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思连康联合美沙拉嗪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分析

王佳妮;孙明军;宋宁宁

关键词:益生菌, 美沙拉嗪, 溃疡性结肠炎
摘要:目的 观察思连康联合美沙拉嗪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8例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治疗组在口服美沙拉嗪的基础上,同时口服思连康.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治疗.治疗6周后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疾病活动指数变化及结肠镜下分级积分.结果 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均有改善,治疗组粘液脓血便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Sutherland疾病活动指数、内镜下评分治疗效果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前后变化较对照组更显著.结论 思连康联合口服美沙拉嗪治疗轻中度UC近期疗效明显优于单独口服美沙拉嗪,且有较好的安全性.
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早期妊娠不同妊娠结局血孕酮值的观察研究

    目的 探讨血清孕酮水平对判断妊娠结局的指导价值.方法 门诊收集停经60 d内、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阳性且初诊时测定血孕酮值的孕妇140例,随访盆腔B超和孕酮值直至确诊.根据妊娠结局分为宫内早孕组、先兆流产组、稽留流产组、异位妊娠组,对各组孕妇的孕酮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孕酮值宫内早孕组>先兆流产>难免流产>异位妊娠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内早孕组与稽留流产组间、宫内早孕组与异位妊娠组间孕酮值无论初诊或确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先兆流产组与稽留流产组初诊时孕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确诊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稽留流产组与异位妊娠组间初诊时孕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当稽留流产明确诊断时与异位妊娠组间孕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定期监测血清孕酮,结合病史及B超、血HCG结果,能有效鉴别诊断宫内孕与异位妊娠,并对判断宫内早孕者胚胎能否正常发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孔晶;姜晓红;费春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成蚊监测方法概述

    全球蚊媒传染病呈现不断上升趋势,对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危害.利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开展蚊媒监测,既能掌握当地蚊媒种类、密度等基础数据,还能通过病原检测预测蚊媒传染病的发生.本文综述了蚊媒监测的传统方法和近年国内外发展起来的新方法新技术,并对各种方法的特点和应用进行了比较.

    作者:刘梦莹;孙肖红;徐宝梁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MiR-122对乙肝病毒复制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微型RNA122(miR-122)在细胞水平对乙肝病毒(HBV)复制的影响.方法 将miR-122的表达载体pSU6-miR-122和HBV感染性克隆pHBV1.3分别转染HepG2.2.15和HepG2细胞;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HBsAg和HBeAg含量的变化,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胞HBV DNA拷贝数的变化.结果 miR-122在HepG2.2.15细胞和HepG2细胞中均能够抑制HBsAg和HBeAg的表达,还可明显降低HBV DNA的拷贝数.结论 miR-122能够在细胞水平抑制HBV的复制.

    作者:蔡春林;祝成亮;邬开朗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母婴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的相关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母婴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HDN)相关检测结果的相关性.方法 对绵阳市中心医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新生儿科180例发生新生儿溶血的患儿进行血型及三项实验检测(直接抗人球实验、血清游离抗体测试ABO血型系统以外的抗体筛查),并对产妇进行血型及IgG抗体效价测定.结果 三项实验可证实新生儿溶血病81例,可凝5例,不明确94例.产妇IgG效价≥512时HDN发病率为91.66%,IgG效价为256~时HDN发病率为72.92%,IgG效价为128~时HDN发病率为57.69%,IgG效价为64~时HDN发病率为28.57%,IgG效价<64时HDN发病率为1.64%,各组间新生儿溶血病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妇IgG抗体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发病率呈正相关,因此在夫妇血型不合时孕妇应定期监测IgG抗体效价,可降低HDN发病率.

    作者:赵小燕;粟兵;双艳琦;肖潇;陈龙;邓文斌;贺小艳;陈雪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复方肝毒清影响二甲基亚硝胺诱导大鼠肝纤维化的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复方肝毒清的抗肝纤维化机制.方法 以二甲基亚硝胺(DMN)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分别以去铁铵腹腔注射及高、低剂量复方肝毒清灌胃给药.观察去铁铵和复方肝毒清对大鼠肝功能、血清铁及肝组织病理学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去铁铵与高、低剂量中药复方均能明显降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及肝组织TGF-β1 mRNA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在模型组,伴随着肝星状细胞(HSC)大量活化,大鼠铁负载显著增加;铁沿纤维间隔分布,而且铁主要沉积于库普弗细胞和HSC.去铁铵及复方肝毒清能使肝组织铁负载明显减轻,胶原纤维沉积和肝细胞变性坏死明显改善.结论 复方肝毒清的抗肝纤维化机制与其调节体内铁的代谢和转运及进一步抑制HSC活化有关.

