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个含有25 bp内含子的阴道毛滴虫Rab1-like新基因

罗丽莉;徐晓园;许铭炎;傅玉才

关键词:阴道毛滴虫, Rab1-like基因, 25 bp内含子
摘要:目的 克隆和鉴定一个新的阴道毛滴虫Rab1-like基因(TvRab1-like)及其内含子.方法 我们从一阴道毛滴虫cDNA表达文库中分离出一个cDNA克隆,它与各物种的Rab家族蛋白有较高的同源性,因此我们进一步用BLASTP、RPS-BLAST、ClustalW和MEGA3等分析软件对该cDNA克隆进行了序列分析和进化树分析;用PCR和RT-PCR等技术分别对该基因组和mRNA进行了扩增和测序分析.结果 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cDNA克隆长705 bp,开放阅读框具603 bp,推测肽链含有200个氨基酸.序列比较分析结果提示该cDNA克隆所推测的蛋白质是一个Rab1亚家族的亚型.进化树分析也表明它属于阴道毛滴虫Rab1亚家族.基因组PCR扩增和测序分析表明该基因包含一个25 bp的内含子,该内含子具有阴道毛滴虫和其它真核生物较大内含子所具备的典型的5'GT-AG-3'和分支位点基序.RT-PCR产物及其测序分析表明在该基因的转录本中存在着未剪切和剪切后的mRNA,说明确实有内含子的存在.结论 TvRab1-like基因属于阴道毛滴虫Rab1亚家族,该基因含有一个25 bp的内含子.该内含子是至今发现的小的阴道毛滴虫基因内含子之一,很可能也是真核生物中小的内含子.对诸类低等真核生物内含子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理解真核生物内含子的起源和进化.
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1281例G-6-PD缺乏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G-6.PD缺乏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情况,为临床防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做G-6-PD筛查,阳性者用G6PD/6PGD比值定量法进行确诊.使用重氮法测定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结果 1 281例G-6-PD缺乏的新生儿高胆红素患者172例,发病率为13.4%,显著高于对照组(X2=98,P<0.005);其中显著缺乏组发病率为21.2%,显著高于中间缺乏组(X2=61.6,P<0.005);男性发病率为18.8%,显著高于女性(X2=35,P<0.005).结论 G-6-PD缺乏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重要原因.

    作者:聂俊玮;刘春华;刘广珍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经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支气管结核合并肺不张

    目的 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支气管结核合并肺不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62例支气管结核合并肺不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抗结核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清醒镇静麻醉下经纤支镜多点针刺注射或经纤支镜球囊扩张术为主的介入治疗.结果 治疗组强化期末及疗程结束时痰菌阴转率分别为64.86%和100.00%,高于对照组的34.78%和65.22%,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疗程结束时治疗组胸片不张病灶吸收效率为91.89%,高于对照组的69.57%,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病人对治疗的耐受性好,未发现与介入治疗有关的严重副反应.结论 清醒镇静下经纤支镜介入治疗方法是治疗支气管结核合并肺不张的有效方法,可弥补全身化疗的不足,提高治愈率,清醒镇静麻醉方式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此疗法无明显毒性反应,并发症少,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冯通明;吴智龙;张锡林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11例妊娠合并肺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妊娠合并肺炎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母婴预后.方法 我院2003年5月至2008年4月共收治妊娠并发肺炎者15例,我们对其中1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①11例孕妇病人以发热为主要表现,外周血白细胞增高,肺部X线病变表现明显.②15例中4例孕早期合并肺炎,治愈,母婴结局良好;另11例妊娠合并肺炎患者(其中双胎1例)8例早产,3例足月产,新生儿窒息6例,新生儿死亡2例,孕妇均治愈出院.结论 有产科合并症的孕妇发生肺炎时容易早产,新生儿窒息增多.妊娠合并肺炎发病早期正规积极治疗,对改善母儿结局十分重要.

    作者:杨洁;陈敦金;黄神姣;孟丽丽;魏立萍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血糖控制对2型糖尿病患者载脂蛋白A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载脂蛋白A(apoA)水平变化与血糖控制状态关系及其可能的影响机制.方法 采用自动生化仪检测213名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用离子交换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lc),比较其与血脂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H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6±0.45)mmol/vs(1.13±0.35)mmol/L,P>0.05];控制满意组apoA水平显著高于非满意组[(1.16±0.31)g/Lvs(0.98±0.32)g/L,P<0.01],apoB/apoA显著低于非满意组(P<0.05).TC、TG、LDL、VLDL水平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apoA与HbAlc、FBG呈显著负相关(r=-0.30,P<0.01;r=-0.24,P<0.01);apoA与HDL、TC呈显著正相关(r=0.74,P<0.01;r=0.39,P<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状态显著影响apoA水平,这可能是HDL功能紊乱的重要原因.

