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腺β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周卫东;任伟;韩金荣;刘慕华

关键词:2型糖尿病, 初诊患者, 胰岛素强化治疗, 胰腺β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
摘要:目的 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腺β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初诊T2DM患者1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98)与对照组(n=98).对照组给予口服降糖药治疗,观察组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即于早、中、晚餐15 min前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睡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总疗程均为8周.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糖、HbA1c和胰岛素水平,计算胰腺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检测血清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超声测定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EDD)和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NIEID).结果 治疗后,两组FBG、2hPPG、HbA1c、Homa-IR、ET水平均降低,Homa-β、NO均增高(P<0.05或P<0.01);且观见察组FBG、2hPPG、HbA1c、Homa-IR、E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Homa-β、NO、FMEDD高于对照组(P<0.05),血糖达标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短期速效胰岛素联合长效胰岛素强化治疗初诊T2DM有效控制了血糖水平,保护了胰腺β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对控制T2DM进展和并发症的发生具有积极的作用.
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肺炎克雷伯菌β-内酰胺酶基因型分布

    目的 阐明广州地区肺炎克雷伯菌β-内酰胺酶基因型分布.方法 用药敏纸片法对67株耐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肺炎克雷伯菌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表型筛选,采用PCR检测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对部分ESBLs菌株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结果 67株菌中有58株菌ESBLs表型阳性,β-内酰胺酶基因检测显示,44株产CTX-M、43株产SHV(其中10株产超广谱的SHV)、14株产OXA-1群、38株产TEM,7株菌产AmpC.产CTX-M的菌株有20株产CTX-M-1群(包括15株产CTX-M-15)和24株产CTX-M-9群(包括14株产CTX-M-14).PFGE结果显示产ESBLs菌株同源性低.结论 广州地区耐三代头孢肺炎克雷伯菌以产CTX-M-1群和CTX-M-9群ESBLs为主.

    作者:黄盈敏;方芝莉;卿芸;尹琳;冯炼强;田国宝;黄曦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携带GFP和FLAG标签的真核表达载体介导细胞珠蛋白在细胞内表达的定位研究

    目的 分别构建带有绿色荧光GFP标签和带有FLAG标签的细胞珠蛋白(CYGB)真核表达载体,观察其在人肝星状细胞(LX-2)的表达定位情况,探讨细胞珠蛋白经不同载体介导表达的定位差异.方法 提取人肝癌细胞(HepG2)总RNA,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获得CYGB的cDNA,以cDNA为模板采用PCR法扩增得到CYGB编码序列.将其酶切后分别连接至带有GFP标签和FLAG标签的载体上,酶切与测序鉴定阳性克隆.随后将重组质粒分别瞬时转染LX-2细胞,Western blot鉴定表达情况.利用细胞免疫荧光定位,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两组定位差异.结果 双酶切和测序鉴定表明pEGFP-N1-CYGB和pcDNA3.0-CYGB-FLAG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经Western blot鉴定,转染的两个载体都能够在LX-2细胞中表达融合蛋白;通过荧光显微镜发现,pEGFP-N1-CYGB和pcDNA3.0-CYGB-FLAG介导的表达产物分别定位在整个细胞和细胞质中.结论 可能由于GFP分子量大等多种原因,导致带GFP标签的融合蛋白定位与带FLAG标签的定位不同,带FLAG标签的融合蛋白定位结果更加可信.

    作者:邹珊珊;王萍;魏威;李珍;董文其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恶性疟原虫PfRh5 F2片段pTGub21b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融合蛋白表达鉴定

    目的 克隆表达恶性疟原虫网状细胞结合蛋白同源体5(PfRh5)F2片段,并评价其抗原性.方法 PCR扩增目的基因片段,克隆到表达载体pTGub21b中,构建PfRh5F2/pTGub21b原核表达载体.IPTG诱导表达目的基因,SDS-PAGE电泳分析表达产物,并用Western blot检测其抗原性.结果 成功构建了PfRh5F2/pTGub21b原核表达系统,并在大肠杆菌中可溶性高效表达,表达产物能被恶性疟患者血清识别,而重组抗原免疫鼠血清也能识别恶性疟患者血样中的相应抗原.结论 恶性疟原虫PfRh5 F2片段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效表达且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

