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江花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该病可发生于不同性别和任何年龄,但多见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男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在妇女绝经后5年~10年内;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一般指老人70岁后发生的骨质疏松;而特发性骨质疏松主要发生在青少年,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是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或叫脆性骨折),这是由于骨强度下降,在受到轻微创伤或日常活动中即可发生的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大大增加了老年人的病残率和死亡率.骨质疏松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系指不伴引起本病的其他疾患;继发性骨质疏松则是由于各种全身性或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引起的骨组织量减少.此外,按发生部位亦可分为局限性或泛发性骨质疏松.
作者:王正山 刊期: 2016年第50期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研究来自我院自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40例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患者,依据其总体病情做准确判断及评估后采用对应方式,分别采用抗生素静脉给药,静脉联合鞘内抗生素注射给药,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用药,腰大池置管引流联合鞘内给药治疗.并观察所有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细菌培养得出阳性率为32.5%(13/40),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为4例,鲍曼不动杆菌为3例,铜绿假单胞菌为3例,大肠埃希菌为3例.治疗方式中采用单纯静脉用药为8例,静脉联合鞘内给药者为15例,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用药为7例,腰大池置管引流联合鞘内给药者为10例,40例患者中治愈率为97.5%,1例治疗无效死亡.结论: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通过合理的治疗可以有效的保证治疗效果,综合治疗可以有效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张保云;刘梅 刊期: 2016年第50期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所特有的一种疾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产生给产妇对身体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同时也严重影响着婴儿的健康.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虽然医疗技术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当前,妊娠期高血压仍是造成产妇和婴儿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何使孕妇在孕期尽可能的减少不良的妊娠反应,是每个家庭和妇科医生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主要概述了妊娠期高血压,分析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程度对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并根据其影响分析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
作者:包燕 刊期: 2016年第50期
患者在区域麻醉中常有焦虑等应激症状产生,对手术的进行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需要选取辅助镇静药物来对患者实施镇静处理.依托咪酯与咪唑安定是常用的辅助镇静药物,本文通过对二者的实验结果分析来对比二者在临床中的安全性.实验结果表明咪唑安定在使用后会产生明显的MAP、HR、SpO2等指标的下降,而依托咪酯则在药物注入前后没有统计学差异,因此依托咪酯具有更好的临床安全性.
作者:肖勇 刊期: 2016年第50期
目的 探讨妇产科无痛手术中芬太尼联合丙泊酚治疗的方法和成效?方法 以86例2013.6.1.~2014.6.1.之间在我院妇产科行无痛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用药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采用单一的丙泊酚治疗)和观察组(采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治疗),两组人数分别为40例和46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心率术后疼痛不良反应几率和手术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在以上观察指标上,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妇产科无痛手术中应用丙泊酚并芬太尼,能够起到很好的静脉麻醉效果,并且安全可靠.
作者:李佑华 刊期: 2016年第50期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静脉化疗安全用药的护理管理的作用.方法 选取30例肿瘤患者,行外周静脉置管,加强安全用药护理,并进行分析.结果 30例静脉化疗的肿瘤患者中,出现并发症9例,占30%,其中静脉炎3例,占10%.结论 加强外周肿瘤患者静脉化疗安全用药的护理管理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马晓 刊期: 2016年第50期
目的:探讨显微神经外科联合术后伽马刀治疗窦旁脑膜瘤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8月到2014年8月的30例窦旁脑膜瘤患者,给予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切除治疗联合术后伽马刀治疗,术后检查头部MRI,对SimpsonⅡ、Ⅲ级切除追加伽马刀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30例患者中,SimpsonⅠ级切除9例,Ⅱ级切除16例,Ⅲ级切除5例.术后并发症5例,无术后脑肿胀、重残和死亡病例.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2例复发,SimpsonⅡ、Ⅲ各1例.结论:显微神经外科联合术后伽马刀治疗窦旁脑膜瘤的效果明显,安全性高,复发率低.
作者:刘强 刊期: 2016年第50期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自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腹泻患儿46例,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两组各23例,对参照组患儿行西医治疗方法,对实验组患儿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并对比两组患儿腹泻症状的消失时间以及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治疗,实验组患儿的腹泻症状消失时间显著少于参照组,对比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参照组,对比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于治疗小儿腹泻疾病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够有效缓解患儿的腹泻症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张明伟 刊期: 2016年第50期
近年来由于我国交通业、建筑业和采矿业的快速发展,交通事故、工地事故和塌方引起的TBI发生率也在上升,尽管在颅脑损伤的诊治及相关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许多进展,但其死亡率和致残率依然高居身体各部位损伤之首,这与对TBI的本质特征认识不足有关,尤其是对脑组织损伤的病理变化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不足有关.
作者:苏哲 刊期: 2016年第50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内科护理学见习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该校护理学本科2011级1-6班共268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两组学生的理论课教学均按周历表由同一的教师进行讲授,见习课教学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34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见习带教,对照组(134人)采用传统的见习带教,两组见习病种均相同.见习结束后发放调查问卷,课程结束后进行课程考核,对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在内科护理学见习中引入临床护理路径的教学,护生的理论考试成绩、评判性思维、学习兴趣、主动学习能力、护理服务意识及临床处置能力方面均高于传统见习教学模式.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提高了内科见习教学质量,值得在其他课程见习教学及实习中使用推广.
