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瑛
目的 探讨慢性心衰患者血浆脑钠肽(BNP)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荧光免疫分析法对328例慢性心衰患者及5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血浆BNP水平的测定,同时以彩色多普勒超声心电动仪测定慢性心衰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与血浆BNP含量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慢性心衰组患者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P<0.01),且不同心功能患者之间的血浆BNP含量亦存在显著差异(P<0.01):慢性心衰组患者血浆BNP水平与LVEF、LVESD、LVEDD呈现良好的相关性(r分别为-0.61、0.55和0.59,P均<0.01).结论 BNP是反映慢性心衰患者心室功能的灵敏指标.
作者:池晓霞;陈剑雄;屠洪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抗人球凝胶法和试管法在1例产生不规则抗体患者的配血试验应用情况,并对两种方法进行评价.方法 同时使用凝胶法和试管法进行抗体筛选、抗体鉴定和抗体效价测定,比较两种方法在操作标准化和结果判读方面的差异.结果 两种方法抗体筛选、抗体鉴定结果一致,抗体效价凝胶法比试管法高1个滴度,凝胶卡结果更易判读.结论 凝胶法操作标准,结果清晰,敏感性高,重复性好,是标准化的血清学试验方法.
作者:赵阳;罗广平;骆宏;陈扬凯;丁浩强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初步探讨乙型肝炎病毒野生型核壳蛋白和L60V、I97L变异核壳蛋白影响HepG2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 将构建的野生型核壳蛋白融合表达载体(pEGFP-WT),L60V变异核壳蛋白(pEGFP-V60)和I97L变异核壳蛋白(pEGFP-L97)表达载体HepG2阳性细胞株复苏培养;Western blot检测各核壳蛋白表达;TNF-α、Act-D诱导各种HepG2细胞株凋亡,48 h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NF-κB信号传导通路中IKK-α、IκB-α、NF-κB P65蛋白表达与caspase-8、caspage-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Western blot检测pEGFP-WT组、pEGFP-V60组和pEGFP-L97组核壳蛋白表达基本相同;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与pEGFP-C1细胞株相比,48 h时pEGFP-WT、pEGFP-V60和pEGFP-L97表达细胞株的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偏低(P<0.01);4组细胞株IKK-α、IκB-α、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而pEGFP-WT组caspase-8、cagpage-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pEGFP-V60和pEGFP-L97组,且三组表达均明显低于pEGFP-C1组.结论 乙型肝炎病毒野生型和L60V、I97L变异核壳蛋白影响HepG2细胞凋亡可能与核壳蛋白影响细胞内caspase-3,8表达有关.
作者:李发武;卢放根;王文琦;吴福全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三峡库区流动人口血吸虫感染特征,为制定三峡库区血吸虫病防治对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调查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在三峡库区调查流动人口的血吸虫感染情况.结果 调查流动人口1 416人,其中返乡人员792人,疫区来渝人员624人.返乡人员流动原因以外出务工为主,疫区来渝人员以经商为主;流动人口血清学阳性率为3.04%,其中返乡人员、疫区来渝人员分别为4.04%、1.76%;来自流行省、传播阻断省分别为3.60%、1.33%,来自非流行省未发现阳性.流动人员主要来自湖北、湖南、四川,分别占33.40%、17.44%、10.52%;血清阳性率以江西、江苏、湖北高,均超过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流动人口来源、可疑感染地区与血清学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返乡人员血清学阳性率显著高于疫区来渝人员(χ2=9.00,P<0.01),来自血吸虫病流行区的阳性率高于其它地区(χ2=6.99,P<0.01).结论 三峡库区流动人口存在血吸虫感染情况,主要来自血吸虫病流行省份,重点监测来自库区周边省份的流动人员.特别是返乡人员.
作者:吴成果;罗兴建;肖邦忠;罗飞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染料法识别宫颈癌前哨淋巴结(SLN)活检时出现假阴性的原因.方法 选择49例早期宫颈癌患者,术前宫颈瘤周注射亚甲蓝,行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进行前哨淋巴结定位及病理学检查.结果 SLN识别率为87.8%(43/49),灵敏度为81.8%,准确率为92%,假阴性率为18.2%.结论 本组假阴性与肿瘤大小、淋巴转移的途径、术前放疔、病理检测方法有关.
