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清涛
目的 探讨脑脊液(CSF)细胞学变化对老年结核性脑膜炎(TBM)患者病情评估和临床预后的关系,为老年TBM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解放军第九七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37例老年TBM患者的病例资料,分别采集患者治疗前,治疗7、15、30、60d的CSF进行常规生化检查和细胞学动态变化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SF外观检查有微浑浊、黄色或淡黄色改变22例;蛋白水平升高者34例(0.53~5.33 g/L);葡萄糖水平降低36例(<2.5 mmol/L);氯化物水平降低30例(87~116 mmol/L);34例TBM患者CSF涂片抗酸染色显示阴性反应.嗜中性粒细胞在治疗后7d开始呈现出明显下降(P<0.05),淋巴细胞、激活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激活单核细胞及浆细胞比例经治疗后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升高,且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反应性诊断结果显示,病程早期以混合性细胞学反应为主,经抗结核治疗后逐步变化为以淋巴细胞学反应为主,治疗后60d时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SF细胞学变化检查对老年TBM患者的早期诊断、疾病评估和预后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作者:薛忠元;李群;陈艳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丁基羟基茴香醚(BHA)在体外诱导扩增CD4+中央记忆性T细胞(TCM)中的作用,提高过继免疫疗法的有效性.方法 将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使用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分离,磁珠分选得到CD4+T淋巴细胞,将细胞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加入不同浓度的BHA(10、20、40μmol/L)),对照组加入等体积的PBS,经过细胞培养使用流式细胞仪对其TCM细胞亚群的分化扩增进行检测.结果 流式结果显示,实验组的CD4+ TCM中有扩增活性的细胞比例明显增加,其中对照组的比例为73.2%,低剂量组的比例为78.8%,中剂量组的比例为87.7%,高剂量组为89.9%,并有剂量依赖效应.对照组的CD45RA-CD62L+CCR7+ TCM细胞占总CD4+T细胞的比例为10.60%;BHA浓度为10、20、40 μmol/L时比例分别为23.52%、32.39%、28.41%.对体外培养15 d后的细胞进行了凋亡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中PI+ Annexin V+发生凋亡的细胞从27.1%下降到了12.5%.结论 在CD4+T细胞的体外扩增实验中,BHA可以显著提高TCM细胞亚群的比例,在CD4+T的体外培养过程中,BHA可以显著抑制细胞的凋亡.
作者:高士麟;张译文;张旭;罗海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广州市输入性疟疾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疟疾防控措施和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广州市2011-2015年报告疟疾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广州市2011-2015年共报告360例疟疾病例,均为境外感染的输入性病例,病例中299例为非洲国家感染,58例为亚洲国家感染.其中119例为外国籍,其余均为近期归国人员;病例中男性312例,女性48例,年龄介于1~60岁,87.2%的病例集中于20 ~40岁;发病无明显的季节性,在10月份有一小高峰;病例中恶性疟占75%,间日疟占19.72%.结论 广州市疟疾防治效果稳定,近年来发病均在较低水平.病例均为输入性的,以外籍人员和外出务工人员为主,且恶性疟比例逐年增大.
作者:任文锋;许聪辉;刘小宁;徐建敏;张豪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和血压变异性与心肌做功指数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河北医科大学附属以岭医院就诊的100例首诊高血压患者,根据心肌做功(Tei)指数中位数分为≤0.45为A组(51例),>0.45为B组(49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两组超声心动图、动态血压及血压变异性指标.结果 B组LVESD、IVS、LVPW高于A组,B组Em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24hSBP、24hDBP、dSBP、dDBP、nDBP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24hSCV、dSCV、nSCV、dDCV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4hDBP、24hSCV、LVPW、Em是高血压患者Tei指数独立相关因素(P<0.05).结论 动态血压24hDBP升高、血压变异性24hSCV升高及左心室重构与Tei指数升高有关.
