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起外运快餐引起爆发性食物中毒的调查报告

梁惠宁;龙兮;施向东;苏萍

关键词:快餐, 食物中毒, 食源性疾病
摘要:目的 查明一起集体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食用该可疑食品的人员进行个案调查,对部分患者、从业人员肛拭采样以及抽检可疑食物、餐具进行细菌培养.结果 共调查了539人,其中263人出现胃肠道症状,感染率为48.79%.确诊病例为82例.发病高峰集中在11月1日0~12时;临床症状以腹痛、腹泻为主.9例患者肛拭培养中检出致病性大肠埃希菌O127或腊样芽孢杆菌,1份卤水和4份餐具样品中亦检出致病菌.结论 该起食物中毒是由混合性致病菌引起的,食品被污染的环节复杂多样.
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梅州市2003-2007年乙类传染病疫情动态分析

    目的 探讨梅州市乙类传染病发生、流行与变动趋势,为传染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 分析梅州市2003-2007年乙类传染病流行及发病趋势.结果 2003-2007年全市共报告乙类传染病16种42 821例.年均发病率为187.45/10万;死亡病种6种163例,年均死亡率为0.71/10万.呼吸道传染病占发病总数的58.65%,年均发病率109.94/10万,居各类传染病发病第1位;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占发病总数的36.56%,年均发病率68.54/10万,居各类传染病发病第2位.年均发病率居前2位的是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狂犬病是死亡人数多的传染病,占死亡总数的63.80%.HIV感染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 今后梅州市传染病防治重点是加强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狂犬病和HIV/AIDS等预防控制工作.

    作者:谢坤清;林立新;邹兴梅;杨翼龙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2004~2007年广州市售蛙类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感染调查

    目的 了解广州市肉菜市场虎纹蛙感染裂头蚴的情况.方法 将从广州肉菜市场购买的虎纹蛙剥皮后,检查和分离寄生于蛙肌肉中的裂头蚴,同时记录虫体寄生部位和虫数.结果 从2004-2007年共检查蛙l 279只.其中阳性850只,阳性率为66.46%;共检出裂头蚴2 773条,平均感染度为3.26.2004年感染率与其它年份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春节和秋季间蛙裂头蚴的感染率亦均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广州肉菜市场销售的虎纹蛙存在较为严重的裂头蚴感染.且蛙的感染情况在不同年份和不同季节间存在变化.

    作者:戚日玲;刘远芳;王海;刘海安;梁淑晶;沈浩贤;李小敏;陈新宇;马长玲;陈代雄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艾滋病患者外周血CD127+T细胞的检测

    目的 探讨艾滋病患者外周血CD8+CD127+T细胞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择艾滋病患者58例和正常人18例,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方法 检测CD127在CD8阳性细胞上的表达情况.结果 在艾滋病患者外周血中,CD4+细胞比例(7.98%)明显低于正常人(53.5%),CD8+细胞比例(86.22%)明显高于正常人(36.02%),CD4/CD8比值(0.10)明显低于正常人(1.52),CD127+CD8+CD3+细胞比例(20.53%)明显低于正常人(67.85%).结论 CD127在CD8阳性T细胞上表达的减少可能是导致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缺陷的原因之一.

    作者:蒋洪昆;廖启洪;吕程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广东省二级以上医院院内感染管理专业设置调查

    目的 了解广东省二级以上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专业的设置情况和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方式.方法 随机抽取7个市的18家医院,采用现场调查与查阅资料的方式,统一填写调查表.结果 18家医院全部成立医院感染管理科,10所医院的专职人员配备数符合要求(55.6%),其中1 000张床位以上医院的专职人员配备达标率仅为25%.500张床以下的医院专职人员配备达标率为50%.全部专职人员中女性所占比重较大(79.9%),年龄均数为40岁,学历以大、中专为主,职称以中、高级为主.从事医院感染工作的平均年限为6年,96.6%的专职人员取得上岗证.病例监测以回顾性调查与临床医生填报相结合的方式为主.结论 医院感染管理专业设置基本规范.专职人员的数量在1 000张床位以上医院明显不足.专职人员素质及培训有待提高.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方式建议以前瞻性监测为主.

