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室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措施

王茜

关键词:手术, 针对性护理, 感染, 手术室
摘要:目的:分析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在手术期间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预防感染发生的临床效果,并总结手术室感染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86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手术室感染事件发生例数、对手术室护理模式满意度。结论观察组患者仅有1例手术室感染事件发生,少于对照组的8例,差异显著(P<0.05);对手术室护理模式满意度为%,高于对照组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在手术期间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手术室感染事件的发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密闭式吸痰管在机械通气病人气道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究密闭式吸痰管在机械通气病人气道护理中的实际效果,总结心得。方法:择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52例 MV 者为研究对象,在实施密闭式吸痰法操作中,加强临床护理,探究护理结果。结果:52例患者中发生气道黏膜受损者5例,支气管痉挛者2例。无低血氧,人工气道阻塞等不良情况发生,效果明显。结论:对于 ICU 人工气道机械通气者,实施密闭式吸痰可节省吸痰时间,安全有效。在此过程中,做好相关护理工作,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一次性医用耗材量,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江梅 刊期: 2016年第39期

  • 微生物快速检验技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进行了临床研究,核心目的是通过微生物检测技术的优化创新,提高检测技术的临床实践效果,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方式,并对微生物检测速度以及诊断水平的提升提供有效支持。

    作者:刘开明;王庆兰 刊期: 2016年第39期

  •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抗生素抗感染治疗中联合中成药痰热清静脉滴注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加用痰热清静脉滴注治疗 AECOPD 于常规 AECOPD 治疗是否更具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期间于我院 ICU住院的 AECOPD 患者28例,随机分为抗生素联合痰热清静脉滴注组与常规抗生素治疗组,比较抗生素联合痰热清静脉滴注组是否较常规抗生素治疗组具有更好临床疗效。结果:抗生素联合痰热清静脉滴注组临床疗效更佳,CRP、PCT 等炎性指标下降更明显。结论:AECOPD 治疗过程中联合痰热清静脉滴注更具疗效,为临床抗感染治疗中联合中成药治疗,减少抗生素联合使用提供思路。

    作者:庄乐 刊期: 2016年第39期

  • 浅谈妇产科疾病中物理疗法的应用

    目的:妇产科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与多发病。进入新世纪,妇产科病基础与临床的研究已取得一些突出性进展。同时,生化技术、信息技术以及新近兴起的纳米技术将在妇产科领域不断交叉与渗透,妇产科疾病谱也会出现改变,病人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将不断提高,为此笔者结合当今妇科病研究的发展趋势,对我国妇产科常见的疾病与诊治提出几点思考与建议。对于疾病的治疗,如今不但关注疾病的临床治疗,更加重视预防与治疗相结合的方法,因此,物理疗法被广泛应用,现将妇产科疾病中物理疗法的应用作详细的探讨。

    作者:沈白霜 刊期: 2016年第39期

  • 门诊护理投诉原因及对策探究

    目的:现阶段,我国医院门诊被投诉的事件非常多,其主要原因是护士法律知识欠缺,服务意识欠缺,缺乏沟通技巧和工作经验等。针对这些问题,医院管理者要采取措施避免门诊护理被投诉,保证门诊服务质量的提升。笔者根据相关工作经验,主要探究门诊护理投诉的原因及对策,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作者:林超 刊期: 2016年第39期

  • 门诊老年输液病人焦虑的护理体会

    目的:对门诊输液老年患者焦虑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进行系统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门诊收治的103例老年输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存在一定焦虑心理,输液过程中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应用焦虑自量表(SAS)评测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状态,并通过问卷调查掌握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本组患者的 SAS 评分显著降低,与护理前相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通过调查,本组护理满意度达到98.1%。结论:对于存在焦虑心理的门诊输液老年患者实施系统、针对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心理,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意义重大。

    作者:蔡玥 刊期: 2016年第39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蒙医模式化护理对疗效干预效果

    目的:分析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蒙医模式化护理对疗效干预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诊治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同样治疗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对策,观察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再给予蒙医模式化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症状及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症状及指标改善比例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亦更高(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蒙医模式化护理措施能取得良好的干预效果。

    作者:周香兰 刊期: 2016年第39期

  •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产妇产时与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方法以及其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降低产妇产时与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总结应用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70例产妇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观察组采用全程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的产时出血量、产后出血量及产后24h 出血量。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产时出血量、产后2h 与24h 的出血量分别为(143.88±9.92)ml、(86.34±9.76)ml、(146.32±21.07)ml,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避免产妇的产时及产后出血情况的发生,促进产妇更快更好的康复,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李玉灵;王维 刊期: 2016年第39期

  •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综合治疗的研究进展

    目的:本文通过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综合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得出结论:外治法治疗本病有疗效好、毒副作用小等优点,在临床上应用较广泛,患者依从性也比较高,但目前疗效判定的标准尚不统一,日后应逐渐地统一疗效判定标准,规范操作流程。另外如何在众多治疗方法中找出佳的治疗方法也是我们临床工作者需考虑的问题。

    作者:郭献湘 刊期: 2016年第39期

  • 臭氧配合手术治疗多节段腰间盘突出的术后护理效果研究

    目的:析“臭氧+手术”治疗多节段腰间盘突出的术后护理法及效果。方法:将40例多节段腰间盘突出者随机等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都给予臭氧联合手术治疗,试验组于术后行针对性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个性化护理措施对多节段腰间盘突出者进行护理,可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

