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阴道注水腹腔镜在输卵管妊娠诊治中的应用

邹敏;吕晓亮;胡小良;叶萍;张秀果;潘红平

关键词:妊娠, 输卵管, 药物治疗, 经阴道注水腹腔镜检查
摘要:目的 探讨经阴道注水腹腔镜(transvaginal hydrolaparoscopy,THL)在输卵管妊娠诊治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输卵管妊娠患者22例(研究组)进行THL检查和治疗,选择同期输卵管妊娠30例(对照组)行单纯药物保守治疗.记录研究组手术时间、后穹隆穿刺成功率、手术成功率、诊断符合情况、手术并发症、对侧输卵管的通畅程度等:记录两组治愈率、治愈时间、化疗药物毒副作用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结果 THL平均手术时间(25.4±3.5)min;后穹隆穿刺成功率95.6%,20例与术前诊断符合,18例手术成功,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术中发现对侧输卵管阻塞3例;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治愈率有增加趋势.治愈时间、药物毒副作用发生率、住院时间对照组均大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费用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HL在应用于输卵管妊娠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中既具备了单纯药物保守治疗的优势,又达到了经腹腹腔镜保守手术的效果,术中可以同时检查对侧输卵管的通畅度,为输卵管妊娠早期诊断和输卵管保守治疗开辟了新途径,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抗人双特异性蛋白磷酸化酶Dusp23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目的 制备高亲和力、高特异性的抗人双特异性磷酸化酶23(Dnsp23)单克隆抗体,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为Dusp23功能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以纯化的原核表达Dusp23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待免疫小鼠血清效价满足融合需要,取其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经多次筛选及克隆化建立可稳定分泌抗Dusp23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将细胞株打人BALB/c小鼠腹腔制备腹水,用ProteinG亲合层析柱纯化所得腹水获得纯化抗体,ELISA及Western-blot检测抗体的效价和亲和力,并用亚型鉴定试纸条鉴定单克隆抗体的亚型.利用纯化后的两株单克隆抗体对临床收集的肝癌组织标本进行免疫组化分析.结果 筛选到2株(N012和N013)可以稳定分泌人双特异性磷酸化酶23(Dusp23)单克隆抗体的细胞株,并对其进行纯化和鉴定,两株杂交瘤细胞培养上清效价分别为1:5 120和1:2 560,腹水效价分别为1:25 600和1:12 800,以肝癌细胞Hepc2和重组Dusp23蛋白为抗原,利用纯化后的两株抗体Western-blot鉴定结果均在预期位置出现阳性条带.两株杂交瘤细胞分泌抗体的亚型鉴定N012和N013均为IgG1型,轻链均为κ型.两株抗体分别与临床肝癌组织标本免疫组化结果均为阳性.结论 成功制备两株能特异性识别Dusp23的单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研究Dusp23的生物学功能,揭示其与肿瘤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作者:杜红延;杨学习;姚小艳;李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抗人球凝胶法和试管法在疑难配血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抗人球凝胶法和试管法在1例产生不规则抗体患者的配血试验应用情况,并对两种方法进行评价.方法 同时使用凝胶法和试管法进行抗体筛选、抗体鉴定和抗体效价测定,比较两种方法在操作标准化和结果判读方面的差异.结果 两种方法抗体筛选、抗体鉴定结果一致,抗体效价凝胶法比试管法高1个滴度,凝胶卡结果更易判读.结论 凝胶法操作标准,结果清晰,敏感性高,重复性好,是标准化的血清学试验方法.