    作者:张扬;冉建民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韶关市1998-2007年流感流行与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韶关地区1998-2007年流感流行情况,探讨流行特征,提供防治建议.方法 根据韶关地区流感监测和疫情资料进行流感流行分析.结果 1998-2007年共采集流感样患者标本5 062人份,经分离鉴定流感病毒阳性303株,分离率为5.99%.在303株流感病毒株中,H3亚型流感病毒245株(80.86%),B型流感病毒34株(11.22%),H1亚型流感病毒20株(6.60%),首次发现禽H9流感病毒感染人,并检出禽H9亚型流感病毒4株(1.32%).10年内共报告疫情128起,以3~7月份为爆发高峰,以中、小学校居多,以H3亚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疫情见多,其次为B型流感.监测中采集一般人群血清596份,流感病毒H1、H3、B1、B2型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7.72%、69.30%、40.77%、27.68%;采集职业暴露人群血清366份,流感病毒H5和H9抗体阳性率分别是0.27%和33.08%.结论 韶关市近10年的流感流行优势株为H3亚型,流感流行高峰在3~7月,进入2000年后流感活动有所加强,一般人群血清流感抗体均有下降趋势,对此应做好加强监测及措施,防范流感在本市的大规模流行.首次在本市发现禽H9亚型流感病毒感染人事件,建议继续加强禽流感的监测.

    作者:陈艳;宾羽琳;邱灿林;陆家海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伴胆道病变的临床抗感染治疗策略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胆道病变患者的抗感染用药方法.方法 选取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伴胆道病变的患者160例,在护肝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抗生素或者曲匹布通治疗.观察临床体征和肝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并观察药物性肝损害的出现.结果 四组患者接受治疗前,肝功能具有可比性.经过护肝治疗和抗生素或曲匹布通治疗后,肝功能均有所好转,胆道病变有所改善.在各组治疗后,TBIL、ALT、AST、AKP、TBA、GGT、LDH均较治疗前有改善,其中,A、c组较B、D组肝功能恢复较好,B、D组之间无显著差异,C组在四组当中,肝功能恢复佳.结论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伴胆道病变原因复杂,可能存在细菌和梗塞相互影响促进.进行抗生素联合曲匹布通治疗可以较好的缓解病情.有助于肝功能恢复.

    作者:卢罗生;梁朝旭;梁惕湖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灼口综合征患者的心理分析及心理综合疗法研究

    目的 应用以森田疗法为核心的心理综合治疗方案治疗灼口综合征,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 对纳入于本院首诊的灼口综合征患者46例施行以森田疗法为核心的心理综合治疗方案,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6、8周分别对患者进行精神卫生自评量表(SCL-90)和Hamilton抑郁量表分析.结果 根据SCL-90量表,46例灼口综合征患者可分为强迫症型(7例,占15.2%)、疑病型(7例,占15.2%)、恐惧症型(4例,占8.7%)及混合型(28例,占60.9%).治疗后SCL-90和HAMD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临床治愈率30.4%,显效率47.8%.结论 应用以森田疗法为核心的心理综合治疗方案治疗灼口综合征有较好疗效.

    作者:李风舟;罗刚;蒋李恣;陈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口服与注射长春瑞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蒽环类、紫杉类耐药性晚期乳腺癌的比较研究

