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征;齐炜炜;陈少波;戴智育;陈大伟;程锐;高国全;杨霞
目的 探讨非诺贝特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并高甘油三酯(TG)血症大鼠股骨中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护骨素(RANKL/OPG)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40只3月龄雌性SD大鼠,用果糖饲养复制高TG模型,大鼠共分为去卵巢+果糖组、去卵巢+果糖+非诺贝特(FF)组、去卵巢+普食组、假手术+果糖组.12周后取股骨检测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 mRNA、护骨素(OPG)mRNA表达水平.结果 去卵巢+果糖组的TG水平高于去卵巢+普食组(P<0.01),也高于去卵巢+果糖+FF组(P<0.01);去卵巢+果糖组RANKL mRNA/OPG mRNA水平,均高于去卵巢+果糖+FF组、去卵巢+普食组和假手术+果糖组(P<0.01或<0.05).结论 非诺贝特可通过降低TG而保持RANKL mRNA/OPG mRNA的平衡.
作者:曾炼坤;刘雪芳;邱丽浈;李万根;邓煜辉;夏碧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2002-2010年围产儿出生缺陷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 以2002-2010年广东医学院附属南山医院分娩信息及出生缺陷的监测资料为基础,对缺陷率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9年间出生缺陷率为15.88%,2007年后缺陷率明显增高;缺陷儿死亡占围产儿死亡的24.88%;前五位出生缺陷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多指+并指、总唇腭裂、胎儿水肿综合征、神经管畸形,共占畸形总数的52.55%;出生缺陷发生与户籍、性别、季节、胎数及产妇年龄、文化程度、孕次、产次有关.结论 出生缺陷防控形势严峻,应深入开展主要缺陷的病因学研究,以提供有效的防控措施;而广泛的健康教育,婚前、孕前优生优育指导,规范化孕产期保健及新生儿体检都是降低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措施.
作者:梁海丽;陈源鸿;王丽平;蔡娟;温新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了解五金塑胶业作业工人肌肉骨骼疾患现况,探讨其主要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某五金塑胶厂1 032人为调查对象,采用经修改的北欧国家标准调查表进行肌肉骨骼疾患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五金塑胶业作业工人肌肉骨骼疾患以腰部、颈部和踝足部疾患为主,年患病率分别为26.2%、17.9%和16.3%.女工肩和膝部疼痛年患病率显著高于男工(P<0.05).不同工种腰痛年患病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工模技工(37.3%)、包装工(36.1%)、操作工(27.3%)、车床工(25.0%)、碰焊工(20.0%)和冲压工(19.6%).腰部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OMSD)年患病率随工龄增长有增加趋势(P<0.05).长时间保持经常稍微转身姿势、经常稍微弯腰、经常大幅度弯腰、以不舒服的姿势工作、搬举重物远离身体、搬举重物需要转身、以不舒服的体位搬举重物、经常替同事换班均可增加腰痛的年患病率;选择性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搬举重物需要转身、长时间保持稍微弯腰姿势、经常替同事换班、休息是否充足被选人模型.结论 五金塑胶业作业工人肌肉骨骼疾患以腰痛为主,不良劳动姿势、手工搬举重物以及二者同时存在是导致腰痛的首要危险因素,应积极采取工效学手段进行干预.
作者:徐雷;罗孝文;关玉荣;苏嘉任;杨建云;杨磊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应用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检测技术(SAT)检测泌尿生殖道患者尿液解脲脲原体(UU),并评价其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 对140例疑似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的拭子和尿液样本,分别采用培养法、SAT进行解脲脲原体检测,检测结果有差异的标本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拭子进行复测,根据实验结果评估SAT检测尿液UU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140例疑似患者试子培养和尿液SAT检测阳性率均为6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6例培养结果与SAT检测结果不一致,8例培养法阳性、SAT阴性的拭子PCR结果复测阳性;8例培养法阴性、SAT阳性的拭子标本PCR结果4例阴性、4例阳性,结合培养法结果和PCR结果作为“扩大金标准”,得出SAT对尿液检测的敏感性为95.5%、特异性为100%.结论 SAT检测泌尿生殖道患者尿液UU具有取样方便,检测快速、准确等优点,适用于临床实验室泌尿生殖道UU的检测.
