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上尿路结石所致急性梗阻性肾功能不全的微创手术治疗

温星桥;蔡燚;陶奕然;朱宝益;黄文涛;王喻;李名钊;胡成;吴杰英;叶春伟

关键词:尿石症, 肾功能不全, 肾积脓, 输尿管逆行插管术, 经皮肾造瘘术
摘要:目的 探讨微创手术治疗上尿路结石致急性梗阻性肾功能不全、肾积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30例上尿路结石所致的急性上尿路梗阻性肾功能不全患者.30例均合并肾积脓感染,其中予以急诊行输尿管镜下逆行插管引流21例,经皮肾穿刺造瘘9例,配合全身应用三代头孢抗生素治疗.术前及术后记录生命体征及尿量变化,检查血像及肾功能等指标.结果 全部输尿管逆行插管引流术和经皮肾造瘘术均顺利完成,所有患者均成功解除了尿路梗阻,无邻近脏器损伤或大出血、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术后生命体征改善,急诊解除梗阻后血尿素氮(BUN)由(23.2±3.8) mmol/L降至(5.6 ±2.2) mmol/L、血清肌酐(Scr)由(472.3± 142.5) μmol/L降至(54.8±22.3)μmol/L,尿量明显增加,肾功能改善,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上尿路结石引起肾功能不全合并肾感染积脓的处理原则是早期解除梗阻,联合全身抗感染治疗.输尿管插管引流术与经皮肾造瘘术均是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血清TNF-α、IL-6、MIF水平及足背动脉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研究

    目的 研究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PDN)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水平及足背动脉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状况,并探讨其与疼痛的关系.方法 PDN患者26例入组,另选年龄、性别及病程上匹配的2型糖尿病伴神经病变的28例为DN组,2型糖尿病不伴神经病变30例为DM组,正常对照组28人.所有入组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均检测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P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测定血清TNF-α、IL-6及MIF水平,并用高分辨率超声检测足背动脉内径(D),评价血管内皮依赖性(EDD)及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ID).结果 PDN、DN及DM组血清TNF-α、IL-6、MIF水平均高于NC组,PDN及DN组血清TNF-α和MIF高于DM组,PDN组血清TNF-α和MIF高于D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DN、DN及DM组与NC组比较ED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EID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患者EDD与PPG、BMI、TNF-α、MIF、HOMA-IRI和HbA1C呈负相关.结论 PDN患者存在下肢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受损;EDD、TNF-α、PPG和MIF为糖尿病患者发生PDN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柳岚;闫晓洁;叶艺艺;蒋凤秀;庄雄杰;陆泽元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粤、闽、赣三省交界地区2001-2010年狂犬病流行状况分析

    目的 探讨粤、闽、赣三省交界地区狂犬病近10年流行病学特征及流行因素,为制订狂犬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1-2010年广东省平远县、福建省武平县、江西省寻乌县传染病疫情资料、狂犬病个案资料和狂犬病疫点调查处理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2001-2010年粤、闽、赣三省交界地区共报告狂犬病例48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53/10万.常年散发,秋季发病较多(占40%).发病地区以农村为主,农民和农村学生为主要发病人群,男性多于女性(性别比为1.5∶1),40~70岁年龄组发病较多(占62.5%).头面部咬伤的潜伏期短,下肢咬伤的潜伏期较长.83.3%的病例未进行规范伤口处理,87.5%的病例未进行免疫接种.结论 粤、闽、赣三省交界地区狂犬病疫情较为严重,农村群众防病意识差、暴露后未进行规范伤口处理和未注射狂犬疫苗是导致狂犬病发病的主要原因.