作者:雷利霞;吴晓莲;周繁华;黄静;罗春燕 刊期: 2016年第50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骼系统中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以腰4-5、腰5-骶1发病率高,约占95%.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电脑,手机,游戏工具的迅猛发展与普及,虽说是给人民带来的更大的便捷,但也加重颈椎,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病率.所以寻找更好地方法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方法也是迫在眉睫.
作者:陈楚玉林;黄丹;田凤娟;江奇;杜景东 刊期: 2016年第50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护理团队在糖尿病患者护理风险管理工作当中的作用.方法:随机从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我院开展糖尿病护理团队风险管理工作后的患者病例当中选出170例,作为研究组;从2007年1月至2009年5月我院未开展糖尿病护理团队风险管理工作后的患者病例当中选出170例,作为对比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过程中引发的安全事故率和满意度.结果: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护理安全事故发生率为0.59%(1/170),明显低于对比组3.53%(6/170).同时研究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为99.41%(169/170),明显高于对比组91.76%(156/170).两组数据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糖尿病护理团队理念可以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提升风险管理工作效果,降低安全事故发生几率,提升患者的满意程度.
作者:王竹 刊期: 2016年第50期
目的:探讨复发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复发性脑梗塞患者实施的诊断及治疗过程.结果:50例患者经溶栓、降纤、降颅压,脑细胞激活剂及积极处理并发症等治疗后,基本痊愈7例(14%),显著好转9例(18%),好转22例(44%),恶化8例(16%),死亡1例(2%),自动出院3例(6%).结论:严格控制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脏病、高血脂、吸烟、嗜酒等脑梗塞复发的危险因素,对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及复发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冯江花 刊期: 2016年第50期
目的 通过随机对照试验,分析辛伐他汀在治疗心律失常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取自于我院2013年3月~2013年9月接诊的64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仅接受抗心律失常基础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辛伐他汀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室性、房性期前收缩次数,观察治疗过程中有无不良反应发生,对比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75%显著优于对照组75.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室性、房性期前收缩次数(1507±1042),(1124±42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943±2147),(12038±1157),组间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辛伐他汀治疗心律失常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可靠,适合于临床推广.
作者:傅振娟 刊期: 2016年第50期
目的:分析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诊断、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实施的诊断及治疗过程.结果:36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中,手术治疗12例,非手术治疗24例,治愈28例,并发假性胰腺囊肿1例,肠瘘1例,消化道出血1例,死亡5例,病死率为13.89%.结论:彩超、CT检查有助于SAP的早期诊断,针对患者具体情况采取综合治疗,严格掌握手术指征,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和方式是治疗SAP成功的关键.
作者:刘兴利 刊期: 2016年第50期
随着糖尿病的发病率的增加,患糖尿的人数越来越多,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所以,糖尿病的有关问题已经成为热点话题.各国科研人员争先研究糖尿病的有关问题.大家都以大鼠或小鼠进行作为实验动物,对链脲佐菌素与四氧嘧啶进行建模,希望能够研究更好的治疗方法与预防措施.积极地治疗糖尿病病人,改善糖尿病病人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陈楚玉林;田凤娟;江奇;黄丹;杜景东 刊期: 2016年第50期
目的:探讨心理失衡护理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109例分为2组,对照组54例选择常规护理,研究组55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心理失衡护理.结果:研究组护理后SAS评分[(8.43±1.51)分]、SDS评分[(9.42±1.6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SAS评分(20.36±2.5642)分,SDS评分(22.37±3.20)分],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失衡护理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可有效降低SAS与SDS评分,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
作者:许媛君 刊期: 2016年第50期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治疗痔疮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可行性.方法:随机将96例痔疮患者按分为两组,每组48例.观察组采用中药熏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1个疗程后的治愈率、总有效率以及1年后的复发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75.0%);治疗1年后,观察组复发率(6.25%)明显低于对照组(14.58%).两组治愈率、总有效率以及1年后的复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药熏洗法治疗痔疮,不仅操作简单,成本较低,而且使用简单、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黄登元 刊期: 2016年第50期
目的 研究门诊注射室输液护理安全的重要性.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2年8月至2015年5月间收治的150例门诊注射室输液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数字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5例患者.对照组为常规安全管理,观察组给予输液护理安全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与医疗纠纷发生情况.结果 ①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33%,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6.67%,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医疗纠纷发生率为0,对照组医疗纠纷发生率为8.00%,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门诊输液护理安全管理的实施有利于减少医疗纠纷发生率,提升患者满意度,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叶超南 刊期: 2016年第50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职业危害及其自我防护措施、效果.方法:观察、分析我院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污染、放射物危害,针对危害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自我防护措施.结果:手术室护士自我防护意识提高,职业病发生率降低.结论:手术室护理职业危害多,加强预防是降低手术室护理职业危害的关键.
作者:贾娜;单艳华 刊期: 2016年第5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