作者:李林海;何宇玲;石玉玲;杨永泉;陈建芸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小儿起源于肺动脉的左冠状动脉异常矫治手术的麻醉特点,为今后开展类似手术提供可行的麻醉管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10年7月本院20例小儿起源于肺动脉的左冠状动脉异常矫治术的麻醉管理方法.结果 采用静吸复合全麻,术中均未出现急性心衰或心梗,CPB时间为58~204( 80.6±44.4)min,主动脉阻断时间为25~ 125( 53.4±32.2) ain,开放主动脉后均自动复跳,适时应用血管活性药物,以保证麻醉平稳,停CPB时SBP为(78.6+8.0)mmHg,DBP为(45.4±3.5)mmHg,HR为(130.8±10.5)次/min,术中无死亡及麻醉并发症.1例术后第2天死于严重低心排综合征,死亡率为5%,其余痊愈出院.结论 小儿左冠状动脉异常矫治术以静吸复合全麻的方法,辅以严密监测,尽力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积极采取各种措施避免加重心肌缺血的麻醉管理方法是正确可行的,可以推广应用于术前有心功能损害的手术.
作者:张永勤;梁杰贤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昆明小鼠和C57BL/6小鼠作为种鼠对实验脑型疟模型的影响.方法 分别以伯氏疟原虫ANKA株感染C57BL/6小鼠和昆明小鼠作为传代用种鼠,当种鼠原虫率为5%~15%时接种子代C57BL/6小鼠,观察两组小鼠原虫率、脑型疟发生率以及死亡率.同时,通过脑组织切片和脑部淋巴细胞的流式检测,观察两组发生脑型疟小鼠的脑部微血管中感染疟原虫红细胞和CD8+T细胞的粘附情况,另外,通过感染CD8+T KO小鼠,证实CD8+T细胞在两组小鼠发生脑型疟中的作用.结果 用昆明小鼠作为种鼠的实验组的原虫率和脑型疟发生率均明显高于用C57BL/6小鼠作为种鼠的实验组,发生脑型疟小鼠的脑部组织切片发现,脑部微血管可见明显的感染疟原虫红细胞的粘附和CD8+T淋巴细胞浸润;而用昆明小鼠作为种鼠感染CD8+T细胞缺失的C57BL/6小鼠并不能诱导实验脑型疟的发生.结论 与C57BL/6小鼠相比,昆明小鼠作为种鼠的实验组的脑型疟发病率更高,而且感染疟原虫红细胞和CD8+T细胞在脑部微血管内的粘附也是该脑型疟发生的主要因素,因此,更适合用于实验脑型疟模型的建立及其机制的探讨.
作者:付雍;丁艳;郭波;刘太平;郑鸿;谭章平;徐文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香港地区亚健康的发生率、临床症状分布等情况,为香港地区亚健康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首先采用现场调查的方式,让受调查者现场填写亚健康状态调查问卷,然后根据被调查者填写的内容,结合查体结果,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制定的《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判断受调查者的亚健康状态,并统计分析香港地区人群亚健康状态的发生率、一般情况、临床症状等.结果 亚健康现患率为68.4%.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x2=7.899,P<0.01);年龄在70岁以上者亚健康状态现患率低,30~50岁者亚健康发生率高,健康人群比例亦依次递减,疾病人群比例却依次递增(x2=303.939,P<0.01).亚健康临床症状复杂多样.结论 香港地区人群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采取各种干预措施加以改善.
作者:孙晓敏;黄少慧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静脉吸毒人群的针具共用情况并探索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于2011年5-6月对广东省某戒毒所内静脉吸毒人员进行一对一的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信息、吸毒相关行为、性行为及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结果 调查的267名男性静脉吸毒人员的平均年龄为(38±6.1)岁,首次注射吸毒的平均年龄为(28土6.9)岁.30.71%的被调查者曾有过共用针具行为,被调查者使用的毒品种类主要是海洛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与别人一起吸毒(0R=3.62,95%CI=1.77-7.37)以及共用过辅助器具者(0R=13.48,95%CI=6.66-27.27)是共用针具的危险因素.结论 共用针具行为普遍存在于静脉吸毒人群中,相关部门应采取有效管理措施,以减少该人群中高危行为的发生.
作者:汪慧;卢次勇;何源;吴杰;洪令瑶;高雪;邓雪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索新的医学检验实验教学方式,以适应医学检验学科的发展及教学模式的转变.方法 在医学检验本科班《临床免疫学与检验》实验教学中引入ATDE模式,探讨其在《临床免疫学与检验》教学中的实施过程及实施注意事项.结果 该教学法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动手能力,受到了同学们的欢迎和认可.结论 ATDE教学模式能增加学生对《临床免疫学与检验》实验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目前实验教学改革的新举措之一.
