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小莉;郭广文;甄毅燕
目的 了解清远市市售蛙类曼氏裂头蚴的感染状况.方法 从市场购买人工养殖的虎纹蛙和野生泽蛙,逐只解剖查找曼氏裂头蚴.结果 检查100只人工饲养的虎纹蛙,均为阴性;检查107只野生泽蛙,曼氏裂头蚴感染率为41.12%(44/107),平均感染度为6.55条/只;不同大小泽蛙曼氏裂头蚴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40,P<0.01);曼氏裂头蚴可在蛙体内任何部位的肌肉寄生,其中以大腿部肌肉寄生为常见,占62.85%(181/288).结论 清远市市售人工养殖的虎纹蛙未发现曼氏裂头蚴,野生蛙类体内曼氏裂头蚴感染率较高,野生蛙类为重点防范对象,开展健康教育,预防曼氏裂头蚴病的工作十分必要.
作者:林燕锋;杨普贤;徐国洪;陈文青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微型RNA122(miR-122)在细胞水平对乙肝病毒(HBV)复制的影响.方法 将miR-122的表达载体pSU6-miR-122和HBV感染性克隆pHBV1.3分别转染HepG2.2.15和HepG2细胞;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HBsAg和HBeAg含量的变化,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胞HBV DNA拷贝数的变化.结果 miR-122在HepG2.2.15细胞和HepG2细胞中均能够抑制HBsAg和HBeAg的表达,还可明显降低HBV DNA的拷贝数.结论 miR-122能够在细胞水平抑制HBV的复制.
作者:蔡春林;祝成亮;邬开朗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癫痫是慢性反复发作性短暂脑功能失调综合征,以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反复痫性发作为特征.癫痫是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之一,病因极其复杂,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影响结构或功能等,如局灶性或弥漫性脑部疾病均可引起.对于癫痫的治疗,除了病因治疗、外科治疗外,重要的是控制发作,目前以药物治疗为主.丙戊酸钠(sodium valproic acid,VPA)作为临床一线抗癫痫药物广泛用于全身性发作、部分性发作及特殊类型综合征等多种癫痫的治疗.
作者:王小红;赵双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动态研究流行性腮腺炎发病趋势,探讨合理的预测模型,为制定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监测措施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应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昌平区2005-2012年流行性腮腺炎月发病数据进行分析并建立预测模型,对建立的预测模型进行参数估计、模型诊断、模型评价,选择优预测模型.结果 昌平区2005-2012年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呈周期性波动,并呈季节性变化.建立的ARIMA模型的拟合精度和预测效果较为理想.结论 ARIMA模型能较好的模拟昌平区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趋势,可用于流行性腮腺炎的短期预测和动态分析.
作者:王涛;苑新海;杨俊英;王海红;张丽文;朱宗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复方肝毒清的抗肝纤维化机制.方法 以二甲基亚硝胺(DMN)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分别以去铁铵腹腔注射及高、低剂量复方肝毒清灌胃给药.观察去铁铵和复方肝毒清对大鼠肝功能、血清铁及肝组织病理学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去铁铵与高、低剂量中药复方均能明显降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及肝组织TGF-β1 mRNA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在模型组,伴随着肝星状细胞(HSC)大量活化,大鼠铁负载显著增加;铁沿纤维间隔分布,而且铁主要沉积于库普弗细胞和HSC.去铁铵及复方肝毒清能使肝组织铁负载明显减轻,胶原纤维沉积和肝细胞变性坏死明显改善.结论 复方肝毒清的抗肝纤维化机制与其调节体内铁的代谢和转运及进一步抑制HSC活化有关.
