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王爱民

关键词:尤瑞克林, 急性脑梗死, 依达拉奉
摘要:目的: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5月-2016年11月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12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1例;对照组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依达拉奉单独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尤瑞克林与依达拉奉2种药物联合治疗。对比2组急性脑梗死患者各项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急性脑梗死患者 ADL 与 NIHSS 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9.84%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尤瑞克林与依达拉奉2种药物联合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且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小议中医小儿推拿术

    目的:小儿推拿根植于中国传统医学理论,在临床医学的研究中已经证明其独特价值。通过对于小儿推拿的发展现状的客观分析,我们希望能够更好的促进小儿推拿的不断进步,这种进步不仅仅建立在中医理论发展本身,同时在吸收和借鉴西医理论的基础上,实现小儿推拿的良好发展。小儿推拿的前景是光明的,但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我们保持客观、严谨和敢于专研的态度。

    作者:刘爽 刊期: 2016年第39期

  •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抗生素抗感染治疗中联合中成药痰热清静脉滴注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加用痰热清静脉滴注治疗 AECOPD 于常规 AECOPD 治疗是否更具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期间于我院 ICU住院的 AECOPD 患者28例,随机分为抗生素联合痰热清静脉滴注组与常规抗生素治疗组,比较抗生素联合痰热清静脉滴注组是否较常规抗生素治疗组具有更好临床疗效。结果:抗生素联合痰热清静脉滴注组临床疗效更佳,CRP、PCT 等炎性指标下降更明显。结论:AECOPD 治疗过程中联合痰热清静脉滴注更具疗效,为临床抗感染治疗中联合中成药治疗,减少抗生素联合使用提供思路。

    作者:庄乐 刊期: 2016年第39期

  • 猴头菇临床研究进展

    猴头菇(Hericium erinaceus)又名猴头、猴头菌等,属担子菌纲、多孔菌目、齿菌科、猴头属,因其子实体形状像猴子头部而得名,是著名的药食兼用菌。子实体和发酵菌丝体均可入药,性平味甘,具有助消化、利五脏的功能,素有“多食猴头,返老还童”与“山珍猴头,海味燕窝”之说。猴头菇制剂在临床上已被广泛用于治疗消化不良、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胃肠道消化系统的疾病,在治疗胃癌癌前病变和作为治疗肿瘤辅助用药方面也有较好的疗效,在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如老年痴呆症、认知功能障碍)和糖脂代谢紊乱疾病(如高脂血症、糖尿病等)方面也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作者:刘文君;李颖萌;韩福建;李琼 刊期: 2016年第39期

  • 浅谈妇产科疾病中物理疗法的应用

    目的:妇产科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与多发病。进入新世纪,妇产科病基础与临床的研究已取得一些突出性进展。同时,生化技术、信息技术以及新近兴起的纳米技术将在妇产科领域不断交叉与渗透,妇产科疾病谱也会出现改变,病人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将不断提高,为此笔者结合当今妇科病研究的发展趋势,对我国妇产科常见的疾病与诊治提出几点思考与建议。对于疾病的治疗,如今不但关注疾病的临床治疗,更加重视预防与治疗相结合的方法,因此,物理疗法被广泛应用,现将妇产科疾病中物理疗法的应用作详细的探讨。

    作者:沈白霜 刊期: 2016年第39期

  • 小儿心肺复苏及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小儿心肺复苏重点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4年2月到2015年3月收治的32例心跳骤停患儿,对患儿进行心肺复苏急救,同时进行临床护理配合,观察患儿的抢救结果。结果:经过抢救和护理,本组患儿中28例抢救成功,患儿恢复自主呼吸,病情稳定后转重症监护室继续治疗,占比87.5%,4例患儿死亡,占比12.5%。结论: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抢救和护理措施对提高患儿抢救成功率意义重大。

    作者:王倩倩 刊期: 2016年第39期

  • 大骨瓣减压术在颅脑外伤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大骨瓣减压术在颅脑外伤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作为研究时段,回顾这一时间段内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0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手术方法的不同而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实施常规的骨瓣开颅手术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则采用大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恢复良好率为40%、观察组为67.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预后不良(植物状态+死亡)率为15%、观察组预后不良(植物状态+死亡)率为2.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5%、观察组发生率为15%,存在显著差异(X2=4.2667;P=0.0388)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于颅脑外伤的患者采取大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效果较好,可有效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赵宏祥 刊期: 2016年第39期

  • 维持性控制护理模式对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相关性低血压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维持性控制护理模式对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相关性低血压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7月-2016年9月在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接受规律血液透析治疗的8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维持性控制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低血压发生率为10.7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持性控制护理模式有利于老年血液透析患者降低低血压发生率,提升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晶;郭莉;毕朝煜;任茜;孙晓静 刊期: 2016年第39期

  • 个体化健康教育在日间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个体化健康教育在日间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12月在我院接受日间手术治疗的477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段分组,2016年7月至9月入院的患者为对照组,10月至12月入院的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个体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种健康教育方式的实施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爽约率、再次就诊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率则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日间手术患者予以个体化健康教育有利于提升护理质量水平,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钟亚娟 刊期: 2016年第39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与CT造影对颈动脉狭窄的对比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与 CT 造影对颈动脉狭窄的差异。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因怀疑缺血性脑血管病接受颈动脉检查的患者,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CT 造影及 CT 血管造影。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与 CT 造影检查对判断颈动脉狭窄的差异。结果:以脑血管造影为“金标准”,彩色多普勒超声与 CT 造影对不同狭窄程度颈动脉的敏感度、特异度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以脑血管造影为“金标准”,彩色多普勒超声与 CT 造影对颈动脉狭窄诊断价值相近,值得作为颈动脉病变的筛查方法。

