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志伟;董志宁;徐伟文;李明;吴英松
目的 分离、鉴定和纯化带鱼特异性过敏原.方法 采用Coea's提取液提取带鱼蛋白;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Western-blotting分析其中的过敏原;阴离子交换层析对过敏原进行分离纯化.结果 带鱼粗浸液蛋白分子量在8~130 kDa之间:Western-blotting检测到分子量为12、18、25、27、29、34、38、54和60 kDa的过敏原蛋白:通过离子交换层析分离得到较纯的分子量为18、38 kDa的过敏原蛋白,且具有免疫活性.结论 发现了带鱼中多种过敏原,并对2种过敏原分离纯化,为带鱼过敏的诊断和治疗奠定了理论基础.
作者:杨睿;吴海强;刘志刚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艾滋病患者外周血CD8+CD127+T细胞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择艾滋病患者58例和正常人18例,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方法 检测CD127在CD8阳性细胞上的表达情况.结果 在艾滋病患者外周血中,CD4+细胞比例(7.98%)明显低于正常人(53.5%),CD8+细胞比例(86.22%)明显高于正常人(36.02%),CD4/CD8比值(0.10)明显低于正常人(1.52),CD127+CD8+CD3+细胞比例(20.53%)明显低于正常人(67.85%).结论 CD127在CD8阳性T细胞上表达的减少可能是导致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缺陷的原因之一.
作者:蒋洪昆;廖启洪;吕程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梅州市乙类传染病发生、流行与变动趋势,为传染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 分析梅州市2003-2007年乙类传染病流行及发病趋势.结果 2003-2007年全市共报告乙类传染病16种42 821例.年均发病率为187.45/10万;死亡病种6种163例,年均死亡率为0.71/10万.呼吸道传染病占发病总数的58.65%,年均发病率109.94/10万,居各类传染病发病第1位;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占发病总数的36.56%,年均发病率68.54/10万,居各类传染病发病第2位.年均发病率居前2位的是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狂犬病是死亡人数多的传染病,占死亡总数的63.80%.HIV感染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 今后梅州市传染病防治重点是加强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狂犬病和HIV/AIDS等预防控制工作.
作者:谢坤清;林立新;邹兴梅;杨翼龙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误诊为脑梗死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科收治的3例误诊为脑梗死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探讨.结果 3例患者临床表现、腰穿、脑电图、头磁共振等辅助检查结果 ,支持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断.结论 有偏瘫等神经定位体征的神经系统感染患者.易误诊为脑梗死,应详细分析病史特点并结合相关辅助检查结果 综合判断.
作者:洪华;周香雪;廖焕权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对自制CA125定量测定试剂盒(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进行临床应用研究,为该试剂盒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自制试剂盒操作说明书对收集的410份血清进行测定,以电化学发光CA125定量测定试剂盒(Roche公司)为对照试剂.微粒子酶联免疫定量测定药盒(ABBOTT公司)为复核试剂,对测定的结果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以电化学发光法为对照试验,其阳性符合率为98.35%,阴性符合率为98.81%,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系数为0.937,相关性良好;ROC曲线下面积为0.998.结论 本试剂盒检测性能能满足临床应用的需要.
作者:梁志伟;董志宁;徐伟文;李明;吴英松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某市熟肉制品所致食物中毒的状况,为预防控制该类食物中毒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某市近7年报告的熟肉制品所致食物中毒的资料,录入电脑后统计分析.结果 年均发生4.57起熟肉制品所致食物中毒,发生起数总体呈下降趋势.发生的高峰季节为6~9月份.发生地点以集体食堂和餐厅为主.中毒人群的年龄、性别和职业无特异性.平均潜伏期为16 h.临床症状以腹痛、腹泻为主.中毒食物以酱卤肉为主,引起食物中毒多的为白切鸡、凉拌肉和烤鸭.大部分发生食物中毒的经营单位未取得卫生许可证,经营单位的员工未持有效健康证明,且设施、环境多数不符合卫生要求.结论 熟肉制品所致食物中毒的发生存在高峰季节、高危场所、高危食品等,且预防控制工作中存在监管未到位等薄弱环节;提示今后应加强监督管理,同时要在高峰季节前做好预防该类食物中毒的关键控制点的宣传教育.
作者:林海;黄莉莉 刊期: 2008年第11期
无浆体病是由无浆体属(Anaplasma)微生物引起的一类反刍动物慢性和急性传染病,其特征为高热、贫血、消瘦、黄疸和胆囊肿大.近年随着立克次体目微生物分类学的变化.原属埃立克体的马埃立克体、嗜吞噬细胞埃立克体和新近发现的引起人粒细胞埃立克体病(HGE)的病原体(HGE-A)三者被重新分类,成为无浆体属中的新种-嗜吞噬细胞无浆体.嗜吞噬细胞无浆体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病原体.对人、畜均有较强致病性,因此,人类嗜吞噬细胞无浆体病成为一种新的人类传染病.本文重点总结人类无浆体病的病原学和流行病学方面的一些研究进展.
