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涛;史航宇;贺中正;朱莽;杨彦平
目的 利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胶质瘤患者体内PDCD4、PDCD5 mRNA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09-2015年在西安市中心医院治疗的胶质瘤患者50例,通过RT?PCR法检测患者体内PDCD4、PDCD5 mRNA基因的临床表达结果.结果 PDCD5 mRNA在胶质瘤细胞系中表达RT?PCR结果显示,PDCD5可明显抑制胶质瘤细胞的生长,并且能增加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抑制胶质瘤细胞的生长,而在肿瘤组织中PDCD4基因的mRNA分子及蛋白水平的表达也低于正常组织,可抑制胶质瘤细胞的生长.结论 PDCD4和PDCD5 mRNA表达对胶质瘤细胞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提高患者的存活水平.
作者:王涛;史航宇;贺中正;朱莽;杨彦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1例单纯脑结核瘤的临床表现及误诊原因,提高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1例脑结核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因反复头痛伴抽搐3年入院,曾经给予抗脑囊虫治疗数月,后经过开颅手术去除病灶,病理结果证实为脑结核瘤,经过抗结核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结论 单纯脑结核瘤发病率极低,因其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误诊、漏诊,应尽早行外科手术取病理标本检查以明确.
作者:朱霞;唐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非毒性剂量冬凌草甲素是否增加鼻咽癌细胞株HONE1对米托蒽醌的敏感性.方法 采用MTT法使用不同浓度的冬凌草甲素处理HONE1细胞株,确定冬凌草甲素的非毒剂量区间;然后用非毒性剂量冬凌草处理细胞后用流式细胞术进行侧群表型检测,探索能显著降低侧群表型的冬凌草甲素浓度;参考冬凌草甲素非毒性剂量和能降低侧群表型的剂量得到冬凌草甲素用于联用米托蒽醌的浓度.结果 5μmol/L冬凌草甲素并未对HONE1细胞产生明显毒性,该浓度处理细胞24 h后,细胞侧群比例由3.32%降低至0.55%;米托蒽醌联用5μmol/L冬凌草甲素组HONE1细胞存活率较单用米托蒽醌组低(P<0.05);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膜外排蛋白ABCG2含量降低.结论 冬凌草甲素可以通过影响细胞ABCG2外排功能增加鼻咽癌细胞株HONE1对米托蒽醌的敏感性.
作者:潘俊成;邓嘉茵;胡杨;刘丹阳;王妍;黄奕俊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丹参酮IIA在体外对海马神经元细胞放射性损伤的影响,以及其在放射性损伤保护过程中的相关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海马神经元细胞株HT?22,实验分为对照组(Control)、照射组(RT)、照射+丹参酮IIA处理组(RT+Tan)、照射+丹参酮IIA+自噬抑制剂3?Methyladenine(3?MA)处理组(RT+Tan+3?MA).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存活分数,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I、LC3?II的表达水平.结果 照射后海马神经元细胞存活分数下降,而丹参酮IIA能提高放射线照射后海马神经元细胞的存活分数,并减少细胞凋亡.相对于单纯照射组,RT+Tan组的海马神经元细胞HT?22的自噬相关蛋白LC3?II的表达上升.而加入自噬抑制剂3?MA后,放射处理后的海马神经元细胞LC3蛋白表达下降,且存活分数明显下降.结论 丹参酮IIA能明显减轻放射线在体外对海马神经元细胞的放射损伤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与调节放疗过程中自噬相关.
作者:任陈;杜莎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广州地区腹泻儿童A群轮状病毒(RV)抗原检测结果,探讨该地区A群RV感染与患儿年龄、性别及感染季节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腹泻儿童6303例,检测其A群RV抗原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303例腹泻患儿中,RV感染2489例,阳性率为39.49%.1~岁患儿RV感染率高,阳性率为48.30%(占43.87%);其次是0~岁患儿,阳性率为45.59%(占24.95%);2~岁患儿阳性率为45.02%(占9.80%).男性患儿RV阳性率为39.13%,女性患儿RV阳性率为39.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11、12、1月是RV感染的发病高峰期,占84.44%.结论 A群轮状病毒感染与儿童腹泻存在密切关系,婴幼儿是A群RV的易感人群,A群RV感染无性别差异且高发于秋冬季节.