作者:姚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定坤汤联合敏使朗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106例门诊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将10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3例.治疗组给予口服定坤汤、敏使朗,对照组给予口服敏使朗,分别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痊愈31例,显效11例,有效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0.57%;对照组痊愈21例,显效8例,有效12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7.3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定坤汤联合敏使朗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魏国健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对支气管上皮细胞通透性的影响.方法 通过ELISA、荧光定量PCR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人支气管上皮细胞后对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同时,通过检测细胞的跨膜电阻了解呼吸道合胞病毒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通透性的影响.结果 呼吸道合胞病毒增加了人支气管上皮细胞VEGF的表达,增加了支气管上皮细胞的通透性,VEGF的单克隆抗体可以明显阻断这一效应.结论 呼吸道合胞病毒通过上调VEGF的表达增加对支气管上皮细胞的通透性.
作者:高元妹;张平;蔡绍曦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不同年龄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将126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住院患者分为老年组(≥60岁)和中青年组(30~59岁),观察两组糖尿病症状、肺结核症状、空腹血糖水平、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涂阳)结果和X线胸片表现等情况.结果 中青年组糖尿病症状和肺结核症状比老年组更明显;中青年组涂阳发生率高于老年组(76.5%比42.2%,P<0.01),中青年组空洞发生率也高于老年组(84.0%比48.9%,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中青年组空腹血糖水平>16.7 mmol/L的发生率高于老年组(45.7%比31.1%,P>0.05),病灶所占5~6肺野发生率中青年组亦高于老年组(29.6%比22.2%,P>0.05),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组与中青年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住院患者临床特征有所不同,中青年组较老年组的临床症状更严重.
作者:杨仪;黄钥藩;陈尊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利用数字化技术和网络技术,方便基层医务人员和研究人员获取寄生虫病防治和研究的相关数据资源,特别是辅助其进行虫卵的甄别.方法 使用基于web 2.0的网络技术、特征提取算法和数据库检索的相关技术对寄生虫虫卵的特征进行归纳、提取和分类识别的研究,制定其特征数据编码存储规则和虫卵检索、识别的流程.结果 构建了基于网络设施基础上的病原体远程监测网站系统,可提供寄生虫虫卵特征分类检索的手段与服务.结论 测试结果表明,建立的寄生虫虫卵特征分类检索方案是可行和有效的,值得推广试用.
作者:方子豪;刘燕;李正宇;刘治远;吴忠道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无症状表面抗原阳性者血清ALT和乙肝前S1抗原的状况.方法 用ELISA法检测血清标志物(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和乙肝前S1抗原,用日立70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ALT.结果 282例无症状表面抗原阳性者,乙肝前S1抗原总检出率为37.6%; ALT升高87例,占总人数的30.8%; ALT升高的87例患者中前S1抗原检出率为67.8%;ALT正常的195例患者中前S1抗原检出率为2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282例无症状表面抗原阳性者中,HBeAg阳性组,乙肝前S1抗原检出率为73.9%,ALT异常阳性率为52.2%;HBeAg阴性组,乙肝前S1抗原检出率为31.0%,ALT异常阳性率为2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乙肝病毒携带者不能完全排除ALT正常情况下的病毒复制;血清中出现HBeAb并不一定表示HBV复制停止.因此,对于无症状表面抗原阳性者应进行定期复查,监测其乙肝血清标志物、ALT和前S1抗原.
作者:林凤金;梁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和同型半胱氨酸(HCY)联合检测对儿童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意义.方法 将92例糖尿病患儿根据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3组(B、C、D),其中B组为正常白蛋白尿组(UAER<30 mg/24 h,33例),C组为微量白蛋白尿组(30 mg/24 h≤UAER≤300 mg/24 h,28例),D组为大量白蛋白尿组(UAER>300 mg/24 h,31例).选择同期42例正常体捡儿童为对照组(A组).同时测定各组儿童血清胱抑素C (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肌酐(Scr)、尿素氮(BUN)和尿酸(UA)水平,采用Cockroft-Gault公式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并对各组上述指标进行统计学比对分析.结果 糖尿病各组患儿血清Cys-C、HCY、Scr、BUN、UA与对照组比较均升高,同时其水平随UAER的逐渐升高而升高,Ccr与对照组比较则逐渐下降.B、C、D3组中Cys-C、HCY水平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各组各项指标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ys-C和HCY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76.1%,高于Cys-C和HCY单独检测的阳性率(59.8%、56.5%,P<0.05).结论 血清中Cys-C和HCY是反映早期肾功能损害的灵敏指标,Cys-C和HCY的联合检测可早期反映糖尿病肾损伤的程度.