作者:蒋燕明;李立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链蛋白199(CA199)、α.L-岩藻苷酶(AFU)、γ-谷氨酰转移酶(γ-GT)等多项指标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AFP、CEA和CA199;采用速率法检测AFU;用酶法检测γ-GT.结果 单项AFP、CEA、CA199、AFU、γ-GT的血清水平原发性肝癌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项AFP、CEA、CA199、AFU、γ-GT的血清水平原发性肝癌组与肝炎肝硬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FP、CEA、CA199、AFU、γ-GT等多项指标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阳性率达94.12%,显著高于单项AFP阳性率68.62%(P<0.01).结论 AFP、CEA、CA199、AFU、γ-GT等多项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阳性检出率,特别是单项AFP检测阴性的肝癌患者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实用价值和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冯春颜;魏建伟;罗裕旋;胡纪文;汪宇婴;朱彩云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广州地区儿童真菌感染的病原分布特点及其耐药状况,为防治儿童真菌感染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对患儿感染部位的真菌进行分离培养和鉴定:以ATBTM FUNGUS 3酵母样真菌药敏试验条进行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分析.结果 从患儿标本中分离出558株真菌,主要来自呼吸道有299株,占53.58%;其次是消化道、伤口(创口)、泌尿系统和血液等,分别占28.14%、6.27%、4.66%、3.76%.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367株,占65.77%;其次为热带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克柔假丝酵母菌、季也蒙假丝酵母菌等,分别占15.28%、5.02%、4.48%、3.41%、2.69%.从骨髓中检出5株马尔尼菲青霉,从脑脊液中检出3株新型隐球菌.真菌对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等总耐药率分别为8.78%、4.84%、10.54%、1.36%、0.85%.结论 引起儿童真菌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是白色假丝酵母菌,对真菌感染应该有针对性地使用高效的抗真菌药物进行早期治疗.
作者:谢永强;周珍文;虢艳;邓秋连;黄勇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佛山地区2007年分离的淋球菌流行株对青霉素、四环素、大观霉素、头孢曲松和环丙沙星的耐药性及产β-内酰胺酶淋球菌(PPNG)和四环素高度耐药淋球菌(TRNG)的流行状况.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小抑菌浓度(MIC),纸片酸度法检测β-内酰胺酶.结果 98株淋球菌检出PPNG 34株(34.7%),TRNG 63株(64.3%).青霉素、环丙沙星和四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96.9%、96.9%和94.9%,未发现大观霉素及头孢曲松耐药株.青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的MIC50及MIC90均已超过耐药标准,尤以青霉素为甚,其MIC50及MIC90均超过耐药标准的8倍和32倍.结论 大观霉素及头孢曲松是治疗淋病的首选药物.
作者:李燕娃;潘洪亮;吴兴中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调查某钢铁企业退休职工不同生活方式与自评健康状态,探讨其相关性.方法 结合厂企退休职工的预防性健康体检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本次共调查421名退休职工,平均年龄(61.2±6.5)岁,自评健康为差者105人,占24.9%;随着每天体力活动时间的增加,自评健康为好或较好的比率随之增加(P<0.05);不常吃水果/蔬菜者自评健康为差的可能性是常吃水果/蔬菜者的2.58倍:是否常饮茶、饮牛奶/豆奶和是否吸烟或饮酒等对自评健康状况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常吃水果/蔬菜和经常进行体力活动对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有帮助.
作者:李鹏宾;林锡谦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分离、培养原代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建立体外血脑屏障模型.同时探索高纯度、活性好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方法 取3周大鼠大脑,分离皮质,经过匀浆、葡聚糖离心以及消化后,取纯度较高的脑微血管段种植于胶原蛋白包被过的塑料培养瓶中进行培养.显微镜观察及检测Ⅷ因子相关抗原.结果 镜下细胞呈长梭形,7 d左右细胞可融合,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组化检测为阳性,且阳性细胞占绝大部分.结论 本实验成功分离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并进行原代培养.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模型,也为构建更高级的大鼠体外血脑屏障奠定基础.