作者:宝福凯;柳爱华;马海滨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快速测定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RFP)耐药性的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探讨其在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测定362份涂阳痰标本结核分枝杆菌对RFP的耐药性,并与罗氏绝对浓度法结果 进行比较,对不符合的样本,用基因芯片的方法 分析rpoB基因的突变情况.结果 362份涂阳痰标本,培养阳性360份,菌种初步鉴定有17份样本为非结核分枝杆菌,噬菌体生物扩增法RFP耐药为123份,敏感的196份,两法结果 一致的为88.6%,如以绝对浓度法药敏结果 为标准.则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测定利福平耐药的敏感性为93.3%,特异性为87.9%,阴性预测值为96.4%,阳性预测值为78.9%.准确性为89.7%,涂阳等级(1+~3+)与实验的有效性相关.结论 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测定痰标本利福平的耐药性只需2 d,可作为快速筛选方法 应用于临床.
作者:谭耀驹;陈虹;蔡杏珊;姜永玮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广州市肉菜市场虎纹蛙感染裂头蚴的情况.方法 将从广州肉菜市场购买的虎纹蛙剥皮后,检查和分离寄生于蛙肌肉中的裂头蚴,同时记录虫体寄生部位和虫数.结果 从2004-2007年共检查蛙l 279只.其中阳性850只,阳性率为66.46%;共检出裂头蚴2 773条,平均感染度为3.26.2004年感染率与其它年份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春节和秋季间蛙裂头蚴的感染率亦均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广州肉菜市场销售的虎纹蛙存在较为严重的裂头蚴感染.且蛙的感染情况在不同年份和不同季节间存在变化.
作者:戚日玲;刘远芳;王海;刘海安;梁淑晶;沈浩贤;李小敏;陈新宇;马长玲;陈代雄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广东省二级以上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专业的设置情况和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方式.方法 随机抽取7个市的18家医院,采用现场调查与查阅资料的方式,统一填写调查表.结果 18家医院全部成立医院感染管理科,10所医院的专职人员配备数符合要求(55.6%),其中1 000张床位以上医院的专职人员配备达标率仅为25%.500张床以下的医院专职人员配备达标率为50%.全部专职人员中女性所占比重较大(79.9%),年龄均数为40岁,学历以大、中专为主,职称以中、高级为主.从事医院感染工作的平均年限为6年,96.6%的专职人员取得上岗证.病例监测以回顾性调查与临床医生填报相结合的方式为主.结论 医院感染管理专业设置基本规范.专职人员的数量在1 000张床位以上医院明显不足.专职人员素质及培训有待提高.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方式建议以前瞻性监测为主.
作者:韩佳音;林锦炎;黄仙钟;易建荣;卢文成;林立丰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应用巢式PCR扩增方法 诊断微小隐孢子虫感染.方法 用昆明种小鼠通过免疫抑制方法 建立动物模型,通过不连续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纯化隐孢子虫卵囊.抽提DNA后,用巢式PCR扩增隐孢子虫的18S核糖体DNA,电泳、割胶回收后测序.结果 成功建立隐孢子虫的小鼠免疫抑制动物模型,纯化后的隐孢子虫卵囊形状均一,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在3~6μm左右.经巢式PCR扩增,在840 bp左右有一条特异性条带.通过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证实该基因序列与微小隐孢子虫18S具有高度同源性.结论 巢式PCR方法 扩增18S基因是诊断微小隐孢子虫感染的敏感方法.
作者:杨光;周天鸿;李月琴;余新炳;朱一;马慧璇;荆春霞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比较广东省嗜人按蚊与中华按蚊疟疾传播强度,为控制疟疾爆发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按蚊密度调查等方法 在广东省珠海市和惠州市进行媒介能量的调查和研究.结果 广东省珠海市嗜人按蚊的媒介能量为5.863.中华按蚊为0.663;广东省惠州市嗜人按蚊的媒介能量为2.770,中华按蚊为0.249.结论 嗜人按蚊的媒介能量是中华按蚊的8~11倍,说明嗜人按蚊在广东的传疟作用较中华按蚊更为重要,占主要地位.
作者:潘波;陈晓光;吴军;朱泰华;林荣幸;吴旭光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复发肺结核患者心理健康及社会支持状况特点,为进一步改善复发肺结核患者的治疗,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98例复治涂阳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研究,记录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及婚娴状态患者的SCL-90、SSRS评分情况.并选择同期初治涂阳患者140例和健康志愿者120例作为对照.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对各项指标均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女性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SCL-90阳性项目数高于男性患者(P<0.01).不同年龄复发涂阳患者,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恐怖3个因子上(P<0.05)以及客观支持上(P<0.01)存在差异.不同文化程度复发涂阳患者,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恐怖、偏执5个因子上以及客观支持上(P<0.05)存在差异.未婚、离异患者社会支持低于已婚患者(P<0.01).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SCL-90阳性项目数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客观、主观支持及支持总分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 复治涂阳患者心理健康水平较差,社会支持低.在严格执行全程督导管理过程中,要注重配合心理干预和治疗.