    作者:韩佳音;林锦炎;黄仙钟;易建荣;卢文成;林立丰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应用巢式PCR方法诊断微小隐孢子虫感染的实验研究

    目的 应用巢式PCR扩增方法 诊断微小隐孢子虫感染.方法 用昆明种小鼠通过免疫抑制方法 建立动物模型,通过不连续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纯化隐孢子虫卵囊.抽提DNA后,用巢式PCR扩增隐孢子虫的18S核糖体DNA,电泳、割胶回收后测序.结果 成功建立隐孢子虫的小鼠免疫抑制动物模型,纯化后的隐孢子虫卵囊形状均一,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在3~6μm左右.经巢式PCR扩增,在840 bp左右有一条特异性条带.通过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证实该基因序列与微小隐孢子虫18S具有高度同源性.结论 巢式PCR方法 扩增18S基因是诊断微小隐孢子虫感染的敏感方法.

    作者:杨光;周天鸿;李月琴;余新炳;朱一;马慧璇;荆春霞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HLA-DR基因多态性与广东汉族泛发型白癜风患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广东籍汉族泛发型白癜风患者与HLA-DR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技术.对30例广东籍汉族泛发型白癜风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静脉血样本HLA-DR等位基因多态性进行研究.结果 泛发型白癜风患者DRB1*0701等位基因频率显著升高(RR=5.216,Pc<0.05),DRw52(DRB3*0101/02 DRB3*0201 DRB3*0301)、DRw53(DRB4*0101/03/05)和DRw51(DRB5*0101/02 DRB5*0202)基因频率明显低于正常组,以上三者两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c<0.05).结论 HLA-DRB1*0701等位基因可能与广东籍汉族泛发型白癜风的发病有关,而DRw52(DRB3*0101/02 DRB3*0201 DRB3*0301)、DRw53(DRB4*0101/03/05)和DRw51(DRB5*0101/02 DRB5*0202)对泛发型白癜风发病可能有一定保护作用.

    作者:刘玉梅;黄振明;何伟强;田歆;毕超;师晋平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带鱼过敏原的分离、鉴定与纯化

    目的 分离、鉴定和纯化带鱼特异性过敏原.方法 采用Coea's提取液提取带鱼蛋白;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Western-blotting分析其中的过敏原;阴离子交换层析对过敏原进行分离纯化.结果 带鱼粗浸液蛋白分子量在8~130 kDa之间:Western-blotting检测到分子量为12、18、25、27、29、34、38、54和60 kDa的过敏原蛋白:通过离子交换层析分离得到较纯的分子量为18、38 kDa的过敏原蛋白,且具有免疫活性.结论 发现了带鱼中多种过敏原,并对2种过敏原分离纯化,为带鱼过敏的诊断和治疗奠定了理论基础.

    作者:杨睿;吴海强;刘志刚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误诊为脑梗死3例分析

    目的 分析误诊为脑梗死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科收治的3例误诊为脑梗死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探讨.结果 3例患者临床表现、腰穿、脑电图、头磁共振等辅助检查结果 ,支持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断.结论 有偏瘫等神经定位体征的神经系统感染患者.易误诊为脑梗死,应详细分析病史特点并结合相关辅助检查结果 综合判断.

    作者:洪华;周香雪;廖焕权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复发肺结核患者心理健康及社会支持状况调查

    目的 分析复发肺结核患者心理健康及社会支持状况特点,为进一步改善复发肺结核患者的治疗,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98例复治涂阳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研究,记录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及婚娴状态患者的SCL-90、SSRS评分情况.并选择同期初治涂阳患者140例和健康志愿者120例作为对照.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对各项指标均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女性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SCL-90阳性项目数高于男性患者(P<0.01).不同年龄复发涂阳患者,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恐怖3个因子上(P<0.05)以及客观支持上(P<0.01)存在差异.不同文化程度复发涂阳患者,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恐怖、偏执5个因子上以及客观支持上(P<0.05)存在差异.未婚、离异患者社会支持低于已婚患者(P<0.01).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SCL-90阳性项目数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客观、主观支持及支持总分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 复治涂阳患者心理健康水平较差,社会支持低.在严格执行全程督导管理过程中,要注重配合心理干预和治疗.

    作者:陈明朝;杨松华;李莉;王伟;侯刘峰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Photofrin光动力联合化疗对食管癌细胞株Eca-109增殖的影响