作者:李珺;彭亮;黄胜和;吴春华;曹虹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D-半乳糖胺和脂多糖导致大鼠急性肝衰竭的发病机理.方法 8周龄雄性SD大鼠,使用D-半乳糖胺(D-GaIN,1 250 mg/kg)和脂多糖(LPS,200 μg/kg)腹腔注射建立急性肝衰竭模型,并研究肝衰竭大鼠血清和肝匀浆的各种生化指标及肝组织的病理学改变.结果 使用1 250 mg/kg的D-GaIN和200 μg/kg的LPS腹腔注射能够导致大鼠出现急性致死性的肝损伤,大鼠血清中TNF-α、IL-1β显著升高;大鼠肝组织中GSH、GR和SOD降低,MDA、NO、T-NOS和iNOS升高;与正常大鼠的肝匀浆蛋白分离图相比,肝衰竭大鼠肝匀浆蛋白的1峰升高较明显,5峰、6峰降低较明显.结论 使用1 250 mg/kg的D-GaIN和200 μg/kg的LPS腹腔注射能够制备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其发病机理可能与D-GaIN和LPS能够促进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1等大量的产生,促进机体过度的氧化反应及氧化产物的产生,导致肝组织中某些分子量范围内蛋白的增加及另外一些分子量范围内蛋白的减少有关.
作者:朱海鹏;高志良;谢婵;郑玉宝;彭亮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近3年来广州地区儿童肠道轮状病毒感染情况.方法 收集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包括门诊和住院的急性腹泻患儿的大便标本,采用免疫胶体金技术对标本进行轮状病毒抗原检测.结果 轮状病毒2005、2006和2007年平均感染率分别为44.70%、38.22%和39.99%;与2006、2007年相比,2005年轮状病毒感染高峰和波谷均向后推延1个月.抗原检测阳性例数在6~24个月婴幼儿高,全年感染率在性别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病毒感染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气候可能对广州地区轮状病毒感染有较大影响.
作者:尹应先;肖密丝;欧志英;朱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对沙眼衣原体室间质量评价,了解广州市性病实验室检测沙眼衣原体总体水平.方法 发放沙眼衣原体细胞培养物,要求做沙眼衣原体检测.结果 61家参与单位中,优秀39家(63.9%),合格10家(16.4%),一般10家(16.4%),不及格2家(3.3%).结论 性病实验室水平参差不齐,只有加强实验室室内质量管理,才能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提高性病实验室整体水平.
作者:曹文苓;梁艳华;叶兴东;李平;黎小东;吴德标;黄雪梅;汤少开;张莉;毕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实时荧光PCR快速检测空肠弯曲菌的方法.方法 以空肠弯曲杆菌HipO基因的保守序列为模板设计特异性引物探针,建立一种能快速检测样本中空肠弯曲杆菌的实时荧光PCR方法:对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进行评价,并以正常人粪便为空白样本,添加一定量空肠弯曲菌标准株菌液进行检测,以对方法的检测效果进行初步评价.结果 该实时荧光PCR方法只对空肠弯曲杆菌进行特异扩增,同种属的结肠弯曲菌及其他常见食源性病原菌均不能扩增;整个检测过程只需要80 min,对空肠弯曲菌菌悬液可检测至5个细菌,对加标粪便样本可检测至10~100个细菌.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实时荧光PCR检测空肠弯曲菌方法不仅能实现对空弯菌的快速检测,而且还为空弯菌的快速诊断及其引起的食源性疾病的监控溯源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作者:刘俊华;张欣强;陈守义;高秀洁;李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吡柔比星(THP)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效果.方法 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患者膀胱灌注卡介苗(BCG)(40例),另一组膀胱灌注THP(40例),随访6~24个月,观察两组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BCG组和THP组2年复发率分别为12.5%(5/40)、14.0%(6/43);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8,P>0.05),而THP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CG组(χ2=9.565,P<0.01).结论 膀胱灌注THP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安全性好.
