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肝癌的各期增强图像的特点分析

崔蕊;黄晓云;浦炫;杨粉;濮宏积;李朝稳

关键词:早期肝癌, 16排螺旋CT, 图像, 特点
摘要:目的:分析早期肝癌的各期增强图像的特点,提高临床对于早期肝癌的检出率。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30例早期肝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手术前均对患者进行16排螺旋 CT 多期增强扫描检查,分析它们各期图像的特点。结果:经过图像分析可以看出,肝细胞癌在肝动脉期的图像大多表现为高密度强化,并且可以看见肿瘤血管;而在门静脉期以及平衡期则大多表现为低密度无强化;并且经过病理证实,肝内占位性病变为原发性肝细胞癌的患者有27例,占比90%。结论:对于早期肝癌患者可以使用16排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进行检查,可以根据图像反应出的早期肝癌血供特点进行诊断,对早期肝癌的诊断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程为平教授头部“个”字透刺法治疗特发性震颤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头部“个”字透刺法治疗特发性震颤的临床疗效,探索新方法。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0例。治疗组给以头部“个”字透刺法,对照组予口服药物。根据治疗前后震颤等临床症状、体征,依照震颤评分量表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治疗后震颤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P<0.05)。结论:头部“个”字透刺法治疗特发性震颤是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孙刚源;肖丙龙;程为平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护理干预对尿结石患者认知及预防治疗的影响

    目的:通过相关研究探讨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对尿结石患者的认知及预防治疗的影响,为临床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62例尿结石患者,将这6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对尿结石的认知状况及预防治疗行为状况作对比。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尿结石的认知评分高于对照组及尿结石预防治疗行为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尿结石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知识认知水平及参与预防治疗的积极性,对尿结石患者护理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彭娟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临床路径管理模式在NICU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管理模式引入NICU护理实习带教中的效果观察。方法:将NICU实习护生80人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人。实验组实施临床路径带教模式,对照组实施传统带教方法,比较两组带教效果。结果:实验组理论、操作成绩及医护配合能力、动手配合能力和紧急应急能力等带教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临床路径管理模式带教时,带教老师按照路径要求有计划、有目的、有时间性、循序渐进和有效地控制教学进程,有助于提高带教质量。

    作者:张瑜;郭宇;陈晓霞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晚期大肠癌化疗一例

    目的:大肠癌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等特点,本文对1例直肠癌患者进行直肠癌根治术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认为手术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病情,而术后再实施相应化疗方案,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作者:杨颖;李雷;王萌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我科收治的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依据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知识知晓率、治疗配合度和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颇为显著,能够增强护理工作的针对性,提高护理效率与护理安全性,保障患者获得满意的预后。

    作者:刘恩丽;陈玲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泸州市少数民族地区城乡教育差距的影响因素及对策--以叙永县苗族为例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我国对教育的投入不断的提高。然而,城乡教育差距的拉大是我国教育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严重问题。而且,该问题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显得更加突出,目前这种日益拉大的教育差距已经对中国教育的协调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制约,并直接影响到国家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针对该问题,我们需要在加大对教育资金投入的前提下,进一步优化资源分配,并且由政府出台相关的地区性扶持政策,从而达到缩小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差距。

    作者:李晓霞;姚永邦;杨自全;文艺;莫琳龙;刘宇瑶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慢传输型便秘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目的:随着医学研究深入,慢传输型便秘的治疗方法不断变化,种类多样,主要有西药疗法、中药内服、生物反馈等,其中中西医治疗为主线,本文结合近年来的研究及文献内容,对慢传输型便秘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简单汇报。

    作者:李峰;杜海洋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防治内蒙古200例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内蒙古200例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13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我院进行治疗的200例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100)和观察组(n=100),对照组给予患儿阳光照射治疗,观察组给予患儿维生素 D 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的治疗效果差异显著(P<0.05),统计学意义显著;观察组患儿的生长发育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的差距,P>0.05,统计学意义不显著。结论采用维生素D治疗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具有较大的意义,可促进患儿的正常生长发育。

    作者:郑丽杰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肺癌的病理诊断及结果初步研究

    目的:分析讨论肺癌的临床病理诊断方法以及临床诊断效果。方法:本组选择2014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86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回顾性的对全部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结果:86例患者都经过术后病理学确诊,其中有79例(91.86%)患者经术前组织或者细胞病理学确诊。此外,有8例患者存在胸腔积液情况,进行抽胸腔积液且查癌细胞处理。6例患者经肺穿刺活检、痰检以及纤支镜取活检等方法找到癌细胞,由于高度怀疑存在恶性病变而进行手术,手术中经快速冰冻切片确诊的患者为4例。结论:就肺癌患者而言,在手术前需及时的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诊断,其中肺癌术前病理诊断是确定肺癌术前化疗以及术中手术方案的关键依据,可有效的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中广泛的推广应用。

    作者:叶红伟;胡蓉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ICU 重症患者护理中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研究ICU 重症患者护理中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ICU重症患者一共有10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对病人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对病人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之前,两组病人的SDS、SAS以及睡眠质量评分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以后,两组病人的 SDS和SAS评分低于对照组,睡眠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 IUC 重症病人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可以使病人睡眠质量明显提高,使不良情绪得以消除,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廖丹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观察不同部位的牙体缺损使用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究不同部位的牙体缺损使用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近两年我院收治的73例不同部位的牙体缺损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差异分为不同的组别,包括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应用传统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组则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方式进行治疗,对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出现变色、磨损和充填体脱落的患者有2例,不良反应率为5.4%,对照组出现上述不良反应的患者有4例,不良反应率为11.1%,11.1%>5.4%,治疗组的治疗优势更为明显,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不同部位的牙体缺损患者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方式进行治疗,其优势明显,患者对其满意率比较高。