    作者:江远;张玲;刘燕;何金洋;杨兵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思连康联合美沙拉嗪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思连康联合美沙拉嗪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8例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治疗组在口服美沙拉嗪的基础上,同时口服思连康.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治疗.治疗6周后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疾病活动指数变化及结肠镜下分级积分.结果 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均有改善,治疗组粘液脓血便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Sutherland疾病活动指数、内镜下评分治疗效果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前后变化较对照组更显著.结论 思连康联合口服美沙拉嗪治疗轻中度UC近期疗效明显优于单独口服美沙拉嗪,且有较好的安全性.

    作者:王佳妮;孙明军;宋宁宁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清远市市售蛙类曼氏裂头蚴感染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清远市市售蛙类曼氏裂头蚴的感染状况.方法 从市场购买人工养殖的虎纹蛙和野生泽蛙,逐只解剖查找曼氏裂头蚴.结果 检查100只人工饲养的虎纹蛙,均为阴性;检查107只野生泽蛙,曼氏裂头蚴感染率为41.12%(44/107),平均感染度为6.55条/只;不同大小泽蛙曼氏裂头蚴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40,P<0.01);曼氏裂头蚴可在蛙体内任何部位的肌肉寄生,其中以大腿部肌肉寄生为常见,占62.85%(181/288).结论 清远市市售人工养殖的虎纹蛙未发现曼氏裂头蚴,野生蛙类体内曼氏裂头蚴感染率较高,野生蛙类为重点防范对象,开展健康教育,预防曼氏裂头蚴病的工作十分必要.

    作者:林燕锋;杨普贤;徐国洪;陈文青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1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球蛋白IgM的检测及价值

    目的 探讨1型糖尿病(T1DM)患者尿中微量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随访观察常规诊疗的89例T1DM患者,定期测定尿液微量球蛋白IgM的含量,统计分析其IgM的水平与心血管事件死亡率和进展为终末期肾病(ESRD)的关系.结果 观察病例中,有8例死于心血管事件,6例ESRD,其IgM含量均明显高于无心血管事件和保存部分肾功能的1型糖尿病患者(P<0.01).尿微量球蛋白蛋白含量增加,心血管事件死亡率和发展到ESRD的相对危险度(RR)分别是4.9和7.8.结论 1型糖尿病患者尿中IgM的排泄增加和心血管事件病死率或ESRD密切相关,高含量的尿IgM预示患者心血管死亡和发展到ESRD的风险增大,早期测定尿IgM,筛查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对1型糖尿病心血管事件的防治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有积极意义.

    作者:付汉维;林俊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2012-2013年韶关市流感病原学监测

    目的 对韶关市2012-2013年流感病原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其病原学特点和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哨点医院的流感样病例(ILI)咽拭子标本,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病毒核酸,对核酸阳性标本使用MDCK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和血凝实验鉴定.结果 共采集ILI咽拭子标本1 511份,检测出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标本125份,总阳性率为8.27%.其中季节性H1N1 0份,季节性H3N2 56份,新甲型H1N1 24份,B型30份,A未分型15份;男女性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4,P>0.05);4个年龄组中,25~岁组阳性率低,为4.27%,60~岁组阳性率高,为15.79%.结论 2012年流感的流行主要集中在1~7月份,B型与季节性H3型交替出现,2013年流感流行出现两个高峰,主要以新甲型H1N1为优势毒株.

    作者:邱灿林;龚萍;唐建红;徐亮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赴利比里亚维和人员疟疾知识、行为及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 调查北京出发赴利比里亚维和人员的疟疾相关知识及行为选择情况,分析疟疾知识知晓率的影响因素,为指导赴利维和人员的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3年在北京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接受预防接种的中国赴利维和人员的疟疾知识及防护措施选择情况进行问卷调查与分析.结果 90.53%的维和人员知晓疟疾主要由蚊子传播,对于紧急备用药品(76.65%)及含避蚊胺(DEET)的驱蚊霜(53.30%)作用的知晓率低.曾赴非人员疟疾知晓率较首次赴非人员高.出国后疟疾防护措施选择长效驱蚊蚊帐(90.75%)的人员多,选择室内滞留喷洒杀虫剂(62.56%)的少.结论 应加强对于首次赴利比里亚维和人员的疟疾相关知识培训.赴利部队应注重营区卫生管理,结合多种预防措施全方位防控疟疾.

