X线胸片及肺功能指标变化.结果:两组麻醉效果相同,Ⅰ组循环指标较Ⅱ组稳定(P<0.05),苏醒质量较Ⅱ组好(P<0.05),且患者术后肺功能恢复更好.结论:COPD患者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循环稳定,麻醉效果满意,其术后肺功能恢复更好.

    作者:昝志刚 刊期: 2016年第50期

  • 中青年人视疲劳的常见原因分析及防治策略

    目的:探讨中青年人视疲劳的常见原因及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中青年人视疲劳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发病的常见原因,研究其防治策略.结果:100例患者中,屈光不正占56.0%,斜视占13.0%,干眼症占10.0%,辐辏功能异常占9.0%,调节功能异常占7.0%,全身疾病占5.0%.治疗前视疲劳评分为(5.4±1.1)分,治疗后为(2.3±0.5)分,治疗后视疲劳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青年人视疲劳原因进行分析,并采用综合性针对性治疗,可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朱亮 刊期: 2016年第50期

  • 浅谈法医鉴定结论在司法实践中的价值体现

    法医鉴定结论指的是鉴定人接受公安司法机关的聘请或指派,或者受到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及当事人本人的委托,采用现代科学技术与法医学相关手段,对案件中涉及到的专业性问题作出分析、检验与鉴别,终以书面的形式提供的结论性意见.对法医鉴定结论的价值体现与鉴定属性进行系统研究,对于我国司法与立法实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探讨法医鉴定结论在司法实践中的价值体现.

    作者:杨玉奎;高志明;唐学历 刊期: 2016年第50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