作者:陈明朝;杨松华;李莉;王伟;侯刘峰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抗菌药物在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合理应用.方法 对361例外科手术患者抗菌药物应用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361例外科手术患者使用了抗菌药物,其中预防用药占45.15%,治疗用药占54.85%;术后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时间≥4 d者占42.94%,其中用药时间长21 d:术后单用一种和应用二联、三联抗菌药物的分别占61.77%、37.67%、0.56%.结论 在外科手术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指征掌握不准确,用药时间过长,药物选择起点高,存在不合理联用,及围手术期用药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医务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使用指征,尽可能进行病原学检查和药敏试验,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作者:黄淑环;李健平;梁卓林;陈捷;胡琴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掌握高州市土源性线虫病流行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订防治对策和评价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设立监测点,应用Kato-Katz涂片法检查粪便中土源性线虫卵;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12周岁以下儿童蛲虫感染;改良饱和硝酸钠漂浮法检查土壤蛔虫、钩虫卵.结果 粪检877人,总感染率为14.37%.蛔虫感染率为1.25%,钩虫感染率为11.86%,鞭虫感染率为1.37%.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测3~12周岁儿童120人,蛲虫感染率为45.83%.检测土壤40份,蛔虫卵阳性率为10.0%,钩虫卵阳性率为27.5%.结论 高州市居民蛔虫、钩虫、鞭虫感染率呈明显下降趋势.儿童蛲虫感染率却居高不下,土壤中也存在大量的蛔虫和钩虫卵.
作者:张启明;方悦怡;张贤昌;阮彩文;苏国汉;刘荼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云浮市城区学龄前儿童乙肝病毒感染情况.方法 对云浮市城区0-6岁学龄前儿童共2 603名作乙肝病毒感染血清标志物(HBsAg,抗-HBs)检测,并对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 2603名学龄前儿童HBsAg和抗-HBS的阳性率分别是1.92%和62.7%.结论 云浮市城区学龄前儿童乙肝病毒感染率较低,血清中保护性抗体阳性率较高.
作者:陈伟文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检查有输血史或妊娠史的患者血清(浆)中的不规则抗体,降低或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方法 用微柱凝胶coombs IgG卡对6 486例有输血史或妊娠史患者的血标本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和鉴定,将不规则抗体阳性的标本用coombs IgG卡进行交叉配血.结果 不规则抗体阳性24例,阳性率0.37%.其中,抗-D 3例,抗-E 4例,抗-C 2例,抗-A.1例,抗-M 2例,抗-EC 2例,抗-Cc 1例,抗-JKa2例,抗-JKb 1例,抗-FYa2例,抗-kea 1例,非特异性抗体3例.结论 不规则抗体筛查能有效降低或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保证输血安全,对有输血史和妊娠史的患者尤为重要.
作者:李岚;张琼丽;董洪强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摸索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的培养条件.方法 根据不同采血量、首次换液时间、胎龄、不同培养基对样本分组,比较不同培养条件对脐血中的间充质干细胞原代生长的影响.以流式细胞仪对培养出的间充质干细胞进行细胞表面标志检测.结果 在相同条件下.取10 ml的脐血能较大程度培养出间充质干细胞;观察首次换液时间在培养后96 h较为合适.延长换液时间有利于数量不占优势的单核细胞充分贴壁;早产胎儿的脐血培养出的间充质干细胞成功率较高;胎牛血清的质和量决定了培养成功与否.培养出的间充质干细胞不表达造血细胞系的标志(CD34、CD45、CD14)及内皮细胞的标志(CD106),强表达CD29、CD44、CD13.结论 样本量、首次换液时间、胎龄、培养基的质和量对MSCs的成活、生长有关键作用.
作者:金明;杜江;王斌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针刺胸膜活检在胸腔积液病因诊断中的价值和安全性.方法 对2000年12月至2007年12月间诊断明确且做过1次以上胸膜活检的210例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210例胸腔积液中结核性胸膜炎102例,恶性胸膜炎60例,两者胸膜活检的阳性率分别为66.7%(68/102)和69.7%(60/86).术后并发症主要为:气胸34.9%(105/301)、出血11.6%(35/301)、术后发热12.3%(37/301)、胸膜反应7.3%(22/301)、肿瘤细胞针道种植1.0%(3/301).未出现致命并发症.结论 在结核性及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中,针刺胸膜活检是一种有效而又安全的手段,多次活检可提高确诊率.
作者:徐雄;刘皓;张素娟;万锦平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对汉阳区达国家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进行考核验收.方法 按<血吸虫病控制和消灭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5976-2006)要求,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随机抽取3个考核样本村,分人群病情、家畜病情、螺情、档案资料及现场访视等进行现场考核.结果 1999年至2007年的9年间无1例当地感染的血吸虫病病人、病畜(牛);自2005年春季至考核时,未查到钉螺;并建立了较完整的防治档案资料,各项指标符合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结论 达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地区,为防止疫情反弹,应继续贯彻落实<血吸虫病防治条例>,保持机构,稳定队伍,坚持开展血防健康教育,继续做好疫情监测巩固工作.
作者:朱红;戴裕海;刘建兵;涂祖武;朱惠国;杨光斌;刘恩勇;肖瑛 刊期: 2008年第11期