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ATDE教学模式在《临床免疫学与检验》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姚军

关键词:ATDE模式, 临床免疫学与检验, 实验教学
摘要:目的 探索新的医学检验实验教学方式,以适应医学检验学科的发展及教学模式的转变.方法 在医学检验本科班《临床免疫学与检验》实验教学中引入ATDE模式,探讨其在《临床免疫学与检验》教学中的实施过程及实施注意事项.结果 该教学法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动手能力,受到了同学们的欢迎和认可.结论 ATDE教学模式能增加学生对《临床免疫学与检验》实验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目前实验教学改革的新举措之一.
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YKL-40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通过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48 h内血清YKL-40的表达量,探讨其与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OCSP)分型及梗死面积大小的关系,以指导临床诊治.方法 对5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血清YKL-40的检测,然后分析其与病情程度及临床分型的关系.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YKL-40浓度中位数为158.47ng/ml (IR:182.40),正常对照组为50.50 ng/ml (IR:34.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OCSP各亚型YKL-40升高幅度不同,完全前循环梗死(TACI)型表达量明显高于其他亚型(P<0.01);YKL-40在大梗死型的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亚型(P<0.02).结论 脑梗死后血清YKL-40水平升高,与病灶大小相关,在不同OCSP分型之间表达量不同,血清YKL-40可能成为指导脑梗死临床分型及评估病情程度的新的生物学指标.

    作者:马红玲;黄帆;徐雪;杨静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ATDE教学模式在《临床免疫学与检验》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索新的医学检验实验教学方式,以适应医学检验学科的发展及教学模式的转变.方法 在医学检验本科班《临床免疫学与检验》实验教学中引入ATDE模式,探讨其在《临床免疫学与检验》教学中的实施过程及实施注意事项.结果 该教学法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动手能力,受到了同学们的欢迎和认可.结论 ATDE教学模式能增加学生对《临床免疫学与检验》实验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目前实验教学改革的新举措之一.

    作者:姚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五金塑胶业作业工人肌肉骨骼疾患调查

    目的 通过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了解五金塑胶业作业工人肌肉骨骼疾患现况,探讨其主要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某五金塑胶厂1 032人为调查对象,采用经修改的北欧国家标准调查表进行肌肉骨骼疾患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五金塑胶业作业工人肌肉骨骼疾患以腰部、颈部和踝足部疾患为主,年患病率分别为26.2%、17.9%和16.3%.女工肩和膝部疼痛年患病率显著高于男工(P<0.05).不同工种腰痛年患病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工模技工(37.3%)、包装工(36.1%)、操作工(27.3%)、车床工(25.0%)、碰焊工(20.0%)和冲压工(19.6%).腰部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OMSD)年患病率随工龄增长有增加趋势(P<0.05).长时间保持经常稍微转身姿势、经常稍微弯腰、经常大幅度弯腰、以不舒服的姿势工作、搬举重物远离身体、搬举重物需要转身、以不舒服的体位搬举重物、经常替同事换班均可增加腰痛的年患病率;选择性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搬举重物需要转身、长时间保持稍微弯腰姿势、经常替同事换班、休息是否充足被选人模型.结论 五金塑胶业作业工人肌肉骨骼疾患以腰痛为主,不良劳动姿势、手工搬举重物以及二者同时存在是导致腰痛的首要危险因素,应积极采取工效学手段进行干预.

    作者:徐雷;罗孝文;关玉荣;苏嘉任;杨建云;杨磊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2009年深圳市龙岗区蚊类监测报告

    目的 对龙岗区蚊虫种群和密度进行监测,为深圳大运会期间有效控制蚊媒传播疾病奠定基础.方法 2009年3-12月,在龙岗区10个街道中,每月中旬布放诱蚊灯,对医院、绿化地和居民区等环境进行成蚊密度监测.结果 龙岗区10个街道共布放诱蚊灯98个,诱蚊诱卵器600个,入户调查369户,检测室内外容器730个,监测到3属6种1 082只成蚊,平均成蚊密度为1.4只/h.其中,致倦库蚊为优势蚊种(71.3%),容器指数为25.8,布雷图指数达50.7.结论 龙岗区蚊虫密度及布雷图指数大大超过国家标准,提示有蚊媒传播疾病如登革热、乙型脑炎等流行的可能.