作者:江远;张玲;刘燕;何金洋;杨兵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回顾分析输血前患者意外抗体筛查结果,探讨输血前意外抗体筛查的意义.方法 采用微柱凝胶法对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柏乡县人民医院8 385例患者输血前进行意外抗体筛查(观察组),筛查阳性者用谱细胞做特异性鉴定.将未进行输血前意外抗体筛查的7 6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筛查前后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8 385例输血患者共检出意外抗体59例,阳性检出率为0.70%,特异性意外抗体51例,阳性检出率为0.61%,以Rh系统和MNS系统多见,分别占40.68% (24/59)和16.95%(10/59).意外抗体大多为ⅠgG,占67.80% (40/59).女性患者意外抗体阳性检出率高于男性(P<0.05).意外抗体的阳性检出率与多次输血及妊娠史有关(P<0.01).意外抗体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主要为溶血性输血反应,观察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本地区输血患者有一定的意外抗体检出率,在输血前对输血患者进行意外抗体筛查,可避免输入含有相应抗原的血液,对于保证患者的输血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亚晓;陈玉昆;魏世锦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尿酸(UA)与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关系,及其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DN)的影响.方法 在三水地区进行痛风及高尿酸血症流行病学调查样本中随机抽查87例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的UA、Hcy、hs-CRP和UAER水平,同时根据尿酸水平分为高尿酸组和尿酸正常组,并随机抽取30例2型糖尿病不伴早期肾病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三组的UA、Hcy、hs-CRP和UAER水平,分析尿酸与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相关性.结果 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UA、Hcy和hs-CRP水平明显高于不伴早期肾病患者(P<0.01),并且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伴高尿酸患者Hcy和UAER水平明显高于尿酸正常组(P<0.01),血尿酸水平与UAER、Hcy呈正相关(P<0.05).结论 尿酸水平的高低与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密切相关,高尿酸血症可能加速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进程,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预后有警示意义.
作者:余俊文;陈发胜;周茹;侯晓亮;罗国亮;刘锡坚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我国南方部队肠道传染病流行特征,为部队制定平战时的针对性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军队传染病疫情报告信息系统,收集2004-2013年南方部队肠道传染病疫情资料,应用Excell及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13年南方部队肠道传染病发病率在18.13/10万~188.75/10万,呈明显的逐年下降趋势;发病率居前的主要肠道传染病分别是:伤寒和副伤寒(15.19/10万)、痢疾(12.69/10万)和其他感染性腹泻(12.50/10万);病例以散发为主;10年间报告聚集性疫情仅3起,为水和食物污染所致;高发季节主要在春夏季.结论 近10年来,南方部队肠道传染病发病情况呈明显下降态势,但散发病例常有.应重点加强伤寒、副伤寒和痢疾等常见肠道传染病的综合防治工作.
作者:曾年华;李文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尼古丁受体在尼古丁刺激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RASMCs)增殖中的作用.方法 分别设计相应的RNA引物,应用RT-PCR实验,观察RASMCs上存在的尼古丁受体(nAchRs)亚单位情况;应用细胞计数法检测尼古丁受体非特异性拮抗剂MCA和α7尼古丁受体特异性拮抗剂MG624对尼古丁作用的RASMCs增殖作用的影响;EDU掺入法测定应用尼古丁受体拮抗剂MCA和MG624对尼古丁作用的RASMCs DNA复制活性的影响.结果 RT-PCR实验证实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上存在nAchRs亚单位,分别是α1、4、7、9、10,β1、2、4.细胞计数法检测发现尼古丁受体拮抗剂MCA、MG624均可以抑制尼古丁的促增殖作用,细胞数量明显下降,与尼古丁单独作用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DU检测显示尼古丁受体拮抗剂MCA和MG624均可以抑制尼古丁的作用,使DNA复制活性降低,细胞复制水平下降,与尼古丁单独作用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尼古丁能够通过尼古丁受体介导促进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的增殖.
作者:何芳;冉丕鑫;李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粘质沙雷菌医院感染的分布特点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四川省科学城医院2010-2013年分离的107株粘质沙雷菌进行细菌的分布和耐药性分析.结果 107株粘质沙雷菌主要来自呼吸道(87.9%).病房分布主要来自老年病房(39.3%)、呼吸内科(17.8%)和重症监护室(15.0%).耐药率低于10%的抗菌药物有阿米卡星、头孢替坦、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2010-2012年间均未检出耐亚胺培南的粘质沙雷菌,2013年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增至18.9%.亚胺培南耐药的粘质沙雷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率亦明显增高.结论 粘质沙雷菌是引起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其分离数逐年增加,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呈逐渐增高趋势,临床医生应重视.
