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石宝序;吕京波
森林脑炎是由森林脑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见于森林地带,因多发于春夏季节,又名为“春夏脑炎”,森林脑炎病毒寄生于啮齿动物,如松鼠等血液中,通过吸血昆虫(蜱)媒介传播,当人进入本病存在的森林地区时,被感染的蜱叮咬后,就可能受感染,但大部分人呈隐性感染,或仅有轻微症状,仅有一小部分出现明显症状。传播途径主要由于硬蜱叮咬,我国以东北及西北原始森林地区为主,流行于5-7月份,8月以后下降。重症森林脑炎不及时进行抢救及有效的护理,患者因突发高热、颈强直、抽搐、昏迷甚至死亡。我科于2016年6月收入一名森林脑炎患者,经过医生护士奋力抢救及精心的护理,患者病情好转出院。
作者:朱香花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到2016年6月,在本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脑梗塞患者共120例,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60例,观察组患者使用精细化管理,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评价,并对照分析两组脑梗塞患者的健康情况。结果经过分析,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达到93.3%,对照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只有70%,而且观察组在护理期间意外事件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健康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脑梗塞患者的精细化护理,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并发症以及意外情况,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金燕舞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对透析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对护理干预对策进行分析总结。方法:搜集本院危重病房2013年1月-2016年2月诊治32例血液透析病患,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模式,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终的护理效果。结果:1)实验组透析患者心血管并发症发病率为6.25%显著低于参照组18.75%,整体并发症发生率25%显著低于参照组50%,整体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参照组,Χ2=25.38、19.97,t=2.41,P<0.05;2)实验组病患的焦虑程度62.5%(10/16)明显高于参照组25%(4/16),Χ2=19.97,P<0.05;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于透析患者心血管并发症控制的效果十分满意,能够大大降低透析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王艳奎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公共场所行业从业人员体检HBsAg及HBeAg携带情况。方法挑选2015年2月-2016年1月来我院体检的54682名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及HBeAg携带情况。结果参加体检的公共场所从业人员54682名中,1098人为HBsAg及HBeAg携带者,携带率为20%,男性的HBsAg及HBeAg携带率比女性高。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中本地与外埠户籍的人员HBsAg及HBeAg携带率分别为0.7%、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全国平均感染率比较,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及HBeAg携带率较低,但是仍旧需要持续开展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体检工作,并针对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实施乙肝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以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作者:孔燕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研究白血病患者应用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到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白血病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分。结果:经过护理后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与护理前心理状态评分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后的心理状态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血病患者应用心理护理效果较好,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具有很高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潘肖肖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富锦市2013-2015年的艾滋病疫情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选取富锦市的艾滋病患者34例,选取时间为2013年1月-2015年12月,分析不同年限的艾滋病患病情况与传播途径。结果①传播途径:从传播途径上看,主要为同性性传播,比例为67.65%。②病例来源:大部分患者为自愿咨询,比例为44.12%,其次为术前检查,比例为26.47%。结论在2013-2015年间,富锦市的艾滋病患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疾病防控中心要加大力度对高危群体进行健康教育,降低艾滋病的患病率。
作者:马立波;栾长春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小儿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和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以我院2007年1月到2012年1月收治的小儿患者例数为1280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平均分为静脉留置针组和传统穿刺组,静脉留置针组运用静脉留置针穿刺法,传统穿刺组运用传统静脉穿刺法,对比两组小儿患者反复扎针的比例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等。结果:在反复扎针的比例、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家长满意率等方面,静脉留置针组小儿患者均明显优于传统静脉穿刺组小儿患者,两组之间结果的差异具有显著性(<0.05)。结论:小儿静脉留置针是临床输液的主要给药途径,其有助于降低小儿患者反复扎针的次数,降低小儿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是一种值得大力应用和推广的给药手段。
作者:陈超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对心脑血管疾病进行心理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观察护理效果。结果经积极治理及精心护理,患者得到了良好的恢复。结论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增强了其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了治愈率,减轻了致残程度,改善了生活质量,为家庭及社会减轻了负担。因此,做好心理护理,对心脑血管病人十分重要。
作者:康秀玲;徐秀琴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究X线与CT检查应用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诊断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80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按照检查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CT检查后再进行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X线检查后再进行对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准确率(阳性率),诊断治疗后的治疗效果和X线与CT检查的表现。结果:观察组检测出阳性患者38例,阳性率是95%,诊断治疗后的治疗效果治愈率52.63%,总有效率是86.84%,对照组检测出阳性患者30例,阳性率是75%,诊断治疗后的治疗效果治愈率50%,总有效率是66.67%;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准确率高于对照组,诊断治疗后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T检查的准确率高,是用于早期诊断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较为有效的手段。