    作者:黄良君;张学良;古庆发;何嘉春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深圳市龙岗区2010年流产妇女艾滋病哨点监测分析

    目的 分析2010年深圳市龙岗区流产妇女艾滋病(AIDS)相关影响因素,和HIV、HCV、梅毒的感染状况,为进一步完善AIDS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0年深圳市龙岗区流产妇女监测哨点(龙岗区人民医院)的被监测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集血样进行HIV、HCV和梅毒抗体检测,并对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401名流产妇女中,AIDS防治知识知晓率为52.37%,HIV检测阳性1例,阳性率为0.25%;梅毒检测阳性4例,阳性率为1%;丙肝抗体阳性检测4例,阳性率为1%.结论 HIV发病率已向普通人群扩散,应加强流产妇女HIV知识的干预力度和健康教育工作.

    作者:邹惠英;刘丽红;李观强;江白玲;邹丹玲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靶控输注雷米芬太尼对依托咪酯诱导时肌阵挛的预防作用

    目的 探讨靶控输注不同浓度雷米芬太尼预防依托咪酯诱导时肌阵挛的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120例美国麻醉师协会(ASA) Ⅰ~Ⅱ级择期全麻手术病人,靶控输注前静脉注射0.03 mg/kg咪唑安定,按雷米芬太尼的血浆靶浓度随机分为4组(R0、R2、R4、R6组),即0、2、4、6 ng/ml组,达到效应室平衡后5min,给予依托咪酯0.3 mg/kg静脉诱导,病人意识消失后静注罗库溴铵行气管插管,观察血流动力学变化与肌阵挛的发生率及强度.结果 靶控输注雷米芬太尼2 ng/ml以上明显减少依托咪酯诱导时肌阵挛的发生率.R0、R2和R4组插管后1min及2 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均高于插管前(P<0.05),而R6组插管后1 min及2min的MAP和HR与插管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靶控输注雷米芬太尼2 ng/ml以上即能有效抑制依托咪酯诱导时的肌阵挛,靶控输注雷米芬太尼6 ng/ml复合依托咪酯能有效抑制诱导时的肌阵挛与气管插管时的应激反应.

    作者:孙志超;黄新利;张瑞坚;齐超;高雷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深圳市2010-2011年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深圳市土源性线虫人群感染状况,为制订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3周岁以上常住居民作为调查对象,采集粪便标本,应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Kato-Katz)一送三检查蛔虫、鞭虫、钩虫、蛲虫等土源性寄生虫虫卵,分析其感染率和感染度.结果 在宝安、龙岗、福田、南山、光明5个区总计调查3 935人,感染人数19人,平均感染率为0.48%,其中蛔虫、鞭虫、钩虫和蛲虫感染率分别为0.13%、0.28%、0.05%和0.03%;蛔虫、鞭虫、钩虫感染者每克粪便算术平均虫卵数分别为242、81.6和120,均为轻度感染.5个区中感染率高的是宝安区,为0.86%,低的是福田区,为0.13%,各区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6.81,P>0.05).男女平均感染率分别为0.56%和0.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9,P>0.05).感染率以<20岁(0.55%)、20~岁(0.60%)和30~岁(0.65%)这3个年龄组高.结论 深圳市土源性线虫人群感染状况处于较低水平,感染率低于2001-2004年广东省人体重要寄生虫病感染状况调查水平.

    作者:李晓恒;高世同;黄达娜;耿艺介;张仁利;谢旭;梅树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脑卒中溶栓后出血性转化与临床预后研究

    目的 阐明中国汉族人急性脑卒中溶栓后出血性转化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回顾性分析脑卒中溶栓队列出血性转化和预后关系.结果 共纳入102例患者,男性44例(43.1%),女性58例(56.9%);年龄中位数73岁;溶栓无出血转化73例(74.5%),梗塞性出血12例(12.2%),脑实质性出血13例(13.3%).预后良好44例(43.6%),预后不良57例(56.4%).溶栓后ASPECT评分可预示出血性转化(OR 0.15)和预后不良(OR 0.20);血肌钙蛋白水平同样预示出血转化(OR 27.42)和不良结局(OR 12.16).其他独立影响因素为脉搏数(OR 2.18)和NIHSS评分(OR 2.00),但出血转化本身与预后无相关性.结论 溶栓后低ASPECT评分、基线高血肌钙蛋白水平、高NIHSS评分和高脉搏计数可以预测溶栓后3个月不良预后,出血性转化可能与预后无关.