    作者:周玲娟;孙雪梅;冯海云 刊期: 2016年第39期

  • 密闭式吸痰管在机械通气病人气道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究密闭式吸痰管在机械通气病人气道护理中的实际效果,总结心得。方法:择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52例 MV 者为研究对象,在实施密闭式吸痰法操作中,加强临床护理,探究护理结果。结果:52例患者中发生气道黏膜受损者5例,支气管痉挛者2例。无低血氧,人工气道阻塞等不良情况发生,效果明显。结论:对于 ICU 人工气道机械通气者,实施密闭式吸痰可节省吸痰时间,安全有效。在此过程中,做好相关护理工作,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一次性医用耗材量,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江梅 刊期: 2016年第39期

  • 小儿原发性心肌炎给予磷酸肌酸钠治疗的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小儿原发性心肌炎予以磷酸肌酸钠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70例原发性心肌炎患儿,使用随机数字表将70例患儿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添加磷酸肌酸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观察组的心肌酶谱恢复正常水平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原发性心肌炎的治疗中予以磷酸肌酸钠治疗,可缩短患儿的恢复时间,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宋家英 刊期: 2016年第39期

  • 论乡镇卫生院实施全科医学模式的问题与对策

    目的:随着社会发展的需求,社区医疗服务迫在眉睫,我国政府部门和人民群众已经开始广泛重视社区医疗服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尤其是全科医学和全科医生的知识和技术服务对社会医疗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其地位也在不断提升,也逐渐成为了我国若干年后卫生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针对社会医疗服务受到了全科医学的何种影响给予了分析,以供参考。

    作者:刘平原 刊期: 2016年第39期

  • 浅谈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管理现状及对策

    目的: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生活方式也相应的发生了重大改变,人们越来越开始重视自身的生命健康安全。传染病由于其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不易控制等特点,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安全的重大因素,对此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预防传染病,主要有:制定与完善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了传染病的宣传教育力度、加强了对传染病防治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等,但是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使得传染病仍然是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作者:文红 刊期: 2016年第39期

  •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综合治疗的研究进展

    目的:本文通过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综合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得出结论:外治法治疗本病有疗效好、毒副作用小等优点,在临床上应用较广泛,患者依从性也比较高,但目前疗效判定的标准尚不统一,日后应逐渐地统一疗效判定标准,规范操作流程。另外如何在众多治疗方法中找出佳的治疗方法也是我们临床工作者需考虑的问题。

    作者:郭献湘 刊期: 2016年第39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胎盘早剥的临床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分析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胎盘早剥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使患者能够得到及时准确的治疗,探讨更好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妊高征合并胎盘早剥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加用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干预前和干预后10 d 血压情况、分娩方式以及产前产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血压水平优于对照组,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提高,产前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进行相应治疗,均治愈出院,所有患者都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妊高征合并胎盘早剥的危害性大,临床护理应从分娩方式、产前合并症等方面入手,加强护理工作,包括待产过程中的护理、急救护理、术后护理、护理工作者的培训等。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专科护理与医疗相结合,可提高药物治疗效果,提高产科护理质量。

    作者:陈秀梅 刊期: 2016年第39期

  • 视网膜光凝术联合补益肝肾、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肝肾阴虚兼血瘀型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增殖型Ⅳ~Ⅴ期肝肾阴虚兼血瘀型患者,应用视网膜光凝术联合中医补益肝肾、活血化瘀法治疗的临床疗效。通过两组病员观察分析可以看出中医补益肝肾、活血化瘀法有助于提升单纯视网膜光凝术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肝肾阴虚兼血瘀型患者的疗效,值得应用。

    作者:贺杰 刊期: 2016年第39期

  • 社区非药物治疗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社区非药物治疗干预后在血糖控制方面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社区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一组40人。对照组治疗方法为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社区非药物治疗干预。针对血糖水平控制情况,对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值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是常发于老年患者中的糖尿病类型,而社区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居多,选择2型糖尿病的老年患者进行研究具有一定代表性;社区非药物治疗干预后在血糖控制方面产生的影响十分显著,能够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作者:邓志云 刊期: 2016年第39期

  • 日间手术病房管理护理模式实践

    目的:研究日间手术病房管理护理模式。方法以2016年7月至2016年12月间我院日间手术病房中4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前3个月的216例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护理模式;后3个月的270例患者为实验组,实施有针对性的管理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日间手术病房依据其特点制定其有针对性管理护理模式,能够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刘梅 刊期: 2016年第39期

  • 浅议新生儿窒息护理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观察和护理方法。方法对42例窒息新生儿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例发生窒息的新生儿,除两例伴有颅内出血放弃治疗,1例伴有肠麻痹肾功能衰竭,1例伴有肺出血死亡外,其他38例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在工作中我们体会到及时抢救和有效的复苏及复苏后正确的护理和治疗,能够提高新生儿窒息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凤玲 刊期: 2016年第39期

  • 肺炎克雷伯菌的LAMP检测方法及在腹泻患儿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肺炎克雷伯菌的 LAMP 检测方法及在腹泻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本院自2013年8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40例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检测方法的不同,随机的将这40例患儿分为观察组(LAMP 检测:环介导恒温扩增)和对照组(DPV 法:示差脉冲伏安法),两组各20例,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重点突出 LAMP 检测方法的优势(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20患儿的临床治疗性效果(总有效率为90%)明显的优于对照组20例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为7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泻患儿行肺炎克雷伯菌 LAMP 检测,其操作比较简便,检出率高,能够有效的指导腹泻患儿的临床治疗。

    作者:徐梅 刊期: 2016年第39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