作者:卢祖坤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预防脑卒中患者并发坠积性肺炎的护理。方法:以我院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两组基础护理相同,研究组患者入院后护士通过分析坠积性肺炎的高危因素来进行预防干预。对比(1)两组住院期间坠积性肺炎和肺部感染发生率。(2)两组患者对护士护理满意度。结果:(1)两组住院期间坠积性肺炎和肺部感染发生率,比较有差异(P<0.05)。(2)两组患者对护士护理满意度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预防脑卒中患者发生坠积性肺炎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干预,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改善患者预后,降低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作者:张后余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属于院内感染性肺炎,其常见于机械通气48h后或机械通气停用、人工气道拔除48h内。如果VAP患者未能得到及时与有效护理,则会加重病情,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威胁其生命安全。为了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其生活质量,本文综述了口腔护理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进展,旨在指导临床护理工作。
作者:邹慧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明确医院就诊病人对医院护理的满意情况,以便医院加强护理管理,提高病人对我院护理工作的肯定。方法对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住院的病人,在病人即将出院后对病人发放调查问卷,整理回收调查问卷,统计分析病人对我院护理工作满意的情况,并针对性对调查问卷中反映的的护理问题进行改善,提出良好的护理管理方法。结果由调查问卷可知,在护理满意情况方面,病人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和护理人员护理的操作手法比较满意,而在对护理人员实施的健康教育以及护理人员的主动服务方面表现出不满意。结论对我院病人发放调查问卷,以调查和研究我院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能够进行针对性的改善,提高病人我院护理工作的肯定。
作者:孔丽;桑广娟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通过小剂量奥美拉唑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期间随机抽取的8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多潘立酮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观察组运用小剂量奥美拉唑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82.5%,对照组为85%,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药物不良反应上,观察组为0%,对照组为1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通过小剂量奥美拉唑治疗可以达到较好效果,同时不良反应少,治疗安全性更高。
作者:付磊;张瑾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研究对耳鼻喉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6月在我院进行耳鼻喉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将他们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患者疼痛程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后心率(70.2±9.89)、收缩压(111.1±16.8)、舒张压(68.4±15.8)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手术后心率(86.4±15.4)、收缩压(122.9±15.8)、舒张压(76.0±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耳鼻喉术的患者采取舒适护理不仅能够缓解患者的疼痛,还能够有效的改善预后情况,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官蕾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2例糖尿病患者。简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分别使用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结果:观察组糖尿病患者在护理后健康知识水平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采用健康教育护理糖尿病,效果显著。
作者:叶白琼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胸外科护理风险因素及解决对策。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进行胸外科手术并发生护理风险的患者51例,找出风险因素,并提出解决对策。结果:主要的风险因素为:对管道进行的护理不到位、制度没有落实到位、进行护理的工作人员经验不足或者责任心不够强以及患者自身的原因。结论:应该对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进行培训、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进行培训、对引流管的护理进行加强、核心制度落实要加强以及护士长要加强监控来降低护理的风险。
作者:姜霞 刊期: 2016年第25期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供应中心作为为控制院内感染已受到各医疗单位的广泛重视。他是临床医疗工作正常进行的重要环节,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危,关系到医疗质量的提高,给临床工作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加强环节管理消除医疗安全隐患,要求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应树立职业道德意识、无菌意识、规范操作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
作者:王利粉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医疗水平不断提高,而当前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人力资源的分布是医院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围绕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问题,对人员结构、人员素质、人员配置等方面进行分析,加强消毒供应人力资源的管理,适应医院的发展。
作者:王静;梁敏 刊期: 2016年第25期
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加快,人均寿命的延长,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BPH)的发病率有增加趋势。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TURR)具有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等特点,成为治疗BPH的金标准,但其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多,如出血及尿道电切征等,因此人们一直在寻找更安全有效的微创方法。经尿道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photoselecictive vaporizatiaon of the prostate,PVP)是今年来开展的治疗BPH的新术式。其优点为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痛苦小、安全,是目前国际上治疗BPH先进、效果好的术式。现将PVP治疗BPH的护理措施综述如下。
作者:王彦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分析降低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中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的作用。方法:本院于2014年7月1日在降低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中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分别选择2014年1月~2014年6月、2015年1月~2015年6月在本院中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各70例,观察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后,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应用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后,可有效的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何琦琦 刊期: 2016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