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唯春;项凤梅;卢建溪
目的 观察护肝合剂对肝损害模型大鼠血清TGF-β1的影响及护肝合剂含药血清对HSC-T6细胞的增殖、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的表达的影响,探讨该复方对肝纤维化的可能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设立正常组、护肝合剂组、模型组,采用卡介苗和脂多糖进行肝损害造模,然后观察3组ALT、AST和血清TGF-β1的变化.制备各组大鼠的血清,进行HSC-T6细胞的培养,采用MTT方法观察该细胞的增殖情况,并用RT-PCR的方法观察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造模前后的ALT、AST及了TGF-β1都显著升高(P<0.01),护肝合剂组上述指标较模型组显著下降(P<0.01),护肝合剂组的HSC-T6细胞增殖较模型组显著下降(P<0.01),且没有Ⅱ型胶原和Ⅲ型胶原的表达.结论 护肝合剂能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改善肝功能、降低FGF-β1水平抑制肝星形细胞的增殖,改善肝纤维化程度.
作者:游唯春;项凤梅;卢建溪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东莞市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海洛因成瘾者的心理健康及社会支持情况,为采取进一步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社会支持量表对2007年4月至2008年8月在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就诊的海洛因成瘾者进行调查.结果 除阳性均分外,该人群的症状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意、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01).其社会支持总分与全国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接受调查的东莞市美沙酮治疗门诊的海洛因成瘾者存在感觉、情绪、行为、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方面的心理问题,但该人群近期获得的社会支持良好.应进一步加大对该人群的尊重、关爱、支持和鼓励的力度,同时有必要对该人群的心理健康和社会支持情况进行动态测定和分析.
作者:张巧利;金行申;袁丁;方晓君;郑少敏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降落聚合酶链反应(touchdown PCR,TD-PCR)检测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71,EV71)的效能和敏感性.方法 根据touchdown原理设计TD-PCR程序,试验选择PCR佳反应条件,分别与普通PCR及TD-PCR、普通Taq酶与热启动酶扩增效果进行比较,并利用10倍稀释法检验了TD-PCR方法的灵敏度.琼脂糖凝胶电泳验证扩增产物,纯化后DNA产物测序验证该方法的特异性.结果 TD-PCR的扩增片段条带清晰,检测效果明显优于普通PCR,使用普通Taq酶的TD-PCR比使用热启动酶有更优的性价比,测序证实了此组片段的特异性,cDNA的低检测浓度为1.03.μg/mL.结论 成功建立TD-PCR检测EV71的方法,使用普通Taq酶获得理想的检测结果,为快速检测手足口病的病原体提供了可靠的手段.
作者:高璐璐;陈清;郭江;陈志永;俞守义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分析清新县2003-2008年狂犬病的发病情况,了解其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方法.运用Epi Info软件进行分析、评价. 结果 2003-2008年清新县共报告30例狂犬病临床诊断病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70/10万,其中2008年发病率高达2.31/10万,病死率为100%;全县9个镇均有发病,以龙颈镇多(共7例),占总发病数的23.33%;发病年龄大76岁,小12岁;职业以农民为主,占63.33%;传染源以犬为主,占86.67%;全部病例均无接种疫苗.结论 防病意识薄弱,伤口处理不规范,狂犬疫苗接种率不高,是清新县人狂犬病流行的主要因素.因此,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犬伤者免疫率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作者:李初升;周志珊;马励斌;许广才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中药方剂对急性骨髓型放射病的治疗效果和对造血系统的作用及其作用机理.方法 选用元参等11种中药组成元参组方,小鼠一次皮下注射后,观察不同时间外周血细胞、胸腺重量、骨髓有核细胞、粒系造血祖细胞、胸腺细胞与骨髓细胞混合培养后粒系造血祖细胞的变化.结果 元参组方早期加速粒细胞的成熟和释放,第6天约为注射前的1.5倍.给药8 d后,试验组胸腺重量、骨髓有核细胞、脾指数分别为(85.9±5.6)mg、(8.9±1.3)×10~6/每根股骨、1.42,对照组胸腺重量、骨髓有核细胞、脾指数分别为(74.2±6.2)mg、(6.8±0.5)×10~6/每根股骨、1.0, 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小鼠胸腺细胞与对照组小鼠骨髓细胞按20∶1混合培养,骨髓CFU-G约为加入未注射元参组方的小鼠胸腺细胞的1.5倍.未注射元参组方则未见有放大作用.结论 元参组方对外周血白细胞、骨髓有核细胞、胸腺重量和粒系造血祖细胞有明显的升高作用,激活胸腺细胞对粒系造血祖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放大作用.这种放大作用通过元参组方激活胸腺细胞实现.