    作者:于卜一;田睿;袁园;孙福军;黄健华;王康琳;谢铮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山西省妇女HPV感染基因型分析

    目的 分析山西省不同年龄段妇女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的基因型分布,为预防HPV感染和宫颈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DNA杂交技术对妇科门诊20~60岁的生殖道炎患者和无生殖道炎患者共749例进行HPV基因亚型检测.结果 生殖道炎患者HPV检出率为30.60%,显著高于无生殖道炎患者的20.47%(P<0.05),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共检出18种HPV基因亚型,其中高危型HPV感染率为78.76%,以HPV16高;低危型感染率为21.24%,以HPV81为主.单一感染高于多重感染.生殖道炎患者的单纯高危型和混合型感染率高于无生殖道炎患者,而单纯低危型感染率则相反.不同年龄段的HPV感染率存在明显差异(P<0.05),并且在30~40岁和50~60岁的生殖道炎患者中出现感染高峰.结论 山西省30~40岁女性和绝经后妇女易感染HPV,以高危型为主,加强其HPV感染的筛查、监测和治疗有助于宫颈癌的防治.

    作者:袁亚男;李红霞;宋春英;孟卫京;姚丽萍;邢慧琴;孔庆萍;郅洋;岂利昕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替比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肝部分应答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肝52周部分应答患者换用替比夫定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肝52周时部分应答患者改用替比夫定(600 mg、1/d)继续治疗,分别于0、12、24、36及48周检测HBeAg、HBsAg、HBV DNA、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及肌酸激酶水平.结果 基线ALT水平影响干扰素抗病毒疗效(P=0.026).换用替比夫定治疗后,血清HBV DNA在24周时全部阴转,HBeAg转换率由12周时的31.3%,增至48周时的62.5%,HBsAg水平进一步降低,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干扰素部分应答患者换用替比夫定能使HBV DNA及HBsAg水平进一步降低,提高HBeAg血清学转换率,安全性好,值得借鉴.

    作者:黄胜;桂亚萍;伍沁芳;黄伟;余庆新;潘长焰;张江海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乙型肝炎患者抗HBc-IgM与ALT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患者抗HBc-IgM与谷丙转氨酶(ALT)的相关性.方法 分别检测乙肝患者血清标志物(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IgG及IgM)和ALT,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在HBsAg+HBeAg+HBcAb、HBsAg+HBeAb+HBcAb和HBsAg+HBcAb模式中,ALT在抗HBc-IgM阳性与阴性患者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抗HBc-IgM阳性患者中,ALT在HBsAg+HBeAg+HBcAb、HBsAg+HBeAb+HBcAb、HBsAg+HBcAb模式中的分布情况分别是70(68)、31(41)、48(106)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抗HBc-IgM阴性患者中,ALT在三种乙肝模式中分别是39(17)、24(20)、21(23)U/L,HBsAg+HBeAg+HBcAb模式分别与HBsAg+HBeAb+HBcAb及HBsAg+HBcAb模式的ALT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sAg+HBeAb+HBcAb模式与HBsAg+HBcAb模式ALT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三种乙肝模式中,抗HBc-IgM阳性率在ALT正常与异常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HBsAg+HBeAg+HBcAb、HBsAg+HBeAb+HBcAb、HBsAg+HBcAb乙肝患者中,抗HBc-IgM与ALT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两者对判断乙肝患者肝脏损伤情况以及了解病情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吴子安;梁卓欣;徐宁;罗强;曹永坚;钟伟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机械排痰配合NCPAP治疗重症肺炎所致轻中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探讨

    目的 回顾性分析机械排痰配合新型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所致轻中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择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诊断为婴幼儿重症肺炎所致轻中型呼吸衰竭患儿50例,其中,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的25例患儿作为对照组,2012年6月至2013年7月的25例患儿作为治疗组.两组患儿都采取综合治疗措施,两组患儿都早期给予NCPAP加强呼吸支持,治疗组患儿同时给予机械排痰,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组患儿治疗12 h后呼吸频率及PaCO2明显降低,PaO2明显升高,平均机械通气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缩短,排痰量增加,与对照组患儿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应用机械排痰配合新型NCPAP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所致轻中型呼吸衰竭,可以快速改善氧合水平,缩短机械通气的使用时间,减少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作者:黄从付;汪培勤;孟令娟;李秀云;饶福光;卢仕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上调AEG-1在体内外对人骨肉瘤细胞增殖和生长能力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上调AEG-1在体内外对人骨肉瘤细胞增殖和生长能力的影响.方法 通过慢病毒转染法建立AEG-1高表达MG63稳定转染细胞株,用q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AEG-1 mRNA和蛋白水平的变化,分别用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AEG-1对MG63细胞增殖能力和细胞周期的影响,通过鸡胚尿囊膜移植瘤实验检测AEG-1对人骨肉瘤生长能力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EG-1 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升高,上调AEG-1明显增强MG63细胞的增殖能力,使G1期细胞比率明显减少,S期和G2期细胞比率明显增加,稳定转染AEG-1组MG63细胞鸡胚尿囊膜移植瘤体积明显增大.结论 上调AEG-1可提高MG63细胞的增殖能力,促进MG63细胞鸡胚尿囊膜移植瘤的生长.