作者:刘丽儿;曾丽;连炬飞;陈万山;陈美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亚低温对急性心肌梗死(AMI)伴心源性休克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心排量的影响.方法 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70例AMI伴心源性休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行急诊PCI术,观察组给予亚低温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支持下急诊PCI治疗,对照组则行IABP支持下急诊PCI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脏指数(CI)、肌酐(Cr)、血氧饱和度(SvQ2)、尿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情况,统计记录两组去甲肾上腺素使用剂量、并发症及28 d存活率.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CI、尿量、SvO2、LVEF均显著增多,Cr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去甲肾上腺素使用剂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低血压及休克发生率、28 d存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亚低温联合IABP辅助急诊PCI治疗AMI伴心源性休克患者存活率稍高,并发症少,能明显改善患者术后循环功能及心功能,减少去甲肾上腺素使用剂量.
作者:陈友权;王世祥;陈晞明;许耘红;何晓青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沙利度胺联合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3年12月至2016年5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MM患者82例进行分析.根据患者病情分为A组(沙利度胺)35例,B组(沙利度胺+硼替佐米)47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总反应率、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B组治疗后第2、4周总反应率分别为51.1%、85.1%,明显高于A组的28.6%、6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9%,低于B组的4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的B2微球蛋白(β2?GM)、M蛋白和MM浆细胞数分别为(2231.37±0.29)μg/L、(20.36±9.45)%、(11.32±5.35)%,均明显低于A组的(4265.34±0.16)μg/L、(32.95±0.29)%和(23.83±6.77)%,而血红蛋白(82.25±13.76)g/L显著高于A组(76.41±14.33)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的血沉、血尿酸、血钙离子分别为(74.04±30.11)mm/h、(289.12±137.18)mmol/L和(2.31±0.26)mmol/L,均低于A组的(91.32±33.52)mm/h、(351.55±139.34)mmol/L和(2.55±4.37)mmol/L,而总蛋白水平(84.86±10.2)g/L高于A组的(80.05±16.3)g/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利度胺联合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可获得较好的中短期临床疗效,可减少沙利度胺和硼替佐米的单独使用剂量,但该方案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对于维持、巩固治疗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李慧娉;高大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基底外侧杏仁核(BLA)内去甲肾上腺素(NE)是否为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样记忆损害形成的关键因子及其调控机制.方法 选取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NE处理组、Propranolol处理组和NE+Propranolol处理组.条件性恐惧训练24 h后,动物进行场景和线索恐惧记忆测试.用Western?blot检测各组大鼠AMPA受体的GluR1亚基磷酸化表达变化.结果 NE组在场景测试的僵住反应百分比较对照组明显减少,而在线索测试的僵住反应百分比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而且能剂量依赖性的减少GluR1 Ser845和Ser831的磷酸化表达(P<0.05).结论 BLA内NE是PTSD样记忆损害的关键因子,NE通过下调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唑丙酸受体的GluR1亚基磷酸化表达导致PTSD样记忆损害的形成.
作者:刘湘辉;朱镕霆;雷义洋;时燕薇;薛丽;赵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索处于弓形虫急性感染期的雌、雄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以弓形虫RH株速殖子数量300/只腹腔注射小鼠建立弓形虫急性感染期模型,利用穿梭箱实验对感染组小鼠和对照组小鼠感染后第0、1、2、3、4和5天的学习记忆能力进行评价,并从感染当天开始,每天分离各组小鼠中脑,以荧光定量PCR法对其中脑内酪氨酸羟化酶(TH)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从感染后第3天开始,感染组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小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3、4和5天:P<0.05).从感染后第1天开始,感染组小鼠中脑TH表达量开始升高,感染组平均表达量相较于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雌性感染组TH平均表达量高于雄性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之间则无明显区别(P>0.05).结论 弓形虫急性感染可损害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并使其中脑TH表达水平增高,该作用具有性别差异且雌性更易受影响.
作者:秦瀚霄;袁冬梅;廖琳;陈建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利用量化脑电图(qEEG)观察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镇静治疗对机械通气患者浅镇静水平脑电活动的影响,评价两种药物的镇静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4-10月入住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需镇痛镇静治疗超过24 h的机械通气成人患者24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ex组)和丙泊酚组(Pro组),每组12例.在充分镇痛的基础上,Dex组持续泵入右美托咪定1μg/(kg·h),Pro组持续泵入丙泊酚3 mg/(kg·h),并根据镇静深度调整药物用量,维持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RASS)在-2~1分的浅镇静目标.分别于给药0、5、15、30 min和1、12、24 h进行RASS评分.镇静开始后持续qEEG监测1 h,随后于12 h和24 h各监测30 min,选取浅镇静时的脑电信号进行2 min采样,记录波幅、相对频带能量(RSP)、95%边缘频率(SEF)等量化参数.结果 两组患者24 h内各进行了84次RASS评估,Dex组和Pro组分别有76次(90.5%)和64次(76.2%)RASS评分达浅镇静目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入组患者治疗24 h内振幅整合脑电图均属于正常脑电背景活动;两组振幅上、下边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ex组δ波RSP高于Pro组,β波RSP低于Pro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ro组95%SEF高于Dex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的浅镇静达标率更高,浅镇静状态下右美托咪定引起的δ波频带能量更高,丙泊酚引起的β波频带能量更高,右美托咪定的浅镇静效果优于丙泊酚.