作者:刘保昌;虢国泰;马丽;刀鸿威 刊期: 2009年第12期
医学发展到今天,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已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某些烈性传染病有的已被消灭或接近消灭,这表明人类在同感染性疾病的斗争中取得了一定的胜利,然而随着社会和环境的变迁,人类的疾病谱也不断发生着变化,如一些先前不被重视的感染性疾病如机会性感染已成为临床比较棘手的难题,某些情况下,免疫低下导致的机会性感染比原发基础疾病更为凶险.因而,机会性感染已成为临床各项工作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就机会性感染的现状和相关研究的发展作一概述.
作者:谷俊朝;刘建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湘潭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流行情况及其临床意义,并对HBV基因分型试剂盒进行评价.方法 用HBV基因分型试剂对湘潭地区95例HBV感染者的样本进行检测,并对PCR产物进行测序分析.结果 HBV基因分型试剂盒检测结果与测序的符合率为100%,湘潭地区HBV各种基因型分布比例:B型占74.74%,C型占11.58%,B、C型混合感染占13.68%.无症状携带者组与慢性重型肝炎组,慢性乙型肝炎组与慢性重型肝炎组及肝硬化组之间HBV B型和C型感染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慢性重型肝炎组及肝硬化组C型感染率要明显高于其他组.结论 HBV基因分型检测试剂盒检测结果是准确、简便的,具有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湘潭地区流行的HBV基因型主要为B型和C型,其中B型为优势基因型,具有其自身的特点.
作者:段建平;朱坤;吴薇佳;张太松;易红根;李明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动态观察细粒棘球绦虫转正Eg95-Eg31融合基因苜蓿疫苗免疫小鼠后脾T淋巴细胞的增殖情况.方法 热絮凝法提取转基因苜蓿疫苗叶蛋白,配成浓度为20 μg/μL.88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两组,用100 μl(约含1μg融合抗原)口服灌胃和10 μl(约含0.1μg融合抗原)鼻腔黏膜接种分别免疫小鼠,每3天1次,连续免疫2月.在末次免疫后0、2、4、6、8、10、12、14、16、18和20周各组随机剖杀4只小鼠,取脾,分离脾细胞,体外经Eg粗抗原(EgAg)或刀豆素A(ConA)刺激培养,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法)检测免疫小鼠脾T淋巴细胞增殖情况.结果 口服灌胃组的脾T淋巴细胞增殖水平在末次免疫后4~10周升高,在末次免疫后6周达高水平;鼻腔黏膜接种组的脾T淋巴细胞增殖水平在末次免疫后4~12周升高,在末次免疫后6周达高水平;鼻腔黏膜接种组脾T淋巴细胞增殖水平高于口服灌胃组.EgAg或ConA刺激组脾T淋巴细胞增殖水平高于相应原液组,且ConA刺激组高于相应EgAg刺激组(P<0.01或P<0.05).结论 细粒棘球绦虫转正Eg95-EgA31融合基因苜蓿疫苗能诱导免疫鼠产生脾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鼻腔黏膜接种途径优于口服灌胃途径.
作者:叶艳菊;李文桂 刊期: 2009年第12期
应用狂犬病疫苗预防狂犬病,是百余年来公共卫生措施中预防狂犬病的一种成功的方法[1,2].由于我市尚未将犬只管理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近年来各地犬患时有发生.2005年8月咸宁市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预防接种门诊报告1例犬伤患者接种狂犬病疫苗后不明原因死亡,此种情况国内报道甚少,现将死亡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周红俊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本院2006-2008年住院患者痰液中病原菌的主要种类和耐药性,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大多数分离细菌的鉴定和药敏试验利用BD Phoenix仪,少数利用手工鉴定和K-B法进行药敏试验.念珠菌利用显色平板分离和鉴定,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数据分析用WHONET5.4软件.结果 住院患者痰液中细菌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念珠菌属以白色念珠菌为主.痰液中G-杆菌耐药率一直较低的为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出率为56.0%~69.0%和59.7%~68.1%.痰液中G+球菌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的敏感率一直为100%,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甲氧西林耐药率居高不下,为68.0%~71.6%和85.8%~90.0%.念珠菌属对两性霉素B和制菌霉素的耐药率均为0.结论 住院患者痰液中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水平、非发酵G-杆菌碳青霉烯类耐药率和葡萄球菌属甲氧西林耐药率均不断增高或居高不下,应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以降低耐药率;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可以防止多重耐药菌的扩散.