    作者:程莎莎;郝文波;罗树红;廖小青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34例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器官受累分析

    目的 探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NL)的器官受累情况及治疗、预后,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收集1997年7月至2013年6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34例HNL病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器官受累特点、治疗与预后.结果 HNL可累及多个器官.34例患者均有淋巴结受累,血液受累者占67.6%(23/34),累及皮肤者占23.5%(8/34),累及肺脏者占14.7%(5/34),累及浆膜腔者占11.8%(4/34),累及脑膜者占5.9%(2/34),累及关节占2.9%(1/34).同时累及3个及以上器官者32.3%(11/34),定义为多器官受累,激素治疗起始剂量比非多器官受累组大(t=3.126,P<0.05),激素治疗时间亦较长(t=2.446,P<0.05).两组住院时间分别为(16.2±8.7)和(14.0±5.3)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51,P=0.465).结论 HNL激素治疗有效,多器官受累患者激素治疗起始剂量较大、时间较长.

    作者:石云锋;吴本权;周宇麒;刘慧;张天托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2012-2013年广州地区鼻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了解2012-2013年广州地区呼吸道感染人群中人鼻病毒(HRV)感染的流行特征.方法 收集2012-2013年广州市5家哨点医院符合条件的有发热并伴有呼吸道感染症状患者的咽拭子标本2 124份,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标本中HRV的核酸,同时结合患者的临床基本信息,分析HRV的感染情况、人群分布和时间分布等.对HRV阳性的标本进一步进行流感病毒(IF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等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的检测,以了解其共感染情况.结果 共收集咽拭子2 124份,1 254份来自门诊急诊病例,870份来自住院病例;男性1 253份,女性871份,男女检出率无明显差异;年龄范围0个月到103岁.HRV检测阳性的标本有101份,阳性检出率为4.76%:阳性标本中20例混合感染了至少一种其他呼吸道病毒,占HRV阳性标本的19.80%;IFV是常见的混合感染病毒.HRV全年散发,秋季检出率高(6.13%),冬季低(1.51%),不同季节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592,P<0.05).尤以感染0~4岁的婴幼儿和65岁的老年人为主,中青年检出率低.结论 广州地区HRV以感染儿童和老年人为主,尤其是4岁以下的婴幼儿;全年均可发生;男女感染率无明显差异;与IFV混合感染率较高.

    作者:罗燕芬;钟慧玲;徐霖;庹玖玲;汪杨;朱勋;曾谷城;曹开源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三维重建技术观察1-磷酸鞘氨醇刺激其受体2在内皮细胞的表达

    目的 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三维重建技术观察1-磷酸鞘氨醇(S1P)刺激下S1P受体2(S1PR2)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共聚焦三维重建技术与普通单层扫描技术在生物组织功能和形态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S1P(10μmol/L)刺激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6 h,Western blot检测S1PR2的表达变化;对细胞进行免疫荧光染色后,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分别进行多层层切扫描和单层扫描,层切扫描之后对图像进行三维重建,比较两种技术的优劣.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S1P刺激6h后S1PR2表达显著性增高(P<0.05).荧光图像显示,单层扫描时S1P 6 h组荧光强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层切之后三维重建图像中,S1P刺激后S1PR2荧光强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单层扫描所得图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三维重建技术,可以获得三维重构图像,并且具有三维立体及图像信息量更全的特点,更能客观的表现出整个细胞特定分子荧光强度的变化.

    作者:萧艳;王立群;黄巧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肺弓形虫病研究进展

    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导致脑弓形虫病或全身其他器官的损害.其中,肺损害的发生率排在弓形虫病脑外器官损害的第二或第三位.肺弓形虫病临床表现严重,且病程发展快,病死率高.本文就肺弓形虫病的感染方式、高发人群、临床症状、免疫病理机制及诊断方法做一综述.