    作者:王芬;王冉;张文辉;李朝晖;王连唐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血清Apelin水平与代谢综合征患者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血清Apelin水平与代谢综合征患者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289例研究对象,以其中肥胖且健康对象为观察A组(n=53),免疫反应性高血糖素患者为观察B组(n=49),2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C组(n=108),非肥胖且健康对象为对照组(n=79).检测对象血清Apelin、空腹胰岛素、血糖、血压、体重、身高,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和体重指数,分析血清Apelin与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血清Apelin、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舒张压、收缩压均呈观察C组>观察B组>观察A组>对照组趋势,且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A组、观察B组、观察C组体重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Apelin与空腹血糖(r=0.384)、餐后2h血糖(r=0.425)、空腹胰岛素(r=0.491)、胰岛素抵抗指数(r=0.527)、舒张压(r=0.486)、收缩压(r=0.372)均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P<0.05).结论 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清Apelin会异常升高,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舒张压、收缩压均与血清Apelin存在独立正相关关系.

    作者:李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东莞地区无偿献血者梅毒感染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东莞市无偿献血人群梅毒感染情况,完善低危血源招募的标准,从而预防和控制经输血感染梅毒的风险,并减少因梅毒而导致的血液报废.方法 对2008-2013年东莞市436 685人次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梅毒抗体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分析献血人群梅毒感染状况和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08-2013年期间,东莞市无偿献血人群梅毒感染率分别为0.67%、0.55%、0.62%、0.58%、0.67%、0.69%,总感染率为0.63%,不同年度间梅毒感染率有波动,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献血者中36~岁组梅毒感染率高,为1.05%,18~岁组感染率低,为0.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献血者梅毒感染率为0.69%,高于男性献血者梅毒感染率0.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历越低的献血者梅毒感染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梅毒在东莞市无偿献血人群中一直维持较高水平的流行状态,不同年龄、性别和学历的献血者梅毒感染率有差异.

    作者:邹姣丽;王德文;邹文涛;何子毅;陈庆恺;崔四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与24h尿蛋白定量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随机尿中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与24 h尿蛋白定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3年1-12月东莞市厚街医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143例,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孕妇的24h尿蛋白定量,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UACR,再进行二者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从妊娠期高血压到轻度子痫前期再到重度子痫前期孕妇UACR和24 h尿蛋白定量均逐渐升高,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UACR与24h尿蛋白定量呈密切正相关(r=0.898,P<0.05).结论 随机UACR有望代替24 h尿蛋白定量评估子痫前期病情严重程度.

    作者:姜艳艳;张秀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联合检测Hcy、Cysc及hs-CRP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对诊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86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HDP组)和96例正常妊娠孕妇(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Hcy 、CysC和hs-CRP,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HDP组与对照组比较,重度HDP组与轻度HDP组比较,Hcy、CysC和hs-CR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DP组Hcy与CysC、hs-CRP呈显著正相关(r=0.592、0.668),且Hcy 、CysC和hs-CRP浓度与HDP病情轻重呈正相关(r=0.759、0.266、0.365).结论 HDP患者血清Hcy 、Cysc和hs-CRP浓度与HDP病情轻重呈正相关,联合检测对诊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其病情进展、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王挺;连炬飞;周永贤;郭莉;陈汉彪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8385例患者输血前意外抗体筛查结果分析

    目的 回顾分析输血前患者意外抗体筛查结果,探讨输血前意外抗体筛查的意义.方法 采用微柱凝胶法对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柏乡县人民医院8 385例患者输血前进行意外抗体筛查(观察组),筛查阳性者用谱细胞做特异性鉴定.将未进行输血前意外抗体筛查的7 6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筛查前后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8 385例输血患者共检出意外抗体59例,阳性检出率为0.70%,特异性意外抗体51例,阳性检出率为0.61%,以Rh系统和MNS系统多见,分别占40.68% (24/59)和16.95%(10/59).意外抗体大多为ⅠgG,占67.80% (40/59).女性患者意外抗体阳性检出率高于男性(P<0.05).意外抗体的阳性检出率与多次输血及妊娠史有关(P<0.01).意外抗体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主要为溶血性输血反应,观察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本地区输血患者有一定的意外抗体检出率,在输血前对输血患者进行意外抗体筛查,可避免输入含有相应抗原的血液,对于保证患者的输血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亚晓;陈玉昆;魏世锦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热带医学杂志

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寄生虫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