作者:郭耸;陈娟;江智毅;聂垚;刘宁;陈敏英;管向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全血和血小板献血者的铁营养状态,分析献血行为对献血者健康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7月初次自愿捐献全血400、200 ml和血小板1、2 U的献血者各30名,自愿捐献全血和单采血小板多次献血者各154名和128名,对研究对象献血前血液中血清铁(SI)、血清铁蛋白(SF)含量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全血献血者的初次组、多次组的组内、组间比较,SI、SF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初次献血组SI、SF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采取血小板次数增多,其多次组间SI、SF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多次捐献全血不会发生铁缺乏,多次单采血小板可能会发生铁缺乏,捐献血小板次数越多出现铁缺乏的几率越大.
作者:何博;陈小光;欧阳剑;苏玮;戚艳萍;黄晓斌;邓小燕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乳腺外科手术患者抗生素药物使用情况及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在北京市普仁医院接受乳腺外科手术的12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抗生素药物使用种类、使用率、使用时机及疗程,手术切口感染率与病原菌种类及相关因素的分析.结果 患者所使用的抗生素药物有头孢菌素、青霉素类、硝基咪唑类、林克胺类、氨基糖苷类,使用率分别为78.57%、15.08%、8.73%、2.40%、1.59%,术前不合理给药率为1.58%,低于术后的7.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6例患者检测出切口感染,感染率为12.70%,共检测出病原菌5种,革兰阳性菌占43.75%,革兰阴性菌占56.25%,乳腺癌手术的患者感染率高于乳腺肿块穿刺活检术、乳腺肿物切除术、乳腺象限切除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院应加强对抗菌药物的管理和合理使用,术后切口感染率与手术类型、手术时间及切口类型相关,治疗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预防,降低感染的发生.
作者:韩樱松;朱立东;任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对比两种不同处理方式防治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为产后出血防治策略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4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其止血时机分为高危产后出血组(n=108)及产后出血组(n=96),并按照其处理方式分为Bakir球囊填塞组(n=74)、B?Lynch缝合组(n=130).记录两组产妇止血效果及子宫复旧情况,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结果 两组产妇住院时间、产后感染率、子宫复旧不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akir球囊填塞组手术时间低于B?Lynch缝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产后出血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术后24 h血红蛋白变化均低于产后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4例产妇中,188例(92.16%)止血成功,16例(7.84%)止血失败,其中13例行子宫动脉栓塞、3例行子宫切除术.存在混合因素的产妇,其止血失败率高于无高危因素者、存在子宫因素者、存在胎盘因素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akir球囊填塞操作耗时更短,适用于应急止血.同时,需重视合并混合因素产妇的早期产后出血防治.
作者:高永妹;奚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姜黄素对脂多糖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炎症反应及生长抑制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 选用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系HK?2体外培养,根据实验要求设置阴性对照组、脂多糖处理组、姜黄素预保护组、姜黄素对照组.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实验检测脂多糖和姜黄素对HK?2细胞增殖的影响;实时定量PCR检测HK?2细胞IL?8基因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白介素-8(IL?8)释放水平;Western?blot检测转录因子激活蛋白-1(AP?1)的表达水平.结果 脂多糖处理可导致HK?2细胞生长抑制、IL?8表达释放增加及AP?1表达升高,姜黄素预处理则能够显著抑制IL?8和AP?1的表达.结论 姜黄素对脂多糖诱导的HK?2细胞IL?8表达及释放具有抑制作用,提示姜黄素具有减轻肾小管上皮细胞炎性反应的作用,抑制细胞AP?1信号通路可能是其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李杰;胡道荣;徐世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调查深圳市某儿童福利院一起细菌性痢疾疫情的流行特征,探讨其危险因素,以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方法 按照病例定义搜索病例,描述疾病三间分布并开展相关危险因素的调查分析.结果 2015年8月23日至2015年10月27日共搜索到病例28例,首例病例发病时间9月1日,发病高峰10月9-13日;末例病例10月20日.302室发病18人,罹患率为94.7%(18/19);观2室发病7人,罹患率为41.2%(7/17);四楼隔离室发病3人,罹患率为27.3%(3/11).结论 未尽早隔离病例、未及时报告及消毒、护理操作不规范是此次疫情的主要危险因素,及时发现新发病例、严格执行隔离措施可有效控制疫情.