    作者:赵阳;罗广平;骆宏;陈扬凯;丁浩强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经阴道注水腹腔镜在输卵管妊娠诊治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经阴道注水腹腔镜(transvaginal hydrolaparoscopy,THL)在输卵管妊娠诊治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输卵管妊娠患者22例(研究组)进行THL检查和治疗,选择同期输卵管妊娠30例(对照组)行单纯药物保守治疗.记录研究组手术时间、后穹隆穿刺成功率、手术成功率、诊断符合情况、手术并发症、对侧输卵管的通畅程度等:记录两组治愈率、治愈时间、化疗药物毒副作用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结果 THL平均手术时间(25.4±3.5)min;后穹隆穿刺成功率95.6%,20例与术前诊断符合,18例手术成功,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术中发现对侧输卵管阻塞3例;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治愈率有增加趋势.治愈时间、药物毒副作用发生率、住院时间对照组均大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费用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HL在应用于输卵管妊娠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中既具备了单纯药物保守治疗的优势,又达到了经腹腹腔镜保守手术的效果,术中可以同时检查对侧输卵管的通畅度,为输卵管妊娠早期诊断和输卵管保守治疗开辟了新途径,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邹敏;吕晓亮;胡小良;叶萍;张秀果;潘红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颈癌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颈癌的临床诊疗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宫颈癌的超声检查结果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 早期宫颈癌超声多无阳性发现,随着癌肿的进展,宫颈癌的超声表现有:宫颈体积增大、回声不均匀,宫颈肿块、宫腔积液;宫体、阴道受侵,宫旁浸润,盆腔脏器侵犯,彩色多普勒血流显示宫颈癌病灶可见丰富血流信号.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宫颈癌的主要价值是观察肿瘤的浸润和转移情况.协助临床分期,指导治疗和观察疗效.

    作者:陈茹;李活霞;林剑英;李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三聚氰胺毒性作用及其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三聚氰胺是一种有机化工原料,含氮量高,多用于生产塑料和肥料,也可用于制造药用胶囊.在动物饲料和食品中添加三聚氰胺,可提高饲料的氮含量,造成受检样品蛋白质含量高的伪象.但动物实验证明:大鼠和小鼠长期摄人三聚氰胺后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及肾功能紊乱,严重的可能引起肾功能衰竭.2008年,我国发生了奶粉因掺杂了三聚氰胺而导致婴儿患肾结石甚至死亡的事件,三聚氰胺对食品安全的严重影响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为此,本文就有关三聚氰胺毒性作用及对食品安全影响的研究资料进行了综述.

    作者:吴晓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疑难病例报告并文献析评

    目的 探讨不明原因发热伴淋巴结肿大患者的诊断思路与方法及治疗方案.方法 对不明原因发热的患者进行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制定治疗方案,并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该患者经淋巴结活检确诊为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用激素治疗后好转.结论 临床上对不明原因发热伴淋巴结肿大患者应及时行淋巴结活检并排除其他疾病,以明确诊断.

    作者:唐皓;梁艳冰;徐嘉;陈志斌;李振宇;马中富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卡培他滨联合紫杉醇治疗晚期转移性宫颈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观察紫杉醇联合希罗达对比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转移性宫颈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对2003年7月至2006年12月本院确诊晚期转移性宫颈鳞癌患者52人双盲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n=26)口服希罗达每日1 650 mg/m2,连服1~14 d,紫杉醇8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应用,每3周为1周期,连用2~4周期;对照组(n=26)顺铂20 mg/m2静脉注射,第1~5天,紫杉醇8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应用,每3周为1周期,连用2~4周期,治疗结束2周后评价疗效.结果 试验组可评价26例,有效率46.15%(12/26),中位生存时间11.6月,1年生存率43.33%(13/26);安全性方面Ⅲ反应占38.4%(9/26),Ⅳ反应占15.4%(4/26),主要为手足综合征、骨髓抑制和消化道毒性.对照组疗效可评价26例,有效率42.31%(11/26),中位生存时间11.9月,1年生存率43.33%(13/26);安全性方面Ⅲ反应占34.4%(10/26),Ⅳ反应占17.2%(5/26),主要为脱发、消化道毒性、骨髓抑制.结论 希罗达联合紫杉醇对晚期转移性宫颈癌的疗效与紫杉醇联合顺铂疗效相当,但是不良反应较轻.

    作者:詹雪梅;李明毅;梁颖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1 475例肺结核病人密切接触者连续8个月随访调查分析

