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晶;郭莉;毕朝煜;任茜;孙晓静
目的: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推行计划生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本文将对计划生育服务工作中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谈一下自己的观点和认识,以期为我国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作者:贺其勒图 刊期: 2016年第39期
目的:通过护理,进一步探讨和掌握肝癌病人介入治疗的护理情况,总结介入治疗肝癌病人护理的经验,从而确保病人尽快的康复出院。方法我院于2011年9月至2012年10月,在院我进行介入治疗的30名病人的进行了介入治疗,通过采取一些有效、合理、科学的护理措施,达到了病人康复快、疗效明显的效果。结果通过30例病人都完成了介入治病并顺利通过了介入后的一个反应期,通过护理,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病率,同时也使病人的痛苦得到减轻,进一步改善了病人的生存质量。结论通过护理人员的有效护理,减少了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增强了病人的治疗效果。
作者:商琪佳 刊期: 2016年第39期
目的:当前,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各级卫生主管部门、卫生防疫机构、医疗单位以及基层社区、学校通力协作,在防控传染病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基层社区、学校成为了全社会防控传染病的重要前沿阵地。为了提高基层社会在传染病防治方面的成效,应当从强化社区、学校传染病防治教育、有效控制传染源、强化信息反馈、改善社区、学校生活环境以及科学管理流动人口等方面入手,充分发挥基层社区、学校在防控传染病方面的重要作用。
作者:萨如拉 刊期: 2016年第39期
目的:对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进行了临床研究,核心目的是通过微生物检测技术的优化创新,提高检测技术的临床实践效果,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方式,并对微生物检测速度以及诊断水平的提升提供有效支持。
作者:刘开明;王庆兰 刊期: 2016年第39期
目的:现阶段,我国医院门诊被投诉的事件非常多,其主要原因是护士法律知识欠缺,服务意识欠缺,缺乏沟通技巧和工作经验等。针对这些问题,医院管理者要采取措施避免门诊护理被投诉,保证门诊服务质量的提升。笔者根据相关工作经验,主要探究门诊护理投诉的原因及对策,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作者:林超 刊期: 2016年第39期
目的:母亲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是女人一生中幸福的时刻,这是一个自然过程,但对于分娩带来的疼痛,每个产妇回忆起来都是撕心裂肺的疼痛,甚至终身难忘,因为惧怕疼痛而进行剖宫产是剖宫产率逐年上升的主要原因。伴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无痛分娩应运而生。无痛分娩是关爱女性、关爱孕产妇现代文明的标志。本文首先对无痛分娩进行陈述,了解无痛分娩的优缺点,在我院开展无痛分娩后,分析对无痛分娩的护理出现的不足,总结经验,为实现剖宫产率的下降,能够更好地为我院实现关爱女性、关爱产妇的目标更近一层楼。
作者:高永兰 刊期: 2016年第39期
目的:探究肺炎克雷伯菌的 LAMP 检测方法及在腹泻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本院自2013年8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40例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检测方法的不同,随机的将这40例患儿分为观察组(LAMP 检测:环介导恒温扩增)和对照组(DPV 法:示差脉冲伏安法),两组各20例,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重点突出 LAMP 检测方法的优势(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20患儿的临床治疗性效果(总有效率为90%)明显的优于对照组20例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为7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泻患儿行肺炎克雷伯菌 LAMP 检测,其操作比较简便,检出率高,能够有效的指导腹泻患儿的临床治疗。
作者:徐梅 刊期: 2016年第39期
目的:探索64排 CT 脑灌注成像辅以 CT 血管造影应用于颈内动脉系统的短暂性脑缺血(TIA)和急性脑梗死(ACI)的影像诊断价值。方法在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选取100例颈内系统 TIA 患者和100例颈内系统 ACI 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64排 CT 脑灌注成像辅以 CTA检查。64排 CT 脑灌注成像检测并对比两组患侧脑内感兴趣区与健侧镜像对照区的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脑血流量(CBF)和脑血容量(CBV),同时, CTA 检测颈内动脉管腔狭窄情况。结果两组的患侧较健侧 MTT 延迟、CBF 与 CBV 下降,但 TIA 组 CBV 轻度下降。同时 TIA 组患者颈内动脉无和轻度狭窄合计比率(66.13%)高于 ACI 组患者,中重度狭窄合计比率(33.87%)低于 ACI 组患者(P<0.05)。结论64排 CT 脑灌注成像辅以 CT 血管造影应用于诊断颈内动脉系统的 TIA 和 ACI 效果显著,可较好的显示血管腔内情况,提示脑部缺血程度。
作者:毕玉红;杨成 刊期: 2016年第39期
目的:分析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在手术期间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预防感染发生的临床效果,并总结手术室感染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86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手术室感染事件发生例数、对手术室护理模式满意度。结论观察组患者仅有1例手术室感染事件发生,少于对照组的8例,差异显著(P<0.05);对手术室护理模式满意度为%,高于对照组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在手术期间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手术室感染事件的发生。
作者:王茜 刊期: 2016年第39期
目的:观察加用痰热清静脉滴注治疗 AECOPD 于常规 AECOPD 治疗是否更具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期间于我院 ICU住院的 AECOPD 患者28例,随机分为抗生素联合痰热清静脉滴注组与常规抗生素治疗组,比较抗生素联合痰热清静脉滴注组是否较常规抗生素治疗组具有更好临床疗效。结果:抗生素联合痰热清静脉滴注组临床疗效更佳,CRP、PCT 等炎性指标下降更明显。结论:AECOPD 治疗过程中联合痰热清静脉滴注更具疗效,为临床抗感染治疗中联合中成药治疗,减少抗生素联合使用提供思路。
作者:庄乐 刊期: 2016年第39期
目的:探讨治丹栀逍遥散加减联合西药治疗视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4例(92只眼)视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激素治疗,观察组采用丹栀逍遥散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4%,(P<0.05);两组治疗后副作用观察组出现明显较少。结论:丹栀逍遥散加减联合西药治疗视神经炎疗法可行,可以提高西药对视神经炎治疗的有效率,可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彭媛;薛静静;贾洪亮 刊期: 2016年第39期
目的:妇产科疾病发病率逐年提升,而很多医院由于受到医疗水平的局限,往往并不能及时、有效的为患者解决痛苦。不仅仅是因为医疗器材和医疗物质的限制,在一定水平上是由于医护人员并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和措施。本文中笔者主要是通过探讨社区医院常见的一些妇科疾病,然后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提出相对比较合理的治疗措施,旨在为妇科疾病治疗提供比较科学的治疗方法,在更大程度上为妇科患者减轻痛苦感。