    作者:刘晋锋;吕芳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miR-146a对登革病毒诱导的炎性因子的负调控及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miR-146a对登革病毒感染过程中炎性因子产生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方法 建立过表达miR-146a的THP-1细胞模型,以Real-time PCR检测登革病毒诱导的炎性因子TNFα、IL-6、IL-12和IL-8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m blot方法检测细胞丝裂原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在登革病毒感染后不同时间点的激活情况;通过免疫荧光检测登革病毒感染后核因子κB(NF-κB)的核转位情况.结果 miR-146a过表达细胞在登革病毒感染后所表达的TNFα、IL-6、IL-12和IL-8等炎性因子mRNA水平明显下调;miR-146a过表达可明显抑制MAPK、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结论 miR-146a通过抑制登革病毒诱导的MAPK、NF-κB信号通路激活从而调控炎性因子产生.

    作者:王廷龙;吴思宇;李玉叶;张萍;黄曦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PCT、hs-CRP和Nst分类计数联合检测在新生儿败血症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中性杆状核粒细胞(Nst)分类计数联合检测在新生儿败血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比较35例败血症组与30例对照组血中PCT、hs-CRP和Nst比值的差异.结果 新生儿败血症组PCT、hs-CRP和Nst比值水平分别为(23.51±10.02)ng/ml、(19.54±8.92)mg/L、(20±8.5)%,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比hs-CRP及Nst高,但联合检测PCT、hs-CRP和Nst的灵敏度比单独PCT高.结论 PCT、hs-CRP和Nst比值可作为新生儿败血症快速有效诊断的检测指标,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高检出率.

    作者:李惠卿;陈日炳;唐万兵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重庆市布鲁氏菌病流行趋势分析

    目的 掌握重庆市布鲁氏菌病疫情及流行趋势,为布鲁氏菌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畜牧业发达,畜牧饲养量较大的区域作为监测点对重点职业人群进行病情监测;收集重庆市畜牧部门2008-2012年期间的畜间感染布鲁氏菌的资料.人群和动物血样均采用试管凝集试验进行检测.结果 2005-2012年共主动搜索重点职业人群18 521人,未发现符合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的临床症状、体征的病例;重点人群采集血清标本3 727份,血清学阳性率为0.94%;以2011、2012年血清阳性率较高,随着年份的增加,阳性率呈上升趋势(x2趋势=14.04,P<0.01).男性血清学阳性率(1.16%)高于女性(0.38%)(x2=4.90,P<0.05);阳性者以青壮年为主;不同职业间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86,P<0.01),以奶牛饲养员高(2.31%).共调查68 181头牲畜,血清阳性率为0.83%,均为奶牛,以2012年为高(1.83%),2009年低(0.01%);随着年份的增加,畜间布鲁氏菌病感染率呈上升趋势(x2趋势=453.49,P<0.01).结论 重庆市人间和畜间布鲁氏菌病感染呈上升趋势,奶牛是人间布鲁氏菌病感染的主要传染源,应加强牲畜检疫和人群监测,及时发现疫情.

    作者:黄文利;黄诚;吴成果;李心术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血清人附睾分泌蛋白-4(HE4)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检测试剂的研制

    目的 利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技术(TRFIA)建立血清人附睾分泌蛋白-4(HE4)的检测试剂.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建立血清HE4-TRFIA检测试剂并对试剂的各项指标进行评价.结果 HE4-TRFIA检测试剂的灵敏度为0.73 pmol/L,测量范围为0.73~1 000 pmol/L,分析内和分析间的精密度分别为4.6%~7.5%和8.3%~14.4%.与CA15-3、CEA、AFP、HBsAg和CA125无交叉反应.317份正常女性血清标本测试结果提示本试剂的正常参考值范围是0~90 pmol/L.与进口的同类试剂检测,检测结果的相关系数R2为0.976.结论 本HF4-TRFIA检测试剂各项指标均能达到临床检测要求,可望替代国外同类产品用于临床检测.