    目的 探索攀枝花市肺结核病人密切接触者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期间内尚未完成治疗疗程的各级结防机构登记的肺结核病人的密切接触者,通过胸部X线检查、痰涂片检查,并结合受检者的临床症状诊断是否患有活动性肺结核病,同时对所有密切接触者进行连续8个月的随访观察,对密切接触者检查获得的数据利用SPSS软件,应用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和χ2检验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共有1 475名密切接触者接受检查,共发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14例,持续8个月的跟踪观察全部密切接触者无新发肺结核病例.通过对检查结果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影响肺结核病人密切接触者患病的危险因素为居住地(城市或农村)(χ2=3.415,P<0.05,OR=4.148)、密切接触者的性别(χ2=4.955,P<0.05,OR=0.232),而与密切接触者年龄(0~14岁或≥15岁)(χ2=1.181,P>0.05,OR=3.106)、密切接触者与肺结核病人的密切关系(亲属或非亲属)(χ2<0.001,P>0.05,OR<0.001)、肺结核病人的痰涂片检查结果(涂阴、±、1+、2+、3+、4+)(χ2=2.017,P>0.05,OR=0.771)、肺结核病人咳嗽程度(咳嗽<3周、≥3周或无咳嗽症状)(χ2=0.003,P>0.05,OR=0.971)无关.并应用χ2检验对攀枝花市与全国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发现攀枝花市活动性肺结核密切接触者的患病率为949.15/10万,高于2000年我国流调时367.03/10万的患病率(χ2=13.528,P<0.05,OR=2.601,0R95%C.I.(1.533,4.415).结论 影响攀枝花市肺结核病人密切接触者肺结核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由高到低依次为居住地、密切接触者的性别,而密切接触者与肺结核病人的密切关系、年龄、肺结核病人的痰涂片检查结果、肺结核病人咳嗽程度与密切接触者发病无关,提示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应重视痰涂片涂阴肺结核病人的密切接触者的筛查工作,尤其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我们更应重视密切接触者的筛查工作.

    作者:邵茜;夏云;杨芝富;陈世平;林天才;潘小菊;李旭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窦性心率震荡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窦性心率震荡(HRT)与心功能程度的关系.方法 慢性心衰患者(CHF组)85例,全部病例按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轻度CHF组(心功能Ⅱ级)45例和重度CHF组(心功能Ⅲ~Ⅳ级)40例.另选同期心功能正常的42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均接受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分别计算窦性心率震荡的初始值(T0)、震荡斜率(TS),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组的T0均值比较,重度CHF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度CHF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的TS均值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伴随CHF患者程度加重,HRT现象明显变钝减弱,其变化可能与自主神经的变化有关.

    作者:黄璐璐;吴子平;吴磊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广州地区不同人群女性性传播感染状况调查与分析

    目的 调查广州地区不同人群女性性传播感染(STI)的流行现状.方法 由调查员进行现场问卷调查,采集血液进行HIV、RPR/TPPA、HSV.2抗体检测,采集白带涂片检测白念珠菌、阴道加特纳菌、阴道毛滴虫;宫颈拭子培养萘瑟氏淋病双球菌(GC)、沙眼衣原体(CT)、脲原体(UU).结果 共调查788例不同人群组的女性.流动女工STI总体感染率为41.6%,位居前3位的病原体感染分别为UU(25.1%)、HSV-2(14.9%)、CT(6.2%);妇科门诊人群总体STI感染率为71.1%,位居前3位分别为UU(41.5%)、HSV-2(18.7%)、CT(11.1%);暗娼STI总体感染率为90.1%,前3位感染分别为UU(74.6%)、HSV-2(47.5%)、阴道白念珠菌(17.8%),其它依次为加特纳菌(14.9%)、TP(14.9%)、CT(14.4%).除了门诊组及暗娼组分别发现1例HIV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不同组间STI感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广州地区3组女性人群中,位居前2位的STI感染率分别为UU(25.1%~74.6%)、HSV-2(14.9%~47.5%),CT感染率为6.2%~14.4%.因此,除了加强妇科门诊STI防治外,加强对流动女工STI感染防治宣传很有必要.

    作者:戴向农;汤少开;黄雪梅;曹文苓;邓蕙妍;黎小东;李平;何婉苹;叶兴东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2008年三峡库区流动人口血吸虫感染分析

    目的 探讨三峡库区流动人口血吸虫感染特征,为制定三峡库区血吸虫病防治对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调查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在三峡库区调查流动人口的血吸虫感染情况.结果 调查流动人口1 416人,其中返乡人员792人,疫区来渝人员624人.返乡人员流动原因以外出务工为主,疫区来渝人员以经商为主;流动人口血清学阳性率为3.04%,其中返乡人员、疫区来渝人员分别为4.04%、1.76%;来自流行省、传播阻断省分别为3.60%、1.33%,来自非流行省未发现阳性.流动人员主要来自湖北、湖南、四川,分别占33.40%、17.44%、10.52%;血清阳性率以江西、江苏、湖北高,均超过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流动人口来源、可疑感染地区与血清学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返乡人员血清学阳性率显著高于疫区来渝人员(χ2=9.00,P<0.01),来自血吸虫病流行区的阳性率高于其它地区(χ2=6.99,P<0.01).结论 三峡库区流动人口存在血吸虫感染情况,主要来自血吸虫病流行省份,重点监测来自库区周边省份的流动人员.特别是返乡人员.