作者:曹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预防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房颤再发的效果及可能机制研究.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心内科就诊的高血压伴阵发性房颤患者164例(含11例脱出病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2例,剔除脱落病例,观察组终纳入78例,对照组纳入75例.对照组口服胺碘酮,第1周600 mg/d,每周递减200 mg/d,第4周起以100 mg/d维持;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给予瑞舒伐他汀10 mg/d口服,均持续治疗12个月.记录两组房颤复发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凝血因子及超声心动图指标变化,对比房颤再发组和房颤未再发组上述指标变化,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房颤预测因子.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可溶性P-选择素(sP-selectin)、纤维蛋白原(FIB)、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左房前后径(LAD)、右房上下径(RAD)、室间隔收缩期厚度(IVSD)、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房颤再发组IL-6、TNF-α、hs-CRP、sP-selectin、FIB、AngⅡ、LAD、RAD、IVSD显著高于房颤未再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房颤预测因子发现TNF-α (OR=1.461,95%CI:0.975~1.952)、sP-selectin(OR=1.156,95%CI:1.052~1.275)、AngⅡ((OR=1.234,95%CI:1.101~1.426)、LAD (OR =1.402,95%CI:1.342~1.661)是房颤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瑞舒伐他汀可降低高血压伴阵发性房颤患者房颤再发率,可能与减少炎症、高凝状态相关.
作者:黄寰;何晓青;张慧敏;刘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2014年深圳市龙岗区诺如病毒胃肠炎暴发疫情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收集监测期间病毒性胃肠炎暴发疫情患者的肛拭子样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诺如病毒核酸,并选择部分阳性样本扩增VP1基因区,阳性产物回收并测序分析.结果 13起暴发疫情共检测标本157份,诺如病毒GⅡ型阳性25份,阳性率为15.9%,未检出诺如病毒GⅠ型.测序获得来自7起疫情的GⅡ型诺如病毒VP1基因序列,5株为GⅡ.4亚型,为新型变异株GⅡ.4_Sydney 2012,2株GⅡ.17亚型,与2014年深圳本地株(KP718662)亲缘关系近.结论 2014年深圳市龙岗区诺如病毒腹泻暴发的主要型别为GⅡ,并以GⅡ.4为主,流行优势株为GⅡ.4_Sydney 2012.
作者:杨慧;李静媚;陈应坚;吴滨;林琳;周健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张家口地区汉族人群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肌酐(CREA)、尿素(UREA)正常参考区间范围.方法 对张家口地区20~59岁汉族人群ALT、TBIL、DBIL、CREA、UREA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制定正常参考区间范围.结果 张家口地区健康成年人ALT参考区间为5.1~44.3 U/L,TBIL参考区间为7.2~25.9 μmol/L,DBIL参考区间为0.4~5.3 μmol/L,CREA参考区间为59.4~130.2 μmol/L,UREA参考区间为2.1~6.8 mmol/L.健康成年人不同性别ALT、TBIL、DBIL、CREA、UREA参考区间稍有差异,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段上述指标参考区间也基本一致.结论 本研究根据排除标准严格筛选参考人群,调查结果基本反映了张家口地区ALT、TBIL、DBIL、CREA、UREA水平,可供临床医师、检验人员参考.
作者:张清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咪达唑仑及丙泊酚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至2014年3月徐州市中心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0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法将其分成右美托咪定组(A组,n=35)、咪达唑仑组(B组,n=35)和丙泊酚组(C组,n=35)三组,均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基础上予以镇静治疗措施方案.比对三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镇静起效时间、ICU留住时间、停药后清醒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等治疗指标差异,记录其用药前后各呼吸指标变化情况;行为期1个月随访,分析其辅助镇痛药物比例、48 h内再插管率、30 d内死亡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结果 三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镇静起效时间、ICU留住时间、停药后清醒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均显著低于B、C组患者(P<0.05);且B、C两组患者上述各治疗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三组患者HR、RR、MAP等呼吸指标均较用药前显著降低,SpO2水平则较用药前显著提高(P<0.05);其中A组患者各指标变化幅度均显著大于B、C组患者(P<0.05);B、C组患者各呼吸指标变化幅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内,A组患者辅助镇痛药物比例、48 h内再插管率、30 d死亡率、呼吸抑制及谵妄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B、C组患者(P<0.05),且低血压及窦性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B、C组患者(P<0.05);B、C组患者在上述各随访期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机械通气治疗的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予以右美托咪定镇静方案,镇静效果良好,用药安全性突出,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程书立;许继元;马丽丽;孙胜利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寻深圳市南山区肺结核疫情防治重点区域.方法 收集该地区2011-2015年的确诊肺结核病例,采用基于百度地图API的工具清洗地址到社区,建立疫情、人口和地图匹配数据库.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回顾性时空扫描统计(时空聚集分析和区域时间趋势差异聚集分析)探寻其时空聚集区.结果 南山区总体肺结核年均报告发病率74.69/10万,年均下降速度为6.11%.全局上无空间自相关.局部空间中,西北部的新围社区连续5年为高值聚集区,大冲、粤桂、创业路等中部社区为2015年新增聚集区.时空聚集分析显示有5个时空聚集区,其中2011年3月-2013年8月西北部的新围社区为一类聚集区.区域时间趋势差异聚集分析结果显示中部8个社区为一类聚集区域(区域内肺结核疫情年均增长速度为10.9%).结论 南山区总体肺结核疫情为中等水平,西北部为肺结核的高发区、但疫情逐步下降,中部高新企业附近地区为肺结核疫情的快速增长区域,是未来的重点防治区域.