    作者:陈少琅;万勇;张琼;周健伟;徐伟文;吴英松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DNPH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产品及水发产品中甲醛的方法

    目的 探讨2,4-二硝基苯肼(DNPH)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产品及水发产品中甲醛的方法.方法 采用超声法提取样品,提取液于60℃水浴中衍生20 min,用环己烷提取,后于液相色谱仪进行分析定量.结果 甲醛在0~20 μg/ml浓度范围内,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为0.9998,相对标准偏差为0.9%~4.5%,加标回收率为93.00%~99.16%;检测结果与国标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精密度和准确度好等优点,而且简便、快捷,适合分析大批量样品.

    作者:刘昶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病原体感染中的Exosomes及其生物学功能

    Exosomes是一类起源于胞吐作用,直径约30~100 nm的微小囊泡,由多种细胞分泌.Exosomes具有特殊生物学功能,如调节免疫反应,介导病原体—宿主、病原体—病原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本文就病原体感染中Exosomes的分泌、形态学特征、生物学功能以及其潜在的临床应用做一综述.

    作者:王立富;孙希;吴忠道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孟鲁司特联合沙丁胺醇在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联合沙丁胺醇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深圳市龙岗区坪地人民医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间收治的192例咳嗽变异性哮喘小儿病例.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103)和对照组(n=89).对照组患者采用沙丁胺醇进行治疗,一天2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进行治疗,每晚1次,口服,每次5 mg.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咳嗽缓解时间、预后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2% (95/103),高于对照组的77.5% (69/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81,P<0.05).观察组患者咳嗽缓解时间和半年复发率分别为(6.3±0.6)d和4.8%(5/10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2±1.1)d和11.2%(10/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孟鲁司特联合沙丁胺醇在临床上能有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具有安全可控、快速有效和复发率低的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罗海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RN181过表达影响SMMC7721肝癌细胞凋亡的初步研究

    目的 构建过表达RN181基因的SMMC7721重组细胞株,研究RN181对顺铂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凋亡机制.方法 构建高表达RN181逆转录病毒感染SMMC7721细胞,显微镜观察其细胞株荧光强弱,Western blot鉴定RN181蛋白表达水平;采用DAPI染色法、Western blot检测RN181对顺铂诱导SMMC7721细胞株凋亡的变化情况.结果 重组细胞株荧光表达良好,7721RN181细胞中RN181蛋白表达量高于其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API染色法观察到在顺铂作用下,7721RN181的细胞凋亡阳性率高于其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检测到7721RN181的activated caspase-3、cleaved PARP的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ro-caspase-6,pro-caspase-8的表达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N181表达能促进肝癌细胞的凋亡,其可能通过参与死亡受体凋亡途径来促进肝癌细胞凋亡.进而推测RN181基因可能成为肝癌靶向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作者:彭迎霞;张贤;张雪峰;高彦君;王穗海;李纪良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广州北部山区螺种、蟹类及其感染并殖吸虫的调查

    目的 调查广州北部(从化区、增城区、龙门县、新丰县)山区淡水螺、淡水蟹感染并殖吸虫尾蚴、囊蚴的情况,了解并殖吸虫流行分布状况.方法 采集山溪螺蛳、溪蟹,检查并殖吸虫尾蚴、囊蚴,鉴定并殖吸虫虫种.结果 从化区良口镇螺蛳尾蚴感染率0.32%,螺种为放逸短沟蜷;溪蟹囊蚴感染率100%,蟹种为平和华溪蟹.吕田镇螺蛳尾蚴感染率0.32%,螺种为拟钉螺;溪蟹感染率为36.73%,蟹种为平远南海溪蟹.龙门县南昆山尾蚴感染率0.15%,螺种为放逸短沟蜷;溪蟹囊蚴感染率为100%,溪种为平和华溪蟹.增城区、新丰县各调查点收集的螺蛳、溪蟹均未检测到尾蚴及囊蚴.结论 广州北部山区从化区良口镇、南昆山为卫氏并殖吸虫超高度疫源地(Ⅰ级).吕田镇为斯氏狸殖吸虫中度疫源地(Ⅲ级).

