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蓉;杜琳;林国桢;刘伟佳;麦锦城;陈兆荣
目的 了解广东省湛江市、韶关市、汕头市的人兽弓形虫感染情况.方法 收集3个地区人、猪、鼠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间接法检测弓形虫IgG抗体.结果 湛江市检测猪血清279份,阳性13份,阳性率为4.66%,检测鼠血清93份,阳性7份,阳性率7.53%;韶关市检测人血清42份,阳性0份,检测鼠血清95份,阳性3份,阳性率3.16%;汕头市检测人血清50份,阳性6份,阳性率为12.00%,检测鼠血清100份,阳性3份,阳性率为4.00%.结论 汕头市人群存在弓形虫感染,湛江市、韶关市、汕头市兽类存在弓形虫感染,3个地区的鼠类弓形虫感染率无统计学意义,家鼠、野鼠的弓形虫感染率也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梁秋光;曾敏;潘珠;杨柳;冯志勇;杨华源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上海市人群附红细胞体的感染状况.方法 按照分层抽样调查的方法在地处中心城区、城郊结合区、郊区的3个区各抽取4个村或居委会作为调查点,血涂片镜检附红细胞体.结果 共调查1603户的3003人.人群附红体的标化感染率为17.81%,3个区的标化感染率分别为29.50%、11.89%、7.73%,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96.34,P<0.05),且有从中心城区向郊区降低的趋势(χ2=173.88,P<0.05);男女感染率(经年龄标化)分别为16.50%和19.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8,P<0.05);年龄组感染率中以10~19岁组高,与其余年龄组的感染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13.59,P<0.05).感染人群总的平均感染度为1.66%,3个区的平均感染度分别为2.06%、1.20%、1.04%(F=8.19,P<0.05);年龄、性别感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27,P>O.05;t=1.76,P>0.05);感染者具有家庭聚集性分布(χ2=96.95,P<0.05).结论 上海市人群中存在附红细胞体感染,主要表现为轻度感染,且具有地区、年龄分布差异和家庭聚集性等特点.
作者:朱民;蔡黎;王龙英;王真瑜;马杏宝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社区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出院后对实验组家属和患者进行定期康复指导,实施社区干预,对照组不进行特殊指导.对两组患者随访2年,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对其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患者GQOLI-74中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显著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干预后实验组GQOLI-74中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ADL的躯体生活自理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也高于对照组(P<0.05),SDSS的社会功能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社区干预有助于增进患者自我照顾能力,提高服药依从性,减少复发,延缓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功能衰退,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苏勉;王彩琴;凌礼雄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调查估计深圳市男同性恋人群规模,分析影响评估结果的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捕获-再捕获法对深圳市6个男同性恋活动场所进行调查估计.结果 深圳市约有男同性恋57261~89235人.结论 运用捕获-再捕获法进行估计,用时短,花费较低,但受到捕获周期、场所聚集性的影响,调查研究时应充分考虑.
作者:陈琳;冯铁建;谭京广;蔡文德;石向东;王晓辉;甘永霞;张燕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某小学不明原因发热的疫情特征,探讨其危险因素、传播模式和病原体,制定控制措施.方法 制定病例定义:临床病例发热≥37.5℃、扁桃体肿大,并有咽痛、乏力、咳嗽、头晕、头痛、畏寒、皮疹症状之一者.开展病例对照研究和回顾性队列研究,用血平板及生化实验进行细菌培养及鉴定,用PCR进行流感检测.结果 共搜索43例发热病例,罹患率为3.3%(43/1313),发病高峰在5月15 日;主要临床症状为:100%发热和扁桃体肿大、97.7%咽痛和乏力、9.3%出现皮疹、咳嗽和头晕、7.0%出现畏寒、4.7%出现头痛;58.1%病例集中发生在二年级一班,该班级的罹患率为45.5%.病例对照研究:和病例接触是危险因素(OR=5.23,95%CI=1.20~28.38),进食前洗手是保护性因素(OR=0.22,95%CI=0.05~0.82).实验室检验:鉴定病原体为α-溶血性链球菌,在对照人群没有培养出优势菌株.流感病毒PCR检测均为阴性.结论 经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可以确定此起小学发生不明发热的暴发由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因此控制措施的重点应为培养学生进食前洗手、定期更换牙刷等良好的卫生习惯;落实学生晨检制度,及时发现、及时隔离和治疗病例,从源头上预防疾病的发生.