    作者:董建;林琳;刘渠;张起文;刘凤仁;王文玲;沈培林;吴崧霖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2010年广东省云浮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了解云浮市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对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监测的2010年云浮市手足口病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云浮市2010年累计报告手足口病病例为7 262例,发病率为299.33/10万.其中城镇发病2 938例,发病率为401.58/10万,农村发病4 324例,发病率为254.45/10万,城镇发病率高于农村(P<0.01);男性发病率为381.39/10万,女性发病率为208.86/10万,男女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病以低年龄组为主,5岁以下年龄组发病6 047例,占83.27%,各年龄段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为主,共报告散居儿童6 050例,占83.31%;3-7月份为发病高峰,共报告3 699例,占病例总数的50.94%,10月份有一个次高峰,报告病例数664例,占病例总数的9.14%.结论 云浮市手足口病发病率较高,存在明显的季节、地区、性别、年龄差异,防控重点是5岁以内的散居儿童;开展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研究,将有助于制定更好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作者:冯梓来;赖辉兵;喻黎明;张华;区海钧;邓小凤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2008-2009年天津市病毒性腹泻病例疾病负担分析

    目的 评价天津市病毒性腹泻病例疾病负担,为制定防控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面对面现场询问的方法,参考家庭负担会谈量表自制问卷,调查被调查对象一般情况和相关费用及家庭负担.采集病例粪便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 天津市2008 -2009年951例病毒性腹泻病例人均总费用为178.8元,5岁以下的门诊病例(3 640.5元)和住院病例(4 434.5元)的人均费用分别是5岁及以上病例的3.23倍和6.24倍,5岁以下组病例感染诺如病毒直接医疗费用要高于轮状病毒(P<0.05),感染轮状病毒比诺如病毒对家庭成员收入和家庭娱乐活动影响要大(P<0.05);而5岁及以上组病例,感染轮状病毒的直接费用要高于诺如病毒(P<0.05),而诺如病毒造成的家庭负担重(P<0.05).结论 病毒性腹泻病例中5岁以下儿童经济负担重,并且感染诺如病毒比轮状病毒的疾病负担高,建议将有效的肠道病毒疫苗列为计划免疫范畴.

    作者:陈静;李佳葫;张颖;刘辉;高璐;徐文体;苏旭;田宏;张之伦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282例HBV感染无症状表面抗原阳性者血清ALT与乙肝前S1抗原的检测

    目的 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无症状表面抗原阳性者血清ALT和乙肝前S1抗原的状况.方法 用ELISA法检测血清标志物(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和乙肝前S1抗原,用日立70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ALT.结果 282例无症状表面抗原阳性者,乙肝前S1抗原总检出率为37.6%; ALT升高87例,占总人数的30.8%; ALT升高的87例患者中前S1抗原检出率为67.8%;ALT正常的195例患者中前S1抗原检出率为2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282例无症状表面抗原阳性者中,HBeAg阳性组,乙肝前S1抗原检出率为73.9%,ALT异常阳性率为52.2%;HBeAg阴性组,乙肝前S1抗原检出率为31.0%,ALT异常阳性率为2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乙肝病毒携带者不能完全排除ALT正常情况下的病毒复制;血清中出现HBeAb并不一定表示HBV复制停止.因此,对于无症状表面抗原阳性者应进行定期复查,监测其乙肝血清标志物、ALT和前S1抗原.