    作者:赵太平;陆予云;沈浩贤;龙小山;魏桂芬;罗健留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2007-2013年东莞市不明原因夜间睡眠猝死综合征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研究近年来东莞市不明原因夜间睡眠猝死综合征(SUNDS)的流行病学特征,探寻有关的病因学线索.方法 收集东莞市2007-2013年SUNDS死亡病例,并在资料库中按年龄、性别和死亡时间相接近、1∶1匹配死因明确者作为对照组,同时对两组病例按年龄、性别、籍贯、死亡月份、死亡时刻及职业划分亚组,对病例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该病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07-2013年东莞市SUNDS死亡病例共计565例;男女性别比为14.7∶1;2007-2013年各年发病率分别为0.68/10万、0.79/10万、0.60/10万、1.24/10万、1.20/10万、1.65/10万、0.93/10万;年龄分布在17~55岁,中位年龄为35岁,与全死因组年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发病例数高峰出现在3-6月份,低在10-12月份,与当地全年月平均气温变化趋势存在相关性;死亡高峰时段为凌晨0-1点,例数较低时段(凌晨3-4点)高出20多倍;病例籍贯来源多为湖南省(93例),有发病“聚集性”的是云南省(病例组/对照组4.25倍)、香港(3.67倍)及海南(2倍);SUNDS病例主要发生于劳动强度大、文化程度低的工厂一线工人、保安、清洁员等人群中.结论 近年来东莞市SUNDS的年均发病率未见下降,提示发病的高危因素依然存在,须作进一步流行病学调查查明高危因素.

    作者:余彬彬;翟李俊;徐伦武;郑金祥;黄二文;唐双柏;刘超;成建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腺β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腺β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初诊T2DM患者1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98)与对照组(n=98).对照组给予口服降糖药治疗,观察组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即于早、中、晚餐15 min前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睡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总疗程均为8周.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糖、HbA1c和胰岛素水平,计算胰腺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检测血清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超声测定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EDD)和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NIEID).结果 治疗后,两组FBG、2hPPG、HbA1c、Homa-IR、ET水平均降低,Homa-β、NO均增高(P<0.05或P<0.01);且观见察组FBG、2hPPG、HbA1c、Homa-IR、E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Homa-β、NO、FMEDD高于对照组(P<0.05),血糖达标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短期速效胰岛素联合长效胰岛素强化治疗初诊T2DM有效控制了血糖水平,保护了胰腺β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对控制T2DM进展和并发症的发生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周卫东;任伟;韩金荣;刘慕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血浆置换联合持续性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肝衰竭的疗效分析

    目的 回顾性分析人工肝血浆置换联合持续性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肝衰竭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接受血浆置换联合持续性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的肝衰竭患者77例,观察人工肝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生化指标(转氨酶、胆红素、凝血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和不良反应.结果 人工肝治疗的肝衰竭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有效率为64.9%,转氨酶、总胆红素、凝血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疗效与肝衰竭分期相关,以早期有效率高(P<0.05).治疗过程中出现35例次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所有不良反应均可缓解.结论 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之上,血浆置换联合持续性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能有效治疗肝衰竭患者,不良反应少,可作为治疗肝衰竭的重要手段.

    作者:吴李贤;叶一农;何宏亮;龙辉;白红莲;李宗良;邓洪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和鼻胃管给予肠内营养的效果比较

    目的 观察胃造口管(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留置)及鼻胃管给予肠内营养的疗效区别.方法 因吞咽功能障碍或意识障碍需要较长时间(>4周)实行管饲营养的门诊或住院患者50例,根据患者及其家属是否接受分为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PEG)组和鼻胃管(NGT)组.PEG组实行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术后通过胃造口管给予肠内营养;NGT组实行鼻胃管给予肠内营养,观察两组患者管饲过程的并发症包括返流、吸入性肺炎等的发生情况,以及人体测量指标和实验室检查指标包括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围(AC)、上臂肌围(AMC)、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的变化,观察期为3个月.结果 治疗3个月后,NGT组的ALB、PA、TSF值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EG组的ALB、PA、TSF、MC值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PEG组ALB、PA升高的量高于NGT组,PEG组治疗效果优于NG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G组3个月内返流和吸入性肺炎等常见并发症发生率低于NG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需要较长时间管饲喂养的病人,PEG的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的NGT.

    作者:陈彩芳;陈艳鸿;黄鹤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热带医学杂志

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寄生虫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