作者:江艳;李珂;何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及其病原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在不同的国家、地区有不同的流行特征.了解HIV-1基因亚型的流行特点及其地域分布,对HIV-1的传播及其流行模式、病毒耐药研究和疫苗研发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HIV/AIDS及HIV-1各亚型在我国的流行状况,为进一步研究HIV-1分子流行病学及HIV/AIDS的防治提供依据.
作者:孔衍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对韶关市2012-2013年流感病原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其病原学特点和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哨点医院的流感样病例(ILI)咽拭子标本,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病毒核酸,对核酸阳性标本使用MDCK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和血凝实验鉴定.结果 共采集ILI咽拭子标本1 511份,检测出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标本125份,总阳性率为8.27%.其中季节性H1N1 0份,季节性H3N2 56份,新甲型H1N1 24份,B型30份,A未分型15份;男女性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4,P>0.05);4个年龄组中,25~岁组阳性率低,为4.27%,60~岁组阳性率高,为15.79%.结论 2012年流感的流行主要集中在1~7月份,B型与季节性H3型交替出现,2013年流感流行出现两个高峰,主要以新甲型H1N1为优势毒株.
作者:邱灿林;龚萍;唐建红;徐亮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思连康联合美沙拉嗪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8例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治疗组在口服美沙拉嗪的基础上,同时口服思连康.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治疗.治疗6周后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疾病活动指数变化及结肠镜下分级积分.结果 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均有改善,治疗组粘液脓血便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Sutherland疾病活动指数、内镜下评分治疗效果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前后变化较对照组更显著.结论 思连康联合口服美沙拉嗪治疗轻中度UC近期疗效明显优于单独口服美沙拉嗪,且有较好的安全性.
作者:王佳妮;孙明军;宋宁宁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机械排痰配合新型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所致轻中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择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诊断为婴幼儿重症肺炎所致轻中型呼吸衰竭患儿50例,其中,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的25例患儿作为对照组,2012年6月至2013年7月的25例患儿作为治疗组.两组患儿都采取综合治疗措施,两组患儿都早期给予NCPAP加强呼吸支持,治疗组患儿同时给予机械排痰,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组患儿治疗12 h后呼吸频率及PaCO2明显降低,PaO2明显升高,平均机械通气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缩短,排痰量增加,与对照组患儿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应用机械排痰配合新型NCPAP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所致轻中型呼吸衰竭,可以快速改善氧合水平,缩短机械通气的使用时间,减少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作者:黄从付;汪培勤;孟令娟;李秀云;饶福光;卢仕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患者抗HBc-IgM与谷丙转氨酶(ALT)的相关性.方法 分别检测乙肝患者血清标志物(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IgG及IgM)和ALT,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在HBsAg+HBeAg+HBcAb、HBsAg+HBeAb+HBcAb和HBsAg+HBcAb模式中,ALT在抗HBc-IgM阳性与阴性患者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抗HBc-IgM阳性患者中,ALT在HBsAg+HBeAg+HBcAb、HBsAg+HBeAb+HBcAb、HBsAg+HBcAb模式中的分布情况分别是70(68)、31(41)、48(106)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抗HBc-IgM阴性患者中,ALT在三种乙肝模式中分别是39(17)、24(20)、21(23)U/L,HBsAg+HBeAg+HBcAb模式分别与HBsAg+HBeAb+HBcAb及HBsAg+HBcAb模式的ALT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sAg+HBeAb+HBcAb模式与HBsAg+HBcAb模式ALT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三种乙肝模式中,抗HBc-IgM阳性率在ALT正常与异常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HBsAg+HBeAg+HBcAb、HBsAg+HBeAb+HBcAb、HBsAg+HBcAb乙肝患者中,抗HBc-IgM与ALT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两者对判断乙肝患者肝脏损伤情况以及了解病情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吴子安;梁卓欣;徐宁;罗强;曹永坚;钟伟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1型糖尿病(T1DM)患者尿中微量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随访观察常规诊疗的89例T1DM患者,定期测定尿液微量球蛋白IgM的含量,统计分析其IgM的水平与心血管事件死亡率和进展为终末期肾病(ESRD)的关系.结果 观察病例中,有8例死于心血管事件,6例ESRD,其IgM含量均明显高于无心血管事件和保存部分肾功能的1型糖尿病患者(P<0.01).尿微量球蛋白蛋白含量增加,心血管事件死亡率和发展到ESRD的相对危险度(RR)分别是4.9和7.8.结论 1型糖尿病患者尿中IgM的排泄增加和心血管事件病死率或ESRD密切相关,高含量的尿IgM预示患者心血管死亡和发展到ESRD的风险增大,早期测定尿IgM,筛查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对1型糖尿病心血管事件的防治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有积极意义.