    作者:林凤金;梁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东莞市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知识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男男性行为者(MSM)艾滋病防治知识掌握情况及高危行为方式,为在该人群中开展艾滋病预防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在男男性行为者聚集场所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对象年龄中位数为29岁,以未婚、高中文化程度、省外流动人口及在东莞居住2年以上者为主;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91.75%;74.75%的调查者在过去的6个月中有过同性性行为(其中3.34%的人有过同性商业性行为),其中51.84%的人每次都使用安全套;39%的人在过去的6个月与女性有过性行为,其中37.82%的人每次都使用安全套;27.25%的人在过去的6个月与男性、女性都有过性行为;7.25%的人在近一年曾患过性病;10.5%的人HIV抗体筛查结果阳性.结论 应采用民间组织宣传干预与VCT检测相结合的模式,加强MSM人群的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推广使用安全套,防止HIV在MSM人群中的传播及经其女性性伴向一般人群传播.

    作者:陈柏芬;钟洁莹;张巧利;朱建琼;伦玉华;王晓霞;刘爱红;方昌勇;卓彬鼓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评价研究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评估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慢性乙型肝炎常给患者带来抑郁或焦虑的负面影响,使其心理、生理、社会功能降低.因此,评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以及治疗措施对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改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综述了国内外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研究现状,包括常用测评工具、慢性乙肝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评价的应用领域和相关影响因素以及控制措施.

    作者:邹俐;郑萍;侯连兵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围产儿出生缺陷的监测与分析

    目的 分析2002-2010年围产儿出生缺陷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 以2002-2010年广东医学院附属南山医院分娩信息及出生缺陷的监测资料为基础,对缺陷率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9年间出生缺陷率为15.88%,2007年后缺陷率明显增高;缺陷儿死亡占围产儿死亡的24.88%;前五位出生缺陷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多指+并指、总唇腭裂、胎儿水肿综合征、神经管畸形,共占畸形总数的52.55%;出生缺陷发生与户籍、性别、季节、胎数及产妇年龄、文化程度、孕次、产次有关.结论 出生缺陷防控形势严峻,应深入开展主要缺陷的病因学研究,以提供有效的防控措施;而广泛的健康教育,婚前、孕前优生优育指导,规范化孕产期保健及新生儿体检都是降低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措施.

    作者:梁海丽;陈源鸿;王丽平;蔡娟;温新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产ESBLs、AmpC、KPC酶的葡萄糖不发酵细菌的耐药性分析及临床分布

    目的 了解本地区葡萄糖不发酵细菌中泛耐药菌(代表株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在临床标本中的分离与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指导.方法 对临床分离的180株葡萄糖不发酵细菌进行分类鉴定和药敏试验,并用纸片扩散法筛选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头孢菌素酶(AmpC酶)及碳青霉烯类水解酶(KPC酶)的耐药菌株.结果 在葡萄糖不发酵细菌的梅成比中,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56株(31.1%),产AmpC酶22株(12.2%),KPC酶2株(1.1%);同时产ESBLs和AmpC酶16株(8.9%),同时产ESBLs、AmpC、KPC酶1株(0.6%).3种主要葡萄糖不发酵细菌对头孢他啶、头孢三嗪、头孢噻肟、哌拉西林的耐药率高,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耐药率较低,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耐药率较低,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耐药率较低.结论 葡萄糖不发酵细菌中泛耐药菌特别是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均有较高的多重耐药性,临床上应重视葡萄糖不发酵细菌引起的感染,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伍尚剑;袁炜华;潭宗宪;辛伟标;陈聚兴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呼吸道合胞病毒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通透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对支气管上皮细胞通透性的影响.方法 通过ELISA、荧光定量PCR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人支气管上皮细胞后对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同时,通过检测细胞的跨膜电阻了解呼吸道合胞病毒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通透性的影响.结果 呼吸道合胞病毒增加了人支气管上皮细胞VEGF的表达,增加了支气管上皮细胞的通透性,VEGF的单克隆抗体可以明显阻断这一效应.结论 呼吸道合胞病毒通过上调VEGF的表达增加对支气管上皮细胞的通透性.