    目的 研究Photofrin光动力联合氟尿嘧啶和顺铂化疗药物对食管癌细胞株Eca-109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 将食管癌细胞株Eca-109分为6组,A:对照组,B:化疗组,C:化疗+高剂量光敏剂治疗组,D:化疗+低剂量光敏剂治疗组,E:高剂量光敏剂治疗组,F:低剂量光敏剂治疗组.种板孵育24 h后,采用台盼蓝染色法检测肿瘤细胞的存活率;于化疗组加入化疗药(5-Fu+DDP)作用12 h.再按实验分组加入光敏剂血卟啉衍生物(HPD)低剂量或高剂量,4 h后行630 nm激光照射,光能量密度30 J/cm2,照光后继续培育24 h,开始行MTT法检测食管癌细胞增殖的抑制率.结果 除了低剂量光敏剂+化疗组同高剂量光敏剂组差异不显著外,其余相互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高剂量光敏剂+化疗组细胞抑制率较高,低剂量光敏剂组抑制率较低.结论 在特定光源状态下,一定的光敏剂、光照能量密度、孵育时间.光敏剂孵育浓度是人食管癌细胞Eca-109体外光动力效应的主要影响因素.两种不同的HPD孵育浓度下细胞抑制率有显著性差异.相同光照能量密度及孵育时间下,孵育浓度越高,其杀伤效应越强.光动力与化疗联合对食管癌细胞的杀伤力提高,光动力与化疗有协同作用.

    作者:张晓娜;张志锋;李黎波;罗荣城;吕成伟;严晓;张兰英;陈晓华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广州市457名在校学生肥胖和血脂紊乱状况分析

    目的 分析广州市457名在校学生肥胖和血脂紊乱状况.方法 随机抽取广州市区小学、初中、高中各一所学校的学生共457名,测量身高、体重、脂肪含量,采集静脉血测定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按照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NCEP)推荐的儿童血脂异常诊断标准进行分析.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依据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推荐标准.结果 该样本中31.1%出现血脂紊乱,超重+肥胖率为36.3%,肥胖率为15.8%;血脂紊乱发生率在体型正常者中与超重或肥胖者中有显著性差异(P<0.05);TC和脂肪含量在男女性别之间总体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指数(BMI)除LDL-C外,与TG、TC、HDL-C相关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此次调查结果 显示,457名学生中,按照青少年肥胖分级,超重与肥胖率已达到Ⅲ级水平中的高度警戒水平.

    作者:徐建敏;张旭;曹毅敏;梁雪莹;李铁钢;林国桢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不规则抗体的筛查和鉴定在临床输血中的意义

    目的 检查有输血史或妊娠史的患者血清(浆)中的不规则抗体,降低或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方法 用微柱凝胶coombs IgG卡对6 486例有输血史或妊娠史患者的血标本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和鉴定,将不规则抗体阳性的标本用coombs IgG卡进行交叉配血.结果 不规则抗体阳性24例,阳性率0.37%.其中,抗-D 3例,抗-E 4例,抗-C 2例,抗-A.1例,抗-M 2例,抗-EC 2例,抗-Cc 1例,抗-JKa2例,抗-JKb 1例,抗-FYa2例,抗-kea 1例,非特异性抗体3例.结论 不规则抗体筛查能有效降低或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保证输血安全,对有输血史和妊娠史的患者尤为重要.

    作者:李岚;张琼丽;董洪强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学龄前儿童乙肝感染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云浮市城区学龄前儿童乙肝病毒感染情况.方法 对云浮市城区0-6岁学龄前儿童共2 603名作乙肝病毒感染血清标志物(HBsAg,抗-HBs)检测,并对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 2603名学龄前儿童HBsAg和抗-HBS的阳性率分别是1.92%和62.7%.结论 云浮市城区学龄前儿童乙肝病毒感染率较低,血清中保护性抗体阳性率较高.

    作者:陈伟文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男医学生在妇产科实习的素质能力培养

    21世纪需要高素质人才,素质教育是关键.从一定意义上说素质教育就是因材施教,妇产科作为一门比较特殊的学科,在实践教学工作中女患者不愿意示教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尤其对于男医学生.本文对男医学生在妇产科实习的素质能力培养进行实践与研究,提出以素质教育为中心,培养出具备高尚的医德、扎实的专业本领和丰富的人文知识的新型人才.

