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小儿腹泻病的合理治疗

吕丹

关键词:小儿, 腹泻, 护理
摘要:目的:是探讨小儿腹泻病的整体护理,增加患儿的治愈率,促进小儿腹泻病的护理工作更好的发展。方法:对131例腹泻患儿进行严格消毒隔离,根据病情合理治疗,精心护理。结果:痊愈出院60例,住院天数少2d(3例),多12d(1例),平均住院5.48d;好转出院的患儿69倒,住院少1d(7例),多9d(3例),平均住院3.71d,无死亡病例。结论:我院小儿腹泻病的整体护理质量安全、可行。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护理安全隐患及护理对策

    护理安全是指尽一切力量运用技术、教育、管理,从根本上有效的采取预防措施,防范事故,将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患者安全、健康、高效的医疗护理环境[1]。护理安全的终目标就是病人安全。护理安全成为衡量护理服务水平的重要质量指标。因此,护理人员应不断加强自身安全知识学习,正确评估、分析护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促进护理安全。

    作者:岳红梅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呼吸内科肺部真菌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呼吸内科患者肺部真菌感染因素与临床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近年来收治的50例被确诊为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其肺部真菌感染因素与临床特征加以分析和总结。结果呼吸内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主要感染因素有年龄、住院时间、抗菌药物的使用等,主要的感染菌种为酵母菌。结论多种因素会导致呼吸内科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在治疗的过程中,应当减少或者避免相关危险因素,积极治疗原发病,以有效减少或者避免肺部真菌感染对患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的影响。

    作者:王维;毕梦甜;王丹丹;王海飞;王姗姗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分析针对性护理对脑肿瘤患者的伽马刀术后颅内压的影响价值

    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应用于脑肿瘤患者伽马刀术后颅内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伽马刀术的50例脑肿瘤患者,随机分为 A 组与 B 组,各25例,A 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B 组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颅内压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B 组患者护理后的颅内压水平与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显著优于 A 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应用于脑有肿瘤患者伽马刀术后护理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颅内压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蒋华琴;蒋祝珠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中医对抗不寐

    目的: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病位在心并涉及肝心脾肺四脏,本文在治疗上采用中医食疗法调五脏结合按摩、耳压、药枕等方法有效改善睡眠障碍。

    作者:沈萍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康复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踝关节骨折的手术及康复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对42例踝关节骨折患者采用手术治疗34例,石膏外固定8例,同时加强康复治疗和科学护理,随访6-12个月。结果优34例,好转6例,可1例,差1例,有效率为97.1%。结论手术治疗可取得满意的解剖复位,结合康复治疗可取得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冬梅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论医学生考研与实习之间的矛盾及对策

    目的:近年来考研与医学生实习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经成为了全国各地医学生和老师们普遍共同关注的话题,引起了医学类院校和教学医院相关人士诸多讨论,但目前仍然没有一个两全的解决办法。本文对该矛盾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分析,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

    作者:刘杰夫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对慢阻肺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对其生活质量影响

    目的:探讨对慢阻肺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11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慢阻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25例患者。在这两组患者进行治疗期间,某院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情绪功能、身体功能、社会功能、角色功能和总体生存质量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慢阻肺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其生活质量。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海飞;王姗姗;毕梦甜;王维;丁翠丽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床旁护理在产科开展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床旁护理在产科病房应用对产科整体护理质量及出院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0-12月及2011年10-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妇各160例,比较床旁护理开展前后产科护理质量及出院患者满意度。结果应用床旁护理服务后产科整体护理质量合格率由87.50%上升到94.38%,患者出院满意度由85.63%上升到92.5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床旁护理有利于产科护理质量提高,促进护理事业的快速发展,能提高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促进良好和谐的护患关系,提高产妇及家属掌握母婴保健知识和新生儿护理技能。

    作者:何晓娟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小儿静脉用药安全隐患分析与护理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小儿静脉用药安全隐患及其护理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本科收治的静脉用药患儿133例进行观察,回顾性分析本组患儿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探讨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本组患儿中出现安全隐患的有18例,安全隐患发生率为13.53%,其主要集中在药物剂量、配药流程以及用药速度等方面。结论:在儿科临床中,小儿静脉用药应严格针对配药流程、药物剂量以及给药的速度等进行把关,以控制安全隐患的发生,继而有效提高用药安全性。

    作者:周颖兰;张杨;汤路飞;许利利;张营;景姗姗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护患沟通技巧在儿科整体护理中的应用

    由于我国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一个患儿入院,往往牵动着家长带着不同程度的担心和焦虑。对患儿及家长实施整体护理,将会显得愈加重要。

