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议中医小儿推拿术

刘爽

关键词:小儿推拿, 发展, 前景
摘要:目的:小儿推拿根植于中国传统医学理论,在临床医学的研究中已经证明其独特价值。通过对于小儿推拿的发展现状的客观分析,我们希望能够更好的促进小儿推拿的不断进步,这种进步不仅仅建立在中医理论发展本身,同时在吸收和借鉴西医理论的基础上,实现小儿推拿的良好发展。小儿推拿的前景是光明的,但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我们保持客观、严谨和敢于专研的态度。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腹横纹小切口疝气手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腹横纹小切口疝气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以2015年1月-2016年10月时间段内本院收治的64例疝气患儿为对象,以入院先后顺序为依据,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行传统手术治疗,研究组,行腹横纹小切口疝气手术治疗,对比患儿治疗效果。结果:对比手术各项指标,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针对术后并发症,研究组发生率为9.3%,对照组为21.8%,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横纹小切口疝气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疗效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兰树伟 刊期: 2016年第39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与CT造影对颈动脉狭窄的对比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与 CT 造影对颈动脉狭窄的差异。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因怀疑缺血性脑血管病接受颈动脉检查的患者,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CT 造影及 CT 血管造影。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与 CT 造影检查对判断颈动脉狭窄的差异。结果:以脑血管造影为“金标准”,彩色多普勒超声与 CT 造影对不同狭窄程度颈动脉的敏感度、特异度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以脑血管造影为“金标准”,彩色多普勒超声与 CT 造影对颈动脉狭窄诊断价值相近,值得作为颈动脉病变的筛查方法。

    作者:周玲娟;孙雪梅;冯海云 刊期: 2016年第39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蒙医模式化护理对疗效干预效果

    目的:分析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蒙医模式化护理对疗效干预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诊治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同样治疗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对策,观察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再给予蒙医模式化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症状及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症状及指标改善比例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亦更高(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蒙医模式化护理措施能取得良好的干预效果。

    作者:周香兰 刊期: 2016年第39期

  • 大骨瓣减压术在颅脑外伤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大骨瓣减压术在颅脑外伤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作为研究时段,回顾这一时间段内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0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手术方法的不同而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实施常规的骨瓣开颅手术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则采用大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恢复良好率为40%、观察组为67.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预后不良(植物状态+死亡)率为15%、观察组预后不良(植物状态+死亡)率为2.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5%、观察组发生率为15%,存在显著差异(X2=4.2667;P=0.0388)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于颅脑外伤的患者采取大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效果较好,可有效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赵宏祥 刊期: 2016年第39期

  • 加减乌梅丸配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中医加减乌梅丸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所在医院2015年3月——2016年5月68例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n=34)给予常规化疗治疗,观察组(n=34)采用中医加减乌梅丸+化疗方案,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52.9%、50.0%)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加减乌梅丸联合化疗方案,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预后。

    作者:于小梅 刊期: 2016年第39期

  • 青光眼滤过术后脉络膜脱离的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分析

    目的:探析青光眼滤过术后脉络膜脱离的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行青光眼滤过术后发生脉络膜脱离的30例患者予以研究,总结分析患者发生脉络膜脱离的原因,提出有效的预防对策。结果:30例患者发生脉络膜脱离的原因主要有年龄因素、术前眼部充血、术前高眼压、术后持续低眼压、手术操作不当、疾病因素。经抗炎、散瞳、加压包扎、高渗剂治疗后,30例患者均治愈,平均治疗时间为(6.4±1.8)d。结论:脉络膜脱离作为青光眼滤过术后一种常见并发症,通常和患者年龄因素、术前眼部充血、术前高眼压、术后持续低眼压、手术操作不当、疾病因素等相关,为此,一定要加强术前、术后防治,规范手术操作,从而减少脉络膜脱离症状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宋明明 刊期: 2016年第39期

  • 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6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采用经椎间孔镜治疗,对照组采用行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比较两种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术后卧床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术后24h、48h、72h VA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利于患者术后快速恢复,提高手术成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叶勇祥;李勇 刊期: 2016年第39期

  • 不同穴位状态下推拿结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差异性评价

    目的:观察不同穴位状态下推拿结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的差异性。方法:6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试验组给予力敏腧穴推拿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腧穴推拿治疗,试验组和对照组均结合针刺,每日治疗1次,共15天。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田中靖久症状量表及 VAS 疼痛评分。结果:治疗结束后,研究发现患者临床症状、功能评分显著增长,VAS 积分明显下降,且试验组较对照组改善程度更明显,临床疗效更优,试验组总有效率96.88%;对照组总有效率81.2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力敏腧穴推拿结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腧穴推拿结合针刺。

    作者:毛强健;叶文国;迟振海;杨亚男;许巍;刘祖琴 刊期: 2016年第39期

  • 维持性控制护理模式对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相关性低血压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维持性控制护理模式对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相关性低血压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7月-2016年9月在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接受规律血液透析治疗的8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维持性控制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低血压发生率为10.7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持性控制护理模式有利于老年血液透析患者降低低血压发生率,提升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晶;郭莉;毕朝煜;任茜;孙晓静 刊期: 2016年第39期

  • 试论妇产科门诊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性

    目的:探讨妇产科门诊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性与如何有效的管理,控制院感的发生。方法:针对妇产科的治疗特点,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无菌观念,加大对无菌物品的管理制度,有效防治院感与交叉感染的发生。结论:控制妇产科医院门诊的感染是能够有效预防许多疾病和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途径,对控制疾病的发生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格日勒其木格 刊期: 2016年第39期