    作者:林念童;陈苓;冼树清;潘速跃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木瓜提取物抗炎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初步探讨术瓜提取物是否具有抗炎、镇痛作用.方法 通过冰醋酸所致小鼠扭体、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及大鼠棉球肉芽肿等实验,研究木瓜提取物的抗炎镇痛作用.结果 木瓜提取物能明显减少小鼠的扭体次数,400 mg/kg木瓜提取物的扭体抑制率为74.9%,与100 mg/kg阿司匹林的抑制作用相近.木瓜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均可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降低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及抑制大鼠肉芽肿,并且木瓜提取物的药效作用随剂量的增加作用增强.结论 木瓜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炎镇痛作用.

    作者:蒋毅萍;徐江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1例HIV阳性孕产妇漏报迟报的调查处理报告

    2008年5月深圳市卫生局下发了《深圳市预防与控制艾滋病母婴传播项目工作指南》,此后,观澜街道开始系统实施深圳市预防与控制艾滋病母婴传播项目,3年多来,该项目的运转一直比较良好.2011年7月15日14时30分接到报告,本院产科1例待产孕妇HIV初筛阳性(后被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诊为HIV阳性).而此时,由于孕妇病情危急,已于2011年7月14日15:02紧急进行剖宫产术,并产下1女婴.婴儿出生已接近24 h.这不仅错失了对婴儿的佳干预时机,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参与手术的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危险[1-3].为吸取教训,现将此例HIV阳性孕产妇的漏报迟报的调查处理情况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黄志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左旋多巴联合地昔帕明治疗帕金森患者抑郁症状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左旋多巴联合地昔帕明改善帕金森病(PD)患者的抑郁症状及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 将伴有严重抑郁的帕金森病患者10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57例),治疗组服用地昔帕明和左旋多巴,对照组服用安慰剂及左旋多巴,于治疗14d和30 d后分别利用蒙哥马利抑郁量表(MADRS)和帕金森氏症生活品质问卷(PDQ-39)对两组患者抑郁症状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在治疗前及治疗14 d后,两组的MADRS和PDQ39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的MADRS评分(33.33±4.07)及PDQ39评分(36.20±6.1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8.21±7.12)分和(42.53±9.6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昔帕明对轻、中度抑郁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重度抑郁组P<0.05).结论 左旋多巴联合地昔帕明能在短期内有效改善PD患者的抑郁症状和生活质量,地昔帕明对轻、中度抑郁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焦凤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复色1号凝胶的制备及其稳定性和皮肤刺激性考察

    目的 探讨复色1号凝胶剂的制备,考察复色1号凝胶剂的稳定性及安全性.方法 以复色1号方水提取物为药物,卡波姆940、聚乙二醇4000等为辅料按凝胶的制备方法制成凝胶剂,采用恒温培养箱、冰箱、室温贮存及离心等方法考察凝胶的稳定性;用pH计测定复色1号方凝胶剂的pH值,并通过动物皮肤刺激实验和皮肤变态反应实验初步评价本制剂的安全性.结果 制作的凝胶剂质地均匀,性质稳定,常温及耐寒、耐热实验凝胶的外观色泽、稠度无明显变化,无分层和变色现象;离心实验凝胶无变粗、分层和沉淀现象,pH值的平均值为(5.96±0.012).皮肤刺激试验显示,本制剂对豚鼠皮肤无红斑、水肿和脱屑等刺激反应,皮肤变态反应试验对大鼠皮肤无红斑、水肿等过敏反应.结论 本配方制成的凝胶剂性状稳定,无明显皮肤刺激性及致敏性.