    作者:吴成果;罗兴建;肖邦忠;罗飞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2005-2007年广州地区腹泻儿童感染轮状病毒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近3年来广州地区儿童肠道轮状病毒感染情况.方法 收集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包括门诊和住院的急性腹泻患儿的大便标本,采用免疫胶体金技术对标本进行轮状病毒抗原检测.结果 轮状病毒2005、2006和2007年平均感染率分别为44.70%、38.22%和39.99%;与2006、2007年相比,2005年轮状病毒感染高峰和波谷均向后推延1个月.抗原检测阳性例数在6~24个月婴幼儿高,全年感染率在性别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病毒感染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气候可能对广州地区轮状病毒感染有较大影响.

    作者:尹应先;肖密丝;欧志英;朱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粤桂琼三省区疟疾联防16年广东区效果评价

    目的 分析和评价粤桂琼三省区疟疾联防机制对控制广东流动人口疟疾疫情的作用.方法 主动侦查与被动侦查相结合,通过发热病人血检和疟疾病人个案调查,使用回归流行病学方法对资料进行分类和分析.结果 广东参加疟疾联防的6个地级市16年共发现流动人121疟疾病例32 233例,其中归属广东籍流动人口疟疾病人有2 401例;归属海南省籍流动人13疟疾病人有11 224例:归属广西籍流动人口疟疾病人有4 253例;归属其它省籍流动人口疟疾病人有14 355例.32 233例流动人口疟疾病人中,输入性恶性疟有47例,其余32 186例为间日疟.流动人口中的回归人员共有病例7 183例,血检阳性率为2.75%;流动人口中的外来人员共有病例25 050例,血检阳性率为2.19%;两者血检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种职业的流动人口血检阳性率野外作业与室内作业人员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992-2007年广东省疟疾疫情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 通过连续16年的疟疾联防,广东流动人口疟疾疫情得到控制,输入病例和输入继发病例明显减少,广东省疟疾疫情稳定,年发病率逐年下降.

    作者:林荣幸;张贤昌;王金龙;阮彩文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新生儿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变迁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目的 探讨近年新生儿层流病房应用后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菌变迁及药物敏感性情况.方法 系统回顾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近4年接受机械通气>48 h的28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以发生时间先后分成两组,分析其VAP发病情况、痰培养病原学、药敏结果及治疗转归等.结果 近4年NICU的VAP发生率为15.68%,培养出致病菌株共32株,依次为缓症链球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溶血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等.前两年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主要是缓症链球菌和葡萄球菌属,近两年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尤以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居多.以万古霉素、环丙沙星、氧氟沙星为主要敏感药物,对青霉素类抗生素及第二、三代头孢菌素普遍耐药.结论 近年VAP致病菌谱发生显著改变.以耐药性条件致病菌为主,强调综合治疗,预防为主.尽早使用敏感药物.

    作者:方润婷;陈志凤;李锐钦;卢燕玲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多项指标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链蛋白199(CA199)、α.L-岩藻苷酶(AFU)、γ-谷氨酰转移酶(γ-GT)等多项指标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AFP、CEA和CA199;采用速率法检测AFU;用酶法检测γ-GT.结果 单项AFP、CEA、CA199、AFU、γ-GT的血清水平原发性肝癌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项AFP、CEA、CA199、AFU、γ-GT的血清水平原发性肝癌组与肝炎肝硬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FP、CEA、CA199、AFU、γ-GT等多项指标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阳性率达94.12%,显著高于单项AFP阳性率68.62%(P<0.01).结论 AFP、CEA、CA199、AFU、γ-GT等多项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阳性检出率,特别是单项AFP检测阴性的肝癌患者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实用价值和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冯春颜;魏建伟;罗裕旋;胡纪文;汪宇婴;朱彩云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不同佐剂的复合黏膜疫苗鼻内免疫小鼠抗弓形虫感染的保护作用