作者:芮勇宇;王前;裘宇容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臭氧对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102例VV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观察组接受臭氧治疗,对照组接受达克宁硝酸咪康唑栓治疗.两组于治疗后第3天进行临床和真菌学疗效分析.结果 治疗结束后第3天,观察组治愈42例(82.3%)、显效6例(11.8%)、有效3例(5.3%),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愈28例(55.0%)、显效12例(23.5%)、有效6例(11.8%)、总有效率为90.3%.两组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臭氧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谭川云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粘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介导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C,VEGF-C)促宫颈癌恶性进展的作用.方法 提取不同病理分期的宫颈癌组织标本蛋白,采用Western-blot检测VEGF-C及FAK蛋白的表达情况.在体外培养宫颈癌细胞株HeLa细胞,采用Western-blot测定VEGF-C对FAK蛋白的表达和磷酸化的调控作用.结果 随着宫颈癌恶性程度的增高,VEGF-C、FAK蛋白及磷酸化FAK蛋白表达水平均随之增加.与正常宫颈组织比较,宫颈原位癌(CIN)组织中VEGF-C、FAK、磷酸化FAK蛋白表达分别增加了(48±10)%、(78±14)%、(83±15)%,P<0.05;宫颈鳞癌Ⅰ期各蛋白增高幅度分别为(104±22)%、(121±28)%、(143±30)%(P<0.01);宫颈鳞癌Ⅱ期(未放疗、化疗)各蛋白表达增高更为显著,其幅度分别为(195±28)%、(186±22)%、(204±31)%,P<0.001.在培养的宫颈癌细胞株HeLa细胞上,VEGF-C(100μg/L)处理24 h后,可显著增高FAK蛋白、磷酸化FAK蛋白的表达,该作用可被VEGF-C单克隆抗体明显抑制.结论 VEGF-C、FAK蛋白表达与宫颈癌恶性程度密切相关,VEGF-C可能通过上调FAK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而促进宫颈癌的恶性进展.
作者:王书刚;程杨;陈华云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开展肺炎链球菌自溶酶(LytA)生物安全性的动物实验研究,为其申报生物制品鉴定提供实验数据.方法 制备纯化的重组表达LytA蛋白,以6.5 μg、13.0 μg和19.5 μg 3种剂量黏膜免疫BALB/c小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GB15193.1-1994)进行LytA的90 d喂养试验、传统致畸试验及遗传毒性试验检测,以分析其生物安全性. 结果 90 d喂养试验结果显示各实验组小鼠与对照组小鼠的体重增长趋势一致,且各时间点检测的小鼠体重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传统致畸试验检测发现各实验组小鼠与对照组小鼠心脏、肺、肝脏、肾、脾、胃、子宫重量、红细胞和白细胞数目、谷丙转氨酶、尿素氮、总胆固醇、甘油三脂、血糖、总蛋白、白蛋白及球蛋白等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结果显示LytA经鼻腔黏膜免疫小鼠无遗传毒性.结论 利用90 d喂养试验、传统致畸试验及遗传毒性试验证明LytA鼻腔黏膜免疫BALB/c小鼠安全、毒副作用不明显,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尤旭;吴忠道;韩艳平;徐一月;何思杰;吴利;魏洁;鲜墨;张莉滟;吕志跃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比较观察扫描电镜结果,评价不锈钢K锉、机动和手动ProTaper镍钛器械对根管预备的清洁效果.方法 选用因正畸治疗而拔除的下颌前磨牙60颗,随机分为3组,每组20颗牙.组A采用不锈钢K锉进行根管预备,组B采用机动ProTaper进行根管预备,组C采用手动ProTaper进行根管预备.根管预备完成后纵剖根管,扫描电镜下观察根管内壁表面的碎屑、玷污层及牙本质小管的形态变化.结果 在根管的冠1/3和中1/3段,组B和组C根管壁碎屑含量及玷污层均明显低于组A(P<0.05),但组B与组C之间根管壁碎屑含量及玷污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根尖部1/3段,3组之间的根管壁碎屑含量及玷污层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机动和手动ProTaper镍钛器械对根管的冠1/3和中1/3段的清洁效果显著高于不锈钢K锉,但3种器械对根尖1/3段的根管壁碎屑及玷污层的清洁效果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张增方;张秀琴;黄世光;宋宁;邓国珍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夜间低氧的治疗作用.方法 取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0例使用吸氧、抗感染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夜间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4 h,疗程为7 d.分别观察2组在治疗前后低氧血症及心率失常发生率和肺动脉压力的变化.结果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组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以及与对照组比较,夜间低氧血症及心律失常发生率和肺动脉压力的改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能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夜间低氧血症,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降低肺动脉压力,可作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作者:张春云;陈益民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晚期血吸虫病门脉高压症术后近期再手术原因,探讨控制再手术率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9月至2009年9月湖南省晚期血吸虫病救助期间23例近期再手术病例资料.结果 晚期血吸虫病门脉高压症手术589例,近期再手术23例,再手术率为3.9%.其中2次手术16例,3次手术6例,4次手术1例.再手术原因有腹腔大出血、消化道穿孔、胰尾部损伤、粘连性肠梗阻、切口感染、切口裂开、膈下脓肿.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5~20月均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 晚期血吸虫病术后近期再次手术原因与术前准备不充分,术中操作过失及术后处理不到位有关.加强围术期处理是提高手术质量和疗效、控制再手术率的关键.