    作者:高元妹;张平;蔡绍曦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小儿左冠状动脉异常的矫治术麻醉管理方法探讨

    目的 分析小儿起源于肺动脉的左冠状动脉异常矫治手术的麻醉特点,为今后开展类似手术提供可行的麻醉管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10年7月本院20例小儿起源于肺动脉的左冠状动脉异常矫治术的麻醉管理方法.结果 采用静吸复合全麻,术中均未出现急性心衰或心梗,CPB时间为58~204( 80.6±44.4)min,主动脉阻断时间为25~ 125( 53.4±32.2) ain,开放主动脉后均自动复跳,适时应用血管活性药物,以保证麻醉平稳,停CPB时SBP为(78.6+8.0)mmHg,DBP为(45.4±3.5)mmHg,HR为(130.8±10.5)次/min,术中无死亡及麻醉并发症.1例术后第2天死于严重低心排综合征,死亡率为5%,其余痊愈出院.结论 小儿左冠状动脉异常矫治术以静吸复合全麻的方法,辅以严密监测,尽力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积极采取各种措施避免加重心肌缺血的麻醉管理方法是正确可行的,可以推广应用于术前有心功能损害的手术.

    作者:张永勤;梁杰贤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2001-2010年广州市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分析

    目的 通过分析2001-2010年监测资料,研究广州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流行特征和变化趋势.方法 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人间疫情监测、宿主动物监测资料,实验室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鼠血清HV特异性IgG抗体,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鼠肺汉坦病毒(HV)抗原.结果 2001-2010年共报告HFRS 743例,死亡4例,发病率为0.81/10万,病死率为0.54%.发病人数和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发病高峰在10月至次年6月,病例集中在天河区、海珠区和白云区,职业分布以工人、家务及待业、商业服务为主,其次是民工和农民.男女比例为3.10:1,年龄集中在20~50岁.鼠密度为9.64%,鼠血清HV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为4.94%,鼠肺HV抗原阳性率为5.56%.鼠密度和鼠种构成相对稳定,但2004-2010年鼠血清HV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和鼠肺HV抗原阳性率均处于持续上升趋势.鼠种构成主要以褐家鼠(70.01%)为主,其血清HV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6.02%)和肺HV抗原阳性率(6.58%)在各鼠种中高.结论 广州市HFRS疫情呈现一定的上升趋势,发病风险不断增大,应加强预防控制工作;另外,广州市可能已经由家鼠型疫区演变为混合型疫区,应寻找进一步的相关证据.

    作者:景钦隆;罗雷;肖新才;许杨;宋韶芳;狄飚;王鸣;陆家海;杨智聪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402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深圳市福田区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甲型H1N1流感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402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包括病例的年龄、性别、职业分布、地区分布等.结果 402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男性占58.71%,女性占41.29%; 90.55%的病例集中在0~30岁年龄段,11~20岁年龄段病例多,占总病例数的41.79%;从职业构成看,所有病例中,绝大多数为学生,占总病例数的64.18%.结论 学生是甲型H1N1流感的危险人群,应当注重学校等场所的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

    作者:肖骞;司徒潮满;石向辉;范苏云;段丽娜;牛姬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血管内支架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颈部血管狭窄闭塞病变的效果

    目的 探讨血管内支架置人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的颈动脉狭窄或闭塞病变的疗效.方法 对3例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出现严重动脉狭窄或闭塞病变的颈部血管行球囊成形术及支架置入术并进行随访.结果3例患者均为男性,其中1例为双侧颈动脉闭塞,进行了一侧颈动脉闭塞病变再通术;1例为双侧颈动脉重度狭窄,进行了左侧颈动脉支架成形术;1例右颈内动脉起始段严重狭窄,左侧颈动脉闭塞,对右侧颈动脉严重狭窄处进行了血管内支架治疗;经过随访并未发现有支架内再狭窄.结论 血管内支架置人术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颈部血管重度狭窄或闭塞病变的有效手段.