作者:李梅爱;周珍文;李建明;谭晓明;杨丽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广州市海珠区2007-2010年麻疹、风疹流行特征,为麻疹、风疹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对辖区内2007-2010年的麻疹、风疹病例的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辖区内2007-2010年间麻疹年平均发病率为15.61/10万;风疹年平均发病率为2.57/10万.麻疹病例多集中在婴幼儿及中青年人群;风疹病例以10~25岁青少年为主,且麻疹、风疹的病例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结论 要达到消除麻疹、控制风疹发病率的目标,应继续做好计划免疫工作,提高免疫覆盖率,严密监测,预防暴发.
作者:郭鹏娟;甘标;詹希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潮州市区小学生的身体健康情况,为制订符合本市实际情况的小学生健康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卫生部《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的规定和要求,对潮州市区4 732名小学生进行健康检查.结果学生体检项目的检出率依次为视力不良检出率(48.65%)、龋齿检出率(41.06%)、肥胖检出率(13.23%)、沙眼检出率(6.63%)、营养不良检出率(5.60%).除龋齿外,其余4项学生身体检查项目的检出率不同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生的视力低下率(51.41%)明显高于男生(46.19%,x2=12.89,P<0.01),男生的肥胖率(17.13%)明显高于女生(8.85%,x2=70.40,P<0.01),女生的沙眼感染率(7.94%)明显高于男生(5.47%,x2=11.69,P<0.01),女生的营养不良率(6.38%)明显高于男生(4.91%,x2=4.79,P<0.05);随着年龄的增加,学生视力低下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x2=16.15,P<0.01),而龋齿患病率则呈下降趋势(x2=18.17,P<0.01).结论 潮州市区小学生的健康检查结果不容乐观,相关部门应积极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倡导良好的健康习惯,以提高小学生的健康水平.
作者:庄洁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广州市鼠疫宿主动物及其媒介的种群构成及数量分布情况,为鼠疫防治工作积累基础资料.方法 采用夜笼法捕鼠,对捕获鼠类及捡获蚤类进行鉴定,计算鼠密度;计算鼠带(染)蚤率和蚤指数;用鼠疫IHA法检测鼠疫F1抗体.结果 捕获鼠形动物1 308只,分属2目2科4属9种.其中啮齿目动物1 212只,食虫目动物96只,总鼠密度(捕获率)为10.83%,鼠密度(捕获率)为10.03%;在143只鼠形动物中发现染蚤鼠46只,捡获蚤112匹,鼠体表蚤经鉴定均为印鼠客蚤;鼠染蚤率为32.17%,总蚤指数为0.78;黄胸鼠蚤指数为0.59;未查出鼠疫F1抗体.结论 未发现鼠间鼠疫流行迹象;褐家鼠仍是广州市主要鼠种;主要蚤种是印鼠客蚤.
作者:潘志明;许晓茵;任文锋;郭荣同;高雨藩;胡玉山;刘小宁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血管内支架置人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的颈动脉狭窄或闭塞病变的疗效.方法 对3例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出现严重动脉狭窄或闭塞病变的颈部血管行球囊成形术及支架置入术并进行随访.结果3例患者均为男性,其中1例为双侧颈动脉闭塞,进行了一侧颈动脉闭塞病变再通术;1例为双侧颈动脉重度狭窄,进行了左侧颈动脉支架成形术;1例右颈内动脉起始段严重狭窄,左侧颈动脉闭塞,对右侧颈动脉严重狭窄处进行了血管内支架治疗;经过随访并未发现有支架内再狭窄.结论 血管内支架置人术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颈部血管重度狭窄或闭塞病变的有效手段.
作者:杨志华;刘磊;李少明;邵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掌握三峡库区血吸虫病潜在流行因素的动态变化,为本市血吸虫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要求设立国家级监测点,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和间接血凝试验(IHA)调查万州区当地居民和流动人口的血吸虫感染状况.采用环境抽样方法进行螺情调查和监测血吸虫病其他相关因素.结果 2005和2010年,2次调查当地人群血清阳性率均在0.61%左右;调查流动人口1 530人,阳性率为1.63%,其中疫区返乡和疫区来渝人员的血清阳性率分别为1.95%与1.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监测点查螺总面积为604 051 m2,尚未发现钉螺;监测点未发现从血吸虫病流行区引进的家畜,检测当地868头牲畜,血清阳性率为零.结论 重庆市血吸虫病存在传播的危险因素,应加强本市血吸虫病传染源的监测和管理,防止钉螺输入.
作者:李珊珊;肖邦忠;吴成罘;罗兴建 刊期: 201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