    作者:欧琳琳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30例婴幼儿腹泻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分析

    目的:对婴幼儿腹泻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进行相关的探讨与研究,为临床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将本院在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婴幼儿腹泻患者共计30例作为研究资料,对患者的病原微生物检测的结果进行相关的分析研究。结果经过相关的检查,由菌痢造成的腹泻的患儿占17.3%,因为轮状病毒感染造成的腹泻的患儿占79.8%,因为别的原因造成的腹泄的患儿占2.8%。将男女患者轮状病毒感染阳性率的情况进行比较,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不足6个月的婴幼儿和6个月—3岁的患儿,与3—6岁的患儿,他们之间进行轮状病毒阳性率的对比,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轮状病毒感染是造成婴幼儿发生腹泻的主要病原微生物,在6个月—3岁的婴幼儿中比较多发,我们要及时、有效的进行相关的病原微生物的检验,以便及时进行治疗。

    作者:顾科萍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社区护理干预糖尿病患者遵医率和血糖控制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社区护理干预糖尿病患者遵义率以及血糖控制情况。方法:我社区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间诊治的220例尿糖病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110例患者没有进行特殊的干预。观察组的110例患者接受用药指导、心理疏导、运动疗法、饮食疗法以及尿糖、血糖的自我监测等等,经过6个月的干预后比较两组患者的遵医行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通过比较分析,观察组患者遵医率为82.1%,对照组为46.1%,观察组患者的遵医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控制良好率为72.73%;对照组患者良好率为54.55%。观察组患者餐后2h血糖良好率为78.18%;对照组良好率为56.36%。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糖尿病患者接受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升其遵医行为,同时能够更好的控制血糖,减低再次住院几率,有效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社区推广应用。

    作者:张美亚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院内制剂益气活血颗粒治疗9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用院内制剂益气活血颗粒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胸痹心痛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在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本科住院部收治的96例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治疗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院内制剂益气活血颗粒(黄芪、党参、当归、川芎、麦冬、五味子、丹参、益母草、陈皮等)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西药抗心绞痛、抗血小板聚集、抗凝、降脂、降压等常规治疗,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心绞痛的症状及心电图的表现均得到改善,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院内制剂益气活血颗粒能有效改善心肌缺血,减少冠心病心绞痛发作的次数,能延缓病情进展,明显改善病人症状,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玮;王磊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顺序分为两组,采用常规检验的对照组(40例)和采用生化检验的观察组(40例),对比并分析两种检验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检验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诊断中采用生化检验的方法,诊断有效率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砚峰;刘敬文;绪平;朱伟波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护理干预对预防老年人跌倒的效果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预防老年人跌倒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5月于我院住院就诊老年病人182例,并按照随机数表,均分为研究组及参考组。各组病患均为91例,所有病患均运用一般护理干预,而在以上基础上,研究组联合综合护理进行干预,护理干预内容包含安全防护、心理护理、环境护理等多个方面,后统计各组老年病患住院期间的跌倒次数以及跌倒损伤情况,计算跌倒率,展开组间对比。结果根据研究结果统计对比可知,研究组91例病患中,跌倒总次数为8次,跌倒损伤包含4例无任何损伤,2例轻微擦伤;1例软组织挫伤,1例骨折,总体跌倒率为为8.79%;参考组91例病患中,跌倒总次数为36次,跌倒损伤包含12例无任何损伤,11例轻微擦伤;7例软组织挫伤,6例骨折,总体跌倒率为为39.56%。且以上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比以往基础护理干预,运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对老年病患住院跌倒问题进行控制,同时降低他们因为跌倒受到的二次损伤,因而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李虹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目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应采取综合治疗,以良好的血糖控制为本,辅以一些纠正代谢紊乱、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的药物,对减少或延缓 DPN 发生和进展往往能起到较好的疗效。

    作者:李永明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浅谈跟腱断裂的护理体会

    目的:了解跟腱术后的护理要点,使患者更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跟腱是人体强大的肌腱之一,能承受很大的张力,一般较少发生断裂,在专业运动人员中是常见运动损伤之一,处理以手术为主。能否及早手术,直接影响预后,同时护理工作和康复训练是患者更快更好恢复的关键。

    作者:胡湘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光疗配合苯巴比妥治疗新生儿黄疸60例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光疗配合苯巴比妥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方法本院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60例新生儿黄疸采用蓝光配合苯巴比妥治疗。结果在本院治疗的60例新生儿黄疸有51例属于病理性黄疸,新生儿经过光疗配合苯巴比妥治疗后全部康复出院。结论蓝光配合苯巴比妥治疗新生儿黄疸安全性高,能有效的降低新生儿黄疸患儿体内的胆红素,是值得广泛推行的方法。

    作者:李晓莉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浅谈消毒供应中心护士的素质要求

    目的:消毒供应中心要适应医院的发展趋势,必须要有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护理队伍。该中心不但承担全院可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等物品的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储存、发放,而且是院内感染的控制者。因此,护士必须具备专业知识及应有的职业道德素质,才能满足现代化医院的发展需求。

    作者:汪永红;吴惠芹 刊期: 2016年第34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