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静;张艳华
目的:医院临床教学是整个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临床实践教学质量,影响着医学人才的素质培养及个人发展。随着医学教育以及医疗体制的深化改革,医院临床教学呈现了新的问题、新的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医学教育的发展。因此,加强医院临床教学质量的管理至关重要。
作者:闫鑫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社区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本社区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挑选60例,抽样评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试验组在该基础上添加健康教育,评定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生化指标、治疗依从性和对照组相比,P<0.05,统计有区别。结论:给予社区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可改善病情,提高治疗依从性,值得应用。
作者:严静娜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究白血病病人口腔溃疡的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62例经大剂量化疗后出现口腔溃疡的白血病患者分为 A 组(32例)和 B组(30例),分别强化口腔护理和给予常规口腔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方法取得的临床效果。结果:A 组治疗总有效率(96.9%)高于 B 组(76.7%),治疗过程中出血发生率(18.8%)和疼痛发生率(31.3%)均低于 B 组(50.0%、56.7%),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紫外线治疗仪及使用复方利多卡因含漱液对白血病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效果较为理想,推荐临床应用。
作者:母川玉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在核素全身骨显像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供临床参考以及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从2015年1月~2016年2月于我院接受核素全身骨显像检查的患者中选取84例,通过动态化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42例接受核素全身骨显像检查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2例接受核素全身骨显像检查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探究84例接受核素全身骨显像检查的患者经不同方法护理干预后出现抑郁、恐惧例数的差异性。结果通过本文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在抑郁、恐惧例数的比较中,观察组患者的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结果,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在接受核素全身骨显像检查的患者中具有一定的效果,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可应用推广。
作者:刘婷 刊期: 2016年第23期
断肢再植是通过手术的方法将断肢重新接上,恢复其血液循环,使断肢得到生存和恢复功能的一种治疗方法。虽然经手术将血液循环接通,但仍可由于肢体肿胀、血液循环受阻、血管栓塞、感染等导致失败。术后的细心观察和精心护理,是再植成功的重要环节之一。为了探讨断肢再植术后病人的科学护理方法,现将我院20例再植术后的观察与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刘润霞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分析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脂肪肝的临床特征以及护理干预。方法选取在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期间,于我院住院治疗的46例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脂肪肝患者,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与健康人群的相关临床资料相比较,分析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脂肪肝的致病特点,根据患者病情的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采取合适的护理干预,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肝肾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这46例患者在经过正确护理后,经过检测血液发现,观察组患者的γ-氨基酸氨基转移酶(γ-GT)、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肌酐(Cr)均明显降低,较护理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前的肝功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脂肪肝患者实施适当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升患者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
作者:李璐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6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肺结核的诊断标准按2005年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结核病分册的要求,综合临床症状、体征、结核菌痰检及影像学检查,诊断为活动性肺结核。糖尿病诊断符合1999年颁布的《糖尿病诊断标准》。根据血糖水平分为控制良好组、控制一般组和控制不良组,观察血糖控制水平对患者抗肺结核治疗的影响。结果:规范治疗后,36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中,血糖控制良好26例(72.22%),控制一般 6例(16.67%),控制不良4例(11.11%)。血糖控制良好者肺结核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髙于血糖控制一般及控制不良者(p<0.05),血糖控制一般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与控制不良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病人是结核病的易感者,其结核病的患病率是非糖尿病人的2~4倍,糖尿病控制不良者的结核病发病率是糖尿病控制良好者的3 倍;血糖控制良好是该类患者抗结核治疗成功的关键,同时应进行早期足疗程的抗结核治疗。
作者:房磊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究阿立哌唑合并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6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2例精神分裂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41例。研究组患者予以阿立哌唑合并氯氮治疗,参照组予以氯氮平单药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参照组更高,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参照组,均 P<0.05。结论:阿立哌唑合并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李科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众所周知,护理在医学研究及临床观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妇产科患者的特点为稳定性差、易复发、护理难度较大等,给妇产科护理工作人员带来许多难题。学术领域上往往采取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方式,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再辅住以适当的心理干预和科学的护理服务工作。但是,妇产科护理中往往存在着不同安全风险,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统计学方法、临床分析学等展开研究,试图分析护理对于降低妇产科风险的必要性,能够有效降低妇产科护理中的安全风险和复发率。