作者:梅树江;马汉武;张廷禄;曹彬;王兰;谢旭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泵抑制剂(利血平)对耐药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作用.方法 应用3组BacT.ALERT3D培养仪系统的培养基,分别命名为A、B、C组培养基.3组培养基均接种42株耐药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其中A、B组同时加入利福平1 μg/mL;环丙沙星2 μg/mL.;利福平1 μg/mL和环丙沙星2 μg/mL;A、C组同时加入利血平20 mg/L;C组未加入任何抗结核药物.结果 在A组培养基中,耐利福平1μg/mL的14株菌株中有2株恢复对利福平的敏感性,12株仍然耐药;耐环丙沙星2μg/mL的6株菌株和耐利福平1μg/mL及环丙沙星2μg/mL的22株菌株全部恢复药物敏感性.在B组培养基中,42株耐药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药物耐药性无变化.在C组培养基中,42株耐药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明显生长,说明利血平对所研究菌株无抑制作用.A组与B组培养基细菌的药物敏感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结核分枝杆菌存在耐药机制之一的外排系统;泵抑制剂之一利血平对耐药的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有抑制其外排作用,使结核分枝杆菌恢复敏感性.
作者:邝小佳;蔡杏珊;张宇青;邝浩斌;陈华;谭耀驹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南阳市2006年法定传染病疫情,了解应用网络直报后传染病监测工作的质量.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南阳市2006年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年全市共报告乙类传染病18种共29247例,死亡165例,报告发病率为295.88/10万;报告丙类传染病6种共1863例,无死亡病例.发病数居前二位的分别为肺结核和乙型病毒性肝炎,分别占乙类传染病报告总数的38.96%和38.03%.结论 应用网络直报后南阳市加大对传染病的监测防控力度,防治措施得到落实,疫苗预防相应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但病毒性肝炎、疟疾、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呈上升趋势,尤其是血源与性传播传染病发生的重点人群为青壮年,应引起关注.必须加大血源及性传播疾病的防治力度,遏制疫情的快速上升.
作者:卢千超;彭阳;张小敏;柳曙光;王卫民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亚健康状态常见中医证候脾气虚证的证候特征.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的方法对参加体检的职工发放亚健康调查表,将合格问卷录入Epidata3.02,然后运用SPSS11.5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706例亚健康状态患者中判断为脾气虚证者76例,占亚健康状态总数的10.8%.亚健康脾气虚证的主要临床表现有疲倦乏力、食欲不振、少气懒言、大便稀溏、容易感冒、容易出汗、腹痛、反应迟钝、腹胀、恶风怕冷等.进一步应用因子分析显示其主要证候特征为:①气虚表现(主要为疲倦乏力、少气懒言等);②脾胃症状(主要为食欲不振、腹胀、腹痛、大便稀溏等);③体质虚(表现为平素容易感冒、容易出汗、恶风怕冷等);④舌淡,脉细弱.结论 脾气虚证为亚健康状态的常见证候之一,其临床特点以气虚表现、脾胃症状、体质虚及舌淡、脉细弱为主.
作者:孙晓敏;魏敏;朱春燕;靳文;李晓勇;霍云华;赵晓山;罗仁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筛选经济、实用的探针组合提高MDS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率;比较常规细胞遗传学分析(CCA)及荧光原位杂交(FISH)两种技术在MDS染色体异常检测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方法 采用CCA法和FISH法分析48例患者骨髓细胞的染色体异常情况.结果 CCA检出染色体异常18例(37.5%),其中复杂异常4例(8.3%),+8异常8例(16.6%)、-5/5q-异常5例(10-4%),-7/7q-异常5例(10.4%)、20q-异常2例(4.6%)、不一致的易位3例(6.2%).FISH除证实CCA发现的-5/5q-和-7/7q-各5例外,还检出2例有5q-,5例有7q-,1例有-7.从而使-5/5q-和-7/7q-的检出率分别增至14.5%和22.9%.平均随访12个月,38例存活,10例死亡,5例转变为急性白血病.结论 CCA结合FISH能提高MDS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率,与CCA相比,采用组合探针的FISH更为敏感和特异.