    作者:马玲玲;张明明;张丽军;陈燕松;杨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亳州地区384例手足口病患儿肠道病毒实时RT-PCR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针对2009-2011期间亳州市各区县上报市CDC的手足口病临床诊断病例,进行病毒学检测和鉴定,以了解亳州地区手足口病的流行规律,为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及诊断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患儿的咽拭子标本384份,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进行肠道病毒EV71、CoxA 16、非EV71、非CoxA16的其它肠道病毒的检测.结果 经检测,EV71感染159例,CoxA16感染94例,非EV71、非CoxA16感染29例,EV71合并CoxA16感染79例,EV71合并其它22例,CoxA16合并其它2例,EV71、CoxA 16合并其它感染1例.感染的主要病毒种类为EV71病毒,其次为CoxA16病毒,亳州市各县区发病无明显的地域差别;此病的高发季节在春夏季;年龄以1~3岁为主;男性多于女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引起亳州地区2009-2011年间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为EV71病毒和CoxA16病毒.

    作者:王祥英;钱树生;石秀芳;敖家富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深圳市戊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了解深圳市戊型肝炎抗-HEV IgG抗体水平,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以及戊肝疫苗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全市按行政级别由高到低分为区、街道办事处、工作站3层,每层均采取随机抽样的原则进行抽样,对深圳市8个区1~59岁3 771名居民戊型肝炎抗体水平进行调查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戊型肝炎IgG抗体.结果 本次调查共检测3 771人,男性1 834人,抗体阳性率为23.72%,女性1 937人,抗体阳性率为23.64%.其中深圳户籍人口1 389人,抗体阳性率为19.08%;非深圳户籍人口2 382人,抗体阳性率为26.36%.不同年龄组人群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抗体阳性率呈增长趋势.不同文化程度人群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文化程度高的人群抗体阳性率低,为28.50%.结论 深圳市人群中抗-HEV IgG流行率与年龄、居住地类型、文化程度有关,而与性别无关.深圳市戊肝的流行趋势不容忽视,应加强对戊肝的监测.

    作者:邱亚群;张然;张仁利;扈庆华;石晓路;李迎慧;林一曼;江敏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深圳市HIV/AIDS患者口腔念珠菌检出状况及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 了解深圳市HIV/AIDS病人口腔念珠菌检出情况,系统分析其可能的相关因素和意义.方法 采集571例HIV/AIDS患者的口腔粘膜拭子,采用CHROMagar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培养,API-20C-AUX鉴定系统鉴定到种,同时通过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查找相关流行病学、治疗、检测等信息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571例HIV/AIDS患者中有174例(30.5%)检出口腔念珠菌,所分离到的念珠菌188株以白色念珠菌(70.7%)和克柔念珠菌(10.1%)为主;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发现,该人群口腔念珠菌检出在CD4计数、病毒载量以及感染途径这三项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CD4计数<200个/ml者和病毒载量>10 000 copies/ml者检出率明显高于同项其他组;不同感染途径中经吸毒和母婴途径感染者检出率较高,男男同性恋人群口腔念珠菌检出率低于经异性感染者.此外,还发现抗病毒治疗<30 d者其口腔念珠菌检出率高,随着抗病毒治疗时间的延长,检出率逐渐降低.结论 口腔念珠菌检出率与CD4计数、病毒载量高度相关,与治疗时间也有关联;检出率可能对HIV/AIDS患者判断临床病毒学及免疫学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其受不同感染途径的影响较大,尤其是本研究中在男男同性恋人群偏低的原因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葛风华;吴补领;何飞;王辉;张路坤;曹廷智;张燕;杨峥嵘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输入性脑型恶性疟疾死亡1例

    临床上脑型疟疾来势凶险,进展快,病程短,如果不能得到早期的诊断和合理的救治,病死率很高.天门市2011年首次发生输入性脑型恶性疟疾1例,给予及时合理的治疗后仍死亡,提示重症脑型疟疾的病死率与发病距人院的时间呈明显的关联.