    目的 探讨口服长春瑞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蒽环类、紫杉类耐药的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80例确诊蒽环类、紫杉类耐药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口服长春瑞滨联合希罗达组(试验组):40例患者口服江苏豪森酒石酸长春瑞滨软胶囊45~50 mg/(m2·d),第1、8、15天服用,口服卡培他滨1 650mg/(m2·d),连服1~14 d,每3周为1个周期,连用4个周期.注射长春瑞滨联合希罗达组(对照组):40例患者,长春瑞滨(江苏豪森)25 mg/(m2·d)第1、8天静脉滴注,口服卡培他滨1 650 mg/(m2·d),连服1~14 d,每3周为1个周期,连用4个周期.治疗结束2周后评价疗效.结果 入组患者80例均可评价疗效,试验组有效率为42.5%,1年生存率为45.0%,中位进展时间4.7月,中位生存时间11.0月;对照组有效率为37.5%,1年生存率为42.5%,中位进展时间4.6月,中位生存时间10.6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毒副反应方面,Ⅲ/Ⅳ便秘、局部静脉炎、HB下降、WBC下降、ANC下降、总Ⅲ/Ⅳ反应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长春瑞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蒽环类、紫杉类耐药的转移性乳腺癌与静脉剂型疗效一致,并且在毒副反应上,口服长春瑞滨明显较静脉剂型轻,并且应用方便.

    作者:李明毅;黄河;梁颖;谭洁媚;林大任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生物信息学分析亚洲牛带绦虫WD40基因及其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目的 分析和预测亚洲牛带绦虫WD40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结构和特性,用于指导其生物学功能的实验研究.方法 利用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http://www.ncbi.nlm.nih.gov/)、瑞士生物信息学研究所的蛋白分析专家系统(ExPASY,http://ca.expasy.org/)和IEDB Analysis Recource提供的各种生物信息学在线分析程序.结合其它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包如Pcgene和Vector NTI suite,从亚洲牛带绦虫全长cDNA质粒文库中识别WD40基因及其编码区,分析、预测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理化特性、翻译后的修饰位点、功能域、亚细胞定位、拓扑结构、二级结构、三维空间构象等.结果 该基因全长1 208 bp,编码区为81~1 056 bp,编码402个氨基酸,为全长基因;无跨膜区,具有多个磷酸化位点,蛋白的理化性质稳定,理论分子量为35 942.4;没有质体、线粒体定位序列;预测该蛋白表面有三个亲水性强的线性表位和三个B细胞抗原表位.结论 应用生物信息方法从亚洲牛带绦虫成虫cDNA文库中识别出了亚洲牛带绦虫WD40基因,并对其所编码的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进行了预测.

    作者:郎书源;杜武英;黄江;胡旭初;徐劲;余新炳;包怀恩;廖兴江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感染大肠杆菌后家蝇幼虫血淋巴细胞的观察

    目的 探讨家蝇三龄幼虫被大肠杆菌感染后的细胞免疫反应.方法 观察家蝇三龄幼虫感染大肠杆菌后4、8、16及24 h血淋巴细胞总数(THC)及各类血细胞数量(DHC)的变化.观察大肠杆菌感染后家蝇幼虫血细胞形态的变化.结果 ①与对照组比较,感染4、8、16、24 h组THC均有显著增加(P<0.01);感染后各时间组的浆血胞和粒血胞数均显著升高(P<0.01);感染后16、24 h组的珠血胞数显著升高(P<0.01);各时间组的原血胞和类绛血胞数量无明显变化(P>0.05).②感染后4、8、16 h组的浆血胞和粒血胞的比例明显增加(P<0.01),感染后各时间组的珠血胞的比例均明显减少(P<0.01),各时间组原血胞和类绛血胞的比例均无明显变化(P>0.05).③感染大肠杆菌后,浆血胞发生空泡、细胞变形等变化.结论 家蝇幼虫感染大肠杆菌后在体内诱发的细胞免疫反应表现为血淋巴细胞数量、分类及形态出现变化,其中浆血胞和粒血胞两类细胞是免疫反应的主要参与者,珠血胞也可能参与细胞免疫反应.

    作者:晏容;刘晖;贺莉芳;万启惠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15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手术的临床疗效——单纯修补和胃大部切除对比分析

    目的 分析比较单纯修补和胃大部切除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的效果.方法 对东莞市石碣人民医院近10年来收治的15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中采用单纯修补术(90例)和胃大部切除术(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均无死亡病例,临床治愈率100%.平均随访4年4个月,获得随访的138例患者中,接受穿孔修补术83例,效果优良67例,效果优良率为80.7%.胃大部切除手术55例,效果优良44例,效果优良率80.0%.结论 在术后辅以正规内科治疗的情况下,穿孔修补术与大部切除术的远期疗效无显著性差别.排除梗阻、出血、疑有恶变等情况后,穿孔修补术可作为治疗溃疡穿孔的首选手术.