  • 论基层医院妇产科的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目的:基层医院对于基层医院对于妇产科的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应主要采取院内预防感染相关手段,对其相关设施与环境加强改造。对于前来就诊的妇产科感染患者,可采取控制感染的措施,及时将敏感性抗生素足量给予,以保证其没有传染他人的危险。,应主要采取院内预防感染相关手段,对其相关设施与环境加强改造。对于前来就诊的妇产科感染患者,可采取控制感染的措施,及时将敏感性抗生素足量给予,以保证其没有传染他人的危险。如果能及时用药或者定期检查发现病症,有针对性的进行防治,基本上都能缓解且改善病症,对于保障孕妇和新生婴儿的安全和身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乌兰其其格 刊期: 2016年第39期

  • 小儿原发性心肌炎给予磷酸肌酸钠治疗的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小儿原发性心肌炎予以磷酸肌酸钠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70例原发性心肌炎患儿,使用随机数字表将70例患儿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添加磷酸肌酸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观察组的心肌酶谱恢复正常水平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原发性心肌炎的治疗中予以磷酸肌酸钠治疗,可缩短患儿的恢复时间,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宋家英 刊期: 2016年第39期

  • 超导核磁共振水冷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维护保养研究

    目的:在医疗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很多设备都得到了较大的健全,特别是超导核磁共振系统,该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对于各种疾患的分析和确定,都具有很大的积极作用。超导核磁共振系统当中,水冷系统具有很大的作用,通过对该系统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可以由此来采取良好的维护保养措施,保证超导核磁共振系统的长久、安全使用。文章就此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作者:陈永祥 刊期: 2016年第39期

  • 论常见传染病的管理与预防

    目的:当前,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各级卫生主管部门、卫生防疫机构、医疗单位以及基层社区、学校通力协作,在防控传染病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基层社区、学校成为了全社会防控传染病的重要前沿阵地。为了提高基层社会在传染病防治方面的成效,应当从强化社区、学校传染病防治教育、有效控制传染源、强化信息反馈、改善社区、学校生活环境以及科学管理流动人口等方面入手,充分发挥基层社区、学校在防控传染病方面的重要作用。

    作者:萨如拉 刊期: 2016年第39期

  • 小议中医小儿推拿术

    目的:小儿推拿根植于中国传统医学理论,在临床医学的研究中已经证明其独特价值。通过对于小儿推拿的发展现状的客观分析,我们希望能够更好的促进小儿推拿的不断进步,这种进步不仅仅建立在中医理论发展本身,同时在吸收和借鉴西医理论的基础上,实现小儿推拿的良好发展。小儿推拿的前景是光明的,但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我们保持客观、严谨和敢于专研的态度。

    作者:刘爽 刊期: 2016年第39期

  • 试论如何开展妇产科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目的:妇产科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与多发病。进入新世纪,妇产科病基础与临床的研究已取得一些突出性进展。同时,生化技术、信息技术以及新近兴起的纳米技术将在妇产科领域不断交叉与渗透,妇产科疾病谱也会出现改变,病人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将不断提高,妇产科疾病是一种常见多发病,严重威胁着女性的身心健康。随着医疗技术的不管更新,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被引入到妇产科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本文中,笔者将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就几种常见的妇产科疾病的防治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作者:徐永琴 刊期: 2016年第39期

  • 疼痛护理干预对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干预对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并分析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在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骨科接受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等疼痛护理干预。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对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进行测评。结果:经过视觉模拟评分法测定疼痛程度,术后3d 观察组患者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针对性的疼痛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减轻骨科患者术后的疼痛,加快患者术后的恢复进程,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秦宝莹 刊期: 2016年第39期

  • 浅议新生儿窒息护理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观察和护理方法。方法对42例窒息新生儿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例发生窒息的新生儿,除两例伴有颅内出血放弃治疗,1例伴有肠麻痹肾功能衰竭,1例伴有肺出血死亡外,其他38例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在工作中我们体会到及时抢救和有效的复苏及复苏后正确的护理和治疗,能够提高新生儿窒息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凤玲 刊期: 2016年第39期

  • 180份专科表格式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存在问题分析与对策

    目的:专科表格式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节约了书写时间,方便了护士工作,但在记录书写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现将2016年1月到9月病案中180份专科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了相应对策:提高对危重患者护理记录书写重要性认识,加强书写质量的环节控制,提高护理人员的专科业务素质,通过措施的制订及执行,使原有的问题得到改观。

    作者:矫冬梅 刊期: 2016年第39期

  • 浅谈妇产科疾病中物理疗法的应用

    目的:妇产科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与多发病。进入新世纪,妇产科病基础与临床的研究已取得一些突出性进展。同时,生化技术、信息技术以及新近兴起的纳米技术将在妇产科领域不断交叉与渗透,妇产科疾病谱也会出现改变,病人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将不断提高,为此笔者结合当今妇科病研究的发展趋势,对我国妇产科常见的疾病与诊治提出几点思考与建议。对于疾病的治疗,如今不但关注疾病的临床治疗,更加重视预防与治疗相结合的方法,因此,物理疗法被广泛应用,现将妇产科疾病中物理疗法的应用作详细的探讨。

    作者:沈白霜 刊期: 2016年第39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