    作者:吕海燕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探讨妇产科急诊患者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妇产科急诊患者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于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妇产科就诊的248例急诊患者,对这248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法、交谈法以及自然观察法等方法进行心理评估,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原因探讨,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对策,观察患者心理问题的改善状况。结果患者由于其家庭关系、文化程度、疾病、年龄等不同因素的影响,心理问题也有所差异,根据患者的不同心理问题,给予科学的护理干预后,患者的心理问题得到了较明显的改善。结论妇产科急诊患者大多数会由于家庭关系、文化程度、疾病、年龄等不同原因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护理人员应该悉心观察患者的日常行为举止,找出问题根源所在,针对每位患者的不同心理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帮助患者改善负面情绪,积极配合治疗,早日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宣振艳;张瑞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老年性压疮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老年性压疮的中西药联合应用的护理效果。方法对住院的50例老年压疮患者清除压疮局部的坏死组织后,局部湿敷中西药联合剂,加强多种护理方法。观察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用药2周后压疮面脓性分泌物明显减少,3-4周后有少许肉芽组织生长开始结痂,1.5月-3月全部患者压疮全部愈合。结论中西药联合治疗应用于老年性压疮综合多种护理方法,操作方便,疗效明显,经济适用,便于推广。

    作者:骆静;张艳华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探讨脑肿瘤患者的围手术期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总结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间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接收治疗的脑肿瘤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各40例,对照组施予常规性护理措施,观察组施予综合性护理措施,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及分析。结果:观察组舒适度评分为(9.3±3.2)分,明显比对照组的(71±2.3)分高,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5%,明显较对照组的80%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间,给予患者综合性护理能够使患者的痛苦得到有效减轻,进而使患者满意度得以提升。

    作者:杨秀坤;杨玲;张滔;黎小燕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护患沟通技巧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事业越来越快的发展,人们对医院的护理水平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尤其是对儿科护理的要求就更高了。护患沟通的形式多种多样,它存在于护理工作的每一环节。护士与患儿及家长沟通时,要有诚心、爱心、热心、耐心以及责任心,同时掌握有效沟通的方式、方法及技巧,创建和谐、融洽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纠纷,提高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王欢;马桂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妇产科患者腹腔镜手术的护理方法及效果

    目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手术将日益完善,且越来越受到医生和患者的欢迎,其在微创手术中的应用更是妇科手术的趋势和追求目标。作为病房护士,要不断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和专业知识更新,掌握腹腔镜相关知识、术前及术后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主动、周到、细致的护理,使患者顺利康复。

    作者:陈晓存;李新波;赵飞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能力的影响。方法:依据不同的麻醉方案,将120例做过骨科大手术的老年患者分为全身麻醉组与硬膜外麻醉组,每组各60例。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各阶段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应用简易精神状况检查量表(MMSE)对两组患者各手术阶段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后结束后12h、24h 的 MMSE 分值与麻醉诱导前相比,均有明显差异。麻醉后24h 全身麻醉组的 MMSE 评分高于硬膜外麻醉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心率、平均动脉压无明显差异。结论:术后24h 内,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均能使老年患者产生认知功能障碍,而且全身麻醉对老年患者的影响更大。

    作者:何志刚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宫颈癌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合并糖尿病的宫颈癌患者在围手术期要注意对患者血糖水平的监测,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调整患者用药方案、饮食方案以及运动方案,以协调糖分与脂类的摄入,既保证机体的需要,又不至营养过剩血糖升高。同时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减轻患者对疾病的恐惧,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此外,围手术期对患者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进行前瞻性护理可以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胡莉娜;刘泽乾;候欢欢;赵若男;姚畅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启东无偿献血者献血反应现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对启东采血点无偿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情况进行调查记录并分析相关因素,为预防及处理献血反应提供依据。方法:对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启东无偿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情况记录分析。结果: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间启东无偿献血者总数为10533人;共发生各类献血反应158人次。结论:做好无偿献血宣传工作,消除献血者紧张心理,提高采血人员操作水平,提升献血整体环境水平,可以有效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徐春香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80例脑梗死患者脑电图分析

    目的:探讨和分析脑梗死患者的脑电图的不同表现以及对在该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自2015年4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80例,对患者进行脑电图检查,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80例脑梗死患者的脑电图异常共67例,占比83.75%,脑电图异常主要包括两类:局限性异常以及弥散性异常;其中,脑电图判断结果为阳性的患者为42例,占比62.69%,在脑梗死早期与脑梗塞面积较小时,阳性率较高,诊断效果较好。结论:脑电图检查对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断效果较好,能够发现脑梗死患者的早期微小病变,可为该病临床诊断、治疗及评估预后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周强;卢洪娟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发病特点及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发病特点,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78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针对性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9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护理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93.1%>79.5%,92.3%>76.9%,P<0.05),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高发时间段及其临床表现,给予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提高其治疗效果,促进患儿的治疗与康复,对患儿的健康成长具有积极的影响。

    作者:赵丽 刊期: 2016年第23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