    目的 比较IFN-γ和蜂胶作为佐剂鼻内免疫小鼠抗弓形虫攻击的能力,探索两种佐剂联合应用的效果.方法 将5~6周龄雌性BALB/c小鼠60只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15只,分别用20 μg可溶性速殖子抗原(STAg)、20 μg STAg+40 μg蜂胶、20 μg STAg+1 000 U IFN-γ或20 μg STAg+40 μg蜂胶+1 000 U IFN-γ鼻内免疫小鼠2次,间隔14 d.末次免疫后第10天,用RH株弓形虫速殖子4×104个/只灌胃攻击,逐日观察小鼠存活情况.攻击后第43天处死全部存活小鼠,计算胸腺、脾指数,计数脑、肝组织速殖子.结果 STAg+IFN-γ组、STAg+蜂胶+IFN-γ组胸腺、脾指数显著高于STAg组(P<0.05);组织内速殖子虫荷显著降低(P<0.01),STAg+IFN-γ组小鼠脑、肝组织减虫率分别为57.00%和79.06%;STAg+蜂胶+IFN-γ组小鼠脑、肝减虫率分别为68.30%和79.06%.STAg+蜂胶组小鼠胸腺、脾指数有升高趋势,组织内速殖子虫荷降低,但与STAg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抗弓形虫感染中,IFN-γ、蜂胶+IFN-γ的佐剂效果优于蜂胶,IFN-γ、蜂胶+IFN-γ辅助STAg显著提高小鼠胸腺、脾比重,增强机体免疫能力,有效抵抗弓形虫的感染攻击,脑、肝组织速殖子虫荷显著减少.

    作者:刘成芳;殷国荣;赵云鹤;张卫国;刘红丽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奉节县91例麻风病联合化疗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麻风病联合化疗(MDT)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麻风病患者按照麻风病联合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并进行定期监测和长期随访.结果 91例患者完成化疗并治愈,MDT规则治疗率为100%,治愈率100%,平均临床治愈时间3年,全程细菌密度指数(B1)BT型年均下降0.6,BL、LL分别为0.58和0.63,疗程中发生麻风反应12例,新发畸残4例.治愈后监测未发现复发病例.结论 通过对91例麻风患者联合化疗疗效观察,MDT疗效确切,疗程短,复发低,是治疗麻风病的有效方法.应加强麻风病的联合化疗,提高规则治疗率.及时处理麻风反应,减少畸残,治愈患者.

    作者:雷兵;刘学刚;廖和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2005-2008年广东省CDC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人群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人群特征,为预防HIV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来广东省CDC门诊寻求VCT服务的人群进行检测前咨询并填写个案登记表,用描述性方法分析其特征及艾滋病病毒

    作者:刘芳兰;曾常红;孟瑞琳;谢雪妹;沈少君;曾利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实时荧光PCR方法快速检测空肠弯曲菌方法的建立

    目的 建立实时荧光PCR快速检测空肠弯曲菌的方法.方法 以空肠弯曲杆菌HipO基因的保守序列为模板设计特异性引物探针,建立一种能快速检测样本中空肠弯曲杆菌的实时荧光PCR方法:对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进行评价,并以正常人粪便为空白样本,添加一定量空肠弯曲菌标准株菌液进行检测,以对方法的检测效果进行初步评价.结果 该实时荧光PCR方法只对空肠弯曲杆菌进行特异扩增,同种属的结肠弯曲菌及其他常见食源性病原菌均不能扩增;整个检测过程只需要80 min,对空肠弯曲菌菌悬液可检测至5个细菌,对加标粪便样本可检测至10~100个细菌.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实时荧光PCR检测空肠弯曲菌方法不仅能实现对空弯菌的快速检测,而且还为空弯菌的快速诊断及其引起的食源性疾病的监控溯源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作者:刘俊华;张欣强;陈守义;高秀洁;李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宫颈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假阴性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染料法识别宫颈癌前哨淋巴结(SLN)活检时出现假阴性的原因.方法 选择49例早期宫颈癌患者,术前宫颈瘤周注射亚甲蓝,行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进行前哨淋巴结定位及病理学检查.结果 SLN识别率为87.8%(43/49),灵敏度为81.8%,准确率为92%,假阴性率为18.2%.结论 本组假阴性与肿瘤大小、淋巴转移的途径、术前放疔、病理检测方法有关.

    作者:蒋燕明;李立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热带医学杂志

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寄生虫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