    作者:董国徽;李玉勤;袁德汉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检测肺炎支原体的实时荧光PCR方法的建立

    目的 采用Taqman探针技术,组建肺炎支原体荧光PCR基因检测方法.方法 对GenBank登录的肺炎支原体的基因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针对16s核糖体蛋白基因的保守区域设计引物和探针,组建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采用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腺病毒进行特异性评价.采用倍数稀释的方法进行灵敏度的评价.对来自南方医院的522份临床咽拭子样本进行检测.结果 用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甲型流感病毒(甲型、乙型)、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呼吸道腺病毒均无特异性反应.该方法可以检测出稀释浓度约为103/mL的肺炎支原体样本.对本院的临床样本检出39份.结论 实时荧光PCR检测肺炎支原体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可用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

    作者:谷祯梅;向春艳;袁忠;温淑娟;林斌;王海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甲型肝炎病毒TZ84株单克隆抗体在甲肝病毒抗原检测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甲型肝炎病毒TZ84株单克隆抗体在甲肝病毒抗原检测中的应用,以期代替现有试剂中的多克隆抗体,得到灵敏度高、特异性好、重复性和准确性好的甲肝抗原检测试剂.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将甲肝多抗包被96孔酶标板后,加入甲肝抗原,分别用酶标单抗和酶标多抗两种方法进行检测甲肝抗原,对单抗试剂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进行评价.结果 单抗试剂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100%,变异系数均小于15%.结论 单抗试剂可用于甲肝抗原的定性和定量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高荷清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持续正压通气对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血浆脂类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对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对23例OSAS患者经CPAP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12周及1年)进行血脂水平、体重及多导睡眠图的检测(PSG).结果 OSAHS患者经CPAP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载脂蛋白-B(Apo-B)出现逐渐下降的趋势(治疗前分别为:7.45 mmol/L,3.49 mmol/L,3.75 mmol/L,1.36 g/L;治疗4周时分别为:7.36 mmol/L,3.26 mmol/L,3.57 mmol/L,1.33 g/L;治疗12周时分别为:7.23mmol/L,3.20 mmol/L,3.52 mmol/L,1.32 g/L;治疗1年时分别为:5.38 mmol/L,2.74 mmol/L,3.14 mmol/L,1.02 g/L),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和载脂蛋白-A(Apo-A)出现逐渐升高趋势(治疗前分别为:1.04mmol/L,0.84 g/L;治疗4周时分别为:1.05 mmol/L,0.88 g/L;治疗12周时分别为:1.12 mmol/L,0.91 g/L;治疗1年时分别为:1.41 mmol/L,1.20 g/L),这种升高和下降的趋势在治疗1年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治疗12周前血脂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1年治疗后体重指数明显下降,从治疗前(30.1±3.3)kg/m2下降到(27.6±6.1)kg/m2(P<0.05).结论 OSAHS患者长期使用CPAP治疗可以有效改善其血脂水平代谢.

    作者:许命锋;邱志辉;黄桂敏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中药骨康对成骨细胞IL-1、IL-6和TNF-α表达的影响

    目的 通过观察骨康含药血清对成骨细胞IL-1、IL-6和TNF-α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成骨细胞,实验分为3组:正常血清组、中药骨康血清组和雌二醇含药血清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成骨细胞IL-1、IL-6和TNF-α表达.结果 中药骨康含药血清组IL-1、IL-6和TNF-α含量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中药骨康含药血清组与雌二醇含药血清组IL-1、IL-6和TNF-α的含量无明显差异.结论 在去势状态下,中药骨康可能是抑制IL-1、IL-6和TNF-α分泌,而达到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

    作者:赵可伟;潘昆如;司徒儒如;梁秀珍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松针油诱导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 研究松针油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探讨Hela细胞发生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松针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成分.MTT法测定松针油对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和Hochest 33258检测药物作用前后细胞凋亡的情况.应用Western blotting观察Hela细胞caspase-3酶原的变化.用caspase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caspase-3,8,9的活性.结果 MTT结果显示松针油对Hela细胞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呈显著的时间和浓度依赖性.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松针油诱导Hela细胞发生凋亡,细胞表现出典型的凋亡特征,并且可见凋亡小体,且凋亡率具有时间依赖性.松针油诱导Hela细胞凋亡过程中caspase-3被激活.Caspase-8,9活性增高,又有时间依赖性,且有时间顺序.结论 松针油对Hela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是松针油可诱导Hela细胞发生凋亡.在诱导细胞凋亡的过程中,caspase-3的激活是介导Hela细胞发生凋亡的共同通路.同时,活化的caspase-8,9可能参与了caspase-3的激活,从而诱导凋亡的发生.