作者:邓维成;丁国建;王鹏;李紫成;潘舸;陈学金;刘佳新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佛山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探讨麻疹的控制对策.方法 对2005-2008年麻疹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佛山市2005-2008年共报告麻疹病例372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6.09/10万;病例主要集中在流动人口较多的顺德区、南海区和禅城区,发病数占全市总病例数的94.97%;4~8月为高发季节,占总病例数的67.53%;小于15岁为麻疹高发年龄组,占总病例数的70.36%;散居儿童病例占51.49%;流动人口病例占62.00%;无免疫史及免疫史不详者占88.33%.结论 佛山市近年麻疹发病持续保持较高水平,应进一步加强以流动儿童为重点的适龄儿童麻疹常规免疫,加强麻疹的监测和控制,适时对重点人群实施强化免疫等综合防控措施.
作者:孙宝志;黄祖星;杨泽锋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广州市18岁以下儿童青少年血脂水平,为该群体提供血脂水平正常参考值范围.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抽取广州市区1390例(男/女=701/689)18岁以下人群,根据年龄(每3岁为一年龄段)及性别分为12组(0~岁男女组,3~岁男女组,6~岁男女组,9~岁男女组,12~岁男女组,15~18岁男女组),采集空腹静脉血,应用罗氏Integra400plus全自动生化仪,酶法测定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采用美国儿童青少年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NCEP)推荐的取TC及LDL-C第75及第90百分位点作为临界脂蛋白水平及高脂蛋白浓度标准.并取TG第90百分位点作为高甘油三酯血症浓度.取HDL-C第5百分位点作为低高密度脂蛋白浓度,建立广州地区儿童血脂正常参考值.结果 0~岁组、3~岁组男女组间的血脂4项浓度无统计学差异;6~岁性别组间中,HDL-C男性高于女性,LDL-C及TG女性高于男性;9~岁性别组间中,HDL~C男性高于女性,LDL~C女性高于男性;12~岁性别组间,TC和LDL-C女性高于男性;15~18岁性别组间中,HDL-C女性高于男性.结论 通过对1390名广州市18岁以下儿童青少年的血脂调查,为建立广州地区不同年龄性别儿童青少年的血脂正常值提供了数据,确立了临界高胆固醇和高胆固醇血症浓度、高甘油三酯血症浓度和低高密度脂蛋白浓度.
作者:徐建敏;罗不凡;曹毅敏;张旭;梁雪莹;李铁钢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血清IL-17的水平及其FT3、FT4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30例健康对照者和30例甲亢患者血清中IL-17的水平,化学发光法检测FT3、FT4,并分析IL-17与FT3、FT4的相关性.结果 甲亢组血清中的IL-17(1089.5±101.9)pg/L与正常对照组(725.4±94.6)pg/L比较明显升高(P<0.05);同时相关性分析表明甲亢患者血清中IL-17的表达水平与FT3、FT4的浓度呈明显的正相关[r(FT3)=0.68,r(FT4)=0.56,P<0.05].结论 甲亢患者血清中IL-17的高表达可能与FT3、FT4激素分泌有关.
作者:蔡安季;郝建华;张建华;张庆侠;苏卓娃;谢忠奎;李江;胡峰兰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APP(甲胎蛋白)联合CA19-9(糖链抗原)检查对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肝硬化、病毒性肝炎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全自动电化学发光系统对300例各类肝病患者及5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血清AFP和CA19-9检查.结果 原发性肝癌患者AFP值(838.5±175.4)μg/L较其他患者明显增高,而肝硬化患者AFP中度升高,病毒性肝炎和转移性肝癌患者AFP仅轻度升高.当以AFP>500 μg/L作为原发性肝癌诊断界值时,其灵敏度为70.3%,特异性为98.8%.转移性肝癌患者CA19-9值(1265.8±113.4)U/ml较原发性肝癌、肝硬化、病毒性肝炎患者明显增高.结论 AFP联合CA19-9检测在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以及对其他良恶性肝病的鉴别诊断具有良好的价值.
作者:钟永根;古旭东 刊期: 2009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