作者:付汉维;林俊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肝52周部分应答患者换用替比夫定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肝52周时部分应答患者改用替比夫定(600 mg、1/d)继续治疗,分别于0、12、24、36及48周检测HBeAg、HBsAg、HBV DNA、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及肌酸激酶水平.结果 基线ALT水平影响干扰素抗病毒疗效(P=0.026).换用替比夫定治疗后,血清HBV DNA在24周时全部阴转,HBeAg转换率由12周时的31.3%,增至48周时的62.5%,HBsAg水平进一步降低,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干扰素部分应答患者换用替比夫定能使HBV DNA及HBsAg水平进一步降低,提高HBeAg血清学转换率,安全性好,值得借鉴.
作者:黄胜;桂亚萍;伍沁芳;黄伟;余庆新;潘长焰;张江海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呼吸科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DR-AB)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院内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86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并选择同时期普通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49例患者作为对照,采用x2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PDR-AB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机械通气、气管插管(切开)、放置胃管、导尿管、住呼吸科重症监护室(RICU)≥7d、使用三代头孢菌素、半合成青霉素类、碳氢酶烯类抗菌素、使用三种以上抗菌素及使用抗菌素≥7d是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有住呼吸科重症监护室(RICU)≥7 d(OR=8.31,95%CI:1.73~39.79)、使用三代头孢菌素(OR =8.08,95%CI:1.95~33.45)、半合成青霉素类(OR=4.76,95%CI:1.02~22.16)、碳氢酶烯类抗菌素(OR=32.16,95%CI:2.14~484.24)、使用三种以上抗菌素(OR=22.39,95%CI:3.44~145.93)及使用抗菌素≥7d(OR=40.24,95%CI:1.90~167.24).结论 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与三代头孢菌素、半合成青霉素类、碳氢酶烯类抗菌素的使用及入住监护室密切相关,临床应规范此类抗菌素的使用,尽可能缩短使用时间及减少联合用药,以控制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
作者:徐雄;徐斌;王玉月;徐乾乾;闫廷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儿童下呼吸道感染中流感嗜血杆菌的分离率及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临床分离的流感嗜血杆菌173株,对其进行生物分型、血清分型及β-内酰胺酶测定,同时用K-B法做药敏试验.结果 流感嗜血杆菌阳性分离率为13.9%,生物Ⅱ型占32.0%、Ⅲ型占42.0%,血清b型为21.3%,β-内酰胺酶阳性率为34.4%.结论 流感嗜血杆菌是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其β-内酰胺酶阳性率较高,应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肖航;吴祥林;姚伟;卢小娟;陈俊玲;王光磊;李如凯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利用荧光定量RT-PCR技术建立一种快速检测腺病毒、合胞病毒和博卡病毒的方法.方法 从GenBank随机下载腺病毒、合胞病毒和博卡病毒的目的基因,通过MEGA分析,利用Primer Express3.0软件设计三对引物及其相应的Taqman探针,利用一步法RT-PCR来建立和优化反应体系.10倍稀释阳性对照,来检验建立体系的灵敏度和重复性.利用具有相似临床症状的呼吸道病毒检验建立体系的特异性.结果 建立了一个单管对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博卡病毒进行检测的三重荧光RT-PCR反应体系.该体系的检测灵敏度为102 copies/μl,扩增效率分别为92.24%、96.95%和99.70%,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大于99%,重复性变异系数<3.5%,特异性实验未发现有非特异性扩增.结论 建立的三重荧光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腺病毒、合胞病毒和博卡病毒.
作者:张然;王昕;彭博;武伟华;房师松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