    作者:杨志华;刘磊;李少明;邵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腰大池持续外引流合并鞘内注射尿激酶治疗脑血管痉挛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鞘内局部注射尿激酶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疗效.方法 将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加静脉泵入尼莫地平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放置腰大池引流管并脑池内注射尿激酶治疗,通过观察病情变化评价两组的治疗疗效.结果 实验组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及脑膜刺激征等主要症状及体征的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5/26)脑血管痉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0/24,P<0.05).结论 早期鞘内注射尿激酶并持续外引流防治脑血管痉挛的效果良好,且术后脑积水的并发症少.

    作者:刘政委;孔文龙;石小峰;尹夕龙;纠智松;叶宇;黄凯雄;陈委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和同型半胱氨酸联合检测在儿童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诊断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和同型半胱氨酸(HCY)联合检测对儿童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意义.方法 将92例糖尿病患儿根据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3组(B、C、D),其中B组为正常白蛋白尿组(UAER<30 mg/24 h,33例),C组为微量白蛋白尿组(30 mg/24 h≤UAER≤300 mg/24 h,28例),D组为大量白蛋白尿组(UAER>300 mg/24 h,31例).选择同期42例正常体捡儿童为对照组(A组).同时测定各组儿童血清胱抑素C (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肌酐(Scr)、尿素氮(BUN)和尿酸(UA)水平,采用Cockroft-Gault公式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并对各组上述指标进行统计学比对分析.结果 糖尿病各组患儿血清Cys-C、HCY、Scr、BUN、UA与对照组比较均升高,同时其水平随UAER的逐渐升高而升高,Ccr与对照组比较则逐渐下降.B、C、D3组中Cys-C、HCY水平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各组各项指标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ys-C和HCY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76.1%,高于Cys-C和HCY单独检测的阳性率(59.8%、56.5%,P<0.05).结论 血清中Cys-C和HCY是反映早期肾功能损害的灵敏指标,Cys-C和HCY的联合检测可早期反映糖尿病肾损伤的程度.

    作者:李梅爱;周珍文;李建明;谭晓明;杨丽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不同年龄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

    目的 分析不同年龄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将126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住院患者分为老年组(≥60岁)和中青年组(30~59岁),观察两组糖尿病症状、肺结核症状、空腹血糖水平、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涂阳)结果和X线胸片表现等情况.结果 中青年组糖尿病症状和肺结核症状比老年组更明显;中青年组涂阳发生率高于老年组(76.5%比42.2%,P<0.01),中青年组空洞发生率也高于老年组(84.0%比48.9%,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中青年组空腹血糖水平>16.7 mmol/L的发生率高于老年组(45.7%比31.1%,P>0.05),病灶所占5~6肺野发生率中青年组亦高于老年组(29.6%比22.2%,P>0.05),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组与中青年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住院患者临床特征有所不同,中青年组较老年组的临床症状更严重.

    作者:杨仪;黄钥藩;陈尊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双重荧光定量RT-PCR快速检测流感病毒H1、H3亚型的研究

    目的 利用荧光定量RT-PCR技术建立一种快速检测流感病毒H1、H3亚型的方法.方法 根据H1、H3亚型流感病毒HA基因的相对保守序列,设计两对引物及其相应的Taqman探针,利用一步法RT-PCR试剂盒建立优化反应体系后,将荧光定量RT-PCR的产物采用10倍稀释法,即107~100 copies/μl,再次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验建立体系的灵敏度和重复性,并建立相对定量标准曲线;利用多种流感病毒和具有相似临床症状的呼吸道病毒检验建立体系的特异性.结果 H1和H3亚型流感病毒的检测灵敏度为102 copies/μl,扩增效率分别为101.35%和113.28%,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大于99%,重复性良好,特异度实验未发现有非特异性扩增.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双重荧光定量RT-PCR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H1、H3亚型流感病毒.

    作者:肖丽霞;刘涛;李健雄;王婷;房师松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热带医学杂志

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寄生虫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