作者:贺蓉;肖晓素;刘晓翌;卢丽华;王勇强;彭黎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对比分析各类流行村的各项疫情指标的变化,以考核和评价荆州市重点血防项目实施2年后的效果.方法 应用EXCEL建立453个抽样村的数据库,采用EXCEL中SUMIF或DSUM函数,对各类流行村的病情、螺情等疫情指标分类求和.结果 用SUMIF或DSUM函数分别统计出了基础年与考核年的一、二、三、四、五类村中各项疫情指标的和.结论 应用EXCEL中的SUMIF或DSUM函数,能高效、便捷的对血吸虫病疫情资料进行分类统计分析.
作者:袁梅枝;王加松;何亮才;彭孝武;董娟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观察扁桃酸治疗小鼠急性弓形虫病肝脏的病变,探讨扁桃酸对病变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扁桃酸200 mg/kg,2次/d,口服和静脉注射治疗弓形虫感染小鼠,同时设立乙胺嘧啶及扁桃酸药物对照组,治疗不同时间后取肝脏组织,常规制作病理切片,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常规染色.结果 阳性对照组可见大量肝细胞坏死区,其内可见形态典型的弓形虫速殖子,扁桃酸治疗组仅见少量散在的黄染肝细胞,乙胺嘧啶对照组小鼠肝组织内也仅见少量散在的黄染肝细胞,但肝细胞受到明显的毒性损害.因而扁桃酸能有效地抑制弓形虫速殖子入侵肝细胞.减轻弓形虫速殖子对肝细胞的破坏程度,且扁桃酸对肝细胞的毒副作用极少.结论 扁桃酸对弓形虫感染小鼠的肝脏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司开卫;程彦斌;李哲;李小其;杨君华;李琛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在局部晚期肝癌肝移植患者中,观察癌栓患者和无癌栓患者围手术期凝血功能的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003年9月至2007年1月行肝移植的局部晚期肝癌患者31例.根据有无癌栓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移植前、术中无肝期、术后3 d内的血小板(platelet,PET)计数、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和血浆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等凝血指标的测定结果,分析凝血功能的变化.结果 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PT、APTT和TT升高以及Fib和PLT降低以无肝期为显著(P<0.01),术后患者延长的PT、APTY、TT和升高INR逐渐回落,降低的Fib和PLT恢复较慢.组间比较,术前癌栓组患者Fib和PLT低于无癌栓组(P<0.05).术中无肝期及术后第1天,癌栓组患者PT、APTT和TT升高以及Fib和PLT降低程度都高于无癌栓组患者,围手术期癌栓组凝血物质的使用量多于无癌栓组.结论 癌栓患者和无癌栓患者肝移植围手术期凝血功能变化趋势大致相同;癌栓患者围手术期低凝的因素较多,低凝状态在术中及术后1~2 d表现更为突出,此类患者对凝血物质的需求较大,要注意补给.
作者:王浩渊;赵擎宇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为提高丝虫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 根据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病例确诊为丝虫病,经长期驱虫治疗治愈.结论 不明原因的下肢水肿有可能为象皮肿,早中期象皮肿经长期驱虫治疗可治愈.
作者:刘淑卿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髓鞘碱性蛋白(MBP)和白细胞介素16(IL-16)在Guillain-Barré综合征(GBS)发病过程中的变化.方法 用ELISA法检测GBS组(36例)中MBP和IL-16的水平,并与多发性硬化(MS)组(45例)及对照组(33例)相比较.结果 GBS、Ms和对照组3组中CSF MBP的水平均明显高于Serum MBP的水平(P<0.01),而CSF IL-16的水平均明显低于Serum IL-16的水平(P<0.01).GBS组CSF中MBP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但低于MS组(P<0.01),Serum中MBP水平和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但低于MS组(P<0.01).CSF中的IL-1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与MS组相比无明显差异,Serum中IL-16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但与MS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 GBS发病早期神经根髓鞘的脱失可能更严重,中枢神经系统局部产生的IL-16参与了GBS神经根脱髓鞘的炎症过程.