作者:李锦秀;李家兵;张盼;林世庆;孙懿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经阴道注水腹腔镜(transvaginal hydrolaparoscopy,THL)在输卵管妊娠诊治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输卵管妊娠患者22例(研究组)进行THL检查和治疗,选择同期输卵管妊娠30例(对照组)行单纯药物保守治疗.记录研究组手术时间、后穹隆穿刺成功率、手术成功率、诊断符合情况、手术并发症、对侧输卵管的通畅程度等:记录两组治愈率、治愈时间、化疗药物毒副作用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结果 THL平均手术时间(25.4±3.5)min;后穹隆穿刺成功率95.6%,20例与术前诊断符合,18例手术成功,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术中发现对侧输卵管阻塞3例;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治愈率有增加趋势.治愈时间、药物毒副作用发生率、住院时间对照组均大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费用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HL在应用于输卵管妊娠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中既具备了单纯药物保守治疗的优势,又达到了经腹腹腔镜保守手术的效果,术中可以同时检查对侧输卵管的通畅度,为输卵管妊娠早期诊断和输卵管保守治疗开辟了新途径,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邹敏;吕晓亮;胡小良;叶萍;张秀果;潘红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凝胶直接抗球蛋白试验的特点及其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实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提高致敏红细胞检出率.方法 检测临床诊断疑似AIHA标本135例.用Coomb's凝胶试剂卡对受检标本进行直接抗球蛋白试验.以试管法直接抗球蛋白试验作对照.凝胶法阳性者用单特异性IgG和C3d凝胶试剂卡进行分型.结果 试管法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阳性19例,Coomb's凝胶直接抗球蛋白试验(GDAT)阳性24例,两种检测方法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24份凝胶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阳性标本进行IgG和C3d分型,其中IgG+C3d型7例(29%),IgG型13例(54%),C3d型4例(17%).结论 凝胶直接抗球蛋白试验不需洗涤红细胞,操作简便,重复性好;检测致敏红细胞灵敏度优于试管法,在AIHA实验诊断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广平;骆宏;汪传喜;叶欣;夏文杰;戎霞;陈扬凯;邓晶;赵阳;丁浩强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人群特征,为预防HIV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来广东省CDC门诊寻求VCT服务的人群进行检测前咨询并填写个案登记表,用描述性方法分析其特征及艾滋病病毒
作者:刘芳兰;曾常红;孟瑞琳;谢雪妹;沈少君;曾利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麻风病联合化疗(MDT)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麻风病患者按照麻风病联合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并进行定期监测和长期随访.结果 91例患者完成化疗并治愈,MDT规则治疗率为100%,治愈率100%,平均临床治愈时间3年,全程细菌密度指数(B1)BT型年均下降0.6,BL、LL分别为0.58和0.63,疗程中发生麻风反应12例,新发畸残4例.治愈后监测未发现复发病例.结论 通过对91例麻风患者联合化疗疗效观察,MDT疗效确切,疗程短,复发低,是治疗麻风病的有效方法.应加强麻风病的联合化疗,提高规则治疗率.及时处理麻风反应,减少畸残,治愈患者.
作者:雷兵;刘学刚;廖和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惠州市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的成效及存在问题,为今后对青年学生开展宣教活动.完善宣教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统一的调查表采用调查对象不记名自填问卷方式.调查的内容包括:人口学基本情况、艾滋病知识、性行为经历、是否有吸毒及注射吸毒行为、接受有关预防艾滋病服务情况等.结果 对外表健康的人可以是感染者的知晓率为89.8%,每次性行为都正确使用安全套可降低艾滋病的传播危险的知晓率为75.4%,输入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或血制品可感染艾滋病的知晓率为97.0%,共用注射器可传播艾滋病的知晓率为93.9%,蚊虫叮咬是否会传播艾滋病病毒的知晓率为40.3%,感染的母亲可传给胎儿的知晓率为91.1%.有性行为经历的占6.8%.获得艾滋病知识信息途径较单一,主要来源于电视广播及报刊杂志.结论 惠州市青年学生对感染艾滋病的各种危险因素的知晓不全面,部分非传播途径知晓率也较低.开展艾滋病相关知识宣传教育仍十分必要,学校应加强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力度以提高青年学生对艾滋病的认识水平.
作者:刘雪梅;梁立环;李钰;肖和龙;徐志华;丘文清;薛妙钦 刊期: 2009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