    作者:魏凤香;李美玉;王玲;李红枝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胃部分切除术在小儿的应用

    目的 探讨胃部分切除术在小儿的应用特点及其对小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总结38例小儿胃部分切除术患者资料,从原发病、手术方式,胃切除范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 小儿胃部分切除术原发病以化学(或药物)腐蚀性胃十二指肠损伤、应激溃疡及良性胃肿瘤比例显著高于成人为其特点.术后并发症中,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低,远期并发症中倾倒综合征、低血糖、吻合口溃疡或溃疡复发率显著低于成人,并发症发生率及其程度与胃切除多少成正比关系.胃切除范围不超过50%时,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程度轻,疗效好且对生长发育无明显影响.结论 胃部分切除术是适应于小儿的安全有效的手术治疗方式.以Billroth Ⅰ术及胃切除不超过50%为宜,小于50%的胃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症状轻,易治愈且对儿童生长、发育无明显影响.儿童胃部分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其程度与胃切除范围的大小成正比关系.

    作者:叶根榕;苏诚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肝硬化患者血清毒素与肝纤维化标志物的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Child-pugh分级肝硬化患者血清内毒素与肝纤维化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 对101例不同Child-pugh分级肝硬化患者采用偶氮基质显色法检测血清内毒素,放免和固相酶免疫法测定肝纤维化标志物HA、PCⅢ、LN、IV-C水平.结果 肝硬化患者血清HA、PCⅢ、LN、IV-C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或P<0.01).不同Child-pugh分级肝硬化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内毒素血症,内毒素水平随着Child-pugh分级的逐渐升高明显递增,血清HA、PCⅢ、LN、IV-C水平也显著增加,二者呈明显正相关.结论 肝硬化患者血清内毒素水平与肝纤维化标志物水平呈正相关,防治内毒素血症有利于缓减肝纤维化进程及改善预后.

    作者:于桂琴;秦宏;周小辉;林佩纯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17例石头鱼毒鳍刺伤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石头鱼毒鳍刺伤的临床特点.方法 结合文献分析本科自2004-2007年收治的17例石头鱼毒鳍刺伤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结果 在给予热水浸泡的8例石头鱼毒鳍刺伤中,4例(50%)疼痛得到明显缓解.11例给予局部麻醉的病例均获得迅速的疼痛缓解.1例出现伤口周围皮肤坏死;无1例发生严重全身并发症和死亡;平均留观时间2.7(1~7)d;平均痊愈时间8.7(5~35)d.结论 石头鱼毒鳍刺伤一般预后良好.局部麻醉能可靠、迅速的缓解疼痛和方便处理伤口.

    作者:韩建华;叶志强;邢帮荣;孔庆磊;陈郁鲜;邓宇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创伤性脑损伤活体脑片不同时相的脂质过氧化损伤

    目的 观测创伤性脑损伤后不同时间大鼠脑组织的脂质过氧化损伤.方法 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损伤组(n=10)和脑损伤组,损伤组按伤后1、6、24、48、72和168 h观察时间点分为6个亚组(n=10).用Feeney氏自由落体撞击法制作重型颅脑损伤模型.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损伤后不同时间荧光探剂2,7-二氯氢化荧光素(H2DCFDA)与碘化丙啶(PI)标记的活体脑片细胞内脂质过氧化物的动态变化和细胞死亡程度.结果 ①1、6、24 h损伤组脂质过氧化物明显增加(P<0.05),48 h达到峰值,之后下降,72 h已显著下降(P<0.05),168 h恢复正常水平.②1、6 h损伤组神经细胞死亡明显增加(P<0.05),24 h达到峰值,之后维持不变,24、48、72及168 h各损伤组之间细胞死亡无明显差异(P>0.05).③脂质过氧化物引起神经细胞死亡.结论 创伤性脑损伤早期(<72h)脑组织即发生脂质过氧化反应引起神经细胞死亡,并且将持续一周.脂质过氧化物在创伤性脑损伤的继发损害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瞿文军;蔡颖谦;徐如祥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热带医学杂志

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寄生虫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