    作者:陈友平;徐会荣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实验室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典型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本文系统总结了SLE目前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包括常规检查和免疫系统检查等,其中常规检查有血常规、尿液、血沉和血清CRP检查;免疫系统检查有免疫球蛋白、补体、抗DNA抗体、抗组蛋白抗体、抗ulRNP抗体、抗Sm抗体、抗SSB/La、抗Ha抗体、抗rRNP抗体检测等.

    作者:张立营;董磊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福田区2009-2011年流行性出血热疫情分析

    目的 了解深圳市福田区2009-2011年流行性出血热发病情况及流行特征,为预防控制流行性出血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全区2009-2011年流行性出血热的疫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福田区2009-2011年报告流行性出血热病例17例,无死亡病例,年报告发病率分别为0.34/10万、0.50/10万和0.53/10万.在辖区大部分街道均有病例报告,以沙头街道报告病例多,占总病例的47.06%(8/17).全年均有病例报告,但以冬、春季发病较为集中,1-4月发病11例,占总发病人数64.71%.男性发病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3.25∶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25岁以上各年龄组均有发病,以青壮年发病为主;无明显的职业分布特征.结论 深圳福田区流行性出血热以散发为主,近三年病例数有增高趋势,应做好防鼠、灭鼠工作.

    作者:肖骞;林怿昊;牛姬飞;邓凯杰;石向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左卡尼丁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左卡尼丁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 将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均采用相同血液透析方式进行透析,且血透后每周给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 100~150 U/kg皮下注射,但治疗组每次透析结束后静脉注射左卡尼丁1 g,而对照组仅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疗程12周.结果 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较治疗前明显升高,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rhEPO用量较对照组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症状发生率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卡尼丁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能显著提高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疗效,同时左卡尼丁能减少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用量,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杨俊生;王军;覃学勇;刘莉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建立慢病毒介导的miR-145稳定过表达的鼻咽癌细胞株

    目的 构建过表达miR-145的慢病毒载体,建立稳定过表达miR-145的鼻咽癌细胞株.方法 构建慢病毒表达质粒pLVTHM/miR-145;293FT细胞进行慢病毒包装,生产的慢病毒感染鼻咽癌细胞株CNE1和CNE2,经流式细胞仪筛选后,建立稳定表达miR-145的鼻咽癌细胞株;后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病毒感染后鼻咽癌细胞株CNE1和CNE2中miR-145的表达水平.结果 荧光定量PCR结果和测序验证pLVTHM/miR-145重组质粒构建成功;包装生产的慢病毒感染鼻咽癌细胞CNE1和CNE2后,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其表达水平分别升高4000倍和4500倍.结论 成功构建了pLVTHM/miR-145慢病毒重组质粒,建立稳定表达miR-145的鼻咽癌细胞株CNE1和CNE2,为研究miR-145在鼻咽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基因调控和相应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有用的细胞模型.

    作者:苏艳;王硕;刘英;文军;张余琴;陈佩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数与脑脊液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的变化及与脑脊液常规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核性脑膜炎组(46例)、对照组(18人)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数值,并与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常规生化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值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与脑脊液常规生化指标无相关性.抗结核治疗8周后,结核性脑膜炎好转组的患者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值与恶化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于健康对照组;不能单一通过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数值去判断结核性脑膜炎的严重程度以及预测其治疗效果.

    作者:徐建辉;陈永浩;林庆裕;刘志辉;谢贝;马志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病人特异性iPSC源性心肌细胞在长QT综合征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源性心肌细胞为疾病特异性和个体特异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本文简介了iPSC的生成和iPSC源性心肌的分化技术,以及病人特异性iPSC源性心肌细胞模型在长QT综合征(long-QT syndrome,LQTS)发病机制研究中的进展.

    作者:黄雷;张红梅;王雯;侯一丁;赵乾皓;成建定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热带医学杂志

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寄生虫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