作者:黄艳菊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对骨科疼痛患者的效果。方法将收治的60例骨科疼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给予相同的治疗手段,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程度,镇痛药物使用情况,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的差异。结果在疼痛率、镇痛药物使用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上,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舒适护理能够减轻骨科患者疼痛,护理效果好,有助于疾病恢复,建议在临床推广。
作者:刘娟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护理方法。讨论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是一种疗效十分确切的手术,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护理是保证手术疗效的重要措施。精心的术后护理、规范的康复训练、详细的出院指导以使病人能大限度地恢复其关节功能。
作者:杜惠娟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在传统的医疗过程中,患者的隐私保护并没有被重视,随着时代的发展,患者隐私保护问题逐渐受到关注。妇产科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科室,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均具有特殊性,妇产科疾病主要属于生殖系统疾病,往往会牵涉到患者生活方式等方面的隐私,且在护理操作中,患者隐私更容易暴露。一些妇产科医护人员因法律知识欠缺,导致对患者隐私不能做到有效保护,造成医患关系紧张,使患者不愿在医院就医。妇产科护理操作中对患者的隐私进行有效保护非常必要,不仅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也可提升医院的整体形象,建立和谐医患关系。据调查发现,妇产科护理操作中的患者隐私保护方面存在较多问题,这些问题大多是引发医患纠纷的主要原因。由于医护人员对患者隐私缺乏保护意识,从而严重影响了科室的日常工作,降低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甄敬辉;姚畅;张慧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 CT 和 MRI 表现及诊断效果。方法:于2014年1月到2016年1月间,在我院选择收治的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 CT 和 MRI 诊断,统计患者的两种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30例患者采取 CT 检查,患者病灶累及鼻窦,呈现为软组织影,并呈现增厚状况,4例患者呈现为斑点钙化。9例患者窦壁骨质破坏严重,出现缺损。MRI 诊断中患者病灶侵犯眼眶、海绵窦、颞下窝及翼腭窝、脑实质;T1WI 表现为均匀低信号和等信号,T2WI 表现为低信号和均匀高信号。结论: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采取 CT 和 MRI 表现及诊断效果效果显著,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许梁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析阴道 B 超与腹部 B 超运用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98例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腹部 B 超检查,而观察组则运用阴道 B 超检查,对两组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检查,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高,组间对比有差异(P<0.05);同时,两组包块或者孕囊显示时间对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与腹部 B 超相比,阴道 B 超诊断异位妊娠具有操作简单、准确性高等优点,可以作为首选的一种检查方法。
作者:高婷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本文以实践中多例青少年青光眼的临床实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青少年青光眼的发病原因的探究和如何治疗用药及防治等的解析,来阐述临床实践中,对于青少年青光眼治疗的重要性,如何使得治疗更为有效及更好的防治青光眼,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作者:付慧娟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的病理形态及免疫组织化学特征。方法对5例 SFT 进行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结合文献对其病理形态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发生于纵隔及眼眶。肿瘤直径2-10cm,边界清,包膜完整。镜下以梭形细胞为主,呈束状、编织状排列,由交替分布的富于细胞区和细胞稀疏区组成,有大量粗大胶原纤维。有血管外皮瘤样表现及及血管壁增厚透明变,粘液变性明显等特征。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肿瘤细胞 CD34、CD99、Bcl-2、Vim 均阳性。结论 SFT是一种少见肿瘤,可发生胸膜及全身各部位。有较独特的病理形态特征。生物学行为不肯定,需定期随访。
作者:张淼;景丽;牛牧文;梁颖;简莉人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通过对太平镇居民健康状况的调查,了解当地居民的健康状况,为加强乡村两级医疗机构服务,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服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用自行设计问卷的方式调查万源市太平镇居民以及老洼坪村村民。结果该地区居民的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年龄、性别、饮食、生活习惯、家庭经济状况等因素对当地居民的疾病有着显著影响。结论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加强疾病预防工作,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普及疾病预防知识。
作者:张懿凤;李小林;黄虹玉;岳攀;唐建东;张源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对根管治疗中采用四手操作护理效果的分析与探讨。方法:从我院所收治的患有急性牙髓炎中选取80例患者参与研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法,实验组患者采用四手操作护理,观察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有急性牙髓炎患者采用根管治疗法治疗中,四手操作护理方法具有显著效果,提高了治疗效率,值得推广。
作者:杨媚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妇产科疾病是一种常见多发病,严重威胁着女性的身心健康。随着医疗技术的不管更新,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被引入到妇产科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妇产科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与多发病。
作者:杨建荣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 PDCA 护理管理对白血病患者 PICC 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45例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PDCA 护理管理)24例和对照组(常规管理)21例,对比两组的 PICC 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导管移位、堵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导管留置时间比对照组更长,而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PDCA 护理管理对白血病患者 PICC 护理效果具有积极的影响,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汤姣 刊期: 2016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