作者:许玉成;邓凯杰;钟剑明;申红卫;董晨;何宇衡;李学云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军团菌广泛存在于自然淡水和人工水体中,容易形成气溶胶,引起人类呼吸道急性感染,形成军团菌病.军团菌病是一种隐性感染率和病死率较高的传染病,对人们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快速准确地确定病原是确诊和控制军团菌病的关键.相对于传统细菌培养分离法,PCR等分子生物检测技术更快速,敏感性和特异性更高,本文就目前在聚合酶链反应基础上开展的军团菌检测、鉴定及分型的方法的研究和应用作简要综述.
作者:王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miR?93的表达与其宿主基因MCM7的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脂肪组织来源于16例患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妇女,其中8例有胰岛素抵抗(IR),8例无IR.另选15例非PCOS患者(9例有IR,6例无IR).检测脂肪组织细胞中MCM7和miR?93的表达.结果 MCM7在非PCOS/IR和PCOS女性中的表达量降低,并且往往在PCOS和IR女性患者中表达量降低(P<0.05).人类脂肪组织中MCM7的表达与miR?93的表达呈负相关,而与受试者IR的增加呈正相关(P<0.05).脂肪细胞外胰岛素的增加对MCM7或miR?93的表达均无影响(P>0.05).结论MCM7和miR?93的表达与PCOS和IR有关.虽然葡萄糖水平升高能下调MCM7的表达,但是脂肪组织中高胰岛素血症或高糖血症均不能改变miR?93表达.miR?93表达调控机制可能与其宿主基因MCM7的机制有明显区别.
作者:何爱桦;李毅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花色苷对CCl4导致肝纤维化模型小鼠的改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抗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3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Cl4组和CCl4+花色苷组.空白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和玉米油腹腔注射,CCl4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和溶于玉米油的10%CCl4腹腔注射,花色苷组给予10μg/g的花色苷灌胃和溶于玉米油的10%CCl4腹腔注射.结合常规HE、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评价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程度,Western blot和q?PCR检测肝脏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蛋白(COL1A1)以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水平,并通过激光共聚焦检测肝星状细胞自噬水平.结果 花色苷干预组与CCl4组相比纤维化指标检测均有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星状细胞的活化与自噬水平受到抑制.结论 花色苷能够改善CCl4所致肝纤维化水平,可能与降低肝星状细胞的自噬水平有关.
作者:刘佳幸;陈明;陈旭;凌文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TI)的病原学特征及病原微生物分布规律.方法 对入选的200例年龄在1月至6岁之间的ALRTI患儿,分别采集呼吸道分泌物和静脉血进行多病原联合监测.对采集到的痰液进行细菌培养,呼吸道病毒抗原利用ELISA法检测.结果 在200例ALRTI患儿中,呼吸道分泌物培养细菌165株,其中革兰阳性菌49株(29.7%),革兰阴性菌103株(62.4%),真菌13株.致病病原微生物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肺炎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要菌株.其他病原体感染检出136株,较高的4种分别为合胞病毒(27.2%)、鼻病毒(22.1%)、副流感病毒(18.4%)和肺炎支原体(14.7%).结论 不同年龄段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分布各有差异,革兰阳性菌多分布于3岁及以下患儿,革兰阴性菌在各个年龄段均衡分布,合胞病毒和肺炎支原体在1岁及以下患儿中分布率稍高.对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疗可以根据致病病原菌在不同年龄段的分布特征进行针对性用药和治疗.
作者:董晓莉;荣霞;陈月洁;林晶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清远市2006-2015年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清远市2006-2015年流行性腮腺炎病例及暴发疫情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清远市2006-2015年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11690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2.22/10万,每个月均有病例发生,每年4-7月为发病高峰;发病率高为连南(129.84/10万),其次为连州(59.46/10万).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为1.76:1;以3~10岁年龄组发病多,占发病总数的82.24%(9614/11690).同期共报告暴发疫情21起,均发生在学校和幼托机构.结论 清远市部分地区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依然较高,今后需要继续加强计划免疫接种和相关防控知识宣传教育,在重点地区和人群必须采取强化免疫、查漏补种等综合防控措施.
作者:何慧萍;黄业草;杜玉忠;曾茜茜;胡术贤;华卫平;黄燕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