作者:左树娥 刊期: 2016年第39期
目的:对中医辨证治疗脾胃病体会的价值开展研究、分析。方法选择 XX 医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200例脾胃病患者,100例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治设为研究组,100例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设为观察组,并对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率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所有患者经过中医辨证治疗后,脾胃病症状有98例患者得到明显改善,有效率为98%而且未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有75例症状得到改善,有效率为75%,15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两组在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方面,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脾胃病患者开展中医辨证治疗,所取得的效果良好,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改善,不良反应小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作者:刘向洁 刊期: 2016年第39期
目的:对门诊输液老年患者焦虑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进行系统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门诊收治的103例老年输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存在一定焦虑心理,输液过程中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应用焦虑自量表(SAS)评测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状态,并通过问卷调查掌握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本组患者的 SAS 评分显著降低,与护理前相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通过调查,本组护理满意度达到98.1%。结论:对于存在焦虑心理的门诊输液老年患者实施系统、针对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心理,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意义重大。
作者:蔡玥 刊期: 2016年第39期
目的:在医疗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很多设备都得到了较大的健全,特别是超导核磁共振系统,该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对于各种疾患的分析和确定,都具有很大的积极作用。超导核磁共振系统当中,水冷系统具有很大的作用,通过对该系统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可以由此来采取良好的维护保养措施,保证超导核磁共振系统的长久、安全使用。文章就此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作者:陈永祥 刊期: 2016年第39期
目的:小儿推拿根植于中国传统医学理论,在临床医学的研究中已经证明其独特价值。通过对于小儿推拿的发展现状的客观分析,我们希望能够更好的促进小儿推拿的不断进步,这种进步不仅仅建立在中医理论发展本身,同时在吸收和借鉴西医理论的基础上,实现小儿推拿的良好发展。小儿推拿的前景是光明的,但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我们保持客观、严谨和敢于专研的态度。
作者:刘爽 刊期: 2016年第39期
目的: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5月-2016年11月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12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1例;对照组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依达拉奉单独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尤瑞克林与依达拉奉2种药物联合治疗。对比2组急性脑梗死患者各项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急性脑梗死患者 ADL 与 NIHSS 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9.84%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尤瑞克林与依达拉奉2种药物联合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且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王爱民 刊期: 2016年第39期
目的:妇产科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与多发病。进入新世纪,妇产科病基础与临床的研究已取得一些突出性进展。同时,生化技术、信息技术以及新近兴起的纳米技术将在妇产科领域不断交叉与渗透,妇产科疾病谱也会出现改变,病人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将不断提高,妇产科疾病是一种常见多发病,严重威胁着女性的身心健康。随着医疗技术的不管更新,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被引入到妇产科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本文中,笔者将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就几种常见的妇产科疾病的防治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作者:徐永琴 刊期: 2016年第39期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稳压颗粒对老年 H 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84例肾虚血瘀证老年H 型高血压患者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口服常规降压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补肾活血稳压颗粒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稳压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活血稳压颗粒对稳定老年 H 型高血压患者血压及降低血同型半胱氨酸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毛祥坤;吴娜;潘琦虹;刘中勇 刊期: 2016年第39期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在门诊 PICC(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管维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2015年3月至2016年1月间门诊PICC 置管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3.1%)低于对照组(18.8%),且护理满意度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门诊 PICC 管维护中应用护理干预,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但德丽 刊期: 2016年第3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