作者:朱闵敏;范玉铮;郭旭君;邓一航;黄金城;钟涛;黄垚;王健 刊期: 2016年第09期
2015年12月1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关于寨卡病毒的全球警告.寨卡病毒是一种新兴的蚊媒传播性疾病,主要在非洲、南美洲和东南亚地区流行.寨卡病毒感染可引起发热、皮疹、关节疼痛等症状,并可引起导致吉兰-巴雷综合征.近在南美洲发生的疫情提示寨卡病毒感染与新生儿小头畸形相关,已经引起了公共卫生领域全球性的关注,本文对寨卡病毒生物学特性、流行现状、潜在问题等方面进行综述,并探讨有效的防控策略.
作者:朱燕珊;陆家海;郭中敏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准确、灵敏度高的铕标记柯萨奇病毒A16型的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技术(TRFIA).方法 抗CA16单克隆抗体包被96孔板,用Eu3+标记抗CA16配对抗体,运用双抗夹心法建立柯萨奇病毒A16型的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分析其检测灵敏度、精密度,回收率,并比较其与其他检测试剂盒的相关性.结果 CA16时间分辨免疫荧光试剂的检测灵敏度为0.02 ng/ml,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在1.3%~8.5%和1.7%~11.9%之间,回收率在100.2%~101.5%之间,与金标准PCR相比,其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均高于ELISA法和胶体金法.结论 建立了铕标记柯萨奇病毒A16型的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适用于柯萨奇病毒A16型的临床筛查.
作者:何洁静;杨小丽;郝家明;邹秀敏;王森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检测胆道闭锁(BA)患儿肝组织及血浆miR-200a的表达,探讨其与BA肝纤维化及肝脏炎症的关系.方法 采用逆转录PCR检测26例BA组、10例正常组血浆标本miR-200a的表达,并分析其与生化指标的相关性;采用酪胺信号放大荧光原位杂交(TSA-FISH)检测14例BA及2例正常肝组织标本miR-200a的表达;根据Ishak系统对BA肝组织进行肝纤维化及炎症评分,分析肝组织miR-200a表达与肝纤维化及炎症的相关性,并分析BA血浆与肝组织miR-200a的相关性.结果 BA组血浆miR-200a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A组血浆miR-200a表达与TB、DB、ALP、γ-GT、ALT、AST没有相关性(P>0.05).BA组肝组织miR-200a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BA肝组织纤维化区miR-200a表达显著低于没有纤维化的肝实质区;miR-200a与BA肝纤维化进展正相关(P<0.05),而与肝脏炎症程度无关(P>0.05).9例检测了血浆miR-200a的肝组织标本中有6例出现肝组织miR-200a表达越高,血浆miR-200a表达越高的情况.结论 miR-200a可能通过上皮间质转化、Wnt/β-catenin和TGF-β信号通路调控BA肝纤维化,并可能成为预测BA肝纤维化程度的血浆标志物.