    作者:钟柳英;陈敦金;肖国宏;苏静;卢詠雄;郭元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广州地区肺炎住院患儿感染肺炎链球菌的血清型分布及耐药性研究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肺炎住院的患儿感染肺炎链球菌的耐药性及血清型分布情况.方法 用吸痰法采集患儿痰标本进行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合格痰标本划线接种血平板.用E-test法检测分离到的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曲松、头孢呋辛、亚胺培南、氧氟沙星、万古霉素、红霉素和克林霉素9种药物的耐药性,采用K-B法检测四环素、复方新诺明的耐药性,并采用荚膜肿胀技术对分离到的79株肺炎链球菌进行血清分型.结果 79株肺炎链球菌中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PRSP)11.4%.青霉素中介肺炎链球菌(PISP)77.2%,青霉素敏感肺炎链球菌(PSSP)11.4%,对红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00%和93.7%,对阿莫西林、氧氟沙星、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均为0,对头孢曲松、头孢呋辛、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3.8%、72.2%、2.5%.79株肺炎链球菌中只有1株PSSP仅对红霉素耐药,78株肺炎链球菌对两种以上药物耐药,多重耐药率为98.7%(78/79),同时对克林霉素、红霉素、四环素、复方新诺明耐药的菌株65株,占82.3%(65/79).79株肺炎链球菌血清型分别为19F(70.9%),23F(16.5%),6B(5.1%),4(2.5%),15B(2.5%),不能分型(2.5%).7价疫苗涵盖率为94.9%(75/79).结论 广州地区肺炎住院患儿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脂类抗生素红霉素和林可酰胺类抗生素克林霉素耐药情况严重,对二代头孢菌素头孢呋辛耐药率居高,临床治疗儿童肺炎链球菌感染的肺炎应首选阿莫西林和三代头孢菌素.7价疫苗覆盖率高,预防儿童肺炎链球菌感染所致的肺炎.采用7价疫苗可以达到很好效果.

    作者:邓秋连;邓力;黄旭强;谢永强;黄勇;周珍文;余嘉璐;赵长安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重症粪类圆线虫病并发消化道出血一例报告

    患者,男,68岁,系广东省肇庆市中铁五局三处退休工人,现随家属住凤凰县腊尔山多西村.因发热、血便7 d于2007年4月17日收入当地县人民医院住院.

    作者:张开仁;段绩辉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1078 848例妇女普查情况分析及干预措施讨论

    目的 了解南京地区妇女病普查普治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探讨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常规妇女病普查方法 .并对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近五年南京城市普查率在85%以上,而农村普查率出现下降趋势;患病率城市明显高于农村.且城乡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每年妇科疾病中宫颈糜烂占居首位,宫颈癌、卵巢癌、性病的患病率均呈上升趋势,而乳腺癌呈下降趋势.结论 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应明确规定承担妇女病普查职责的职能机构,规范普查项目及内容.规范妇科疾病的诊治,切实提高妇女病普查普治质量.

    作者:刘秀蓉;李芹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条件比较

    目的 摸索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的培养条件.方法 根据不同采血量、首次换液时间、胎龄、不同培养基对样本分组,比较不同培养条件对脐血中的间充质干细胞原代生长的影响.以流式细胞仪对培养出的间充质干细胞进行细胞表面标志检测.结果 在相同条件下.取10 ml的脐血能较大程度培养出间充质干细胞;观察首次换液时间在培养后96 h较为合适.延长换液时间有利于数量不占优势的单核细胞充分贴壁;早产胎儿的脐血培养出的间充质干细胞成功率较高;胎牛血清的质和量决定了培养成功与否.培养出的间充质干细胞不表达造血细胞系的标志(CD34、CD45、CD14)及内皮细胞的标志(CD106),强表达CD29、CD44、CD13.结论 样本量、首次换液时间、胎龄、培养基的质和量对MSCs的成活、生长有关键作用.

    作者:金明;杜江;王斌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定量检测CA125试剂盒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对自制CA125定量测定试剂盒(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进行临床应用研究,为该试剂盒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自制试剂盒操作说明书对收集的410份血清进行测定,以电化学发光CA125定量测定试剂盒(Roche公司)为对照试剂.微粒子酶联免疫定量测定药盒(ABBOTT公司)为复核试剂,对测定的结果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以电化学发光法为对照试验,其阳性符合率为98.35%,阴性符合率为98.81%,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系数为0.937,相关性良好;ROC曲线下面积为0.998.结论 本试剂盒检测性能能满足临床应用的需要.

    作者:梁志伟;董志宁;徐伟文;李明;吴英松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广东省嗜人按蚊与中华按蚊疟疾传播强度的比较

    目的 比较广东省嗜人按蚊与中华按蚊疟疾传播强度,为控制疟疾爆发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按蚊密度调查等方法 在广东省珠海市和惠州市进行媒介能量的调查和研究.结果 广东省珠海市嗜人按蚊的媒介能量为5.863.中华按蚊为0.663;广东省惠州市嗜人按蚊的媒介能量为2.770,中华按蚊为0.249.结论 嗜人按蚊的媒介能量是中华按蚊的8~11倍,说明嗜人按蚊在广东的传疟作用较中华按蚊更为重要,占主要地位.

    作者:潘波;陈晓光;吴军;朱泰华;林荣幸;吴旭光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热带医学杂志

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寄生虫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