作者:田作军;赵薛旭;李作汉;张帆;曹福田;董亚贤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一起由餐饮配送引起的较大级别学生集体食物中毒事件,为餐饮配送和学校集体用餐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卫生学调查,结合病人临床症状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对事件原因进行分析判断.结果 依据<葡萄球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WS/T80-1996),确认该事件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配送食物受到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在常温下存放时间过长,葡萄球菌繁殖并产生肠毒素是导致这起食物中毒事件的直接原因.结论 餐饮配送已成为学校学生集体用餐的重要渠道之一,加强监督管理,提高餐饮配送单位自身管理水平和卫生意识对于预防学校集体食物中毒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毛新武;何洁仪;谭铭雄;彭志丽;成莉莉;景钦隆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建瓯市并殖吸虫及媒介宿主的种类与感染情况.方法 在调查点捕捉各种螺类与蟹类,检查其所携带的并殖吸虫并计算感染率.结果 发现可充当并殖吸虫第一中间宿主的螺类有放逸短沟蜷、福建拟钉螺、建瓯洱海螺、小桥拟钉螺,其感染率分别为0、0.15%、0.42%与0.15%.充当并殖吸虫第二中间宿主的溪蟹有福建华溪蟹、福建马来溪蟹、角肢南海溪蟹,其感染率分别为46.60%、14.29%与12.50%.并殖吸虫虫种有卫氏并殖吸虫、斯氏狸殖吸虫、泡囊狸殖吸虫3种.其中,泡囊狸殖吸虫为新发现虫种.结论 建瓯市并殖吸虫及媒介宿主物种资源丰富,为全省开展并殖吸虫病的调查和研究工作提供了病原线索.
作者:陈宝建;裴振义;李友松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对医院建卡孕妇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可行性及其效果.方法 选取2006年1-6月在某市大型综合性医院产科建卡的258名孕妇,按预定的干预策略进行相关健康教育,并对干预前后的研究对象针对艾滋病的知识、态度及行为的改变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前孕妇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一般,如艾滋病病原学的问题、干预对象对艾滋病的接受程度较低,均低于50.0%;经过有效干预后,研究对象针对艾滋病知识、态度及行为发生了显著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综合性医院开展孕妇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方法可行,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闵娟;陈小荷;徐少妹;刘秀谊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fhit基因和survivin基因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及10例正常膀胱粘膜组织中fhit蛋白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结果 10例正常膀胱粘膜组织中fhit蛋白表达均为阳性.survivin蛋白表达均为阴性;fhit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阳性表达率为46.77%(29/62),肿瘤不同分级中随恶性程度的增长表达减少,Ⅰ级与Ⅲ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临床分期中随分期的增长表达减少,Tis~T1与T2~T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urvivin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阳性表达率为56.5%(35/62),肿瘤不同分级中随恶性程度的增高表达增高(P<0.05),不同I临床分期中随分期的增长表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fhit蛋白和survivin蛋白表达相关(P<0.05).结论 Fhit基因和survivin基因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Fhit基因可能通过肿瘤凋亡抑制途径发挥作用的.
作者:黄力;杨勇;陈立新;姚启盛;王晓康;陈从波;张孝斌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调查茂名市公共场所大型中央空调冷却水中军团菌的污染状况及主要血清型.方法 于2006年8月至2007年7月,共采集茂名市区部分商场、酒店等中央空调冷却水24份,应用GVPC、BCYE、BCY培养基进行军团分离培养、生化鉴定及血清分型.结果 冷却塔冷却水中军团菌的污染率达37.5%(9/24),血清型有121、LJ两种,以LI(6/9)为主.结论 茂名市公共场所大型中央空调冷却水中军团菌检出率较高,对市民健康构成了威胁.
作者:龙彩云;廖国东;许铭清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不同HBcAg18-27V/I变异体特异性淋巴细胞的频数在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中的差异.方法 收集44例ALTo≥2×ULN的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通过PCR方法分析感染者病毒学背景(HBV基因型、HBcAg18-27V/I、HLA-A2基因型),应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HBcAg18-27V-Tetramer(+)CD8(+)和HBcAg18-271-Tetramer(+)CD8(+)的淋巴细胞频数.结果 华南地区慢性乙肝患者主要为HLA-A2基因型(22/44);感染的HBV主要为B基因型(35/44).其中HBcAg18-27为I变异体的占优势(43/44),在A2阳性组中,HBcAg18-27I-Tetramer(+)CD8(+)的淋巴细胞频数与HBcAg18-27V.Tetramer(+)CD8(+)的淋巴细胞频数(0.41±0.52 vs 0.28±0.4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在HBV基因型B/C为主的地区,应用HBcAg18-27V表位进行细胞免疫学研究而不考虑HBV病毒学背景的结果可能导致一定的偏差.
作者:马世武;梁敏锋;于乐成;王战会;周彬;侯金林 刊期: 200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