作者:陈奕豪;杨丽媛;刘海英;彭小芳;庞舒尹;陈峥嵘;王凤华;陈翊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PPV)联合支气管镜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10月间江苏省东海县人民医院收治的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82例进行研究,通过奇偶数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联合NPPV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支气管镜灌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血气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价两组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为41.46%、90.24%,均高于对照组的19.51%和70.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pH、PaO2、SaO2明显升高,PaCO2明显下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pH、PaO2、SaO2和PaCO2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胃肠胀气、面部红肿、排痰障碍及不耐受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撤机处理和对症治疗,不良反应均得到有效缓解.结论 NPPV联合支气管镜对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对血气指标改善明显,安全性好,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
作者:陈家贤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联合物理疗法治疗Ⅲ级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12月常熟市中医院收治的186例Ⅲ级CI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综合平衡序贯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93例.联合组患者给予LEEP术联合物理疗法干预(即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对照组患者仅单纯给予LEEP术治疗.比较联合组和对照组手术指标、病理情况、术后切缘阳性率、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联合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切口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术中出血量也明显减少,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和对照组术后病理和术前诊断符合率、降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每组均有2例患者发现恶化,且接受进一步治疗;联合组切缘阳性率(5.38%)明显低于对照组(18.28%),而HPV转阴率(75.00%)显著高于对照组(21.4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仅为2.1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90%(P<0.05).结论 LEEP术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较治疗Ⅲ级CIN患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浦雯绮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韶关市健康人群埃可病毒30型(ECHO30)的中和抗体水平.方法 采用中和抗体法检测流行区与非流行区人群ECHO30中和抗体,并将两区人群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流行区人群ECHO30中和抗体阳性率、几何平均滴度、高滴度者所占比例分别为99.27%、(97.53±0.65)、66.78%,均高于非流行区的97.94%、(48.61±0.65)、55.15%,除中和抗体阳性率外,其余两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2,P=0.000;x2=6.61,P=0.010).流行区不同年龄人群几何平均滴度以5岁内婴幼儿高,且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F=3.660,P=0.006).非流行区人群ECHO30中和抗体阳性率、几何平均滴度均以5岁内婴幼儿低,但年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8.38,P=0.079;F=1.344,P=0.255).结论 流行区发生的病毒性脑炎暴发是由ECHO30所致,人群ECHO30感染普遍,小于5岁的婴幼儿易感,应加强监测工作.
作者:胡国超;叶广灵;黎薇;欧初贵;黄辉;陈胜华;柯昌文;梁晶;李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ACC1)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4月武汉市东湖医院胸外科手术切除后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为食管癌的癌组织69例及食管癌癌旁组织30例,采取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其中的MACC1和C-met蛋白表达水平,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食管癌组织中的MACC1、C-met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4.06%、75.36%,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的30.00%、2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癌组织中的MACC1、C-met蛋白阳性表达与食管癌的分化程度、TNM分期、发生淋巴结转移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结论 MACC1、C-met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上调,并且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郑绪斌;李永慧;周斌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血浆Chemerin水平与冠心病患者病变稳定性及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1月于邢台市第三医院心内科住院并行冠脉造影检查确诊的冠心病患者104例,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组(n=60)和稳定型心绞痛组(n=44);同期选取40例冠脉造影正常者作为对照组.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将冠心病患者分为单支、双支及三支病变组,并根据冠脉造影结果进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Gensini记分评估.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浆Chemerin水平.结果 不稳定型心绞痛组Chemerin水平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及三支病变组Chemerin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支病变组Chemerin水平显著高于单支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emerin与冠脉狭窄积分正相关(r=0.483,P<0.05).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表明Chemerin为不稳定型心绞痛及病变狭窄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高Chemerin引起冠状动脉病变不稳定和病变程度加重,Chemerin可作为判定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稳定性和狭窄程度的指标之一.
作者:卫瑞芳;于永;褚燕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军团菌(Legionella)属于胞内寄生菌,其粘附、侵入细胞是军团致病的第一步,也是关键步骤,多种因素影响这一过程,如Lcl、Flagellin、Pilin、MOMP、MIP、Hsp60、Hsp70等蛋白、rtxA和enhC基因、棘阿米巴和金属离子Zn+等.本文旨在对影响军团菌入胞的因素及方式做简要概述,帮助初步探索军团菌的研究者提供系统的认识,以及通过对入胞机制的认识,利于军团菌病的预防和治疗.
作者:余泽英;陈建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59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维格列汀组(n=20)、二甲双胍组(n=20)、维格列汀和二甲双胍联合治疗组(n=19),比较治疗前后三组患者空腹及餐后2h血糖、胰岛素(FPG、2hPG、Fins、2bIns)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计算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三组患者血糖水平及HbAlc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HOMA-β较治疗前升高(P<0.05);HOMA-IR较治疗前有降低,仅二甲双胍组及联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联合治疗组各监测指标改善明显(P<0.05).三组均未出现肝肾功能异常亦无低血糖事件报告.结论 维格列汀联用二甲双胍可以良好控制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
作者:史治宙;廖庆辉;郭中秋;谭娅琴;赖康宝;陈玉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影响结直肠癌术后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469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生存随访资料.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性别、年龄、肿瘤直径大小、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TNM分期、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25、CA199)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性别、年龄、肿瘤直径大小与结直肠癌术后患者预后均无关(P>0.05);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CEA、CA-125均与结直肠癌术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CEA、CA-125均可作为结直肠癌术后患者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邓建良;王维民;顾贤成;汤月华;张国强;周炎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