    作者:刘杰 刊期: 2016年第39期

  • 肺炎克雷伯菌的LAMP检测方法及在腹泻患儿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肺炎克雷伯菌的 LAMP 检测方法及在腹泻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本院自2013年8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40例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检测方法的不同,随机的将这40例患儿分为观察组(LAMP 检测:环介导恒温扩增)和对照组(DPV 法:示差脉冲伏安法),两组各20例,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重点突出 LAMP 检测方法的优势(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20患儿的临床治疗性效果(总有效率为90%)明显的优于对照组20例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为7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泻患儿行肺炎克雷伯菌 LAMP 检测,其操作比较简便,检出率高,能够有效的指导腹泻患儿的临床治疗。

    作者:徐梅 刊期: 2016年第39期

  • 青光眼滤过术后脉络膜脱离的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分析

    目的:探析青光眼滤过术后脉络膜脱离的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行青光眼滤过术后发生脉络膜脱离的30例患者予以研究,总结分析患者发生脉络膜脱离的原因,提出有效的预防对策。结果:30例患者发生脉络膜脱离的原因主要有年龄因素、术前眼部充血、术前高眼压、术后持续低眼压、手术操作不当、疾病因素。经抗炎、散瞳、加压包扎、高渗剂治疗后,30例患者均治愈,平均治疗时间为(6.4±1.8)d。结论:脉络膜脱离作为青光眼滤过术后一种常见并发症,通常和患者年龄因素、术前眼部充血、术前高眼压、术后持续低眼压、手术操作不当、疾病因素等相关,为此,一定要加强术前、术后防治,规范手术操作,从而减少脉络膜脱离症状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宋明明 刊期: 2016年第39期

  • “温补肾阳”法论治郁症的探讨

    目的:纵观古今医家,普遍认为郁证因七情所伤,病位在肝,与心、脾相关,并以“木郁达之”之治则,方药以疏肝理气为主,然笔者在临床中发现循此法治疗郁证亦有效微者,为此探析古代医籍及文献后,发现郁证从肾论治亦有很好的疗效,故撰此文,以飨同道,求以指正。

    作者:杨彬;杨东东;吴佩莅;刘美君;李娅迪;邹懿;郭茂丽 刊期: 2016年第39期

  • 中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和骨折内固定术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与骨折内固定术在中老年股骨颈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股骨折内固定术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术后各项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39/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34/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分别为(76.6±22.1)min 和(80.6±18.6)min,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168.9±23.2)ml,明显多于对照组的(112.2±18.8)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5.6±2.4)d,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3.2±2.6)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卧床时间(20.6±4.5) d,明显少于对照组(45.8±5.8)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5%(1/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6/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中老年股骨颈骨折具有显著临床效果,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可靠,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黄小春 刊期: 2016年第39期

  • 低分子肝素联合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急性肺栓塞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分子肝素联合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6年6月于我院住院确诊为急性肺栓塞患者84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各42例。对照组使用低分子肝素等进行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右心功能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气分析指标、右心功能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治疗后试验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试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急性肺栓塞能显著改善患者 PaO2,右心功能,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明;张梦娇;李多;范贤明 刊期: 2016年第39期

  • 小议中医小儿推拿术

    目的:小儿推拿根植于中国传统医学理论,在临床医学的研究中已经证明其独特价值。通过对于小儿推拿的发展现状的客观分析,我们希望能够更好的促进小儿推拿的不断进步,这种进步不仅仅建立在中医理论发展本身,同时在吸收和借鉴西医理论的基础上,实现小儿推拿的良好发展。小儿推拿的前景是光明的,但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我们保持客观、严谨和敢于专研的态度。

    作者:刘爽 刊期: 2016年第39期

  • 急性脑血管意外的急救与护理

    目的:讨论脑血管意外的急救与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50例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的临床急救护理资料。结果通过快速有效的急救护理以及后续康复治疗,45例病情好转且稳定,占90%,5例患者病情无明显改善,因脑干出血形成脑疝,占10%。结论快速、有效的现场救护,安全转运以及院内的后续治疗护理,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作者:曹迪佳 刊期: 2016年第39期

  • 不同穴位状态下推拿结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差异性评价

    目的:观察不同穴位状态下推拿结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的差异性。方法:6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试验组给予力敏腧穴推拿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腧穴推拿治疗,试验组和对照组均结合针刺,每日治疗1次,共15天。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田中靖久症状量表及 VAS 疼痛评分。结果:治疗结束后,研究发现患者临床症状、功能评分显著增长,VAS 积分明显下降,且试验组较对照组改善程度更明显,临床疗效更优,试验组总有效率96.88%;对照组总有效率81.2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力敏腧穴推拿结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腧穴推拿结合针刺。

    作者:毛强健;叶文国;迟振海;杨亚男;许巍;刘祖琴 刊期: 2016年第39期

  • 蒙药黄柏八味散研究进展

    目的:本文对蒙药黄柏八味散的近年来临床应用研究、质量控制、剂型改进等进行了文献综述,为该蒙药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推广及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吴吉英;散丹 刊期: 2016年第3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膝关节滑膜炎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讨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现随机选取2016年4月-2016年11月在我院治疗慢性膝关节滑膜炎患者64例,将其分成对照组32人和观察组32人,对照组采用西医关节腔注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即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之上进行中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痊愈17例,显效10例,有效4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患者治疗痊愈12例,显效6例,有效8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81.25%。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2例患者跟踪回访后发现复发2例,复发率为6.25%;对照组32例患者跟踪回访后发现复发7例,复发率为21.87%。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膝关节滑膜炎临床效果明显,复发率小,可在临床广泛应用,值得推广。

    作者:郭敏 刊期: 2016年第39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